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石榴”(兼谈ABC学习中文)

唐宋韵
楼主 (文学城)

十年前的一天,家里买来几个石榴。我的儿子和我有一个对话 –

 

子:这是什么?

父:石榴。

子:它为什么叫石榴?

父:那你认为它该叫什么?

子:它为什么不叫15或者17,偏偏叫“16”?

父:啊?你,你真没文化 !!!

 

我一点儿都没编造。这个水平其实也是大多数ABC的中文水平,很多还不如这个。从许多中国朋友家的孩子的情况看,能学到“可用”,即具备基本的读和写的水平者只有两三人。原因很简单,没有中文土壤,且学习者又没有动机。

每当父母跟我说他们的孩子中文“很好”时,我总礼貌地回答“很好,很好,不简单”。但心里就问:有文化吗?会用成语吗?知道“刻不容缓”与“迫不及待”的区别吗?知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为什么可笑吗?

很可惜,即使花了很大气力和很多时间,如果一门语言达不到流利的水平,又没有长期使用的机会,或者只是低水平重复,则会被忘记。每个周末,因为父母的“愿望”,成千上万的ABC在中文学校里无奈地念经,学个半吊子。等他们一旦能够不学,立马欢呼雀跃,然后就是退步、忘记。

这是很多第一代移民家庭中巨大的文化烂尾工程。这种烂尾损失的是时间。成人的时间是宝贵的,而儿童的时间其实更是宝贵的。如果一个人在其儿童至青年时期花数千个小时学一门技艺,无法精深,最后不了了之,那么他/她的损失是巨大而又经常看不见的。

我知道,有人要扔砖头,骂我数典忘祖了。不过还请阁下先扇自己两个大耳刮子 — 你既然那么爱养鱼,干嘛搬到沙漠去?

我不反对孩子学些中文,并在家里用中文对话。但是期望值要合理。如果您有盖三层楼的资金,就去盖三层楼。如果梦想高远,建出一个十层楼的框架,烂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有人琢磨着将来孩子长大了可能要跟中国做买卖,所以中文“有用”。那个不仅太遥远,而且依靠半吊子中文去中国做买卖,只有被骗的命。与其这样功利,不如诱导他/她学习中文的兴趣。如果真是发现这种兴趣和语言天赋,就为其创造好的学习条件。

另外,除非你儿女搬回中华文化圈,否则你孙子辈不大可能会中文。这个现实不得不面对。假如我们保护大熊猫只能让其多生存一代,我们肯定就不费那功夫了。对于母语,心情不同,我理解。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当然会继续存在和发展。但其主要依托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新加坡等中华文化圈,就不劳令郎、令爱们了。

还有一个论点,我认为完全是谬论:在一个party上有一位说,ABC只有学好中文,人才有根,心中才有主心骨,否则有认同问题,容易出现心理疾病。我立刻反驳 — ABC首先是美国人,学不学中文都要让孩子懂得这一点。美国是他们的国家。如果教育一个美国公民靠别的别的文化和别的国家产生主心骨,这不仅容易出现心理疾病,这本身就是心理疾病。

至于海外汉学人士和精通汉语者,说实话跟肤色没有啥关系。我原先一位白人邻居因工作原因到中国去了几年,两个女儿同去且在中国学校读书。前两年回来,我发现其水平远超过我认识的任何一位ABC。当然,要说非华裔者的中文水平,我们边上更有一位高山仰止的人物 — 纫秋兰君。谁不服可以比试一下。

l
lovecat08
ABC和老外一样,四声抓不准,会跑调。
l
lovecat08
秋兰,中文写读造诣很高,但没听过他的说中文,就不一定他能说老北京,像大山。。。。。。
花似鹿葱
哈哈,我也奇怪,为什么叫16?
l
lovecat08
榴和六的四声不同啦!
唐宋韵
爱猫你不懂,在标准普通话里“石榴”和“石榴裙”中的“榴”,发音是不同的。前者发轻声,非阳平。快速念时,石榴与16音很像。
r
renqiulan
绝大多数老外汉学家说和读都用普通话的。普通话欠入声。写汉语的,廖廖无几。古文呢,靠中国来的博士生。再难找个利玛窦似的西儒
r
renqiulan
哈哈,自问沒有资格穿着长衫马卦跑上台,在美加华侨前做普通话脱口秀。
r
renqiulan
想起广东话:60,快口念,就成了‘’漉熟‘’(烫熟)。
唐宋韵
中国来的理科博士生,现代汉语好的也不多,其他就甭说了。
s
shuier
中国来的,跟着老外汉学家的博士生,在哈佛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就有好几位。秋兰怎会不知呢?
s
shuier
人家或者想听你说地道英语哩。
s
shuier
这个直有趣。
r
renqiulan
真的?水儿神隐神现,轻功了得。
l
lovecat08
水儿,你听过秋兰说中文或广东话吗? 如何?
s
shuier
据知费正清本人手写汉字,像个小学生。从未用汉语写过书或文章。不过读古文呢,还可以的。
s
shuier
猫姐好!还没有。问江先生吧。
l
lovecat08
好奇呢!好,问江先生。
l
lovecat08
非也,要听中文!
r
renqiulan
Haha! Good luck with that!
Z
Zhuzitaba
哈哈16

中文的事,顺其自然---

 

莫非我们开的中文学校有错了?

唐宋韵
顺其自然好,谢谢。16的问题,是我们教育不当,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