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密电:毛、叶、张、徐,谁的话可信?

赵大夫话吧
楼主 (文学城)

1960年10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他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时,对方提问:“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毛回答:“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内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而这一切的起因是一封来自张国焘的密电。

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35年9月9日,张国焘从阿坝致电徐向前、陈昌浩并转中共中央,再次表示反对北进,坚持南下,并称‘左右两路决不可分开行动’。另背着中央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并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右路军前敌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看到张的电令,赶到中共中央驻地巴西向毛泽东报告。

 

当天晚上,毛泽东在红三军的驻地与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王稼祥等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率领红一、三军(即红一、三军团)连夜单独北上。这封电报,就是通常所讲的“草地密电”,很多时候,也叫做“九九密电”。这封电报的收发原件没能保存下来,正式的公开文献中也没有完整的电报内容记录。

 

草地分裂是党史、军史上的大事件,对那封著名的“草地密电”,争论很多。

 

1977年9月1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的徐向前元帅在《人民日报》发表《永远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一文,很多老红军也相继发表回忆文章,涉及到这封电报,由于时隔久远、文献欠缺、角度位置不同,回忆的电报内容存在很大差异,这是“密电之争”的源头。最初争论的主要集中在“密电是否有‘武力解决’的内容”,到后来,争论变成“有没有密电?”

 

1.正方意见:有此密电

 

第一个透露“张国焘密电”信息的是张的同乡,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凯丰。

 

红军到达陕北后,凯丰在《党中央与张国焘路线分歧在哪里?》一文中写道:

 

“因为国焘自己对党与红军的关系,都是这样糊涂,所以他下面的干部不能不叫出‘武力解决中央’的话来。在国焘给徐、陈的密令,要彻底对中央开展斗争。”

 

凯丰的话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武力解决”的话出自张国焘“下面的干部”,二是张国焘曾发出密令“要彻底对中央开展斗争”。

 

1937年3月,在延安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说:

 

“(张国焘)一到毛儿盖就反了,要用枪杆子来审查中央”,他“背着中央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并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叶剑英把秘密的命令偷来给我们看,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因为这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当时如果稍不慎重,那么就会打起来的。”

 

 

1979年时任沈阳空军副司令员吕黎平在《严峻的时刻》披露了“草地密电”内容:×日电悉。余经长期考虑,目前北进时机不成熟,在川康边境建立根据地最为适宜,俟革命来潮时再向东北方向发展,望劝毛、周、张放弃毛尔盖方案,同右路军回头南下。如果他们不听劝告,应立即监视其行动;若执迷不悟,坚持北进,则以武力解决之。执行情况,望及时电告

 

 

在《叶剑英传》中,叶剑英是这样回忆的:

 

9号那天,前敌总指挥部开会,新任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讲话。他正讲得兴高采烈的时候,译电员进来,把一份电报交给了我,是张国焘发来的,语气很强硬。

 

我觉得这是大事情.应该马上报告毛主席。我心里很着急,但表面上仍很沉着,把电报装进口袋里。过了一段时间,悄悄出去,飞跑去找毛主席。

 

他看完电报后很紧张,从口袋里拿出一根很短的铅笔和一张卷烟纸,迅速把电报内容记了下来。然后对我说,“你赶紧先回去,不要让他们发现你到这来了。”

 

《叶剑英传》还记载:据当时任第四军军长的许世友于1982年11月24日回忆,陈昌浩命部队作战斗准备,准备去追,竟给第四军下令要二十八团追击中央。许世友请示徐向前,徐向前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许世友这段回忆,表明他并没有去前敌指挥部参加会议,而是在“前面”,并且是他向前敌指挥部请示。

 

张爱萍回忆:长征到达阿西、巴西,张国焘搞突然袭击,妄图武装挟制毛泽东及党中央南下。一天夜间,彭总突然来到我们团宿营地,对我们传达了这一情况,要我们团立即在巴西河岸上布防,掩护中央机关北上。他亲自率领一个团护卫中央机关秘密撤走。 

 

2.反方意见:否认有此密电

 

否认派认为“草地密电”不存在的根据,主要是来自于时任总司令部第三局局长宋侃夫的回忆: 

 

接到徐、陈这封电报后,张又给他们发去一封电报,大意是:望你们劝说中央南下,如中央执意北上,你们必须把四方面军的队伍带回南下,不要随同他们一起行动。电文语气十分坚决,由我亲自译好发出,十分机密。此电报是否就是后来所说叶帅拿给主席看的那封,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此电文中没有“如他们不听劝告,应立即监视其行动,如执迷不悟,坚持北上,则以武力解决之。”等字样。

 

遍查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1935年9月12日)、张国焘的检讨《从现在来看过去》(1937年2月6日)、凯丰的《党中央与国焘路线分歧在哪里》(1937年2月27日)、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1937年3月31日)、《反对张国焘路线讨论大纲》(约在1937年3~4月间)、张国焘的检讨《关于我的错误》(1937年4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1938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党内报告大纲》(1938年4月19日)等有关历史文件,均无张国焘电令徐陈“武力解决中央”的内容。

 

张国焘并未承认自己发出过这封彻底斗争的密电,他的说法是:“发展到陷害总司令和武力解决革命同志,如果这样做便是反革命了。”

 

他并不承认自己下达过要求“武力解决”的命令。

 

《李先念传》记载: 

李先念在包座接到指挥部的紧急电话,让他火速来巴西。他带上通信营教导员宋承志、警卫员张明喜等,快马加鞭,匆匆赶来。李先念回忆说:“我去后,看到大家的脸色很难看,气氛很阴沉,好像太阳都无光了,人都发呆。陈昌浩对我说,一方面军连夜走了,我也傻了眼。当时有人打电话请示追不追?陈昌浩接到电话,就问徐帅,徐帅发了脾气,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谁要追击就枪毙谁!当时,就是我和徐、陈、李特四个人在指挥室里。” 

 

徐向前在回忆录中说: 

 

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单独带一、三军团北上,速出甘南。他们于十日夜间开拔,第二天凌晨,我们才知道。那天早晨,我刚刚起床,底下就来报告,说叶剑英同志不见了,指挥部的军用地图也不见了。我和陈昌浩大吃一惊。 

 

廖盖隆1993年发表文章《徐向前元帅生前的肺腑之言》,其中记录了他在1982年采访徐向前时谈话。

 

徐向前元帅说:

 

“1935年(左路军)南下时,张国焘是否发过“武力解决中央”的电报问题。1977年的文章说有这样的电报,是不对的。我没有看过这样的电报。”

 

“接到张国焘要我们南下的电报后,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同意南下。至于(张国焘)是否发过要用‘武力解决中央’的电报,我负责地对你们说,我是没有看到过的。”

 

3.如何解读双方的意见分歧

中共党史、军史中如此重要的一封“密电”,一方说“有”,另一方说“无”。那肯定有一方说了假话,那是谁说了假话?

 

争执不仅涉及两位德高望重的元帅,还涉及到了两位建党领袖,其中一位还是开国的国家主席。此事不小。

 

“九九密电”原件没能保存下来,有研究者认为,出于保密的目的,当时收发电报原稿均按要求被销毁,销毁前会将内容抄录在电报本上。这就存在着张国焘对内容敏感电报下令直接销毁不抄录的可能。

 

也有另一种说法。一些研究者认为,长征中的电报保存得非常完整,因为在长征中怕遗失发送电报的底稿和接收电报的抄稿,所以当时都是用本子记的,不是一张张的纸。四个本子,左路军发给右路军的电报和左路军接收右路军的电报——两个本子,右路军发给左路军的电报和右路军接收左路军的电报——两个本子,所有的编号是挨着的,没有一个缺号。这四个本子的电报中没有“九九密电”。

 

按照现在法律界通行的说法,所有证据中,直接证据是最重要的,不管何种原因,缺乏直接证据,只靠“人证”,是不可靠的,很难定罪。

 

历史的答案往往在黑白之间:毛泽东和张国焘双方可能都有责任,双方都没说实话,双方都不择手段。“草地密电”只是政治斗争的一个工具。非常可能,张国焘没发过“密电”,但的确动过“武力解决中央”的念头;毛泽东可能编造了“密电”,但他对张想用武力并吞中央的判断并不离谱。

旅美学者冯胜平的结论,就是“查无实据,事出有因”。“草地密电”是可能子虚乌有,是毛叶编造的,但是当时的情势,毛泽东所担心的张国焘下毒手,又确实是有可能发生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张国焘的八万吃饱喝足、装备完整的军队,一旦翻脸,对付毛的七千叫花子一般的疲兵,那结局就是用脚后跟也能想到。毛泽东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这么逃之夭夭总得对全党、全军交待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草地密电”于是橫空出世,张国焘也冤也不冤。
 

 

 

 

最接近太阳的人
“草地密电”是可能子虚乌有.
郭大平
估计是没有这份密电。张国焘如果真想谋大事,哪会这样漏洞百出,到处张扬,不知保密?
郭大平
连花花公子张学良要抓蒋介石,都把保密工作做到家。蒋介石事先一点也没觉察。
新手庚
这个我以前说过。事变前东北军的异动早已被潜伏在军中的军统特务侦知。军统西安站站长马志超向戴笠汇报。戴劝蒋,蒋不听。
小百脸
1977年9月19日,中国的国防部长是叶剑英,不是徐向前。理由如下:

林彪事件后,国防部长一职空缺。一直到1975年一月才正式宣布由叶剑英担任。然而只过了几个月又非正式地内部宣布在叶“生病”期间由陈锡联代理。直到1978年2月26日才由徐向前取代。因而1977年9月19日,中国的国防部长是叶剑英。

郭大平
如果这样,蒋介石也太粗心大意了。
f
f2022f
毛比朱元璋厉害,其中一点就是朱没有来自内部的威胁,从来都是“今日长缨在手”。 而毛同时有外部和内部的威胁。

在1935年翻六盘山时才是真正的“今日长缨在手”

小百脸
主席的魄力还是欠缺。假如林彪的三叉戟一爆炸, 马上就任命张玉凤当国防部长。那么在他老人家还神采翼翼,红光满面的时候,就可

主席的魄力还是欠缺。假如林彪的三叉戟一爆炸, 马上就任命张玉凤当国防部长。那么在他老人家还神采翼翼,红光满面的时候,就可以把江青就地正法了。哪用得着死后才让英明领袖“继承遗志”?

最接近太阳的人
这理论有没有出处?
f
f2022f
你在怀疑什么?什么理论?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

最接近太阳的人
"朱没有来自内部的威胁"
C
CMP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后来毛对叶的评价,就是因为这件事。
f
f2022f
那是当然。朱从来没有被撤职。
d
dadaxiao
当事人叶剑英连夜报告毛泽东,不顾其在右路军参谋长一职,撤离时秘密离开右路军指挥部,追随毛泽东连夜北上
新手庚
是这样的。但这是第二次了。第一次相似的事发生在庐山。没有那次告密,就没有后来的南昌起义了。所以毛说一生。。。
新手庚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