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活几句北京市民的歧视

s
skipjack1
楼主 (文学城)

歧视,是北京人最被人诟病的一条。有朋友把歧视人归结于所谓红色基因,其实是大错特错了

北京有很多大院,包括军队大院、部委大院,学校大院,这些大院都是小社会,小卖部、食堂,澡堂、幼儿园一应俱全,里面的人也是五湖四海,各种南腔北调。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很难歧视外地人。而且,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五湖四海,看人是看他的水平、学识和出身,不是听他的口音。从小大家就明白这个道理

老北京对于人的歧视相对多些。甚至东城歧视宣武。上学时去一个同学家玩,他爷爷告诉我们东城的米市大街有多富:随便挖锹土,里面都有二两猪油!在老人家看来,除了米市大街的,其他都是穷人,米市大街是宇宙的中心。

大学里,其实有北京同学喜欢学外地同学说话。大院出来的,互相对视一眼,心照不宣,这哥们是胡同串子,没啥教养。虽然他自称是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爹妈其实没把最基本的做人准则教会他。胡同出来的,大多数也不是这样。

郭大平
北京的歧视,是官阶歧视。广东歧视,是地域歧视。上海歧视,是说话声音歧视。
明白仁儿
有一种自卑叫歧视,咄咄逼人。井底之蛙罢了。
风铃99
老北京城有个说法,东城富西城贵,北城贫南城贱。我住郊区,那时是叫城里人,胡同串子是不是文革后兴起的。
f
f2022f
胡同串子经常说“给他一大哄啊, 阿哄,阿哄。“
c
coach1960
给丫一大/的哄
f
f2022f
初中时,有一些坏学生经常对班主任老师说,给他一大哄啊,阿哄,阿哄。班主任老师笑呵呵的,然后找个时间就去家访。
走资派还在走
给他一铁丝儿噢,大腿就抽筋儿噢。给他两间房噢,在里耍流氓噢。给他一搓板儿噢,唆的儿又唆眼儿噢。。。
f
f2022f
坏学生还有一些黄色的语言,不便重复。当时班主任老师就是和这些坏学生斗智斗勇。
走资派还在走
我们小时候没这个,这是七几年才兴起来的。
f
f2022f
确实是七几年。我说的也是七几年的事。
L
Lisland_2013
老上海说白了就是歧视拒绝融入的
w
weed123
是的,有个大学同学来自北京,处事大方,没让人感到瞧不起外地人。
p
phxonfire
俺是军队大院长大的,俺们完全没有那种地域优势感,哪儿的人都是人,但是俺们确实看不惯

某些习惯,比如随地吐痰。几十年前上大学时,是不是有某些外府的同学一口痰吐在地上,然后再用脚一蹭,那时候是真心不舒服。俺上的大学是中国最好的那两个之一,同学都是顶尖的聪明人,但是个人习惯还是带着点家庭影响。

行者无敌
呕吼(偶后),呕吼
S
Soltek
俺就是从挖土出油的地方长大还是大院里的,可因为院里山南海北的各个阶层都有反而没觉得有歧视存在,我也常到胡同里同学家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