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c
chufang
楼主 (文学城)

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作者:钱学森

出处:《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

“前年卖粮用萝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

这是江西井冈山农民的一首民歌。我们的土地正在农民双手豪迈的劳动中,付给人们更多的粮食,6月12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个动人的消息: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继小麦亩产2105斤以后,又有2亩9分地平均每亩打下了3530斤小麦。

土地所能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

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1/5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这并不是空谈。举一个例:今年河南有些特别丰产试验田要在一亩地里收160万斤蔬菜。虽说蔬菜不是粮食,但到底是亩产160万斤!

所以,只要我们有必需的水利、肥料等等条件,加上人们的不断创造,产、量的不断提高是没有问题的。今天条件不具备,明天就会创造出来,今天还没有,明天一定会有!

c
chufang
钱老提倡唯象气功学

v
viBravo5
钱学森比冯·布劳恩年长几个月,都是又红又专的党员火箭专家。当然,论科技成就钱远不及布劳恩
f
f2022f
钱学森主要是培养人。估计很多人都是他培养出来的。所有的主席们都对他很尊敬。
s
supercs88
应该说是建立新中国的航天和导弹的科研和工业体系,这比写几篇paper,做些理论突破难多了。
f
f2022f
说的非常对!
晚春123
培养的典型。导弹武器都是苏联的图纸
走资派还在走
各有所长。在农业方面,老冯(布劳恩)比老钱(学森)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闲杂人员
钱学森后来好像是研究系统工程。
衡山老道
钱回国后就没有做什么科研了,在那个封闭环境下,也做不了什么科研。

前三十年,中国的科学家,除了在国防重点项目如两弹一星外,基本上没什么大的科技贡献,很多人不得不违心干一些事情,如华罗庚文革时浪费时间搞优选法。这一切都是毛缺乏科技视野造成的。毛要是有科技视野,就应该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尊重知识分子。凭他巨大的威望,中国的科技,高教在建国30年后本应上一个大台阶。相比之下,苏联在建国30年后的科技成就,远远超过中国。

由于缺乏科技视野,毛把治国的重点放在政权的稳定和绝对公平性上,一屁股坐在工农兵的位置上,逆科学发展规律而行,打压知识分子,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进程。

衡山老道
基本上没干科研。写了一本书,记得叫《人体系统工程》,我还买了一本。
世事沧桑
政治吉祥物
闲杂人员
他应该有论文的。
s
sxyz
钱时代两弹一星核潜艇大飞机,60年后的今天世界上有几个国家能做到?
f
f2022f
华罗庚文革时搞优选法非常有用。你不是学这个的不懂。
哪一枝杏花
都是钱做的?
衡山老道
这属于工程师的研究问题,让科学家去搞简单应用,是完全错误的。这是毛的认知出了问题。
f
f2022f
是日本人最先写信给毛,让他重视中国的产品质量,因为与数学有关,所以日本人建议让华罗庚领导。

华罗庚的优选法,统筹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比他发几篇数学论文重要的多。陈景润一生也没有解决1+1. 只证了一个1+2 .

可以说对中国经济发展毫无贡献。(零贡献)

m
manyworlds
钱是根据光合作用来做的理论推算,他自己说了只是理论而已,实际怎么做他也不知道.在WXC却成了隔三岔五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