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从相思说起

寒苇
楼主 (文学城)

昨夜跟秋兰和几位天涯游子通过video conferencing一起悼念六四。水儿是头一回加入的。大家都是千禧代,不是六四的一代,但是都有点感同身受。沉痛的话,就说到这里吧。然而,话题还是离不开中国的---怎能够离开中国呢?

秋兰说、中国是诗乡。不錯的。只是、我们几个女生觉得中国、尤其是诗词里的中国,更是相思之乡。

说起相思,不能不引这句今人绝唱:

生来本是长青叶,一染相思便不同。

念出来,大家都说读过。问是出自哪人手笔呢?大家都立即低头搜网,然后都抬头并且摇头,说找不到。谷歌再三,还是扑个空。水儿提议找江先生请教一下。但是秋兰说、夜深了,恐怕不便。惆怅之余,水儿又有提议:搜一下“诗词吾爱”(通称52即吾爱)。果然找到了答案,如下:

首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获奖作品
张友森,男,重庆
《红叶》
疑似春花片片红,却将浓艳对秋风。
生来本是常青叶,一染相思便不同。

以上真是个答案么?为核实计,搜一下张友森其人。有其名者,没有一个跟诗有关的。于是回头再到52寻找,依然不知何许人也,却发现另一版本,仅与前版有三字之异:

疑似春花片片红,却将浓艳【谢】秋风,
生来本是【寻常】叶,一染相思便不同。

平情而论,【谢】远胜于【对】,而【寻常】则远逊于【常青】。

相思绝唱原创人是谁呢?今早托秋兰问问江先生。回来说,江先生只复了三个字:

“何必问”?


--- 苇苇

 


r
renqiulan
苇苇好!发相思帖,有意思。谢谢!
寒苇
谢谢秋兰!写了几笔相思,算是交卷,哈哈!
r
renqiulan
苇苇不是写相思,是写寻人启事,哈。
寒苇
在一片枫叶上写寻人启事?
花似鹿葱
千禧代啊!感慨
r
renqiulan
在一片又一片的红叶上落墨呢。
寒苇
同是天涯千禧代,除了秋兰这个千禧代之外,其余的都是游子。
l
lovecat08
江先生,高啊!“何必问”
r
renqiulan
这个,我想我是明白的。大家虽然已归化美籍,可是乡心长在。
寒苇
更有可能是乡心永在。
r
renqiulan
对。应该说,第一代移民总是乡心永在的。
寒苇
我不是读文学的,但是看美国小说,个人觉得最好的十本,大半与原乡有关。
寒苇
从未见过江先生本人呢。猫姐是另有所指的吧?
r
renqiulan
在文化圈里的确如此。在其他领域里也差不多吧,我是这样想的。
寒苇
谢谢猫姐点明。耐人寻味的三个字,以问题答问题。
颤音
江先生回答的有禅意,你们做的让我感动
寒苇
谢谢颤音!我们通过视像悼念六四,是自发的,借此体会自由。
唐宋韵
讨论一下:你文中说“而【寻常】则远逊于【常青】”,可是这么改动是正确的、符合事实的。枫树是落叶木,是没有“常青叶”的。在
寒苇
谢谢!有道理。只是、常青叶不是指枫叶呢?即使叶常青,一染相思就红了,意境更广更深。
唐宋韵
对,不一定是枫叶,也可以是黄栌、柿树等植物的叶子。然而,这些树都是要落叶的。而常青叶秋天是不变红的。Why?因为

所谓变红,是叶子中花青素在低pH值时候的变色。这种情况只有落叶树在秋天气温降低时stress了才会发生。常青树不care, 不stress, 变个啥色啊。。。我们看到的秋色,其实是叶子的紧张与绝望。

至于原作者,我看是同一个人。三个字的改变是其琢磨或听到别人意见后的修改稿。至于此人或同名的N个人都与诗词无关,太正常了。写诗不能生存。得从事其他职业,吃饱了饭才能写诗啊。

寒苇
谢谢解释植物的自然法则,完全同意。所不同意的,文学创作不必是科学有据的。科学上,什么叶都不染相思而红的。诗里,却可以。
唐宋韵
不依照科学与反科学,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的。
寒苇
科学也反科学的,因此有进步。文学真是不必依据科学的。卡夫卡小说《变形记》里,主角一夜变作大昆虫,不反科学?累了,晚安!
唐宋韵
你这就是抬杠了。我说的是,把秋天变红的叶子,甭管是不是枫叶,称“常青叶”缺乏常识。那不是意境问题。桃花在雪中开岂不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