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年代的记忆=撒传单!

百万庄大侠
楼主 (文学城)

红色年代的记忆=撒传单!

人在年过60岁以后,往往对许多事可能会记不清楚,比如说:早攴吃的是什么,可能还要想半天,有的时候都已开车上主路了,忽然又怀疑自己是否忘记关车库门了,於是还得再回去核实一番,这种现象在许多人的身上都发生过,其实这就是年纪大了,年纪大了人的记忆力就开始衰退了,这种衰退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人们对於那些遥远的陈年往事却记的十分清晰,这是一种逆反现象。

人退休之后: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聊天,所聊的话题往往就是怀旧,一个人的童年往事在他的记忆中,往往又会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在我们这一代人上小学时,又正逢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因此我们对这一时期的记忆就特别深刻,这些童年往事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时间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年代越久反而印象越深刻,就仿佛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这或许就叫~大脑记忆的烙印!

在1966年的(文革)大动荡期间,全国的大中小学都停课了,文革的爆发使小学校的孩子都无所事事,我家老二就属於“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那种,再加上他这人的觉悟不高,他从不知道主动的帮我干点啥,可他又精力充沛,就这样百般无聊的他无处发泄剩余精力,急的他抓耳挠腮,可干点啥泥?

当时社会上参加造反的(韭菜)有很多,这些人全都戴着一个红箍,这是参加造反组织的标志,这些扬言要(砸烂旧世界)的造反派分为两大阵营,这也就是在(文革史中)记载的造反派与保守派,这是两大对立的派系,他们除了用大喇叭声嘶力竭的彼此谩骂与攻击之外,还印刷出不少的传单,这种印刷品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特色,这种传单的式样就跟小说(红岩)中的挺进报差不多,

就这么着:大字报,大标语,大喇叭,外加上印刷传单,这种立体的,多种形式交织在一起的谩骂战,便构成了那个年代的特殊景观,大街上到处都是(火烧,打倒,油炸,以及再踏上一万只脚)的大标语,到处都是被撕破的大字报纸,还有被丢弃在大街上的传单,这种景观在“捡破烂“的叫化子眼里,那就是随风飘扬的人民币,这些废纸那可都是废品收购站的紧缺货物,那可都是钱、、、

随着文革运动从“破四旧“开始向纵深发展,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最使各造反组织发愁的是:这时候严重缺乏(发传单)的人手,尤其是能打入对方地盘的特工,俗话说的好(乱世英雄)起四方,就在这个时候每天都游手好闲,到处东瞧瞧~西看看的老二这伙闲散人员,竟被造反组织的(伯乐)给发现了,就这么着双方一拍即合,他们每人吃了人家的两花卷,外加一盘青椒炒肉片后,便成了派遣深入敌人内部去(散发传单)的人选,人家说啦:你们干的好回来接着吃。

电影里的派遣特务不是封官,要不就是给现大洋,现在坏人利用老二,就用了一盘青椒炒肉片,吃了喝啦受贿啦,老二也就成了“不惜一切代价“的那个代价,这听起来老二他们几个就像是参加了“敢死队“似的,但是老二他们满不在乎,不管怎样说二少爷他也算是(有组织)的人啦,为了玩的尽兴,玩的痛快,那就需要将这一派的传单散发到另一派占据的地盘上去,为了安全与稳妥,在他们犯案前,老二与他的同伙都先去侦察一番,去将要散发传单的那个地方踩点,那里是藏身之处,那里又是散发的最佳地点,那里是撤退路线,这都要搞清楚,决不含糊!

出征的时候,二少爷肩背一个破旧的军用挎包,包内装的是他刚从组织上领回来准备要去散发的传单,这些“挺进报“还散发着一股油墨的味道(俗称墨香),这几位吃人家嘴短的家伙接受任务后,不费吹灰之力就顺利的登上了(敌占区)的楼顶,这就如同是象棋中的(小卒子过河)顶大车,这时候老二站在楼顶往下一看:只见一群男男女女的大人正聚在一起仿佛是在开大会,於是他们觉得机不可失,就这么着他们将大叠的传单向下面的人群抛洒了下去,如同仙女散花一样,

再看楼下广场的人群,他们对这“从天而降“的天书,先是仰望感到好奇,随后是纷纷的争抢,场面一度混乱,接下来那就是一片的叫骂声,人群中顿时乱成一团,而这时候的二少爷这伙人,就如同李向阳的游击队,刚火烧了松井队长的军火库一样,躲到一边偷着乐去了,正当他们耍弹冠相庆呢,正当老二他们耍喊“呜啦“的时候,忽然从楼梯方向传来了蹬,蹬,蹬的脚步声,还伴随着纷乱的叫骂声,原来受到侮辱的这一派开始发威啦,人家要揪出这制造混乱的黑手、、、

情形危在旦夕,抓贼的马上就要冲上楼来了,这个时候你再看这几位小*****,面对敌情还真有一点临危不惧的派头,在电影(地道战)中是怎么说的来着,对啦:打的过你的时候那就打,打不过你的时候,那就躲起来、、、你看看(敌进我退)的游击战术已经被老二他们活学活用啦,这要是用电影(南征北战)中师长说的话,那就是这个仗已经让你们越打越熟啦,这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呀、、、

别看平日叫老二干点活时,他总装傻充愣,可一旦他遇到危险的时候,这二少爷的反应却相当的敏捷,这时候的他聪明着呢,面对危险的来临,只见说时迟那时快,老二他们就像(玩脑筋急转弯)一样,仨小*****立即跑去翻动楼道的垃圾桶,把垃圾里的大字报稿纸,空墨汁瓶都翻了出来,面对“搜捕队“的厉声审问,只见这三位小屁孩就像心有灵犀似的配合的还挺默契,他们都铁嘴钢牙的一口咬定:就是捡破烂的(卖钱)并指着窗户说有二大人刚顺着“避雷针“爬下去啦、、、

你看看这小瞎话编的,那真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几个小毛孩子,竟哄得那帮年龄比他们大二十岁左右的造反派滴溜溜的乱转,就凭这心理素质,你不服还真是不行,其实耍是换一个方式问他们呢,比如你对老二说:告诉叔叔是谁派你们来的呀,说实话就清你们去全聚德吃烤鸭,青椒炒肉片与烤鸭相比,那个诱惑更大,若是这么问老二他们肯定就招供啦,这帮家伙馋着呢,洛克菲勒有句名言:没有什么不会被收买,就看你的筹码有多大,老虎要是喂饱了,就像猫一样的听话,

那天老二凯旋回家之后,见到我正在喝粥吃咸菜,於是他揉着肚子碘着嘴唇的说,唉呀我吃撑着啦,那葱油花卷和青椒炒肉片太好吃啦,老二这不是在向(喝粥的)无产阶级挑衅吗,於是(羡慕忌妒恨)的我立即对他实行了无产阶级专政、、、有些事情说起来颇为有些不可思议,在物质贫乏的那些年里,吃一碗(青椒炒肉片)就能令人获得满满的幸福感,但在今天这灯红酒绿的时代,为什么却总感到今不如昔,这种感觉不仅体现在吃喝方面,连过年也越来越没有年味啦!

唉:那个年代是真的贫穷,那个年代也是真的快乐,那时候的物价也便宜,三分钱能买一根红果冰棍,一毛五分钱买一瓶北冰洋汽水,二毛五分钱能买食堂的一个甲菜,口袋有五块钱就已经是大钞啦,那就是传说中的地主老财,走起路都是昂首挺胸的,真怀念我们那再也回不来的青春时光,怀念我们那无忧无虑的童年,那个看上去傻傻的纯纯的童年,那个八九点钟的太阳再也回不来啦、、、

照片中的这位军人,就是当年撒传单的老二,光阴能改变许多的东西,当年深入敌后去撒传单的小咔拉咪,后来摇身一变成了(金珠玛米)在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时,广州军区是南线的参战部队,老二所在部队(广空十八师)驻防在湖南的长沙机场,他们的歼击机大队(团级作战单位)驻防在湘西的叙浦,听老二讲那天他们正在午睡忽然部队紧急集合,大队首长传达中央军委和广州军区的作战命令,就这样二个小时后,歼击机大队就从湖南的叙浦,抵达了广西前线的田阳机场,紧接着是分发武器弹药,全体军人写遗书(又称为决心书)接着全体人员剃光头、、、

前线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保卫机场的高炮部队已经进驻到机场外围,在驻地的沿途总能看到陆军的运兵车,还有轰隆隆的装甲部队向南进发,事后我问老二:你当时是不是特害怕,老二听后一拍他的“大光头“说,这有啥可怕的呀,就跟当年“撒传单“一样的特刺激,79年的那场战争声势搞得很大,电视天天报道,战线也拉的很长,参战部队分东西两线作战,战线全长有一千多公里,作战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把白眼狼的家里给砸个稀巴烂,目的就是为出口气,战争持续的时间很短(28天)从2月17日战役打响到3月中旬结束,参战部队的官兵都可以轮番(探亲)休假,就这么着牛逼哄哄的老二回来啦,那谱摆滴~就像我的上司似的,

听老二讲:参战部队的待遇可好啦,那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就不用描述了,就单说这每天都有一包免费的(中华牌)高级香烟,就令人羡慕死,另外听老二讲:田阳那地方盛产香蕉,香蕉这玩意当年在北京属高档水果,只有(病号)才能享受得到吃香蕉,可我家老二吃香蕉居然吃的拉肚子,这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到后来再一深入交谈我才发觉:原来老二是一个南斯拉夫电影中的假瓦尔特,

怎么回事呢,原来在那一场中越战争中,空军并没有实际参战,歼击机大队的任务就是每天沿着中越边境多批次的飞行,目的是保持一种战略上的威慑(海军舰队也没有实际参战)尽管没有参加真实的战斗,但这一点不影响二爷在我们面前趾高气扬,听老二讲他所看到的(战场见闻)尤其是陆军部队那是真的牛逼,作战部队的一位团长,比和平时期的大区司令都有派头,团长走到那里随身都有六位荷枪实弹的卫兵跟随,那些全副武装的大兵充满了杀气,那气势相当的牛逼!

像这样的军旅生涯,北京的那些小丫头片子可爱听啦,特别是在老二探亲期间,有热心的阿姨要帮助给老二介绍女朋友,这一下子正中他的下怀,老二刚当兵的时候讲话还是一口娃娃腔,如今他再说话的时候,就像一位糙老爷们,我特意的叮嘱他几条文明礼貌的注意事项,谁知他却心不在焉,或许根本就没有听进去,来到攴厅后刚座下他就摘下军帽,露出了他在广西剃的那大秃瓢,这老二真是拿我的话太不当回事啦,谁承想人家那妞却觉得,说话糙与大秃瓢是一种军人的气质、、、

总结一下吧:有人说一个人若总爱回顾往事的话,那这就是一种衰老的表现,这话说的有道理,事实上我们这一代人也确实是老啦,唉,老就老吧一年还有四季呢,更何况是人啦,再者说啦衰老这是天意,这天意是不可逆的,而往事就像酿起来的陈年老酒味道香郁,有时间的话品味一下也不错,你说呢!

如今那个火红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这些已经久远的往事,现在已成为我们在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即痛苦又欢乐,贫穷又愉快的记忆,永远烙印在我们的大脑里,它等待着我们去揣摩,去品味,去回忆,去整理、、、、

c
coach1960
文革期间北京的生活(供应)比外地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信笔由墨
中共执政至今一直是全国保障,特供北京,这点上比国民党腐败的多。
f
f2022f
1969以后,中小学很平静,正常,看不出文革的批斗呀,武斗呀。我们过的都是快乐的儿童生活。
方外居士
不光生活,社会治安上也是特供北京
c
coach1960
小时候(文革期间),我有一段时间混迹于楼主家附近的大院里,

大人们搞运动比外地温和很多,孩子们一群一伙地疯玩儿。打篮球,然后去洗个热水澡(有时是冷水),到机关食堂吃饭,妈的,伙食好的像过年

闲杂人员
双福网友好福气。我小学的快乐生活则是稍纵即逝。:)1966 年的春天我的确沉浸于快乐的童年,每天放学到少年宫练习大合唱。

春风拂暖,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岁月静好。五月一号在景山公园进门不远处的高台上,列队高歌,那是五一游园的日子。我还记得,那歌一开始唱的是小苗儿长成大树,长城大树啊……。但数月之后,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就烧到了我们学校。那时我们学校有小学部,中学部。高年级的同学觉悟高,先拿起笔,做刀枪。我们班全体同学不是彻底的保皇派,就是彻底的心地善良之辈。我们都非常喜爱我们的老师,那时有三个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语文,数学,外语。有一天,五年级的同学在我们上课的时候突然踢开教室门,并在大门上贴了老师的大字报。这时我们班有一个平时最调皮捣蛋的男同学,冲过去拿起拖把,三下五除二就把大字报撕了,碰,把门关上了。继续上课。但从此以后,学校就不太平了。一开始说中学部有反动大字报,我们也跟着去看。大字报署名是红卫兵。我们还以为红卫兵是一个人,还说,谁是红卫兵呀。后来学校组织吃忆苦饭,糠窝头,实在难以下咽。出了门,小孩子把忆苦饭扔了一地。第二天遭到了一通批评。后来也不知为什么,说教育革命,让教数学的老师教语文,教语文的老师教数学。那语文老师讲的数学,我都听不懂。我们原来的数学老师讲的非常容易懂,不知为啥要这么换。再后来,停课闹革命了,我们就是回家玩儿去了……

方外居士
北京那时小学就教外语?是英语还是俄语?
闲杂人员
我上的是试验性质的学校。有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开始学外语不等,有学英语的班,学俄语的班。我学的是俄语。
i
ireadwrite
文革时我也撒过传单,但没像作者这样为某派(队)雇用而为他们

派撒。我们是去街上捡来传单(不管哪一派的),收集起来后,上街边的饭店楼顶层向下面的游行队伍撒。还把家里旧报纸剪开成一张张传单大小,折成传单的样子,和捡来的混在一起撒。有一次被愤怒的游行人员冲上来抓住,要惩罚我们。

方外居士
解放后前十年一面倒地学俄语,60年后开始恢复英语学习。66年時与苏联关系已经很糟,没想到还学俄语。
方外居士
还是首都强。我上初中才开始学英语,老师是培训了几天的民办老师,自己未必就弄明白了。
闲杂人员
嗯。那时也是试验。我一共没学几天。:)
明白仁儿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老二属鸟的。那年月,托毛主席的福,其实大家都是属鸟的。
明白仁儿
79年的婚恋市场,大学生是新宠儿,军人变成了傻大兵。枪声一响,对象就黄。
萧嵐
69年干部去五七干校,许多高校迁到边远,有的城市居民和干部还落户到农村生产队。上中小学的子女都跟着去。教学教材师资混乱
f
f2022f
歌应该是“小松树,快长大” 吧? 我们上小学时已经过了这段时间了。 记得4年级女老师比较凶。

 

f
f2022f
我们学的是英语。
h
hongshankou
大侠又来了,真好。一会儿细读:)
f
f2022f
黄帅事件时,我们班小学生一致支持黄帅,就连平常最听话的班长都支持黄帅。使得非常凶的班主任老师有所收敛。
方外居士
这首歌我也唱过,是女知青老师教的。
方外居士
知识青年下乡虽然干不了什么农活,但传播文化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那时的农村还是相当传统的,离现代文明很远。
方外居士
那是哪一年?
f
f2022f
去五七干校时是1969年,大学老师来教我们小学一年级的英语。长条木板钉的桌子和椅子。
闲杂人员
不是小松树。那是为五一游园准备的歌。
百万庄大侠
中国独有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区域的不平等、、、至今如此。
百万庄大侠
中国特色!
百万庄大侠
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方面
百万庄大侠
澳,那是近邻,握个手!
百万庄大侠
武斗最厉害的是重庆、、、
百万庄大侠
黄帅离婚后去世的很早,老公是侨办的主任、、、
百万庄大侠
婚姻关系的变化图:在文革中,找工人出身的最吃香,全国(实行军管后)军人的地位空前高涨,这时找军人最吃香,科技大会召开后找
百万庄大侠
小坏猫,祝你周末开心快乐!
百万庄大侠
科技大会召开后找大学生,改革开放后找港商,到后来乃至现在~找大款,找美刀,找欧元、、、这叫与时俱进!
h
hongshankou
武汉也厉害吧?
风铃99
景山学校吧?文革前五一,十一,都有庆祝活动,我们白天在颐和园,晚上在天安门。
闲杂人员
是。您也是?
风铃99
不是,我在海淀。你们学校名气挺大,有几个朋友是你们学校的。
闲杂人员
-:)问好!周末快乐!
f
f2022f
国民党只重视江浙一带的人,不好。
f
f2022f
我也在海淀。
金笔
看过别人在钢板上对着蜡纸刻字,再油墨印刷,至于帮别人撒传单,这事我干过些。曾经收集过很多传单,99.99%没有价值。
f
f2022f
2017年逝世。不知道丈夫是谁。
风铃99
问闲网友,f网友好!:)
f
f2022f
大家好!
d
dadaxiao
我大学同寝室的同学就是景山学校的,他作为学生代表接待过当时的第一任驻华主任老布什,我

后来工作后也接待过作为副总统的老布什,还告诉过他这个故事。

闲杂人员
老布什一定没记得他。-:)
百万庄大侠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撒发传单是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