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贴:我家哥仨77级大学毕业分配

c
coach1960
楼主 (文学城)
说说我家哥仨77级大学毕业分配的事  (2016-04-02 23:16:01)下一个

77级哥仨同时考上大学,父母高兴,全家欢喜是自然的事。大学四年一晃就过去了,哥仨马上就要毕业了,去哪里工作,前途如何?没人知道。

我们体院81年9月份一开学,同学们就开始有了毕业分配方面的议论。我们7个人合住的宿舍,有三位家长来过学校,不言而喻,是为子女毕业分配活动运作而来的。

家长中一位是某省城卫生局长,一位是某省城文工团长,另一位是解放军某航校的副校长。他们的父辈究竟对毕业分配起了多大作用,不得而知。

另外的4位同学中,有一位是北京籍同学。父母都是人民大学大的著名教授,他文笔了得,上学时就给体育报工作,分配去向明确。还有2位同学蛮优秀的,但是父母是工人农民,没有来京给组织添麻烦。

我那时也不知命运将我带往何处。我一来没有女朋友,二来对工作性质和地域城市不很敏感,总之想的是服从组织分配,其实也是没有选择的余地。

正要给父母写封信去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结果父母的信先到了。父母给我们哥仨的信是相同的内容。父母回顾了自己大学毕业后,一个从上海,一个从成都一路风风雨雨走到内蒙,有了我们一家人的今天。

父母信的结尾说到,他们完全尊重我们的选择和命运的安排,并无它求。信是父亲用钢笔写就,母亲最后用小楷写上“大丈夫四海为家”几个字为结束语。读后湿润了眼眶,又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和勇气。

我校77级毕业分配原则上是择优分配,照顾毕业生返回原籍省市,服从组织安排等等。因为是文革后第一批毕业生,各行各业都缺人才,机会还是蛮多的。

我没资格对毕业分配提出要求和讨价还价,就一直等待系里找我谈话,可是到了最后的两周还是没有任何动静,心里有些忐忑。那天早上到锅炉房打开水回来,正往宿舍走,迎面碰上辅导员“方海珍”老师。

Coach,她喊住我。“留校任教你没意见吧?”她说话时有点儿漫不经心的样子。我说很好啊,我没意见!两周以后宣布的毕业分配结果得到了验证。

毕业没过几天,我大哥也从东北来到北京的一所高校任教,他的毕业去向也是在最后一刻才知道的。这个时候接到了我二哥的信,他毕业也留在了省城那所大学里任教。

兄弟三人毕业分配后,以最快的速度向父母报了个平安,生活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b
borisg
您家老人光明正直,值得钦佩。
h
hongshankou
对俺是新文,好贴!教练同走资派,老么:)
方外居士
三兄弟都留校!
h
hongshankou
还真是:)
闲杂人员
书香门第!
最接近太阳的人
大丈夫四海为家
w
weed123
+1
申芝堂主
其实能上到77、78级的大船上,命运和选择都是微调了。宿舍7人中5人是高知官僚孩子,那3位来校运作的没提出路。
c
coach1960
那就补充一下,三位父母来校的同学,都回到原籍省城,

这三位后来的发展,父母的影响力都起到了作用。

两位一直做官到退休,一位90年代初不满现状到澳洲发展。

c
coach1960
一位工人的孩子,在国家田径队当了30多年教练,我写过在米国重逢的文章
申芝堂主
谢谢教练补充。77和78级应届的录取比例非常低。
萧嵐
那时候留校分配相对公平,一是老师要留好的学生做同事。二是高官子女对留校的兴趣不大,其他有前(钱)途的地方多。

现在就不好说了。

 

 

申芝堂主
走资组合拳,干部四化,老中青形成梯次结构,确保走资事业后继有人。
i
ireadwrite
我从没看过样板戏《海港》,只看过海报。原因是这戏的故事不吸引我,另外

海报上的方海珍的形象有点太男人化,不大像女人,感觉有点怪。

那年头的样板戏里的主要人物,除了《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外,其余的不论男女,好像都没有配偶的。阿庆嫂的丈夫阿庆也不在身边,说是有人看见他在上海帮人打工(跑单帮?)

c
coach1960
我专门写过文章说这位“方海珍”老师,她要搞一个学生“韩小强”典型。起初锁定了我,

但是俺一条也不符合韩小强呀,1。俺吃苦耐劳,为人正派,2。俺牧民出身(知青),3。俺爸也是共产党干部,哈哈哈

方外居士
这很难是偶然的,应该还是来自家庭的影响。
c
canto2010
你家三兄弟都是77届,毕业都当大学老师,水平高,真棒!
t
tomcat801
厉害厉害!!!

a
areYOUsure
我是79级的,在我们学校(地方高校)想留校,没后门是不可能的,哪怕学习再好
c
coach1960
同意。你说的情况非常普遍,没有通过关系而被选用是非常非常幸运的。。。
东方华夏
哥仨同时留在大学任教,厉害!
走资派还在走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