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维茨的战争论 (Carl von Clausewitz, On War), 讲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朝鲜战争是北朝鲜发动的没有错,但是斯大林之所以敢发动朝鲜战争,是因为美苏博弈,美国为了阻止中苏结盟, 向中共示好,打算出卖台湾,国务卿艾奇逊正式发表声明,自己把台湾和南朝鲜划出了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范围,典型的弄巧成拙。
The Korean War, which ended with an armistice on July 27, 19
The Korean War, which ended with an armistice on July 27, 1953,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forgotten war" or a "police action" because it was overshadowed by World War II several years earlier, and Congress never declared war on North Korea.
志愿军为什么没有全军覆没
蒋闻铭
有关朝鲜战争,让我好多年都想不明白的,是毛泽东为什么坚持要出兵和美国人打这一架。不要说当时中国对美国,战略上根本就不重要。即使重要,已经有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美国人俄国人,被毁天灭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吓破了苦胆没几年,给杜鲁门美国政府十个胆,他们也不敢以推翻中国的共产党政权为目的,发兵从朝鲜打到东北去,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毛泽东说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说不通。
毛泽东出兵这个事,不要说当年麦克尔瑟杜鲁门不理解,后面几十年,美国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没人能说得明白。再后来沈志华买了苏联的解密档案,写书做研究,才算有了一个比较靠谱的说法。沈志华说毛泽东出兵朝鲜,是因为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谈判中,他坚持要收回大连港旅顺港和中长铁路,把斯大林得罪惨了。出兵朝鲜,是为了重新得到斯大林的信任。当时共产党毛泽东,对如何治理国家,特别是如何搞经济建设,完全是一头雾水。要巩固政权搞经济建设,需要全面无条件地向俄国人学习,必须得到斯大林真心实意的帮助。要得到这个信任帮助,他就必须出兵朝鲜。
说到抗美援朝,过去现在的中国政府,都跟在毛泽东后面,鹦鹉学舌,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败了美帝野心狼。这种脑残的故事宣传,现在墙内墙外,有不少人真信。其实呢,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号开打,1953年7月27号停战,中国1950年十月正式加入,一共打了小三年。共产党说的抗美援朝的五次战役,都发生在中国参战后的前半年。前两次算赢了,后面三次,一次投入的兵力比一次多,但都是大败而归。余下的两年多,光挨炸了。
朝鲜战场上,中原野战军的三兵团 (陈赓),华东野战军的九兵团 (宋时轮),东北野战军的十三兵团 (邓华),华北野战军的十九兵团 (杨得志),各个野战军精锐尽出。第五次战役,中朝方的兵员投入,超过一百万,想把总数是二十几万的美军赶下海。用三兵团代理司令王近山的话,这么多兵,每人撒泡尿,就能把美国人泚到海里去。结果呢?大败而归,差一点全军覆没。
中方说的第一次战役,是试探性质的初战。第二次战役,分西线东线。西线的美军溃败,跑得快,人员损失不大,但是战场的最高指挥,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二次战役结束后车祸身亡。东线在长津湖,冰湖雪海,连天烽火。美国陆战一师被围,竭尽全力,才突围而出。
毛泽东在朝鲜犯的最大的战略错误,是在二次战役结束后,拒绝美国人的和谈要求,发动了第三次战役。军事上,让美军转被动为主动的,是接手指挥第八集团军的李奇微中将(Matthew Ridgway)。李奇微意识到了志愿军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后勤补给系统, 也没有机械化的机动能力,进攻每天只能向前推进二十里,每次进攻只能持续七天。 所以他发明了所谓的磁性战术,始终保持和志愿军若即若离,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不过志愿军进退,是腿着,美军是开着汽车,以逸待劳,不让你有休整补充的机会。再后面,志愿军就说起来都是泪了。
在美国人写的朝鲜战争的战史里,没有五次战役这个说法。中共说的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其实是一个战役的两个阶段。第三次战役开始,李奇微诱敌深入,毛泽东和彭德怀都没看出来。据后来彭德怀自己说,他跟着美军追,渐渐回过神来了,越追越害怕,最后不顾从毛泽东那里来的巨大压力,叫停宣布第三次战役结束。不过打仗的事,不是你想结束就能结束,志愿军一停下来,美军的反击就来了。这个时候邓华拿出了一个西顶东攻的战略,不过最后,还是力不如人,砥平里一仗,损失惨重,大败而归。接下来的第五次战役,又是大败亏输。
中央电视台前几年拍过一部抗美援朝的连续剧,现在在墙内能看到,剧名叫《跨过鸭绿江》。这部剧,虽然细节上胡编乱造,但是对战争的总体描述,还算客观。电视里,志愿军的一个师,被美军全歼,司令部里,人人伤心难过,猛然间彭德怀回过神来,说不能再难过了,现在不是一个师,而是有可能全军覆没。电视里讲,这个全军覆没的危险,在北京,聂荣臻没看出来,毛泽东看到了;在朝鲜的志愿军司令部,只有彭德怀看到了。接下来的铁原保卫战,傅崇碧的一个军,全体牺牲,为志愿军全军撤退,赢得了十三天时间。这个事可以参考傅崇碧写的回忆录。
克劳维茨的战争论 (Carl von Clausewitz, On War), 讲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朝鲜战争是北朝鲜发动的没有错,但是斯大林之所以敢发动朝鲜战争,是因为美苏博弈,美国为了阻止中苏结盟, 向中共示好,打算出卖台湾,国务卿艾奇逊正式发表声明,自己把台湾和南朝鲜划出了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范围,典型的弄巧成拙。
美军仁川登陆,北朝鲜失败,中国抗美援朝。但是中国参战的,是志愿军, 就是说中国政府,不承认跨过鸭绿江的,是它正式派出去的军队。美国也一样,在朝鲜的美国军队,是联合国军。这样朝鲜战争,在名义上不算是中美开战。中苏是同盟国,对中国开战,就是对苏联开战。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的任何决定,最重要的考量,是会不会把俄国佬整个拖进来。所以炸鸭绿江大桥,只炸朝鲜这一边,中国那一半,不能碰。麦克尔瑟想扩大战争规模, 记者会上不经授权,威胁使用核武器,一星期后,就地免职。斯大林也一样,死活就不让俄国空军实质性地加入,为志愿军提供空中保护。
朝鲜战争,杜鲁门怕把老毛子拉进来,从根子上,就不敢让志愿军全军覆没。 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全军覆没,把中国引来了;再让志愿军全军覆没,老毛子一进来,就真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了。所以大家都有分寸。比如志愿军认作是事关生死存亡的铁原保卫战,在美国人写的战史里,就没几句。这一仗美军的指挥是范弗里特(Von Fleet)。 范弗里特对付志愿军,只用炮轰不上人。后面两年,打打谈谈,谈谈打打。听到朝鲜停了战,不少美国老百姓的反应,是不知道原来还打着呢。那时候的美国报纸,说这是一场打着打着,被大家打忘了的战争。
现代文明和近代中国 (目录链接)
关于“美国陆战一师被围,竭尽全力,才突围而出。”不是太准确。 共军并没有阻击美军撤退,只是沿着撤退路线骚扰,包括炸桥。整个战役没有所谓“突围”战斗。而且宋时轮兵团当时被冻死战死已经没有主力构筑防线阻止美军撤退。
现在看来,美军如果坚守不撤,长津湖就是砥平里,志愿军根本没有能力歼灭陆战一师。 美军撤退完全是按既定计划,一旦中国出兵就退回三八线。
突围的定义是一要有包围,二要去“突”。 两者在长津湖都没有发生。
切断补给线不算包围。 而且美军修建的临时机场完全可以保障补给,连运走所有伤员都做到了。
再说既定方针,中国参战了,就退回来,所以不被包围,也会撤回来。但是当时毛泽东是想不惜一切代价,歼灭陆一师。
但是怕斯大林,一直不敢签约。斯一死就马上签了
这个也成立,只要你愿意,可罗例一大堆证据
不要看港台庸俗宫斗戏解读的朝鲜战争。
无论毛泽东如何做梦,志愿军都不可能"围歼"任何一支美军团以上级别的部队。
柏林空运,美军依赖空运能支持一个百万人口城市的日常生活,完全靠空运支持一个师作战根本不成问题。这点共军想都想不到。
The Korean War, which ended with an armistice on July 27, 1953,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forgotten war" or a "police action" because it was overshadowed by World War II several years earlier, and Congress never declared war on North Korea.
中只有两个陆战连队(也就400人,算上武器排的话),加上不到10辆坦克,其他都是工兵和勤杂人员。就这样58师在付出重大伤亡后也没能攻破。28号没攻。29号晚再攻时,南面德雷斯代尔特遣队的20多辆坦克到了,北边31团坦克连的20辆坦克也到了,下竭隅里一下有了近50辆坦克,没有反坦克武器的58师29号第二次进攻就是飞蛾扑火。
柳潭里是陆战一师的两个主力团,第一晚双方都是轻武器,志愿军完败,没有达到任何攻取周围高地的目标,最多是有两个双方各占了半个山头对峙 --- 这样对山下的陆战一师主力就没有威胁了。如果完全占了一个高地,居高临下用重机枪迫击炮不停射击,肯定对山下陆战一师两个团的撤退有巨大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