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资料:毛主席信函、批示手稿(三) 这里是几份五十年代前后主席写的回信和批示的手稿。信函、批示的一些注释可在《毛泽东文稿》中寻找。这些不同年代的书信、批示可从一个侧面了解主席处理各种来信的风格和对具体工作的领导方法。 1. 写给周谷城先生的回信
毛主席和周谷城在二十年代相识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此后几十年也常有联系。上海解放后,他写信给毛主席,为革命即将取得全胜感到高兴,也介绍了自己在上海所做的一些工作。这是主席收到信后的回信。
谷城先生: 得书甚慰,如见故人。革命高涨,大家都是高兴的。前途尚多困难,惟有团结最大多数民众,方能战胜帝国主义的反抗。相期共同努力!敬颂教祺!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廿八日
2. 黎锦熙先生的回信:
邵西先生: 先生元旦给我的信,我的秘书处转给文字研究会去了,书也转去了,我未见,不久前才又转回来,我已看了。我同意您的推广注音字母的意见,具体解决,请向文字研究会商洽。尊恙已好些否?宜多静养。如有困难,请告知为荷。顺致敬意。 毛泽东 一九五四年七月廿三日
3. 给华罗庚写的回信:
华罗庚同志: 来信及《平话》早在外地收到。你现在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十分欢迎。听说你到西南视察,并讲学,大有收获,极为庆幸。专此奉复,敬颂教安! 毛泽东 一九六五年七月廿一日 信中提到的《平话》,指的是华罗庚 1965年6月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名为《统筹方法平话》的文章。
4. 毛主席就治理淮河问题给周恩来总理的批示。
按照这几个批示要求,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上中下游按不同情况实施蓄泄兼筹的方针。11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安徽蚌埠成立了治淮委员会。治淮工程随即拉开了帷幕。
5. 关于坚决制止滥发统计表报的指示
6. 关于宪法初稿讨论修改给刘少奇等的电报
毛1950.10.21, 1950.10.28, 1950.11.24 三封电报 督促彭德怀防空,特别还提到敌人可能使用汽油弹。 有没有原稿?
结果,正如毛主席预料的那样,1950年11月25日上午11时左右,三架美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上空,顷刻之间,投下了几十个凝固汽油弹,熊熊燃烧的大火迅速吞噬了司令部和作战室。
==========================================================================
毛主席在对朝鲜战场敌我双方形势进行了严密分析,接连发出多份电报部署打好志愿军出国第一仗的同时,在研究了美军依靠空军优势进行轰炸的特点后,于10月21日(请注意:这是志愿军出国后的第3天)凌晨4时,给彭德怀、邓华发出了第一份要求他们构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志愿军司令部安全的电报:
“彭邓:(一)请注意控制平安(南)(平)安北咸镜三道交界之庙香山小白山等制高点,隔断东西两敌,勿让敌人占去为要。(二)敌人测向颇准,请加注意。(三)熙川或其他适当地点应速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你们司令部的安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57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下同)
这是在告知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和副司令邓华,美军的无线电子侦测方位技术很先进,要防止暴露志司的位置,并要迅速建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志愿军司令部的安全。
毛主席在发出了一系列关于志愿军战略战役的作战部署电报后,10月28日(请注意:这是志愿军出国后的第10天)上午11时,再次给彭德怀和邓华发电报,要求他们“你们指挥所应速建坚固的防空洞,立即修建,万勿疏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622页)
看看,毛主席以他料事如神的敏锐性,10天内两次发电,要求志愿军司令部要立即修建坚固的防空洞,万勿疏忽!
第三次,毛主席根据得到的情报分析,料事如神,准确判断美军可能会使用汽油弹,在11月24日22点半(此时距离美军实际使用汽油弹轰炸仅有12个小时多一点点),再次致电彭德怀、邓华、洪学智等,“……(三)请你们充分注意领导机关的安全,千万不可大意。(四)此次战役中敌人可能使用汽油弹,请你们研究对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685页)
邓右邓右们说《54宪法》是起草班子的秀才写出的。其实这些和文字功底关系不大,除了雄才大略,通古观今,胸怀大众之外,要了解中国国情。我读过这两个文件,对毛泽东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个80岁老太太要养生,不要整天活在负面情绪里面。
我的家乡,解放前十年九灾,许多人逃荒到上海。解放后,一直到1992年,才有一次很大的洪水, 但也没成灾。
文献资料:毛主席信函、批示手稿(三)
这里是几份五十年代前后主席写的回信和批示的手稿。信函、批示的一些注释可在《毛泽东文稿》中寻找。这些不同年代的书信、批示可从一个侧面了解主席处理各种来信的风格和对具体工作的领导方法。
1. 写给周谷城先生的回信
毛主席和周谷城在二十年代相识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此后几十年也常有联系。上海解放后,他写信给毛主席,为革命即将取得全胜感到高兴,也介绍了自己在上海所做的一些工作。这是主席收到信后的回信。
谷城先生:
得书甚慰,如见故人。革命高涨,大家都是高兴的。前途尚多困难,惟有团结最大多数民众,方能战胜帝国主义的反抗。相期共同努力!敬颂教祺!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廿八日
2. 黎锦熙先生的回信:
先生元旦给我的信,我的秘书处转给文字研究会去了,书也转去了,我未见,不久前才又转回来,我已看了。我同意您的推广注音字母的意见,具体解决,请向文字研究会商洽。尊恙已好些否?宜多静养。如有困难,请告知为荷。顺致敬意。
毛泽东 一九五四年七月廿三日
3. 给华罗庚写的回信:
华罗庚同志:
来信及《平话》早在外地收到。你现在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十分欢迎。听说你到西南视察,并讲学,大有收获,极为庆幸。专此奉复,敬颂教安!
毛泽东 一九六五年七月廿一日
信中提到的《平话》,指的是华罗庚 1965年6月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名为《统筹方法平话》的文章。
4. 毛主席就治理淮河问题给周恩来总理的批示。
按照这几个批示要求,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上中下游按不同情况实施蓄泄兼筹的方针。11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安徽蚌埠成立了治淮委员会。治淮工程随即拉开了帷幕。
5. 关于坚决制止滥发统计表报的指示
6. 关于宪法初稿讨论修改给刘少奇等的电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文献资料:毛主席信函、批示手稿(三) 文献资料:毛主席的几封信函手稿(二) 文献资料:毛主席的几封信函手稿 解放战争时期几份重要电报手稿 中国戏剧家协会(剧协)的一份工资单
毛1950.10.21, 1950.10.28, 1950.11.24 三封电报 督促彭德怀防空,特别还提到敌人可能使用汽油弹。 有没有原稿?
结果,正如毛主席预料的那样,1950年11月25日上午11时左右,三架美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上空,顷刻之间,投下了几十个凝固汽油弹,熊熊燃烧的大火迅速吞噬了司令部和作战室。
==========================================================================
毛主席在对朝鲜战场敌我双方形势进行了严密分析,接连发出多份电报部署打好志愿军出国第一仗的同时,在研究了美军依靠空军优势进行轰炸的特点后,于10月21日(请注意:这是志愿军出国后的第3天)凌晨4时,给彭德怀、邓华发出了第一份要求他们构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志愿军司令部安全的电报:
“彭邓:(一)请注意控制平安(南)(平)安北咸镜三道交界之庙香山小白山等制高点,隔断东西两敌,勿让敌人占去为要。(二)敌人测向颇准,请加注意。(三)熙川或其他适当地点应速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你们司令部的安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57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下同)
这是在告知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和副司令邓华,美军的无线电子侦测方位技术很先进,要防止暴露志司的位置,并要迅速建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志愿军司令部的安全。
毛主席在发出了一系列关于志愿军战略战役的作战部署电报后,10月28日(请注意:这是志愿军出国后的第10天)上午11时,再次给彭德怀和邓华发电报,要求他们“你们指挥所应速建坚固的防空洞,立即修建,万勿疏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622页)
看看,毛主席以他料事如神的敏锐性,10天内两次发电,要求志愿军司令部要立即修建坚固的防空洞,万勿疏忽!
第三次,毛主席根据得到的情报分析,料事如神,准确判断美军可能会使用汽油弹,在11月24日22点半(此时距离美军实际使用汽油弹轰炸仅有12个小时多一点点),再次致电彭德怀、邓华、洪学智等,“……(三)请你们充分注意领导机关的安全,千万不可大意。(四)此次战役中敌人可能使用汽油弹,请你们研究对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685页)
邓右邓右们说《54宪法》是起草班子的秀才写出的。其实这些和文字功底关系不大,除了雄才大略,通古观今,胸怀大众之外,要了解中国国情。我读过这两个文件,对毛泽东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的家乡,解放前十年九灾,许多人逃荒到上海。解放后,一直到1992年,才有一次很大的洪水, 但也没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