1941:美日贸易谈判破裂与太平洋战争-所谓美国支持日本侵略中国论(zt)

j
jinjiaodw
楼主 (文学城)

历史总是螺旋式发展,很多历史事件总是的惊人的相似。今天的中美关系与中美贸易谈判让我想起来80年前的美日关系与两国之间的贸易谈判,当然那场谈判最终以破裂告终,为此还导致了一场惨烈的太平洋战争。


十九世纪中叶,日本这个闭塞的岛国与中国一样,受到了西方蓝色先进文明的强烈冲击,被西方的大炮强迫打开国门,对外开放。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明治维新),确保了经济和军事两根支柱的持续发展,取得了两场对外战争的军事胜利(日清战争与日俄战争),成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第一次完败白种人的战例。到上世纪的20-3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亚洲唯一的老大,并跻身于列强行列。但由于日本国土的狭窄,资源的匮乏,高速的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对外来能源矿藏与土地的强烈需求。虽然日本也是叫嚷东亚崛起和平发展,但所有的成年人都能看出以日本民族的野心,如不加以及时的遏制,带来的将是领土(海)的扩张与经济掠夺,给周边国家带来灾难与战争。


自1933年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后,就开始考虑运用战略物资(石油与金属)作为武器,遏制日本在亚洲的领土扩张与经济掠夺政策。但 不幸地是: 早在1911年,美国就与日本签署了有效期长达三十年的贸易协定,协议中包括有关石油等战略物资自由贸易的条款。1937年夏天,当日本军队大规模入侵中国时,虽然美国政府强烈反对,也知道日本维系侵华战争需要战略物资大部分来自美国,但作为政府必须遵守贸易协定的内容,因此政府无能为力。因为美国是个民主国家,也是一个法制社会,不能像某些国家一样发个中央文件就随心所欲了。美国政府做事必须符合法律,更要以广泛的民意作为基础,不能任意撕毁或耍赖两国的贸易协定而停止对日本出口战略物资(毕竟不是日本入侵波多黎各)。有些别有用心的中国人,为了达到抹黑美国的目的,故意以这个阶段美国与日本的贸易说事,甚至诬蔑美国为日本侵华提供战略物资,而只字不提当时国际背景、美国的法律体系、以及随后发生的事件。


罗斯福虽然不敢停止对日本的战略物质出口,但也并没有闲着,在美国各地以“防疫”与“救火”为例四处演说,招来了出口商们和各大媒体的破口大骂,除了指责罗斯福煽动战争,甚至威胁要启动弹劾程序,非常类似今天川普总统所面对的复杂局面。 罗斯福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在1939年等到了最佳时机。1939年,美国通知日本:美日贸易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签,换句话说,美国将在1941年后不再向日本提供战争所必需的石油以及金属等战略物资。


由于美国是日本的主要石油输出国(进口石油的85%来自美国),而日本的发展又离不开石油这一战略物资,美国的新贸易政策等于切断了日本的输血管。因此日本从1941年初开始,与美国展开了贸易谈判,希望通过谈判使得美国能够恢复石油供应,并且希望美国能够解冻日本在美国的资产。由于罗斯福极为反感日本在中国和亚洲的扩张与侵略,所以美国谈判的底线开始是建立在中国问题上的: 要想美国石油恢复供应,日本军队必须从中国撤军。当日本政府正在考虑的时候,1941年7月,日本军队又再次擅自行动,侵占了越南的西贡岘港等地区,控制了金兰湾的海军基地,此事再次引起了美国的愤怒,在反对的同时,对贸易谈判的条件也随之做出了修改:1)日军必须从越南撤军;2)日军必须从中国撤军,并且必须回到九一八事变前的状态。虽然日本政府中的温和派,包括近卫文麿首相,都愿意考虑这些条件,但日本血气方刚的“爱国”军人们却是坚决反对,尤其不能接受退回九一八事变前的状态。


美日的贸易谈判从3月开始,持续到10月仍然无法达到共识。1941年10月,温和派的近卫内阁下台,激进派的少壮军人东条英机担任首相,新内阁认为:通过战争将美英等西方国家驱逐出亚洲的时机到了!罗斯福是个明白人,意识到日本由于缺乏石油,军人上台后将会铤而走险,战争迫在眉睫。所以,最后阶段的谈判双方已经是针尖对麦芒,言语中充满敌意,只是日本为了达到突袭的目的, 勉强维持而已。虽然美国认为日本有可能挑起战争,但绝大多数的人认为日本将会向东南亚发起攻击,万万没有想到日本会孤注一掷,向美国位于太平洋的重要海军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战,发动突然袭击。


1941年12月1日,日本战争内阁终于做出最后决定,向东南亚地区以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母港—珍珠港发起突然袭击,希望一举歼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主力,达到逼迫美国退出西太平洋的战略目的。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日本军人当年不是那样的狂热“忠君爱国”,不是那样不可一世的狂妄,按照温和派的思路接受美国贸易谈判的条件,就没有后来的太平洋战争,也不会因战争输掉家底,更不会丢掉已在囊中的朝鲜和台湾以及大连旅顺的殖民地。


在历史的重要关口,坏国家大事的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强烈爱国的愤青,都是流氓无赖避难所的爱国主义。

千里
在历史的重要关口,坏国家大事的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强烈爱国的愤青,都是流氓无赖避难所的爱国主义
c
caral
入籍成为美国公民,就应该爱美国

“在历史的重要关口,坏国家大事的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强烈爱国的愤青,都是流氓无赖避难所的爱国主义”

这类政诈类言论,应该到中国了网站上去说,去证诈中国人。

文学城上都是美国人,说中文的美国人也是美国人, 结果天天听这类,难免不犯吃里扒外、害人害己的错误

郭大平
我觉得金角大王说得很对。在解放前,毛共就是愤青,蒋介石就是亲美派。结果,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愤青就坏了国家大事。
s
supercs88
比如1989年,幸亏。。。
波粒子3
乱编的!
c
caral
坏了大事的,是委员长手下那帮搞政诈的。

本来是让他们去政诈老毛的,结果他们把委员长给政诈,否则委员长咋么会相信3-6个月就能消灭共军呢?

 

美国人民早就跟委员长说了,军事你赢不了共产党,要拼经济。委员长听不进去,刚刚覆灭的日本人的教训,都不能吸取。

 

为什么?

郭大平
1989年的学生,不是愤青。你把愤青的概念,理解错了。
s
supercs88
罢课,把天安门都占了,让老大下台,还不是愤青?
郭大平
1989年的真正愤青,是李鹏袁木之流。结果,还是这些老愤青,坏了国家大事,否则,目前的中国,怎会有招全世界围堵之厄?
波粒子3
抗戰初期,美國不願捲入中日戰爭;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禁向中日兩國運送軍火

抗戰初期,美國不願捲入中日戰爭;1937年9月1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禁向中日兩國運送軍火[130]。直到戰爭進行17個月,即1938年12月,中國方行到美國1,500萬美元借款,以桐油抵償[14]:669。外交人員幾經努力,1942之前美國對華提供1.7億美元貸款[130]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開始全力援華,1942年向中國提供5億美元無償援助,並根據《租借法案》向對華租借大量軍事物資,包括「駝峰空運」[130]

郭大平
89学运,一开始,根本没叫老大下台。只是要求反腐败,新闻自由,言论开放。
保深
"罗斯福招来了出口商们和各大媒体的破口大骂": 这不真相就来了么
s
supercs88
你的意思是一开始不是,后来是?
s
supercs88
瞎说,只有美国在围堵,哪来的全世界?老毛病,把美国当全世界。
j
jinjiaodw
袁木不是愤青,只是戏精,他的女儿很快就申请去了美国留学
j
jinjiaodw
中国愤青和日本愤青还是有点区别的,中国粪青中不少是戏精
b
borisg
谢谢介绍日美贸易协定这个背景。
郭大平
后来是在李鹏谎报军情的挑唆下,邓公误信了李鹏,才造成邓公和学生间的误解。学生一直没有叫老大下台,是李鹏造的谣。
s
supercs88
天安门绝食的愤青。
s
supercs88
还是说日本人优秀呗,日本愤青会剖腹,会开神风,以至于成了唯一被原。。。
郭大平
要拼经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人说得对。蒋介石如果把当时国统区的经济搞好了,那后来就没老毛什么事了。
郭大平
绝食的,不都是愤青。愤青者,基本都不绝食。
郭大平
我对88的评价:李鹏的挑唆,邓公的误信,紫阳的把握不稳,造成邓公和学生间的深度误解,终于酿成了本可避免的悲剧。
郭大平
你的意思是:现在中国的朋友遍天下?
郭大平
到上世纪的20-3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亚洲唯一的老大:在70-80年代,日本GDP也是全球老二。看来,日本,不简单。
s
supercs88
转换话题,我从来不这么做。:)
s
supercs88
思维的漏洞,多了24。:)

你对64的评价,不是对我的评价。

郭大平
你又错误地理解了88. 哈哈
s
supercs88
那就是89,你还是差了一点儿。哈哈
j
jin_yin_hua
当初的学生和后来管事的学生不是一批人. 缺少领袖必然被越来越激进的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