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没写的 才是真三国

千里
楼主 (文学城)

史书没写的 才是真三国

三国时期有个名士,名字叫做司马芝。

当然说他是名士,其实知名度倒没有那么太高,至少不如他的同乡司马懿名气高。

不过越是名气不太高,您越发掘他,就越能有截然不同的收获。

曹操占据荆州的时候,司马芝投入曹操门下,做过不少官职,尹啊,太守啊,但是主要负责的是司法方面的工作。

司马芝执法,十分的严明公正,曹魏这一块,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曹操的宠臣,只要犯到了司马芝的手里,司马芝都是一视同仁,该收拾的收拾,该处罚的处罚,绝对不会区别对待。

 

因为司马芝的这个作风,曹魏朝廷里很多人看见他就害怕,上朝的时候碰到司马芝都绕道走。

说起来,这司马芝年轻的时候还有一段十分传奇的往事。

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少年时代的司马芝被乱世裹挟,他没有办法,只好带着老母亲到荆州避乱。

可是,您要知道,司马芝祖籍河内温县,他是河南人,他一个河南人要到湖北荆州去,实在是不容易。

沿途之上那是兵荒马乱,道路非常不好走,司马芝运气不好,路途之中果然碰上了一伙强盗。

这古代的强盗,那都是亡命之徒,他们往往不只是抢钱,抢完钱之后还会害人性命。

(司马芝 形象)

这帮强盗拦在路中,路上的行人那是纷纷逃跑,只有司马芝没逃走,不是他不能逃走,而是他不会逃走,因为他还带着他的老母亲,他要是走了,他老母亲怎么办?

可是,我们也知道司马芝是个文士啊,手无缚鸡之力,赤手空拳你让他对上一帮歹徒,那是毫无胜算。

所以,一群强盗逼近,要把司马芝和司马芝的老母杀掉的时候,司马芝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而且是连连磕头,还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的母亲老了,你们要杀就杀我吧,请不要伤害她。

这几个落草的强盗里,还真有几个读过书的,听到司马芝这么一说,十分动容,劝同伙说:

这人是个孝子,杀掉他们,我们就没有道义了。

所以,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强盗竟然纷纷让出道路,让司马芝母子逃命去了。

(诸葛诞 形象)

三国时期诸葛家族,出了不少人才,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东吴的要员诸葛瑾,以及曹魏大将诸葛诞,他们都是亲戚关系。

这个诸葛诞啊,他效力于曹魏政权,可是后来我们知道,曹魏被司马氏给蚕食了,那时候司马家族中的司马昭当权,民间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白了就是司马昭想要取曹魏天下做皇帝嘛,于是这个时候诸葛诞就联合东吴,起兵反抗司马昭的统治。

当然,后来反抗失败了,诸葛诞也被杀掉了。

诸葛诞一死,他麾下的大军大部分都投降了,因为这司马昭吧,他也是惯会收买人心的,只要投降他司马昭,既往不咎,不诛杀不处罚,说不定还能升职加薪,因此很多人就放下兵器归顺了。

可是,大军之中仍有几百人,不管司马昭怎么说怎么劝,他们就是不投降,不仅不投降,反而齐声高呼:

为诸葛公而死,此生无憾。

这话一说出来,把司马昭给气的啊,那是不行不行的,于是司马昭就开始派刽子手一个接一个的把这几百人给杀死。

而且,司马昭每杀一个人之后,他就会问下一个人,问他投降不投降,如果这个人说投降了,那么就不用死了,如果说不投降,那就把这个人也杀掉,然后再问下一个人。

司马昭想,这几百号人,难道就没有一个贪生怕死的么?哪怕有一个,自己这面子也挂得住啊?

可是司马昭一个一个的杀,一个一个的问,直到把这几百人全都杀掉,他得到的回答始终是一句话:为诸葛公死,不恨。

不知道司马昭当时面对这个结果,他的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姜维像)

蜀汉后期,比较乏力,一来朝廷里的人才凋零的差不多了,二来后主刘禅表现平平,你让他做个守成之主他勉强合格,但是如果你想让他力挽狂澜,那肯定是没戏。

当时,曹魏派出两路大军进攻蜀国,一路由将领钟会带领,一路由将领邓艾带领。

不过好在,蜀汉还有一员猛将,叫做姜维,这个姜维他领兵退守于剑阁,竟然把这两路魏军都给挡住了。

只是姜维没想到,邓艾偷渡阴平搞了个奇袭,绕过自己直接奔着蜀汉的都城成都去了,刘禅也没有抵抗的心思,十分麻利的就投降了。

刘禅投降之后,还给仍然在外头奋战的姜维下了命令,让他就地投降,所以姜维没办法,他就投降了曹魏的钟会。

可是投降之后姜维发现,这钟会啊,不是一般人,有反心,想自立,于是姜维干脆利用钟会的这个心理,唆使钟会谋反,反正你钟会把蜀地拿下来了,那你干脆你自己割据,自立为帝得了。

钟会说行啊,于是立刻就向朝廷污蔑邓艾,说邓艾不老实,有问题,泼了邓艾一身脏水,结果邓艾就被撵出了成都,押上了囚车要送回长安治罪,当然后来也没回成,半路上就被杀掉了。

成都没了邓艾,那就是钟会说了算了,钟会以为姜维是在帮自己,但是钟会不知道,自己其实正落入了姜维的复国大计中,姜维是在利用钟会,因为钟会现在是入主蜀地了,可是本质上他很难在成都站稳脚跟,到时候趁着钟会没有防备,姜维就可以再找机会恢复蜀汉江山,不过后来曹魏兵变,计划落空,钟会和姜维都在兵变中被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计害三贤”。

其实这个计谋,在如今看来并不能算多么的高明,它唯一值得动容的一点是,姜维在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曾经给后主刘禅写去过密信一封,信中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写下这封信的时候,姜维已经六十二岁了,自诸葛亮六出祁山之后,姜维也北伐了十一次。

刘禅都投降了,姜维还不愿意放弃,还在拼命的想要恢复蜀汉,恢复先帝的基业,报答先帝的恩情。

先帝,就是汉昭烈帝刘备,病逝于公元223年,而姜维投诚于蜀汉,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时间是公元228年。

也就是说,其实姜维,从来都没有见过他心心念念的先帝。

(刘备 绘像)

当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目的是拿下荆州。

荆州牧呢,是刘表,当时刘备也在荆州,属于是客居于刘表这里。

曹操南下的时候,刘表就已经死了,而接替刘表的,是刘表的次子刘琮。

这刘琮啊,没有什么主见,底下的将领们跟他一怂恿,他干脆举荆州投降了曹操。

要知道,刘备是曹操是死敌,汉贼不两立的那种,刘琮投降的时候一声招呼都没和刘备打,这等于是把刘备给卖了,曹操大军都兵临城下了,刘备才知道刘琮降了,没办法,刘备只好逃走。

曹操当然不会轻易让刘备逃脱,于是派出了他手底下最为精锐的虎豹骑来追击刘备。

这支军队不一般,是曹操手下的王牌部队,刘备真要是被追上了,那就是个game over。

可是偏偏,这刘备平时极得人心,他一路逃走,包括荆州百姓啊,以及沿途上的不少百姓,都知道他是个仁君明主,因此百姓们是拖家带口的跟随刘备前进,刘备去哪儿,他们就去哪儿,这人越聚越多,到后来竟然有十万之众。

您想想,这十万人,都是普通百姓,是民众,他们都是徒步跟随刘备,而且又是老弱病残居多,因此这些人就严重的拖慢了刘备的行军速度,刘备一天最多也就走上个五公里。

敌人紧追不舍,追上了就是个死,刘备这是在玩命啊,所以刘备麾下就有不少人建议刘备,说咱们不能带着这些百姓继续走了,这些百姓对我们来说是拖累,没啥用,甚至连战斗力都不算,所以应该把他们抛弃。

看着那些茫然无措的百姓,看着他们破衣烂衫,面黄肌瘦,看着他们眼巴巴的望着自己,刘备的眼角有些湿润,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想要成就大业,就必须以人民为根本,现在这些人愿意追随我,我又怎么忍心抛弃他们而去呢?

或许,这就是让一代一代蜀汉人,心念先帝的原因吧...而这,也是三国历史为什么如此特殊,让人回味无穷的答案。

要品读更精彩的三国,推荐您读《读一页就上瘾的三国史》。

刘备的仁义,孙权的制衡,曹操的雄心,司马氏的蛰伏,诸葛亮的眼泪。

一本书,写尽60年的风云变幻,写出英雄与智谋的时代,写出理想和人性,写满兴衰变化...这是细致入微的三国,这是风趣幽默的三国,这是发人深思的三国,也是不一样的三国。

看三国,读它,就对了。

参考资料:

《三国志》、《后汉书》

咲媱
司马芝,其实不是真名,是绰号。叫死麻子。当时是吓软了腿跑不动扑通就跪下了,不是主动不跑。后面都是演戏。
咲媱
后来强盗们醒悟过来: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被个死麻子给骗了。
晚春就是牛
刘备发行直百钱是搜刮百姓,是有文物证据的,描写成了老实忠厚

印大钱搞的吴国也受不了了,也印起来了

反而是史书里描黑的魏国不怎么印,还有大量的汉代的钱

咲媱
这是三个国家的经济状态决定的。魏国不是不想,而是不能。魏国人少地多,小农自给自足,而刘备的蜀汉贸易发达。东吴贸易也可以。
咲媱
魏国全是搞以货易货,发的工资是布匹粮食。钱币流通很少,发行了也用不出去。蜀汉的蜀锦,东吴的丝绸都是大宗贸易,才有钱币需求
r
rmny
王树声大将在杀害了李彩云同志后狼狈逃跑路上遇到了土匪也是灵机一动靠下跪脱险的
咲媱
全是套路。
r
rmny
如果大家都用汉朝的钱曹操为什么没有掌握住孙刘的金融命脉
咲媱
握不住,当时的铜钱就好像现在的黄金,是它本身价值。发行不过是铸造一下子。在谁手上就归谁。发行权并不重要。
e
eciel567
刘备仁义? 为什么他扔老婆,扔孩子? 
S
Seattle101
史书没写的,你乍知道?难道是强盗穿越的不成?
r
rmny
那时的铜矿都在哪里?
f
f2022f
谁知道三国中谁是最忘恩负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