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之子刘源: 当年邓小平批准我参加高考

c
chufang
楼主 (文学城)

刘少奇之子刘源:

当年邓小平批准我参加高考

 

 

 

作者:周珣 叶铁桥

摘自《党史文苑》2007年第11期

 

 

核心提示:报考的时候,刘源填了政审表。父亲一栏,填“刘少奇”,母亲一栏,填“王光美”,本人成份一栏,填“战士、学生、农民”,“现在是工人”。籍贯、政治面貌、社会关系等等,一概填了一个“众所周知”。 刘源他们拿到的,是当年北京市高考考场里最后10个考号。离高考举行,仅余一个星期。

 

大学时期的刘源

 

 

1978年初的一天,北京起重机厂铆焊工刘源收到一封印着“北京师范学院”字样的信。从这一天起,国家前任主席、“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走资派”刘少奇之子刘源,确定将迈入大学的门槛——

 

此时,距离刘源的父亲刘少奇辞世,已近十年。他的母亲王光美,还被关押在秦城监狱。

 

刘源等到的这份录取通知书,比厂里其他考生的到得都晚。这份拿在手里轻飘飘的信件,却并不是他一生中和上学、读书有关的至关重要的第一封信。

 

距此大约12年前,北京四中初二学生刘源,把一封同样轻飘飘的信件,悄悄搁在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案头。

 

信是四中高三(5)班的两位学长托送的。这两个当时的优秀生,把信交给刘源的时候很郑重,说是要造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反,说当时的教育考试制度让白专的留下来了,把闹革命的、工农兵都挡在学校外面了。

 

没过几天,这封信就刊载在1966年6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上。信的结尾,是“现在北京四中全体革命师生向全市革命的同志倡议: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与这封信同时刊载的,还有来自北京女一中的另一封抨击高考制度的信件,和《人民日报》社论《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

 

新中国在1952年建立起来的统一高考制度由此而废。有史家论称:废除高考,是继1966年5月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贴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之后,“文革”的又一重要突破口。

 

提及这封信。刘源摇头苦笑:1966年我递的信要求取消高考,11年以后,又是我写信要求参加高考。

 

这一次,刘源致信的对象,是“中共中央邓小平副主席”。

 

1977年7月,邓小平复出,主抓科技和教育工作。恢复高考的消息裹挟着人们的兴奋和期待在民间迅速流传。或许还有机会,刘源想。

 

当年8月21日清晨,北京长安街沿途的高音喇叭里传出头条新闻:恢复高考。

 

华国锋批阅邓小平恢复高考的请示报告

 

北京起重机厂召开正式会议传达相关文件,报考条件就张贴在车间的墙上。刘源经过仔细研读,发现报名的政审条件中不涉及出身,只说了本人不能有历史问题、政治问题。于是,他决定报考,但内心深处,对会不会被允许参加考试非常怀疑。毕竟,他的父亲刘少奇头上,还压着“全国最大走资派”的帽子。

 

刘源的不安很快被证实不是没来由的。他的报名被厂里组织部门退回,理由是超龄。刘源26岁,非正式的传达里,恰好有“最好25岁以下”一说。刘源不服气。他初二辍学,是老三届的初中生,是年的高考,对老三届的高中生都是放开的。以刘源的年龄划线,厂子里9个年龄大过他的工友,一律被卡下。

 

30年以后,刘源分析当年拦他的原因时,已经释然:实际上就是出身问题,但人家不说。也不能说我本人有什么问题,就说我年龄不行。当时的环境中,不让我考,不会犯错误,让我考,就要冒风险。

 

“我挺生气,所以就给邓小平写了封信。”刘源至今仍能很清晰地复述信的内容:我管他叫小平叔叔,开头就自报家门,说我是刘少奇的儿子刘源。我这几年从农村又到工厂,听说您恢复工作抓高考,很高兴,大家都很振奋。我想考大学,现在厂子里不让考,如果因为我父母的原因、我的出身不让我考,我很不服气,何况你这个招生简章并没有这么讲。让我考我考不上,是我自己的事情。谁也不怨。

 

信不长,就一页纸,钢笔书写工整。刘源在信封上写就“中共中央邓小平副主席”,贴上4分钱邮票,在自己的住处北京永安里附近随便找了一个邮筒投了进去。

 

十余天后,来了回音。刘源和9个情况相近的工友,全部被放行。

 

报考的时候,刘源填了政审表。父亲一栏,填“刘少奇”,母亲一栏,填“王光美”,本人成份一栏,填“战士、学生、农民”,“现在是工人”。籍贯、政治面貌、社会关系等等,一概填了一个“众所周知”。

 

刘源他们拿到的,是当年北京市高考考场里最后10个考号。离高考举行,仅余一个星期。

 

小平叔叔的批复,刘源至今没见过,具体怎么批的不知道。只知道邓小平批给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吴德,吴德批转给北京市负责高招的同志,最后是厂教育处通知刘源可以报考的消息。

 

许多年以后,刘源推测这封信流转和送达的过程:这个情况比较特殊,下面拆信的人看,也会觉得很有意思,“我要把这个信递给邓老,看他怎么表态”。下面当件事情一级一级报上来,就不好压了,越往上走越不好压。信就这样到了邓小平的手里。

 

这当然是个未经证实的过程。可以确切知悉的,是1979年1月,刘源的母亲王光美出狱。在和邓小平的一次碰面中,王光美提及儿子要求参加高考的信和邓的亲自批复。邓小平微微笑了一会儿。其时,刘源已经在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就读。

 

师院历史系77级班主任周兴旺第一次见到刘源,是在北京崇文门内旅馆中。这家旅馆,是当年北京市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周兴旺就代表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在此招生。在他住的房间里,床上摊满了档案袋。他所能接触到的档案,都已经过北京市高招办筛选。

 

高招办当时掌握着一份20个典型“可教育好子女”的名单,都是被打倒的中央一级领导人的子女。高招办领导让他在刘源和薄一波的儿子薄熙来这两份档案中选一份。他想:那就选个大的吧。拿了刘源这一份。

 

录,还是不录?考生刘源的问题,一直报到当时师院的领导机构“北京师范学院革命委员会”,并为此专门开会研究。革委会主任是军人,副主任崔耀先是老干部。在讨论会上,崔耀先展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力。

 

他看着刘源的档案,说,这个学生在农村插队,是因为肝炎被退回北京养病的。这个身体呀,能过关吗?得让他去医院复查。身体行的话,没有理由不让他上吧?一个可能被上升到政治层面的问题,就此降到了一个很普通的、可度量也能执行的标准上。

 

刘源因此有机会去崇文门内旅馆。周兴旺带着刘源去了同仁医院,这是一场只有一个学生的特殊体检。

 

1978年3月8日,刘源入学。起点公平的高考,让他的命运曲线重新划出上升的轨迹。

 

刘源的大学之路,似乎充满着偶然。偶然的信,偶然的送达,偶然的批示,偶然地遇到崔耀先……这些偶然,只可能发生在1977、1978年。“四人帮”粉碎了,“两个凡是”还在,多年的禁锢未除,但松动已经萌芽。那是中国的惊蛰期。

 

1979年1月王光美出狱后第一次参加人民大会堂的春节联欢晚会,刘源(左1)和万里的两个儿子搀扶王光美 

 

刘源在大学一年级领到的历史教材,扉页上还印着“打倒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老师讲课,也会在批林彪、批“四人帮”的时候,批一下刘少奇。这种时候,低调的、规矩的大学生刘源,最通常的反应,是“不反应”。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彻底平反。此时,刘源的大学生活,已经持续了大约800天。

 

1980年5月13日刘源捧着刘少奇骨灰从郑州回北京

 

在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的今天,当年的直接受益者、目前已是解放军中将的刘源表示,恢复高考决策的英明和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它挽救了这么多人”。他提醒,更应该回头看之前荒唐的十年。对目前饱受抨击的高考制度,刘源也认为确实是有问题,需要改革。但他反复说,“不是没有砸碎过。全砸碎了更完蛋。”

 

1966年,刘源亲手递出的信里,就有“不破不立”的话,建议对高考作“彻底的改革”,“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都是这几年看着挺眼熟的言语。

 

历史的螺旋式上升中,有必然重复的节点吗?

 

老生常谈12
1985年
A
Amita
把她搞定了没有?这是吃瓜群众最关心的
老生常谈12
那个

她身高1.70米,非常白净,还算漂亮,已经有男朋友了。她一经出国了, 是从美国回来探亲的。

她也比我大,不合适。

d
daloon
也是77级的,进历史啦。回首往事,在美国的还在上班
r
rmny
四人帮及其死党的子女那时政审受没受影响?黄帅好像差点没被卡住
A
Amita
77级如果老三届应该退休了
z
zillos
快80岁了
f
f2022f
2017年,黄帅离世,年仅56岁。 将来一定会被描写成受到政治迫害。

粉碎“四人帮”后,黄帅也受到了审查,不仅如此,她在中科院工作的父亲也被抓进了监狱,丢掉了工作,还被开除了党籍。被审查一段时间后,黄帅恢复了自由,1979年,她参加了高考,考入北京工业大学,然而,随着报纸报道这件事,黄帅也失去了入学资格,幸亏在胡耀邦的帮助下,她才重新进入大学读书。

1986年,黄帅前往日本留学,考入了东京大学。1998年,黄帅从日本回国,进入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工作。2017年,黄帅离世,年仅56岁。

 

===============================================================

黄帅事件好像与她的中科院工作的父亲没什么关系吧? 为什么抓进监狱?

h
hongshankou
觉得黄帅是属于幸运的。她父亲自找的。
f
f2022f
红格格知道什么内幕? 黄帅事件与黄帅的父亲有什么关系吗? 为什么把黄帅的父亲抓进监狱?
h
hongshankou
好像大家都知道啊,黄帅日记等都是她父亲编辑的。
f
f2022f
就算是她父亲写的,也无非就是抱怨老师太凶了,也不至于抓进监狱吧。
h
hongshankou
这新鲜吗?比文革好多了:)
h
hongshankou
是你上回提到的高干子女?
f
f2022f
文革是路线斗争,你死我活。黄帅事件是知识分子内部矛盾,不用上纲上线。
h
hongshankou
哪里那么简单,也是路线斗争!
f
f2022f
一个小学生与她老师的矛盾,哪来的路线斗争?我们那时也是小学生,都支持黄帅。我们的老师也很凶。
h
hongshankou
别忘了,GCD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不知哪听来的,哈哈。
老生常谈12
什么时候提到的,忘了。
h
hongshankou
在俺的文跟帖。
L
Lisland_2013
他高不高考没区别。
z
zhenleilren1
估计男厕所那边听来的。。。男厕里有人造党的谣:)
走资派还在走
正所谓,贤臣心下疑,侧耳细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