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里程碑级导弹站详解:“核讹诈”终成笑谈 (转贴)

j
justforfun
楼主 (文学城)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3/05/21/12330168.html

为什么一定要用动能杀伤,就是导弹撞导弹?因为,专治核弹头



这是乌克兰方面发布的被爱国者3打下来的匕首的照片。我猜很多人迷惑:这弹壳为什么这么厚?

这得先从核弹的引爆说起。

要引爆一颗核弹并不容易,不然那么多核物理学家和核工程师早就该失业去烟花厂投简历了。

核弹爆炸是一个链式反应过程。完全搞懂这个概念,也需要一整个大本的完整课程,就不展开说了。你只要记住:

链式反应的触发需要一定质量(临界质量)的核燃料紧紧地均匀地压在一起。这个不能在地面上先压好,那样核弹直接在厂里就炸了。

于是,工程师们就想到:把他们先分成几块,这样每一块都不到临界质量,就无论如何不会爆炸。要引爆时,再设法快速、均匀地把它们压在一起,以此瞬间触发链式反应、引爆核弹。

目前主要这样来实现:搞一个球形的装置,将临界质量的燃料分成都不达到临界质量的小块,均匀放在球的内弧里面。要引爆时,精确同时地点燃这些雷管、精确同时地引爆埋设在这些核燃料后面的普通炸药,在真空腔体里,把多块核燃料均匀然而迅速地推向球心,在球心瞬间压成一个达到临界状态的燃料,核爆便瞬间发生。

这种引爆方式叫“内爆式”,大概这意思:



这就是你看到匕首导弹的弹壁特别厚的道理。不然,核弹未爆它自己先炸裂了。

过去,导弹攻击飞机时是在飞机附近爆炸,炸出大量的钢铁破片去撞击飞机。飞机的外壳比较轻薄,不耐尖锐钢片的高速撞击,所以通常一击就破,然后迅速解体。

但是,核弹头的弹壁格外厚实,一般的小弹片肯定撞不裂,在外面爆破的难度也很大。

所以这真的是最理想的办法:用高速导弹的弹头直接撞损来袭的核弹头,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动能杀伤。

内爆式要求导弹战斗部里面的腔体是真空,把它撞个窟窿当然就破坏了真空条件,内爆的冲击波就会发散出来,就无法完成均匀压缩燃料。此外,放在核弹头圆球外面的引爆引信有几十上百个,需要非常精密地同时点火、一个也不能少。动能杀伤这样猛烈一撞,还肯定会撞坏、撞歪几个引信,这一点也就做不到了。

核爆炸就此避免。

核弹头最多变成一个小脏弹掉落地面,污染方圆几十米的地面,这个现在防化兵过去很快就可以清除掉了。把核燃料碎块装进铅桶、卖给法国,老值钱了。“降解”高纯度浓缩铀等核燃料为核电站适用的低浓度核燃料,是法国的强项。

这也是爱国者3的弹体比较纤细的原因:不再需要装填大量炸药和钢铁破片,只需要一个密度很高的坚硬的实心弹头就行,因此,当然就可以做得细一些,同样体积的发射架就可以装载和发射更多的爱国者3导弹。

总之,即便来袭的匕首真的装上了核弹头,一样是现在这样的下场:废柴一样飘落在田野里。只是,在防化兵清理之前,别为了发朋友圈去拍照、太接近残骸就好。

现在看来唯一的问题是,因为来袭的导弹没有被击碎,残骸掉下来有时候确实会带来一些小麻烦。避免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再多部署几套爱国者3与其他防空系统,大家互相守望相助、交叉打击,在来袭的导弹进入头顶前就把它撞掉。

 

 

 

墙角数枝梅
好像美帝都没有这么乐观,畏俄如虎;不理解民科们为啥这么自信。
美国老师
骨子里的

氛围渲染

咲媱
如果畏俄如虎,那为什么以前不给F16,一旦匕首被击落,就敢给F16了?不怕俄“核平美国了?"
咲媱
俄一次次画红线,北约美国一次次踩红线,俄屁都不敢放一个,这是畏俄如虎?以前说给爱国者,俄就要如何如何,给了。以前说。。。
墙角数枝梅
如果真不怕俄,美帝早就撸袖子自己下场了。软柿子美帝都是亲自捏的,体验快感;硬骨头才让小弟去啃。
j
justforfun
再转一篇:科幻小说:普某按下了核按钮

https://news.creaders.net/world/2023/05/21/2609374.html

 

咲媱
你这个逻辑笑死人,街头一个叫花子,遇到个彪形大汉,彪形大汉用得着自己上?让小弟打他就可以了,然后你得出结论,彪形大汉怕
咲媱
俄国叫花子连美国的小弟小乌都打不过,给打得鼻青脸肿的,凭什么让美国老大下场脏了手啊?
紅塵
如果北约没有核弹或不在同一级别, 俄就不是核讹诈, 普京那个小圈子比美欧有钱人还怕死
墙角数枝梅
有这么替主人着想的奴才,主子应该很欣慰
咲媱
当叫花子的奴才当惯了的人,看到任何有思想的人,都以为是别人的奴才,自由世界里面,人人都是主人。独裁国的,才是奴才。
监考老师
不合理。如果是隔热层那么是超高速必须。如果是战斗部,这不是核弹所以这材料厚度和核弹无关。
德州土老冒
墙角这类人,看到俄国动不动就打拳头,双膝跪拜俄爹。如果把这个逻辑放到北约身上,北约也可以开打俄国。这个道理墙角自然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