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军大衣的风波

b
borisg
楼主 (文学城)

一件军大衣的风波

故事发生在毛没死之前的七十年代。

有一个贫困县(这个县现在也还是穷县,查了下全县农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比故李总理的著名的一千元少)。不少地方稀稀拉拉地种点麦子每亩打几十斤粮食。

这个县本来是一个县,有一个武装部,在当时负责兵役工作,没几个人,现在由非军人充任,但在当时算军队的团级单位。后来重新划行政区,改成两个县,于是分出两个武装部,人也分成两拨。

这不是挺好么,升官的机会来了。。

不过没那么简单。

到了冬天发放被服的时候,还是按原来的编制人数上面只发了一件军大衣。于是这两边就争,以至于结怨弄得关系不好,以后需要合作的时候就互相挖墙角。本来都是一起工作的。

这件事谁也不愿意管逐级反映上来,后勤部长来请示父亲如何处理。父亲自然对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找到头上很不高兴,但是,制度是制度,从哪儿变出件多余的军大衣来。于是只好息事宁人,今年给你,明年给他。。

没过几年毛死了,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人民生活很大改善,军大衣臭大街了成了卖菜的穿的了。。

六号公路
谣言!

【军大衣臭大街了成了卖菜的穿的了。。】

咲媱
现在中国的大瑶山地区,还有人就只有一套衣服。估计以前文革时代,全国都是那样。一件军大衣,那是全家最贵的财产了。
竞选
70年代农村许多地方还在用煤油灯(《红灯记》铁梅家有),电是有但只给公社办公室、卫生院等地方用,农民家里不通电,也用不起
郭大平
“还按原来编制上面只发一件军大衣”,这就是国有经济的弊端!上面蠢死如猪却硬要装猴沐猴而冠,瞎指挥瞎有大权,祸害中国数千年
郭大平
中国一切祸害的根源,就是不懂装懂,搞瞎指挥,本不懂“发军大衣”技术,却硬要乱发一气,就像老毛不懂农业,却偏搞什么八字宪法
老生常谈12
1985年

一位同事有一件新的军大衣,是总参用的军大衣,非常宽大,穿上可以当被睡觉。

30元卖给我,棉花非常好。

老生常谈12
编,再编。我们那里农村一解放就通电。
老生常谈12
不懂就不要乱说了,你问楼主他有多少件衣服?
n
nnndayd
我家文革时期下放到吉林某地,70年代还没电。村子离公社不到五公里
n
nnndayd
你这是影射楼主他家把军大衣都拿家去了?
j
jin_yin_hua
那年代军大衣不只是一件大衣,就像军装不只是一件衣服. 江青为了红灯记剧组军装的事和黄永胜闹矛盾
n
nnndayd
那是仿军大衣
老生常谈12
这个

离公社多远不重要 离大城市和铁路干线多远很重要。

爷爷家离中长铁路(哈大铁路),哈大国道5公里, 不停电。父亲下放的大队就在哈大铁路和哈大国道旁边, 不停电。我下乡的大队里哈大铁路20公里, 70年代晚上经常停电给工业让电。

b
borisg
我那时候有四套衣服,冬天两套,夏天两套。买布要布票,一件衣服穿好几年,大孩子穿小了给弟弟妹妹。
郭大平
我家农村,离城市20公里。好像到80年代才有电。
b
borisg
大部分时间穿的衣服有补丁。
郭大平
最记得我70年代上初二,做平面几何题,就是就着一盏煤油灯,一干一个晚上,终于搞明白所有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证明的漏洞。
老生常谈12
我有换洗的衣服。
p
puyh
没看明白,每年冬天都发棉大衣的吗?
p
puyh
怎么大衣还分总参,总后等等,式样有什么不一样吗?
c
chinomango
几个人发一件?看来楼主的父亲似乎不干事
b
borisg
哪有那好事。军棉衣四年换一次,军大衣八年换一次。旧的换新的。
在水四方
我当年就只有一套衣服
在水四方
羡慕你啊。哪的农村那么富?

我可记得我好像是上小学后才有了电,而且经常断电。

蒋闻铭
东北电力的基础设施,是日本人建的,东北有内地没有不奇怪。
p
puyh
所以呀,什么今年你的,明年他的,棉衣,棉被都是四年换一次。
技术员
扯得上国有经济吗?哪国的军需品不是按编制发?按市场规则,各人掏钱买,谁出价高谁得?
郭大平
提请您注意一下,那件军大衣是发给县委的,县委也发军需品?
技术员
这是因为军务编制和后勤发放脱节,或是疏忽或是时间点过于接近发放点,来不及更新。一旦过了发放时间点,很难补齐。
技术员
当年解决手续较繁琐,偷懒一点可以明年再发,属于补发,是纠正差错得办法。有人受点损失。常有的事。
b
borisg
true.军队单位人数变动,每人号码不一(从帽子,制服,到鞋子),在现在按时如是记录不是问题,在当时是很麻烦的事。

上级机关,近水楼台先得月,问题不大。吃亏的总是基层单位。

p
puyh
还有一事不明,原来的县武装部就一个军人编制吗?否则为什么只发一件呢?
b
borisg
军大衣不是每个人都有。
老生常谈12
在我们眼里,山东是个穷地方。山东来东北的非常多,都很穷。
老生常谈12
不是发给县委的,是发给县武装部,县武装部归军分区管辖。
老生常谈12
不清楚,卖给我的

同事说总参的质量好,棉花特别好。是不是不同的军服厂制的?或者给总部的和地方的有不同?

蒋闻铭
我们那儿不叫煤油灯,叫洋油灯,火柴叫洋火,香烟叫洋烟,其实已经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变化进步了。
冰星
我下乡的公社,离省城二十公里,1974年我离开时,还没有电。
p
puyh
对,南方的部队,比如广东那里的是不发大衣,但是有公用的,一般就是执勤人员用。
在水四方
那您说别人编是啥意思?

见识不高?喜欢贬低别人?还是。。。

p
puyh
那是忽悠:)
华府采菊人
上交的军大衣等,会以”价拨“的名义很便宜卖给有后门的人,这儿还有很大的猫腻,漯河的3515是大头鞋的定点生产工厂

有本事就能以价拨的名义弄一双全新的大头鞋,军大衣想必也有类似猫腻

b
borisg
这词很熟悉。。。上缴旧军装一般是视状况发给军队机关或企业非军人职工的(比如机关食堂的厨师)。你说的是新出厂的。

那些旧军装在当时也是可观的资源,因为不要布票。

老生常谈12
它说农民不通电,用不起电。而我经历的三个不同的农村都用电,也都用得起电。

60-70年代山东沿海很多地方也是穷地方,来大连的主要是烟台威海一带。海阳也不富裕。

我们儿歌:山东老卡,不飙不杀6,来到大连,投机倒把。

卡:客

老生常谈12
不同季节只有一件衣服?春秋,夏天,冬季应该有不同的衣服。
在水四方
我很无语。

简直无法理解。您在网上发言的时候把脑袋放旁边去休息去了吗?当然不可能一年四季只有一套衣服,那么我要么夏天热死要么冬天冻死。可是这和我说的矛盾吗?我夏天只有一套衣服。这套衣服被雨淋湿了,我总不能找出冬天的衣服穿上去上学?

在水四方
您经历的和别人不同。

别人说别人的经历。因为和您的不同,您就说别人编?这。这。这。这。。我再次无语。下次发言,最好请您摸一下脑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