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小贩,坏人多,也许是文化,制度能纠正些

s
skipjack1
楼主 (文学城)

80年代初,读高中时,看到街头卖庞各庄西瓜的老哥坑外地人,买东西的问,多少钱一斤,他回答,俩一毛,外地人以为是两个西瓜一毛,其实是一斤两毛,之后就是打人。小贩大多是刑满释放,都在局子里学到了不少本领,有些三四十岁的小贩,都是判了10年出来的,在坑蒙拐骗这个专业,应该属于本科以上的学历,再加上几年的工作经历,实力绝对不可小觑。我自知水平不行,不和小贩打交道,回国就去超市买东西,省心。

前些年城管嚣张,满街追打小贩,其实挺好,这些坑蒙拐骗的专业人士至少是不敢动手伤人打人了

我去过的地方,日本、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小贩比较好,可能和政府的管理有关,越南最坏,天朝这几年小商小贩的出身好了些,确有些下岗、生活所迫的低端人口,不像80年代,清一色的刑满释放人员

 

天南地北
自古就有:无商不奸
明白仁儿
制度很关键,工商税务卫生市场管理少收点,小贩就多一点生存机会,少一点欺诈。
方外居士
生计不易,这是放水养鱼。
c
chufang
开放初期,北京开小店和做小贩的人中刑满释放要讲究是那里出来的,最凶的就是青海,当然北京本地的只能排后了。
c
chufang
不过也只有他们有胆量去跑单帮,再加上找不到工作,只能冒着风险而上。
f
f2022f
80年代初,我已经上大学了。

非常同意,小贩就是坑蒙拐骗。不仅坑外地人,本地人照样坑。谁老实就坑谁。我就被坑过无数次。国营商店服装虽然不时髦,但质量是有保障的,因为作假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处。

w
weed123
“城管嚣张,满街追打小贩", 追打的说不定是无辜的。 那些你说的老油子,早练就了生存本领,要么躲,要么和城管搞好关系
老生常谈12
无辜为什么追打?肯定规定不让在街道摆摊,小贩违规了。违规是无辜吗?当然有的城管暴力执法是另外一回事,不是不该执法,而是执

法过度。

• “城管嚣张,满街追打小贩", 追打的说不定是无辜的。 那些你说的老油子,早练就了生存本领,要么躲,要么和城管搞好关系 - weed123 - 给 weed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1 reads) 05/04/2025 09:05:59

w
weed123
违规就要追且”打“? 暴力执法还有理由?
老生常谈12
我反驳你的是否“无辜”,并不是反驳追打,理屈词穷偷换概念?
技术员
各地城管还是有区别的。城管执文雅或法粗暴,与当地文化特性和小贩守法程度大致相应,都出于大致接近的环境和层次。
w
weed123
城管追打的就一定是违规的? 公权力部门人员滥用权力现象没有吗?
B
Bull28
底层谋生不易
风啸啸壮士
有一次去天津,想买几个苹果,拿起来看了看,成色不太好,就放回去了,小商贩不让走,说不买为什么摸,摸了就得买,没办法就把摸

过的一个苹果买下,我还从未在其它地方遇到过。

吾道悠悠
居然有这种事,匪夷所思。

按此推理,在车行坐一下新车,在首饰店试戴一下钻戒都要买哈。

a
aguafresh
我还见过顾客欺负小商贩的呢

91年,去九寨沟旅游,那时候没有高速,从成都出发,兜一圈要七天,路过理县、汶川、汶县、诺尔盖、九寨沟、黄龙、红原等地。

有一天路过一个小县城,路边的当地人在卖东西,当地的苹果明显不如外面的,但是晒干的蘑菇看起来不错,一个游客挑了挑,选出的部分一称有2斤3两。买东西的老乡好像是羌族,普通话也不太流利,说不会算,请游客要三斤或者买两斤,他只会加法。游客说我帮你算,一通口诀下来,告诉老乡一个数字,付钱走了。老乡喃喃的说:怎么两斤三两的钱比两斤还少呢?

过了两年,朋友我说去九寨沟旅游,一路被人骗。

五千年文明是个大染缸,你不骗人就是被人骗,被骗以后就学会了骗人。

 

老生常谈12
回到原点,为什么你说街边小贩是无辜的?有什么根据?

没有根据就是胡说。

老生常谈12
有些小贩确实嚣张。我讲过亲历的两个故事,都和卖葡萄缺斤短两有关。
不开窍
小商小贩(含小饭馆)的坏,是中国特色。 别的国家,江洋大盗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