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的抽水机,有经历的请谈谈。

b
borisg
楼主 (文学城)

关于农村的抽水机,有经历的请谈谈。

我在这里想讨论的是五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抽水机的购置和运营成本问题,以及更进一步的那时农村引进动力机械的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

没下过乡也没在农村生活过,只是从报纸和文学作品读过一些东西。

五十年代,在部分农村已经有锅驼机提供动力用于抽水浇地了。文学作品中开锅驼机是当时农村小知识份子(比如念过高小)负责的工作。

这里大部分人估计锅驼机这名目都没听说过。下面连接有介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4%85%E9%A9%BC%E6%9C%BA/5395157

锅驼机烧煤或木炭,是外燃机,热效率低,这个介绍里的马力数也很小。但是适用于大部分没有电力的农村。

锅驼机在当时不知道售价多少,当时的农村很穷,估计很少的村子能买得起。而柴油发电机用的油在那时是稀缺资源,也不是农民用得起的。根据1956年人民日报报道,“目前各高级农业社里备有锅驼机、柴油机的很多。就以我们在山西省解虞县作调查的那个社来说,就有锅驼机、柴油机十多台。” 这应该是当地领导搞的典型之类的假大空。

六十年代水泵价格不知多少,浇一亩地需要电费多少有谁知道?由于当时农村靠人力和畜力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人力成本相比现代机械生产方式(设备和运营费用)太便宜了,我的理解是除非政府给予补贴,比如农机制造业和电力都是补贴的,农民既没有动力用机械也用不起。

在中国比较早出现在农村的动力机械是手扶拖拉机。七十年代后期政府主导大力发展。七十年代12匹马力的手扶拖拉机价格不知道是多少,应该是几千元,那时一辆解放牌卡车卖大概两万元。大部分农村可能一个生产队才能凑钱买一台。但是这些手扶拖拉机到了农村大部分时间都在搞副业搞运输,说明这些业务比种粮食更效益高,中国农村过分密集和廉价的人口,以及当时的政策限制农民搞其他经营,在客观条件上是不利于引进机械化农业的,只有当农民有了其他出路去挣更高的收入,造成农村劳力成本升高,才有动机去用机械取代人力。

明初
我在上海效区的农田见过不少,估计是给水稻田用的。还有就是见过不少手扶拖拉机,农闲时期用于副业。感觉是随处都有的样子。
n
nolie
柴油机水泵手扶拖拉机在湖南条件较好的农村70年代初开始投入使用

大概是74年,我们生产队一次卖了30多头肥猪,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3000多元,是我们大队最先买的两台(一共9个生产队)。一机多用,平时跑小运输,耕作季节还犁田耙田抽水。

水泵的使用和70年代初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一致,小水库、灌渠多了,原先的水塘蓄水用人力水车不够用了,每个生产队基本上有一台柴油机加水泵,我们队有一台专门柴油机(平时用来碾米)加上面的手扶拖拉机上的柴油机。

水利建设加化肥投入是70年代文革期间我们那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全面改成了双季稻,亩产过千斤。下波是杂交稻。

i
ireadwrite
七十年代的手扶拖拉机动力很小,记得只是

1马力,拖车载重上不大的坡时,随车的人要下来帮推。现在的动力大得多。

说到普及情况,七十年代中期,我知道国家有一个"在八零年实现农村农业机械化"(或类似名称)的计划,听我上辈人说,其中一个指标是:每个生产队有一台手扶拖拉机。这和前面一些网友说的七十年代情况相差很大。(顺便说一句:这个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计划并没有按时实现,好像在八零年前后国家就不再提了)。

七十年代,我县有的低收入的农村年底分红时每一个工(10工分)只有两毛多钱(全县大多数是五毛到七毛,少数很好的有-元多一点),另外农村动力电网普及率还很低。

老生常谈12
沈大铁路沿线农村50年代初就通电,用电动力水泵抽水。夏天特别热的中午去把手放在水泵出口,水特别凉,砸人。

70年代,中央计划全国7万个公社每个公社一台6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75万个大队,每个大队一台中小型拖拉机,12马力,22马力。45马力是中型。当时12马力拖拉机2000多元,60马力拖拉机1万多元,解放牌4吨汽车2万多元。

为实现或者加快农业机械化,把农机总局升格为农机部(八机部),建立了几千家农业机械厂。洛拖是苏援156项工程,不提。沈阳拖拉机厂1-2万人,背靠鞍钢,鞍山拖拉机厂也是万人大厂,东北工业有绝对优势。

五七下放落户,家父给当地买了一台69马力拖拉机, 大队2还有一台12马力噗通穷。我下乡的大队(很小,只有700人?)买了一台60马力跑运输,还有一台22马力拖拉机。

c
coach1960
郊区蔬菜大队用电机水泵(机井)的比较多。当年电机是紧俏物资,工厂的电机常常被偷,有被判刑的
方外居士
我们队六十年代就开始有了柴油抽水机,七十年代有八匹的死动机,十二匹的手扶拖拉机,都可以抽水用。
方外居士
水泵进水口的管口在水中,下面有一个活动的活塞,不抽水时把口关死,从出水口灌引水进去到水泵以上。活塞密封性能质量不过关,
方外居士
通常要弄好久才能把引水灌满。
n
nolie
到94年我在珠江三角洲做的自来水厂技术引进的调查,阀门还是关键之一

设计院和水厂都反映国产的漏水、寿命短。整厂设计水平不是大问题,因此用了瑞典政府的出口信贷整厂引进,关键设备是德国的。

最接近太阳的人
那时候农村没电.
s
slow_quick
我插队的生产队凑钱买了手扶拖拉机,用途很广。。。

农闲时主要跑运输,需要时做抽水机动力

生产队买了挤面机(各类谷物磨粉,稻粒挤成米等),有自己的柴油机带动

知青对当地的机械化起了关键作用

 

方外居士
当年工业技术水平整体落后,很多看似简单的东西质量不过关。对于农民来说,也是刚刚开始使用机器。
老生常谈12
那是你家,我们50年代初农村就有电。
最接近太阳的人
你们那都是日本人建的.
老生常谈12
又胡说了,铁路用电是沙俄建铁路时建的,两旁农村是新中国建的电网,因为辽宁省发达,城市密集工业密集,临近农村也受惠。
最接近太阳的人
现在成落后地区?
i
ireadwrite
七十年代,我们那里的手扶拖拉机、中型拖拉机等

是要由上面分配指标的,外面买不到。

记得我县代表七五年参加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山西昔阳召开,华国锋、邓小平出席并主持)后,订定(或被省指定)要尽快建成"大寨县"(口号:苦干加巧干,争取早日建成大寨县。这个"早日",听说是两到三年)。我县的"大寨县"目标含有多少具体的指标不清楚,但在拖拉机上可能是和国家"实现农村农业机械化"的目标相类似:生产队一台手扶拖拉机,大队一台中拖等。但比国家计划(八零年实现)要提前两三年。

每当上面分配一些指标到县,县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先给哪个生产队或大队。要不要钱不清楚,可能是要的。

拖拉机的柴油和机油等也不是可以自由买的。要到公社供应站,买了带回来。

蒋闻铭
老生在这里,鼓吹满洲国,不遗余力,是几坛的头号汉奸。:)
最接近太阳的人
没有美国,老生很有可能成为日本人.
f
f2022f
老生讲的都是他知道的事实。实事求是。
最接近太阳的人
那你讲的肯定有不少是你不知道的事.
老生常谈12
谁抵赖南京大屠杀粉饰鬼子侵华,你支持谁。我说新中国,你把新中国当成满洲国。没有美国,苏联也能灭掉小日本,你也当不了日本人
新手庚
你这个人,一说不过别人就开始胡乱给人家扣帽子。我看你是改不了了。
老生常谈12
他骂新中国的东北是满洲国
新手庚
别理他。蒋老师一着急就胡说八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