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农庄的今天

c
chufang
楼主 (文学城)

说起集体化,我在俄罗斯旅行时,导游告诉我俄罗斯还是集体农庄,并没有苏联的分解而改变农民的地位。她的解释如这里有些人所说的。土地平整,而且人多可以购买大型机器,如康拜因等,彻底体现了集体化的优越性。

但是,我这里要加一句。在上海家里认识了一个德国大嫂。文革前她回国探亲。回来后抱怨德国缺少蔬菜。原因是农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工厂里的工人一样,农民一到点就下班回家。(共产主义社会取消了三大差别的优点)这样严格的作息制度,无法培养出正常的蔬菜。可以看出,农民这份工作还是有优点的。八小时工作制,食宿不用另外开销,上班开开拖拉机而且阳光明媚空气新鲜。一到雨天就不用风里来雨里去的上班,下班后可以跳跳舞拉拉手风琴什么的,更要命的是,没有裁人之忧。(本坛胡风儿子在农村后期的生活就有点这个意思,或者看苏联大外宣的电影《幸福的生活》)估计这也是俄罗斯至今还在吃大锅饭继续集体农庄的原因。还有,可能俄罗斯人没有中国人那么内卷,只要有鲜黄瓜,大肉肠,伏特加就OK了。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的鸡底屁只和广东一样。

文革前上海还是有几个德国大嫂的。她们是嫁给了留德的学生带回上海的。以前上学时走过一个公寓就有一个德国老太,听说有神经病天天在窗口大骂,不过她还是用自己的母语开骂,无人能懂。

最后加上一句,俄罗斯的集体农庄还只是导游的一面之词,到底是怎回事,我也不清楚。

r
rmny
小农经济首先是个值得保护继承的生活方式:老婆,土地、狗, 热炕头。 谁稀罕集体化搞什么机械化规模化
郭大平
集体农庄不是不能搞,而是不能强搞。人民公社不是不能搞,也是不能强搞。强扭的瓜不甜。老毛和斯大林,犯了强搞的错误。
郭大平
强搞的弊端:集体的好处没显现,却还要搞;集体的坏处显现了(没饭吃),也还要搞。如果自愿搞,则可避免以上两大弊端。
s
sxyz
分田到户的典型小岗村怎么改回集体经济了,这不是打邓的脸吗?
郭大平
分田到户也不能强搞。小岗村从分田到户回到集体经济,说明邓小平公没有强搞分田到户。如果强搞,你还敢回到集体经济?邓公有风度
郭大平
这样一比较,你就会知道,老毛强搞人民公社。老毛是多么没有风度!
衡山老道
时代不同,现在已经工业化了,再搞农业公司,能提高生产效率。毛时代完全是手工耕作,集体制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反而打击了农民的

积极性。而文革更加极左,农民连耕种的选择权都没有了,还得做很多无用工,比如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劈山造田,搞无可行性的水利工程。

s
sxyz
大寨公社当时被强行分田到户,几任书记被强迫辞职
r
rmny
只能说毛主席是个SB没有建立起一套支持自己的人也能有点发言权的政治制度.
s
sxyz
没有集体经济个体农户完全没有能力修建水库水渠等水利设施,以及农田基本建设开垦新农田
r
rmny
所以大家都听当今最高领导的话吧,他们强迫干什么大家也只能干什么,你不服到附近驻军抢条步枪上井冈山去
r
rmny
修渠可以让政府征召民工修,大家日常的农活还是单干好,以前修都江堰时难道就有人民公社了?
郭大平
这个,我看要具体分析。是大寨老百姓都不愿分田到户?还是只有村支书不愿分?
s
sxyz
都江堰能与几万座大中小水库,几十万公里长的水渠和几亿亩新开垦的农田相比?
r
rmny
废话。你用二十世纪去比战国时期的工程本身就可笑
哪一枝杏花
你是以为,修都江堰的时候,农民是集体经济?大型工程,难道不应该是tax money?
哪一枝杏花
我还是那句话,10亿农民,15亿亩耕地,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穷。到了农民人均30亩地的时候,讨论这个问题才有意义
哪一枝杏花
就那么可怜的产出,还要向农民收租,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是不合适的
最接近太阳的人
集体农庄不好搞.动物的私心是本性.除非人和蜜蜂蚂蚁一样,上交生育权.
f
f2022f
农业学大寨运动很好。国家花很少的钱,就自力更生建成了红旗渠。劈开太行山,改变了林县严重缺水的现象。
f
f2022f
大寨人顽强抵抗要他们单干的上级命令。一直保持者大寨人自力更生的精神。

方外居士
这个有道理。归根结底是要工业化产生足够的就业机会才可能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
s
sxyz
分田到户把下至10岁幼童上至80岁耄耋老人都赶到田地里做苦工,出现了现代的农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