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熊岳位于大连以北163公里处,西临渤海,东有千山山脉余脉,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著名的苹果之乡, 苹果,葡萄闻名天下。还有著名的温泉,有不少温泉疗养院,甚至是省级单位的疗养院。是副县级镇,号称东北第一大镇,常住人口15万人以上,属于营口市鲅鱼圈开发区。
熊岳镇政府办公大楼
离开了50年了,此次回国决定去故地熊岳看一下,以了多年的魂牵梦绕的心愿。
1970年5月17日全家随父亲一起到熊岳走五七道路落户,1973年父亲抽调回到大连,而母亲带领我们子女继续留在熊岳等待着大连父亲单位的家属宿舍建成。因为单位有近百户干部知识分子到农村走五七道路,回来无房可住,所以建造一座新的大楼。直到1974年5月7日,母亲带领我们离开了熊岳返回大连。在熊岳,我呆了整整4年,是我少年不可忘记的一段时光。虽然是文革时期无书可读,但是无意识的自我救赎读过了200多部长篇小说和少量杂书弥补了一些缺憾。当年熊岳镇有3万多人,产业工人上万人,有正县级单位至少四个以上,全国第二大的熊岳印染厂(2000多职工),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中等农业专科学校,硅石矿等, 还有800多人的园艺工具厂,果酒厂等不少工厂。周边为熊岳公社有16个大队,也有3万多人, 很多家里是半工半农, 即家里有一个在镇里上班的工人的吃农村粮食的农户, 当地很富裕, 有的大队每天(10工分)一元钱。镇和公社分分合合过几次。
1。第一次乘坐高铁
熊岳在哈大铁路上有快车站,当年从大连乘火车3个多小时到达熊岳。哈大国家公路经过熊岳,距大连不到200公里。现在还有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经过,还有高铁经过。还没乘过高铁,准备试一下,在大连北站乘车,高铁和普通铁路是不同的线路。乘坐大连北站到鲅鱼圈高铁每天有14列车,很方便。10月15日邀请中学时的朋友陈ZH与我同行,我们乘坐北京朝阳的G3517次车,二等座,68.5元。
车厢里很干净很安静,列车行驶平稳,感觉不到在运行,完全没了那哐哧哐哧的轮轨声音。仅仅37分钟就到达了鲅鱼圈,城际通行就像乘坐市内公交车一样,比公交车舒服多了。在车开之前,我试图将硬币立起来检验列车运行平稳度,根本立不起来。
2。重游望儿山
下了车25元打出租车到10公里远的望儿山景区。70年代当年去过两次望儿山,如今被打造成熊岳八大景点之一的望儿山景区,门票40元。
望儿山孤峰平地拔起,高约82米。这座山的名字并非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叫做望儿山的,在辽代的时候这里称为熊岳山。清初的时候这里叫做望海山,大约在康熙以后这里才叫做望儿山。山上有藏式小砖塔一座,远看似花瓶,为明朝末年或是清初时期所建。
望儿山有个催人泪下的传说。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为供儿子读书,白天下地耕种,晚上纺纱织布,辛苦劳作。儿子也很听话,日日苦学。母子苦熬十几年。这年,朝廷举行大考,儿子决定赶考。临行前,母亲对儿子说:“孩子,你安心去考吧,考上考不上,都要早早回来,别让娘担心!”儿子说:“娘,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地考,一考完就回来,您就等着我的喜讯吧。
儿子乘海船赶考,母亲昼耕夜织,等待儿子归来,但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着急了,就天天到海边眺望。一年、两年、三年,春去秋来,母亲的头发都花白了,却不见儿子的身影。不管是夏天的烈日火辣辣地晒,还是冬天的寒风呼呼地吹,母亲每天都站在岸边,远望烟波浩渺的大海以及来去匆匆的船帆,一次又一次地对着大海呼唤:“孩子呀,回来吧!娘想你,想你呀!”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年迈的母亲化成一尊石像,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原来,他的儿子早在赶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上天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在母亲伫立望儿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大地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让母亲洒下的泪珠,化作一股股地下温泉,滋润出无数红艳艳的苹果;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独秀峰叫做“望儿山”,在山顶建慈母塔,在山下修慈母馆,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的平凡而伟大的恩情。本段文字来自网上,与我少年时听到的故事完全相同。
这是后来修建的,70年代没有
这是后来修建的,70年代没有,公园里面几乎没有人,没有进去。
望儿山地质地貌介绍
虽然晴天,但是今天天气特别冷,北风呼啸,更是站不住。我么们开始爬山,顶着强风沿着石梯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往山上爬,只有我们俩人,费九牛二虎之力到达山顶。
远处是鲅鱼圈市区
被狂风吹得根本上不去塔底部,只能手脚并用近乎趴在地上才上去,紧紧地抓住铁链子。望儿塔和50多年前一样没有变化
山上俯瞰慈母馆建筑
后修的人工湖,50多年前没有
那一片片塑料大棚是科技农业,农民栽种瓜果菜致富,熊岳遍地是这样的大棚,很少见到种庄稼。
状元台。不记得50多年前有这个亭子。
这个老人头就是盼儿归的慈母的头像
西边5公里就是渤海,那片高楼是鲅鱼圈开发区的市区,是原来熊岳公社火山大队,镶黄旗大队和大铁大队。鲅鱼圈开发区规划人口一百万,超过营口市老市区人口。
四孔桥
3。熊岳老城区
下了山,赶紧到熊岳镇老城区,先吃饭。
在站前魁力刀削面小餐馆吃刀削面,每碗18元,可以免费添加面条,味道还可以。又要了一碟麻辣牛筋40元
普通铁路的熊岳火车站,是快车站,所有车次都停。所熟悉的车站广场的旧建筑全都没有了。
50多年前车站对面是新华书店现在没有了,我经常在里面翻书,买过书:
长篇小说:艳阳天1,2,3卷;沸腾的群山;金光大道1,2;海岛女民兵;连心锁;战地黄花分外香;激战无名川;闪闪的红星;征途;西沙之战;高玉宝;等。连环画:渔岛之子,英雄小八路,鸡毛信,智取威虎山等。
新华书店西面是菜店,我经常来买新鲜鱼;对面是百货商店也没有了。
下一个目标是熊岳古城,向西南走了一公里就到了,途径的电影院不见了,增加了街心花园,很多老人在玩。
街道
4。千年熊岳古城
熊岳古城拥有2000多年历史,是营口地区的发源地,由古代兵营演变为城镇。
1973年父亲回大连后,一次买了几十斤青鱼晒干,让到大连出差的熊岳园艺厂的某叔叔带回来,就住在城门洞里面的边上,我和王HY同学去取的。51年后,我试图找到这家,没找到。
保持原貌的古城一条街
5。著名温泉疗养地
熊岳有著名的温泉,70年代就有多家省级市级的温泉疗养院,那时候每隔几个星期我们就去野外露天的温泉洗汤。现在野外露天温泉没有了,建起了几十个温泉旅馆温泉疗养院。
温泉旅馆
温泉洗浴
几条街都是温泉洗浴中心或者旅馆
特意到温泉村(原来温泉大队)找当年洗汤的露天温泉,没找到。
6。熊岳河景区
熊岳镇雄心勃勃,打造了八大景点, 熊岳河公园是之一。2008年花费5个亿给响水河修建了堤坝蓄水,修建了沿河公园。
几公里的林荫道
豆腐渣工程,有的岸坝倒塌,所以不再蓄水,风光不再。
7。独特的交通工具
虽然变城市了,但是公交还是不方便,因此大量交通靠私人各种小车。各种小车很有市场。
农用三轮车很流行,2万多元
小袖珍车
还要小的四轮袖珍车, 就是一个小乖乖
三轮车
俩排座的小车
出租车,外壳2000多元,租车5-10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毛主席“五七”指示全文
1966年
林彪同志:
你在五月六日寄来总后勤部的报告,收到了,我看这个计划是很好的。是否可以将这个报告发到各军区,请他们召集军、师两级干部在一起讨论一下,以其意见上告军委,然后报告中央取得同意,再向全军做出适当的指示。请你酌定。只要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很可能也成为一个这样的大学校,除打仗以外,还可做各种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八年中,各个抗日根据地,我们不是这样做了吗?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创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教四清运动,四清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以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但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同样,工人也是这样,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参加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
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以上所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意见、创造发明、多年以来,很多人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至于军队,已经这样做了几十年,不过现在更要有所发展罢了。
毛泽东
现在我们也经常吃传承,但是要微辣的。
千年古城熊岳位于大连以北163公里处,西临渤海,东有千山山脉余脉,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著名的苹果之乡, 苹果,葡萄闻名天下。还有著名的温泉,有不少温泉疗养院,甚至是省级单位的疗养院。是副县级镇,号称东北第一大镇,常住人口15万人以上,属于营口市鲅鱼圈开发区。
熊岳镇政府办公大楼
离开了50年了,此次回国决定去故地熊岳看一下,以了多年的魂牵梦绕的心愿。
1970年5月17日全家随父亲一起到熊岳走五七道路落户,1973年父亲抽调回到大连,而母亲带领我们子女继续留在熊岳等待着大连父亲单位的家属宿舍建成。因为单位有近百户干部知识分子到农村走五七道路,回来无房可住,所以建造一座新的大楼。直到1974年5月7日,母亲带领我们离开了熊岳返回大连。在熊岳,我呆了整整4年,是我少年不可忘记的一段时光。虽然是文革时期无书可读,但是无意识的自我救赎读过了200多部长篇小说和少量杂书弥补了一些缺憾。当年熊岳镇有3万多人,产业工人上万人,有正县级单位至少四个以上,全国第二大的熊岳印染厂(2000多职工),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中等农业专科学校,硅石矿等, 还有800多人的园艺工具厂,果酒厂等不少工厂。周边为熊岳公社有16个大队,也有3万多人, 很多家里是半工半农, 即家里有一个在镇里上班的工人的吃农村粮食的农户, 当地很富裕, 有的大队每天(10工分)一元钱。镇和公社分分合合过几次。
1。第一次乘坐高铁
熊岳在哈大铁路上有快车站,当年从大连乘火车3个多小时到达熊岳。哈大国家公路经过熊岳,距大连不到200公里。现在还有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经过,还有高铁经过。还没乘过高铁,准备试一下,在大连北站乘车,高铁和普通铁路是不同的线路。乘坐大连北站到鲅鱼圈高铁每天有14列车,很方便。10月15日邀请中学时的朋友陈ZH与我同行,我们乘坐北京朝阳的G3517次车,二等座,68.5元。
车厢里很干净很安静,列车行驶平稳,感觉不到在运行,完全没了那哐哧哐哧的轮轨声音。仅仅37分钟就到达了鲅鱼圈,城际通行就像乘坐市内公交车一样,比公交车舒服多了。在车开之前,我试图将硬币立起来检验列车运行平稳度,根本立不起来。
2。重游望儿山
下了车25元打出租车到10公里远的望儿山景区。70年代当年去过两次望儿山,如今被打造成熊岳八大景点之一的望儿山景区,门票40元。
望儿山孤峰平地拔起,高约82米。这座山的名字并非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叫做望儿山的,在辽代的时候这里称为熊岳山。清初的时候这里叫做望海山,大约在康熙以后这里才叫做望儿山。山上有藏式小砖塔一座,远看似花瓶,为明朝末年或是清初时期所建。
望儿山有个催人泪下的传说。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为供儿子读书,白天下地耕种,晚上纺纱织布,辛苦劳作。儿子也很听话,日日苦学。母子苦熬十几年。这年,朝廷举行大考,儿子决定赶考。临行前,母亲对儿子说:“孩子,你安心去考吧,考上考不上,都要早早回来,别让娘担心!”儿子说:“娘,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地考,一考完就回来,您就等着我的喜讯吧。
儿子乘海船赶考,母亲昼耕夜织,等待儿子归来,但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着急了,就天天到海边眺望。一年、两年、三年,春去秋来,母亲的头发都花白了,却不见儿子的身影。不管是夏天的烈日火辣辣地晒,还是冬天的寒风呼呼地吹,母亲每天都站在岸边,远望烟波浩渺的大海以及来去匆匆的船帆,一次又一次地对着大海呼唤:“孩子呀,回来吧!娘想你,想你呀!”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年迈的母亲化成一尊石像,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原来,他的儿子早在赶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上天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在母亲伫立望儿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大地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让母亲洒下的泪珠,化作一股股地下温泉,滋润出无数红艳艳的苹果;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独秀峰叫做“望儿山”,在山顶建慈母塔,在山下修慈母馆,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的平凡而伟大的恩情。本段文字来自网上,与我少年时听到的故事完全相同。
这是后来修建的,70年代没有,公园里面几乎没有人,没有进去。
虽然晴天,但是今天天气特别冷,北风呼啸,更是站不住。我么们开始爬山,顶着强风沿着石梯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往山上爬,只有我们俩人,费九牛二虎之力到达山顶。
远处是鲅鱼圈市区
被狂风吹得根本上不去塔底部,只能手脚并用近乎趴在地上才上去,紧紧地抓住铁链子。望儿塔和50多年前一样没有变化
山上俯瞰慈母馆建筑
后修的人工湖,50多年前没有
那一片片塑料大棚是科技农业,农民栽种瓜果菜致富,熊岳遍地是这样的大棚,很少见到种庄稼。
状元台。不记得50多年前有这个亭子。
这个老人头就是盼儿归的慈母的头像
西边5公里就是渤海,那片高楼是鲅鱼圈开发区的市区,是原来熊岳公社火山大队,镶黄旗大队和大铁大队。鲅鱼圈开发区规划人口一百万,超过营口市老市区人口。
四孔桥
3。熊岳老城区
下了山,赶紧到熊岳镇老城区,先吃饭。
在站前魁力刀削面小餐馆吃刀削面,每碗18元,可以免费添加面条,味道还可以。又要了一碟麻辣牛筋40元
普通铁路的熊岳火车站,是快车站,所有车次都停。所熟悉的车站广场的旧建筑全都没有了。
50多年前车站对面是新华书店现在没有了,我经常在里面翻书,买过书:
长篇小说:艳阳天1,2,3卷;沸腾的群山;金光大道1,2;海岛女民兵;连心锁;战地黄花分外香;激战无名川;闪闪的红星;征途;西沙之战;高玉宝;等。连环画:渔岛之子,英雄小八路,鸡毛信,智取威虎山等。
新华书店西面是菜店,我经常来买新鲜鱼;对面是百货商店也没有了。
下一个目标是熊岳古城,向西南走了一公里就到了,途径的电影院不见了,增加了街心花园,很多老人在玩。
街道
4。千年熊岳古城
熊岳古城拥有2000多年历史,是营口地区的发源地,由古代兵营演变为城镇。
1973年父亲回大连后,一次买了几十斤青鱼晒干,让到大连出差的熊岳园艺厂的某叔叔带回来,就住在城门洞里面的边上,我和王HY同学去取的。51年后,我试图找到这家,没找到。
保持原貌的古城一条街
5。著名温泉疗养地
熊岳有著名的温泉,70年代就有多家省级市级的温泉疗养院,那时候每隔几个星期我们就去野外露天的温泉洗汤。现在野外露天温泉没有了,建起了几十个温泉旅馆温泉疗养院。
温泉旅馆
温泉洗浴
几条街都是温泉洗浴中心或者旅馆
特意到温泉村(原来温泉大队)找当年洗汤的露天温泉,没找到。
6。熊岳河景区
熊岳镇雄心勃勃,打造了八大景点, 熊岳河公园是之一。2008年花费5个亿给响水河修建了堤坝蓄水,修建了沿河公园。
几公里的林荫道
豆腐渣工程,有的岸坝倒塌,所以不再蓄水,风光不再。
7。独特的交通工具
虽然变城市了,但是公交还是不方便,因此大量交通靠私人各种小车。各种小车很有市场。
农用三轮车很流行,2万多元
小袖珍车
还要小的四轮袖珍车, 就是一个小乖乖
三轮车
俩排座的小车
出租车,外壳2000多元,租车5-10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在站前魁力刀削面小餐馆吃刀削面,每碗18元,可以免费添加面条,味道还可以。又要了一碟麻辣牛筋40元
毛主席“五七”指示全文
1966年
林彪同志:
你在五月六日寄来总后勤部的报告,收到了,我看这个计划是很好的。是否可以将这个报告发到各军区,请他们召集军、师两级干部在一起讨论一下,以其意见上告军委,然后报告中央取得同意,再向全军做出适当的指示。请你酌定。只要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很可能也成为一个这样的大学校,除打仗以外,还可做各种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八年中,各个抗日根据地,我们不是这样做了吗?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创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教四清运动,四清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以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但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同样,工人也是这样,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参加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
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以上所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意见、创造发明、多年以来,很多人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至于军队,已经这样做了几十年,不过现在更要有所发展罢了。
毛泽东
现在我们也经常吃传承,但是要微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