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时代的亲身经历

蒋闻铭
楼主 (文学城)

亲身经历:胡编历史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讲故事,过去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周围的事,当然大多数是亲身经历。但是当别人质疑你的故事的真实性的时候,你就必须对别人的质疑做合理的回应,而不是重复说这是我的亲身经历,你不可以不信。这样说,就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j
jinjiaodw
哈哈哈,+1
衡山老道
你的问题是缺乏基本的客观对待历史和网友的能力。你讲一讲你小时候的故事,我才相信你不是台湾人。
方外居士
哈哈哈,让蒋网友用事实证明自己不是台湾人!
老生常谈12
你上面那位敲边鼓的从来没讲过一件他中国的经历,中文也仅限于标题空贴,根本不会写任何主贴,把这里当作学中文的地方
蒋闻铭
我要是证明了,你们怎么说?
j
jinjiaodw
你应该就论点展开讨论,而不是反复造谣和扣政治帽子,掉价!
老生常谈12
证明文革时你亲历了自由市场集市,亲历了杀猪,亲历了盖房,亲历了读几百部书。中国如此之大各地差异很大,下放的那个镇就有工资

350多元的一级工程师,那个印染厂是全国第二大的日本留下来的。当时工人2000多人,还有周围农村一担挑工人上千人。我生产队有一位月工资120多元。

老生常谈12
你讲过任何一句在中国文革时期的经历了吗?你写过任何500字的主贴了吗?几年来你发过多少抵赖日本侵华的言论?
蒋闻铭
可不可以说说看你们那里有多少月工资一百二的农民,给个百分比吧?
j
jinjiaodw
让你贴出所谓抵赖日本侵华的证据,你贴得东西智商正常的没人会同意你观点
j
jinjiaodw
什么时候文学城有规定一定要发主帖和谈个人经历?你和你朋友的“个人经历”是在写神话故事
老生常谈12
那个不是农民,是工程师,在镇里上班,家属是农民住在我们队里。这种一担挑家庭很多

镇有3万多人,围着镇的公社有16个大队3万多人,镇和公社分分合合几次了,仅仅印染厂就有1000人家住农村,还有其它工厂供销社邮局等拿工资人很多。所以当地很富。一级工程师只有一个人,是纺织部挂名的。工厂是正县级,厂长书记比县长具备高,这个镇里有好几个正县级单位,比如省直属研究所,中专,矿山等。那个砖厂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企业,全部农民工,推土非常累,每天1.9元还得交给生产队8角。

老生常谈12
技止此尔,说明作为外语你的中文还达不到写短文的程度。
新手庚
金角已经被证明不是大陆来的。其他的不清楚。蒋老师是从大陆来的,在南京上过学。
蒋闻铭
您这是在说工厂,还是说农村?一个三万人的镇子,有好几个县级的工厂。周围也就三万农民。社会主义工农村。:)
老生常谈12
证据:1。从未说过一句在大陆的亲身经历;2。中文水瓶仅限于标题空贴,不会写主贴,即使很短的;3。一贯美化日寇侵华大屠杀。
j
jinjiaodw
搞笑,你是活在自己梦中的
j
jinjiaodw
哈哈,你们这个群体,确实是奇葩
老生常谈12
现在镇和乡(公社)又合并有15万人,是副县级镇

文革时那几个大厂全部倒闭,黑龙江省有几个大厂落户此地,其中一个产值39-49亿国营大厂,可能是副厅级,那个中专升格为学院,应该是正市地级(或副的),省直研究所,矿山还在。

此地自古以来就富裕,此镇称之为城从汉代有2000年历史了。

萧嵐
哈哈,再加一个证据:把中文水平写成“中文水瓶”
f
f2022f
他说他在南京上过学?
老生常谈12
手机中文输入系统,你懂的,经常莫名其妙联系,特别是小键盘大手指而且出现数字2。
蒋闻铭
我是南京大学毕业的呀。有什么问题吗?
新手庚
蒋老师在这方面还是说实话的。但在发帖和辩论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