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法宪回乡(ZT)

蒋闻铭
楼主 (文学城)

吴法宪回乡(ZT)

一九六 0 年二月,我在广州参加完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后,向军委请了个假,军委领导同意我回家去看看.我从空军在江西的新城机场要了一辆吉普车, 让他们到广东韶关来接我.然后,我从韶关乘车经南雄,到新城机场住了一夜.第二天,抵达江西赣州.在赣州,行署的秘书长请我吃了一顿饭,在我到赣州之前,行署就我探家一事给兴国县打了电话,因此当我来到兴国时,县里已作了安排,我的远房堂弟吴臣贤到县城来接我.

第三天,我们先从县城坐吉普车到兴国县的良村.由于从良村到我家还有六十里路不通汽车,再往前就得走路了.为此,良村公社派人前来引路,并给我找了一头骡子代步.我们接连翻越了几座大山到达南坑乡.那天晚上,我们就在南坑住下了.南坑是我们家的祖居地,那里有我们吴家的祖宗祠堂.在我们到达南坑以后,村里姓吴的乡亲联合起来请我吃了一顿饭.我看到,乡亲们都很穷,生活很苦,就把身上的二十块钱和一枝钢笔都送给了他们.

从南坑到我家还有三十里路,要翻三座山,山高路滑.不巧天又下起了雨,使我们行路更加艰难.走不多远,我的全身就湿透了,还一连摔了几跤,弄得我又冷又累.走到双岭下,我遇到表哥曾远洪,他带着一把雨伞来接我.离别三十年,我几乎都不认识他了,他背驼了.因为山路狭窄,两人不能并行,于是他把雨伞给我用,自己淋着.快到大安村时,雨越下越大,打着雨伞也不管用,我索性和大家一起淋着.

到了大安村外的河边,我看到了离别三十年的家乡.原先架在河上的那座桥不见了.对那座木桥,我的印象非常深,从前一到夏天的夜晚,村里的人都来到那座桥下乘凉.没有了桥,大家现在只好涉水过河,记忆中的家乡全没有了:树林没有了,竹林没有了,我家的房子没有了,甚至连房基地都没有了,都变成了一片片的稻田.原先的三家邻居还有两家在,但每家都只剩下了一间半面墙的土屋,那屋顶全是用稻草盖着.

我的家没有了,我们一行只好在邻居许元茂房子里歇歇.许元茂的妻子和母亲都还在,但他的家里却空荡荡的,只有一条木凳和一张木桌,其它什么都没有.由此我还联想到,当天我们走了三十里路,沿途没看见一间新房,所看见的房子全是破垣残墙,顶无片瓦.建国十一年了,没有看到老苏区的家乡有任何变化,我心里十分难受.不久,另外一个邻居李文福也来看我.李文福的父亲七十岁了,我还认得他,他却不认识我了.

许元茂、李文福告诉我,国民党军第四、第五次"围剿"时,把我们村子烧光了,树林和竹林都被他们砍去修了工事.原先村外的那座木桥,也是当年被破坏的,以后一直都无力修复.由于森林被伐,水土流失,当年绿树成荫的青山全都变成了黄土岗.

这时,村里的一个老前辈特意从邻村赶来看我.他告诉我一些国民党军第四、第五次"围剿"的情况,还对我说起父亲被抓起来后,全村邻居凑了二十个银元将其保出来的情况.我听后内心十分感激,想到我这几十年在外,不仅无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也没有报答过乡邻的助,不由得双眼模糊起来.

这时,已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了.走了一天没吃饭怎么办?许元茂的家里什么都没有,供不起我们一行人的饭菜.好在吴臣贤他们对此早有准备,已经从南坑带来了大米、猪肉和一些罗卜,我们的这一顿晚饭才有了着落.我便邀请村里的几个老人、许元茂一家及县里陪同前来的人一起吃了顿饭.饭后,我向吴臣贤借了十块钱送给许元茂的母亲 ,表示我的感谢.对其他邻居,我就只好说抱歉了.

刚刚吃完饭,就碰到一件令人十分高兴的事.这也是巧合.一九三一年初同我一起报名参军的许元怀也回家探亲,就住在邻村妹妹家,听说我回来了,他立刻跑来看我,尽管我们三十年没见面了,但一见面就相互把对方认了出来.我们从小就在一起放牛、砍柴,后来又一同参军编入赣东游击队.只是在赣东游击队编入红军赣东独立团时,我由于身材较矮被独立团拒绝接收,而他身村高大被留下.从此便同他分别,以后就一直没有音讯,今日意外重逢,真是让我们悲喜交集,感概万千.

许元怀告诉我,他也参加了长征,在到达贵阳附近当了排长,后因生病掉队落伍,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为了生计,他先到一个地主家当了三年长工,以后到贵阳学成木匠,并成了家,有了三个孩子.这次,他带着十岁的大孩子来探家,正好遇见我也在探家.和我相遇真是太巧了!与许元怀见过以后,我决定到后面山上去看看我祖父、祖母、父亲和母亲的墓,我的表哥、表侄、吴臣贤、许元茂也同我一起去.我们去的时候,天仍然在下着雨.到了墓地,我十几岁的表侄用随身带的镰刀,先把我祖父母和父母坟上的草割了,然后我在每一个坟前鞠了三躬,就算我给亲人们尽的一次孝,请亲人们原谅我吧!

回到村里,已是该休息的时候,可住处却成了问题.区政府的人在附近的铁炉下村,找了大队的一个仓库.这样,我们一行又走了两里路,过了一条河,到了铁园大队的这个新修仓库里,里面还比较干净.没有床,他们又去找了很多稻草来铺在地下,我们十几个人就睡在上面.这时,君埠墟镇的党委书记知道了,冒着大雨,带着一些人给我们拿来了七、八床被子和一些大米、蔬菜和猪肉.他们在野地里架起了一口大锅,又给我们做了一顿饭.

当晚,我向"老表'们询问了家乡的生活情况.那位党委书记说,"大跃进"时由于政令不统一,搞得很乱,导致人民群众不听指挥,思想混乱,造成生产下降,群众生活很困难.尤其是农民群众,不仅手里没有钱、衣、被,不少老乡家里连吃饭都很困难.因为集体生产搞得不好,很多人就不愿出工参加集体干活,而是跑到山上去种自己的自留地.

我听了这些情况以后不好表态,只好向"老表"们说,要听从区委的领导,努力搞好集体生产.可"老表"们却一定要我向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反映一下区、公社干部瞎指挥的情况,说区、社领导的生产指令一年变几次,老乡们无所适从.

翌日上午,我离开家乡回良村.走了三十里路.途经中州墟时,看到这个从前很大的镇子, 现在剩下不到十户人家,感触很多.

在中州墟,公社党委留我住了一晚,并热情招待了我们一行.附近的"老表"知道我来了,纷纷来看我,向我反映意见,我要良村区党委的同志也一起听一听.但是,对他们说的许多问题,我都无法表态,只有含糊其词.

第三天,回到了良村,区政府专门杀了猪来招待我们.我对良村区、公社的热情照顾和接待表示了感谢,并答应他们要尽力支援家乡建设.回到北京后,我向总参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写了一个报告,经他批准送给良村区政府一台退役的解放牌大汽车.当时解放军有支援地主克服困难的任务,良村又是中央苏区老根据地,仅第三次反"围剿"时,红军就在这里打了两个大胜仗,应该说,良村的乡亲们是为红军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巨牺牲和贡献的.我认为支援一台退役的汽车是理所应当.

那些年里,我也就为家乡做了这么一件事.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有很多事情让我无法去做、无力去做.眼见乡亲们生活得那样艰苦,我却无力为他们做些什么,至今想起来,我的心中仍然感到十分惭愧.

那天下午我告别了良村,由空军的一辆吉普车把我接到兴国县.在兴国,我把家乡的一些情况向县委做了汇报,就离开兴国,经秦和、吉安、漳树到南昌 ,然后从南昌剩飞机返回了北京.从此,我再也没有机会回过家乡.

金笔
当时很多中共干部回乡后,对当地干部的做法提意见因而产生冲突,或者回去后向领导反映情况,后来都被认为右倾受到整肃。
c
chufang
当时就传说一个少将回安徽探亲,发现家中19口人均已饿死,才冒死写信上诉。
萧嵐
吴这是吃肉骂娘呀。南方的雨大,60年代
萧嵐
因为反映情况而受处分的不少。
金笔
有一个老电影【槐树庄】不知道你还记得吗?它讲的是土改时期,参加了革命的地主的儿子回来了,与当地工作组和贫农郭大吗发生冲突
明白仁儿
吴司令从一个老兵油子磨练成一个老官油子,北京官场才是他的乡,它乡变故乡。
蒋闻铭
同意。
竞选
吴法宪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汉七二〇事件后,批斗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时,吴(中将)当众扇了陈(上将)一个耳光,很会拍马屁
蒋闻铭
我怀疑他这一巴掌,把老毛打醒了,客观上救了陈再道。:)
竞选
吴法宪能当上政治局委员,也许有这一巴掌的功劳。
c
chufang
顺带便也进了秦城。
蒋闻铭
不是,进政治局,是因为他是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全体文革小组的成员,只有温玉成没有进政治局。
蒋闻铭
温原来是林的人,但是后来投靠江青,两头不讨好。
蒋闻铭
他是货真价实的林彪死党,没得跑。
风铃99
到九大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只有五人,陈,康,张,江,姚。
蒋闻铭
是我说错了:是二月逆流之后的中央文革碰头会,周恩来主持。不是原来的文革小组。
蒋闻铭
多谢指正。
t
tony0101
陈再道是啥好东西吗?不是个强奸医护的老淫棍吗?共军那帮饭桶将军里淫棍辈出
d
dadaxiao
这个是当时的真实的情况。我父亲及伯父土改后才敢回南通看望我祖父

祖父差一点被枪毙,我大伯和我父亲俩一个在北京,一个在福州,他们的层级已看的很清楚。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也不敢联系当地政府,因为已有很多先例教训。抗日期间我的爷爷曾捐钱给当地游击队买枪,而那位地下领导人土改时已是地委副书记。出面说明我祖父是产支持中共的开明地主,同时又是民族资本家(面粉厂,纱厂和绸布庄)保留了一条命。据我母亲说,实际上这个人也是大伯的初中同学,大伯早年留德后加入中共后,与媳妇离婚,这个媳妇离婚后也一直在家没有再嫁,但和大伯同学非常要好。大概这才是那个人出面的真正原因。这个人一直在苏中地区工作,抗战期间和江渭清关系很近,他也是许家屯的入党介绍人,上下都有人脉资源。抗美援朝之后,去鞍钢工作。把祖父祖母及我叔叔(当时还没上大学)接到鞍山,后来都在北京安家。伯父101岁,祖父100岁,祖母享年103岁,我父亲至今健在,有望超过我祖母的寿命(据说南通地区的老人长寿是常见,这挺值得研究的)。

蒋闻铭
没人说他是好东西呀. 论人品,他远不如吴法宪。不过他是当时毛利用的四方面军平衡林彪的大将之一。
有言
传说是这样地:我家的公鸡掉了根鸡毛………后来大家听到说我把家里下蛋的母鸡杀了当下酒菜。-:)
萧嵐
南通,包括如皋,是长寿之乡。百岁以上老人很多,而且80岁和90岁以上也是成比例的多。新疆百岁长寿

南通,包括如皋,是长寿之乡。百岁以上很多,而且80岁和90岁以上也是成比例的多。许家屯100岁才去世,俞铭璜、袱思澄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新疆百岁长寿老人多,但是没有相应比例的80岁和90岁老人群体的存在。感觉有虚假的成份。

金笔
你们家的长辈应该属于苏南吧?
走资派还在走
我记得,里头那大妈是胡朋去的。忘了老地主的儿子叫什么了。斗地主时,老地主说,叫谁谁赶快回来!

老地主的儿子说,我爹是地主,可我参加了革命!急了还要掏枪。

后来老地主的儿子犯了错误,骑自行车回村时,过独木桥掉河里了。

走资派还在走
《星火燎原》里说,短小精悍的吴文玉,到后来就剩一个短了
金笔
是啊,赵紫阳的父亲就在当时被共产党枪毙了。
d
dadaxiao
祖籍是苏北南通,祖母是苏南人,当然祖父在苏州绸布生意和祖母家有关。她家祖辈都是丝绸生意。

祖母也曾想把她外甥女娶过来。父亲说过她很漂亮,但很拽,看不起我父亲出身苏北,当然三观也不和。

d
dadaxiao
林彪陈伯达倒台后父亲有了结论,本来也可以回南通,但就是土改对祖父祖母一家的折磨

让我父亲心寒,不想再回故乡养老。我在苏州工作期间,2007 年出于好奇,去过南通一次,祖居早已不见踪影。

吾道悠悠
59年尤太忠回河南老家,看到母亲和哥哥讨饭,

当地干部却吃成胖子,发火了。

 

吾道悠悠
据说吴法宪在文革前为人尚可。
历下居士
强奸小护士的是不是陈士渠

好像是装甲兵司令员陈士渠

夫子
吴法宪是个老实人

吴法宪拍林彪马匹, 是有过分的地方。 但吴还是个老实人。 9.13 事件他没有任何责任。 但他玩不过周。吴违心认罪, 是为了孩子。 吴的回忆录写的很真实。 对毛的控诉也最直接。四大金刚里面, 李作鹏最难对付。邱会作很冤枉,周恩来真心要救他, 可也无能为力。 一直在想, 假如林彪不跑, 而到广州另立中央, 或者直接投奔蒋校长, 结局会怎样? 一念之差。说不定会争得一个新局面。一念之差, 可能影响到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