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是1975年生人,今年48岁;太太小我两岁。我们都是硅谷高科技行业的普通白领。我30岁才参加工作,目前三个孩子还在上中学。”
我就假设他定投了17年。
他还说“基金组合年化增长率为12%”
按这个数算,17年里每年12%的增长,每年需定投15万! 17年后达到836万
和他说的“退休账户:3百万”, “基金账户:6百万”
共900万基本一致!
请问你们多少人能做到每年定投15万? 估计很多人17年前才工作的投1.5万就不错了!
啊哈哈哈。。。。。。。。。。。。。。
重读他的原帖,他说每年有资产增长15%,其中3%来自于每年的储蓄投入。这样算下来,他今年的投入是11M*3%=33万。他说他是按照30%的储蓄率,也就是说每年工资收入的30%用于定投。这样反算出来居士夫妻年收入为100万!太牛i
定投不到17年,除非房子不大,头款少,而且在2006年到2015年近10年间,银行贷款要求很严,头款比例少不了。
所以,他投入的钱不是17年的连续定投,而是有某个特大数量的一笔钱在某个(几个)短时间内投入(比如公司IPO股票),他折算成17年平均定投了,这个就有疑问了,不属于定投指数回报效益,而是加了IPO股票额外投入资金了,这个属于意外之财,不是定投投资所得。
我查了下,QQQ从2000年到现在,只涨了4倍,6.1%增长。
居士的保守计算,应该按6.1%算。
钱是赚到了,但渠道解释有问题了。
你怎么知道人家十几年前没买NVDA, APPL, AMZN,GOOG 等等?
马工最知道的股票也就是这些,投资买这些的可能性也最大。
Okay?
啊哈哈哈。。。。。。。。。。。。
税还是比半年后跌掉的少很多。
他说“我是1975年生人,今年48岁;太太小我两岁。我们都是硅谷高科技行业的普通白领。我30岁才参加工作,目前三个孩子还在上中学。”
我就假设他定投了17年。
他还说“基金组合年化增长率为12%”
按这个数算,17年里每年12%的增长,每年需定投15万! 17年后达到836万
和他说的“退休账户:3百万”, “基金账户:6百万”
共900万基本一致!
请问你们多少人能做到每年定投15万? 估计很多人17年前才工作的投1.5万就不错了!
啊哈哈哈。。。。。。。。。。。。。。
啊哈哈哈。。。。。。。。。。。。。。
重读他的原帖,他说每年有资产增长15%,其中3%来自于每年的储蓄投入。这样算下来,他今年的投入是11M*3%=33万。他说他是按照30%的储蓄率,也就是说每年工资收入的30%用于定投。这样反算出来居士夫妻年收入为100万!太牛i
定投不到17年,除非房子不大,头款少,而且在2006年到2015年近10年间,银行贷款要求很严,头款比例少不了。
所以,他投入的钱不是17年的连续定投,而是有某个特大数量的一笔钱在某个(几个)短时间内投入(比如公司IPO股票),他折算成17年平均定投了,这个就有疑问了,不属于定投指数回报效益,而是加了IPO股票额外投入资金了,这个属于意外之财,不是定投投资所得。
我查了下,QQQ从2000年到现在,只涨了4倍,6.1%增长。
居士的保守计算,应该按6.1%算。
钱是赚到了,但渠道解释有问题了。
你怎么知道人家十几年前没买NVDA, APPL, AMZN,GOOG 等等?
马工最知道的股票也就是这些,投资买这些的可能性也最大。
Okay?
啊哈哈哈。。。。。。。。。。。。
税还是比半年后跌掉的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