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吗?文革开始后,除了红卫兵和红小兵,还有一种叫,红外围

走资派还在走
楼主 (文学城)

文革开始后首先看重的就是出身

黑五类是地富反坏右

红五类是革命干部,革命军人,革命烈士,工人,贫下中农。干部,军人,烈士也要细分是不是革命的。

比如,傅作义是干部,但不是革命干部,还有政协的那些人也都不算。刘善本是军人,但因为是打那边过来的,所以不算革命军人。张自忠,赵登禹,佟麟阁是烈士,但不是革命烈士,这些都不算红五类。

加入红卫兵,红小兵,出身必须得是红五类,根儿正苗儿红。出身黑五类的想都别想。

还有一种人,出身介乎于红五类与黑五类之间,比如城市贫民,小业主儿等。这些人出身不属于红五类但也不是黑五类,而且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向组织靠拢,属发展对象,这种人被叫做红外围。

以上

 

j
jinjiaodw
长知识了,还有这种分类,就是红色成色不太足,类似于现在的粉红
f
f2022f
不对。小业主,资本家的儿子也能当红小兵。我们班那时好像人人都是红小兵。不论什么出身。
走资派还在走
毛儿席保证,我上小学那早晚儿,入红小兵绝对要看出身。我就没入上,因为我爷爷,姥爷都成分不好。
f
f2022f
成分也不看爷爷呀,最多看到父母,父母一般都是教员。我是最后几个加入红小兵的,因为老师总说我是坏孩子。与出身无关。
走资派还在走
没有没有,我上小学时绝对看,看爷爷姥爷
i
ireadwrite
那应是早期吧?后来红卫兵和红小兵

接纳很多人,我那时班上大部份人都加入了。当时的班叫做排(年级叫连)。整队外出游行时,我们每人还肩扛一根红白棍,长五(?)尺,口径一寸半或两寸,半截涂红漆,另半截涂白漆。这棍子及袖章是要我们付钱的。

f
f2022f
不同小学,不同时间可能不一样。我们那时不看出身,只看表现。班主任老师有很大的话语权。

平常老师,同学们从来就不谈什么出身。有一个同学出身小业主是被别人起外号时才知道他出身是小业主。他是打架王之一,平常挺厉害的。都比我早入的红小兵,因为老师与他没什么仇。班干部让他入红小兵,老师就同意了。

萧嵐
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也有细分,即使本人根正苗红,还要看哪年参加革命哪年入伍。有的地方没有革干革军的成份,只看土改

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也有细分,即使本人根正苗红,还要看哪年参加革命哪年入伍。

战争年代,部队给军人定过革命军人的成份。我父亲出身富裕家庭,但是他本人成份定为革命军人。我母亲有一段时间不在部队,她的本人成份就是学生。其实没有那个组织定她这个学生成份,只是她自己填表是学生。他们的入伍时间差不多。革命干部的成份只是后来的说法,定成份的时候没有把革命干部定作个人的成份。

 

有的地方没有革干革军的说法,只看土改给爷爷定的成份。儿孙们就一直跟那个作为家庭出身。

走资派还在走
你说的那是后来了
走资派还在走
你说的那是七几年了吧?
走资派还在走
是不是要看土改前三年?比如福贵和龙二,那龙二就觉得特冤
萧嵐
各地土改前三年的个人职业和收入

老区在抗战以后就土改了, 新区到共和国以后。

华府采菊人
红外围存在的时间很短, 大约是在1966年九月初到1966年十一月
华府采菊人
河南黄泛区的土改划分成分, 很奇葩地不是看土改前三年,而是发黄水的前三年
萧嵐
发黄水是哪一年?不是从38年花园口事件吧。还是黄河归故的前三年?
c
coach1960
走兄56年的,双福62年的(我猜的),应该有些不同。当然,也看碰上了啥样老师
信笔由墨
我报名参加红卫兵时,用的是父亲家庭成分——上中农。负责登记的说:这成分高了……
华府采菊人
是的, 我一个师傅在反右时提出不合适, 被打成的右派,他说的是发黄水后家里下无寸土,还要过饭,居然也是地主家出身
立竿见影-1
老毛当年早就说了,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上中农应该就是右翼。
c
chufang
要看时期,最初非常严格,后来是越来越松了。
o
obama_北美101
14K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