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否认遇罗克也属于文革初期的狂热分子,这是与他被接受的教育有关,责任在当局。
但是,遇罗克也无情的刺破了中共的谎言,即“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中央文革小组)。我仅知道遇罗克提出过诘问,(不是原话)假如这样的逻辑能成立,那么共产主义就不可能实现。
66年文革开始时,我当时才三年级(或者是二年级,反正这时候的记忆很混乱),但我就知道有这么一个“宣言”,可见遇罗克的观点影响力巨大。我看到比我高年级的学生和邻居家的孩子们,都在传播和辩论他的话。他可以是代表了百分之十到二十的青年学生和社会成员的“心声”或“呐喊”!
我不知道他是否犯有其他的“罪”。但是很明显,他的文章让当局和一些人恼羞成怒。被所谓“无产阶级铁拳”砸下,判处S刑,这是政权虚弱的表现。
遇罗克事件以后,以我亲身体验以及亲眼所见,很多人的境遇,尤其是所谓“黑五类”的子女们,是得到改善的。当局推出所谓“可教育好的子女”(现在听起来真的十分可笑!),还有“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等等,来继续蒙骗人民。
遇罗克的死,也换来了很多、很多人的“机会”,我们都应该感谢他!在我看来,他是一个超越他时代的“超人”,虽然他所向往的理想境界不一定是正确的。
1966年8月12日,谭力夫和刘京联合写了一张题为《从对联谈起》的大字报,提出要把“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作为党的阶级路线来实行。
事实上,当时中央各方面均不赞同这种说法。
1966年8月2日,陈伯达对红卫兵说,这种说法“不全面”。毛主席号召我们要团结大多数。血统论不利于团结大多数。
10月9日,周恩来否定了谭力夫提出的“黑七类”的说法,说“谭力夫讲话是典型的形‘左’实右得很”。
10月16日,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长篇讲话,将对联和谭力夫的观点斥责为“反动血统论”。
10月24日,毛泽东亲自出面了。他说:“学生有些出身不大好的,难道我们都出身好吗?”
我写了是“中央文革小组”,这是因为其某些成员也喊过。。。
你无法否认。
得经集体讨论决定或经中央授权。
。讽刺的是这些联动分子都只是被事实上边缘化了,并没有杀头之祸。而和中央保持一致的遇罗克却被枪毙了。可见毛要的是遏制功勋阶级,并非消灭他们。谁来帮助达到这个目的都欢迎。而那些阶级异己的明白人,却是真正的敌人。张志新并非阶级异己,只是她又明白又顽固,成了权力洗牌的绊脚石,也杀了。
我不否认遇罗克也属于文革初期的狂热分子,这是与他被接受的教育有关,责任在当局。
但是,遇罗克也无情的刺破了中共的谎言,即“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中央文革小组)。我仅知道遇罗克提出过诘问,(不是原话)假如这样的逻辑能成立,那么共产主义就不可能实现。
66年文革开始时,我当时才三年级(或者是二年级,反正这时候的记忆很混乱),但我就知道有这么一个“宣言”,可见遇罗克的观点影响力巨大。我看到比我高年级的学生和邻居家的孩子们,都在传播和辩论他的话。他可以是代表了百分之十到二十的青年学生和社会成员的“心声”或“呐喊”!
我不知道他是否犯有其他的“罪”。但是很明显,他的文章让当局和一些人恼羞成怒。被所谓“无产阶级铁拳”砸下,判处S刑,这是政权虚弱的表现。
遇罗克事件以后,以我亲身体验以及亲眼所见,很多人的境遇,尤其是所谓“黑五类”的子女们,是得到改善的。当局推出所谓“可教育好的子女”(现在听起来真的十分可笑!),还有“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等等,来继续蒙骗人民。
遇罗克的死,也换来了很多、很多人的“机会”,我们都应该感谢他!在我看来,他是一个超越他时代的“超人”,虽然他所向往的理想境界不一定是正确的。
1966年8月12日,谭力夫和刘京联合写了一张题为《从对联谈起》的大字报,提出要把“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作为党的阶级路线来实行。
事实上,当时中央各方面均不赞同这种说法。
1966年8月2日,陈伯达对红卫兵说,这种说法“不全面”。毛主席号召我们要团结大多数。血统论不利于团结大多数。
10月9日,周恩来否定了谭力夫提出的“黑七类”的说法,说“谭力夫讲话是典型的形‘左’实右得很”。
10月16日,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长篇讲话,将对联和谭力夫的观点斥责为“反动血统论”。
10月24日,毛泽东亲自出面了。他说:“学生有些出身不大好的,难道我们都出身好吗?”
我写了是“中央文革小组”,这是因为其某些成员也喊过。。。
你无法否认。
得经集体讨论决定或经中央授权。
。讽刺的是这些联动分子都只是被事实上边缘化了,并没有杀头之祸。而和中央保持一致的遇罗克却被枪毙了。可见毛要的是遏制功勋阶级,并非消灭他们。谁来帮助达到这个目的都欢迎。而那些阶级异己的明白人,却是真正的敌人。张志新并非阶级异己,只是她又明白又顽固,成了权力洗牌的绊脚石,也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