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1)---国企私有化(ZT)

蒋闻铭
楼主 (文学城)

第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 (邓小平)

国有企业改革,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对国有企业实行“收支两条线”,国家为企业提供原材料并制定统一的生产计划,企业得到的利润统一上缴给国家,最后产品又由国家统一分配,企业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国有企业改革在初期主要体现为增强企业的自主权,后期体现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所有制的改革。

1979年7月,以“放权让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 国有企业改革初期,国家推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和工业经济责任制,打破了原有的高度集中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1983年初国家实行“利改税”政策,将国有企业财政缴款中的上缴利润改为缴纳所得税,是国家参与国有企业纯收入分配的一种改革。

1986年,国家在试点的基础是全面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承包责任制是利改税之后推行的改革措施,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企业与国家签订承包合同,企业保证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上缴税利指标,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技术改造任务,工资总额与实现利税挂钩。厂长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法人代表,对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负全责的企业领导。

1986年,股份制试点在国有中小企业中开展起来,试点主要以企业内部职工为股东进行。通过股份制改革,改善了承包责任制包盈不包亏,企业过度追求短期效益的现象。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九五期间当局又提出三改一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与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之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旋律,国有企业进入了新阶段。

 

第二阶段: 国企私有化(朱镕基)

邓小平于1997年2月去世,同年中国政府决定,立即全面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实质上是不公开承认的私有化)。时任总理的朱镕基之所以如此决策,出自两点考虑:

第一,国有企业无法归还银行贷款,导致国有银行系统濒临崩溃。邓小平时代的经济改革无法解决国有企业的弊端,例如冗员过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浪费惊人、企业亏损严重等,只能长期依赖国有银行的贷款支撑企业的运转。随着经营状况日益恶化,许多国有企业停止偿还银行贷款,甚至连利息也不再支付,1996年国有银行的坏帐加上逾期呆滞贷款占贷款总额的70%左右,如果继续为国企注资,金融系统将被国企拖垮。

第二,中国急于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便扩大出口。当时,WTO接纳中国有个前提,即以15年为期,中国必须建立市场经济,即取消计划经济和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中国如果不能证明它实行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就无法获准加入WTO。

朱镕基于1997年底开始推行国企改革,当时这一政策被称为“抓大放小”的“国企改制”。所谓“抓大”,就是指资产规模大且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金融、能源、电力、电信、交通等企业,准许其经过资产重组后上市。这里的资产重组,是指国企可以向外部人和外资出售部分股份,但国家仍然控股(51%以上或者必须成为第一大股东;所谓“放小”,是将市场前景不佳或亏损严重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出售,允许其私有化,以甩掉政府的包袱。

中国这一私有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年下半年到2001年,历时4年左右,主题是中小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成为原厂长、经理等私人拥有的企业。 第二阶段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部分私有化,大约从2002年开始,到2009年基本完成,其手段包括把国有企业改组后上市、管理层持股(MBO,Management Buyout)、职工股份化、与外资合资、与私企合资等等。由于这些企业资产规模庞大,厂长经理们无法独自侵吞,所以通常是动用公款购买企业股份送给企业高中层管理干部,并用送股份的办法贿赂那些有权批准企业上市的政府部门官员及其家属,形成利益共谋。这些共产党的国企干部和政府官员不花任何成本,便成为大中型上市公司的持股总经理或常务董事之类,凭借职位优势成了资产所有者。李小琳等百余位红二代,就是通过这种MBO的方式化公为私,成为巨富。

 

蒋闻铭
接着讲邓小平对中国的贡献。
M
Meiyangren
楼下讲出国留学,慈禧时候就可以,难道要感谢慈禧?
M
Meiyangren
国有资产流失。这方面富了很多人。
哪一枝杏花
国有资产确实流失了,但是国有资产从来不属于百姓
最西边的岛上
提到慈禧(我不认识她哈),我昨晚刚读完下面这本书,里面讲到1902年清朝政府以慈禧和光绪名义下旨取缔女子缠足并开办女校:

1.

2.

r
rmny
确实。本来就不该积累那些所谓的国有资产
蒋闻铭
中国现在市场经济的体系,是在加入了WTO以后才有的,经济腾飞,也是在加入了WTO以后。
蒋闻铭
朱镕基对中国经济转型的贡献,比邓小平大。
c
chufang
国有资产机构臃肿,裙带关系严重,不易改进。即便英美的国有资产都问题重重,难以解决。
r
rmny
这里有东北人在大骂朱熔基呢,骂归骂也不敢起来反政府,因为他们觉的政府早万还会由一个主张计划经济的人来掌权再让他们回去
c
chufang
如果取消辫子,那更好。
最西边的岛上
您这一说,让我想起了鲁迅的小说 ;-)不过男人的辫子是清朝(女真人)的标志哈
M
Meiyangren
慈禧是大脚(没缠足)。这是慈禧选秀被选上的原因之一。
c
chufang
满人管头不管脚,女子都不缠足。
最西边的岛上
满族女子是不是不缠足呢(干活儿打仗方便?)?
金笔
好文。十年前看报道东北一家做疫苗的公司,原先是从国企分出来的,拿到是一笔糊涂账。来的容易,做破伤风假疫苗,闹出人命被判了
j
jinjiaodw
好文,当年的国有资产就是这样被一小部分人侵吞的,普通工人则被扫地出门,尤其是大型国企密集的东北
M
Meiyangren
昨天看到深圳一女子无工作,网贷18万自杀,自杀前捂死一对3岁双胞胎。惨。还看到四口之家绑在一起,从22楼跳下。
s
sxyz
美国私企现在造一艘军舰,一架飞机都非常困难,除了猛割纳税人的韭菜
哪一枝杏花
所以,当它们以资本运行的时候,才会有后来的大发展
哪一枝杏花
竞争不过space X
c
chufang
满族妇女裹小脚的吗?

哪一枝杏花
后来贵族女子随汉人缠足,这我100%确定哈 :)
哪一枝杏花
rip
最西边的岛上
是吗?中国国家博物馆说:“满族妇女历来没有缠足习惯”(见下,但开始没有制止汉族女子缠足)。

https://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4072.shtml

 

最西边的岛上
维基说:满洲人没有接受汉人的缠足风俗。[25]崇德三年(1638年),清太宗下令禁止妇女“束发裹足”。顺治十七年,
哪一枝杏花
我母亲家族有娶几个满人的贵族女子,缠足。蒙古族贵族没有。
最西边的岛上
规定有抗旨缠足者,其夫或父杖八十,流三千里。(这应该是指满族家庭,对汉族没有这个限制)。
最西边的岛上
哦,嫁到汉人家里的好像是要服汉规。
哪一枝杏花
顺治十七年,清朝~300年
哪一枝杏花
缠足不是18岁以后的事
哪一枝杏花
尽信书不如无书
波粒子3
美国排华法案得到满清政府配合
哪一枝杏花
那时候,满汉还不能通婚呢
s
sxyz
星舰已经失败了6次,没有一次完全成功,以忽悠为主
s
sxyz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还是习掌权后
最西边的岛上
哈哈哈。我父母是50,60年代才从南方到北京的,所以我只是从网上读到滴。您家里有这些历史,那就按您说的算吧 ;-)
最西边的岛上
吾是个书呆子哈,无书就无生命啦 ;-)。谢美眉理解!
最接近太阳的人
睁眼说瞎话.
明白仁儿
第一国企改革,取消党的领导,工人选举企业管理人员,政府监督,不再任命企业领导。
明白仁儿
第二WTO,放手发展私企,国家从税收,技术,管理方面支持和指导,与国际接轨。
垄断型大国企没有私有化
衡山老道
习上台后,增长率单调下降。胡温埋头苦干,平均每年增加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