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转自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劉統教授的题为《1948年共產黨戰勝國民黨的真正原因》的演讲稿 )
我看了蔣介石的全集,尤其是跟共產黨決戰幾年中他一系列的講話、決策,我對國民黨沒有那麼深的成見,我還是能比較客觀地看國民黨的戰爭檔案。看後我有一個感覺,蔣介石并不是我們書裡描寫的樣子:專橫跋扈、一意孤行、心胸狹隘。我發現他的想法大多數都是對的。
早在1948年初他就預感到東北守不住,於是讓衛立煌把東北的精銳部隊全部撤到關內,應該說蔣介石當年的這個決策是對的——如果衛立煌把60萬部隊及早撤到關內來,那麼解放戰爭要打多少年還說不定。第二個重大戰略決策是,在衛立煌守不住的時候,蔣介石做傅作義的工作,讓他放棄北平天津,把華北的50多萬精兵撤到長江以南。結果傅作義也沒有答應,如果他按照蔣介石的指示做了,那麼我們的平津戰役也找不到戰機了,不能在黃河以北殲滅國民黨軍的主力,那我們國家說不定真要出現南北朝劃江而治的局面。
但是蔣介石兩大決策都沒執行,是什麼原因?主要是國民黨裡面派系林立,各有各的盤算。衛立煌想,蔣介石一貫嫁禍於人,萬一出現問題,他到時候把責任推給我我就完了。傅作義想,我本來是華北人,華北是我的天下,我到了江南我算什麼?一個地方軍政的長官怎能沒有根基。蔣介石的種種決策都是因為下面的扯皮、推諉不得以實現,所以蔣介石才越來越著急上火。
蔣介石在戰略上是有預見性的。在1949年2月蔣介石已經秘密命令上海和南京的官員把上海銀行裡所有的黃金、白銀、銀元轉移到台灣,而且從那時候就開始修舟山機場,准備把國民黨大批的官員、難民撤到台灣。解放軍還沒渡江之前蔣介石已經料到這一步了,所以他能從容不迫地把南京故宮博物院的國寶運到台灣。但是蔣介石最終還是失敗了,把大陸丟了。在過去我們把蔣介石的失敗都說成是腐敗——國民黨腐敗、不得人心,但是真正打仗的人、真正在戰場上的人心裡明白,戰場上是你死我活的較量,容不得雙方有半點的猶豫,更別說腐敗了,所以在戰場上,無論是國共雙方都是真刀真槍的較量。如果要說一次兩次戰役的成敗或許有偶然因素,但是整個戰爭的失敗是不會偶然的,還是有許多必然的因素。這就是今天我想給各位讀者解釋的事情。
我們正規的歷史裡對毛澤東過去達到了歌頌和迷信的程度。我們的歷史上寫到,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中國共產黨為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和國民黨展開了較量,是不是說抗戰一勝利共產黨就想跟國民黨爭天下?現在越來越多的歷史披露出來,尤其是《胡喬木回憶毛澤東》這本書出版以後,還有《毛澤東傳》的出版,讓這段歷史基本上清楚了,沒有疑問了。在抗戰剛結束的時候中國共產黨並沒有打算跟蔣介石爭天下,而是希望在國民政府裡擁有一席之地,因為抗戰剛結束的時候蔣介石的個人威望達到了頂點,他是中國抗戰的領袖。而且根據共產黨當時的實力,雖然有了一億人口的根據地、90萬人的軍隊,但是相比國民黨還是差得遠,所以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就是希望跟蔣介石談出一個和平來。當時雙十談判協定規定給共產黨提供幾條,一個是華北五省的主席由共產黨擔任,另外全國軍隊縮編成100師,共產黨可以占20師的配額。毛澤東對這個結果是相當滿意的,回到延安跟胡喬木和中央負責人說,蔣介石並不反共。當時中共中央確實想和國民黨搞聯合政府,毛澤東曾一度想把首府從延安遷到淮陰,淮陰離南京比較近,去開會很方便。但是蔣介石積20年的反共經驗,是絕對容不下共產黨的,所以當雙十協定要實施的時候國民黨不斷向共產黨施加壓力,並且派遣大軍從大後方源源不斷地向華北、東北擴張。
中共當時要跟蔣介石爭奪內地是不容易的,但當時東北是一塊空白,國共雙方在那兒都沒有基礎,於是共產黨就占著地利之先,十萬大軍挺進東北。這一下蔣介石非常著急,因為東北是中國的工業基地,蔣介石必然要占這塊地方,所以蔣介石派了緬甸遠征軍最精銳的部隊在杜聿明的指揮下開赴東北。解放軍十萬大軍闖東北,林彪指揮的部隊可以說是五湖四海,哪個根據地的人都有,毛澤東指示林彪在四平跟蔣介石打一仗,要是把國民黨打贏了你就得承認我在東北的合法性,要是打輸了再說。國民黨對四平這一戰也是非常重視的。所以1946年5月的四平保衛戰也是林彪和杜聿明之間真刀真槍的第一戰。我們的東北民主聯軍當時是各地的部隊集合起來的,林彪當時到了那兒以後這個也不認識那個也不熟悉,可以說是倉促打了這一場正規戰。國民黨進東北的口號是“接收東北主權”,所以這些軍隊進去以後士氣也是相當高,四平這一戰林彪因為武器不行、兵源不行、指揮也不協調,守了一個月最後敗了,林彪當時是最難受的一段時間,兵敗如山倒,退過松花江,就剩下哈爾濱、北滿那一塊地方。蔣介石四平這一仗打贏之後,下定決心非要消滅共產黨不可了。
毛澤東跟國民黨打還是不打,胡喬木說毛澤東苦苦思索了三天三夜,最後決定跟國民黨徹底決裂,打。但是打的贏打不贏,當時共產黨的將領中幾乎沒有幾個人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能打贏國民黨。當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李富春、黃克誠給中央寫了一封長篇報告,說二次大戰以後蘇聯受了很大的傷害,不能馬上支援我們,國民黨現在得到美國的支持又是那麼強大,我們現在經過四平這一仗,要認識到以目前的實力不具備與國民黨對抗的條件,所以我們現在要忍讓、積蓄力量等待國際時機成熟的時候再起來反攻。這份報告可以說是代表了當時中共黨內高級將領的普遍思想。(待续)
(刘统,1951年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1989年——200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责任编辑。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已出版的著作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华东解放战争纪实》、《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唐代羁縻府州研究》等。)
附视频:让人治愈的动物舞蹈——呆萌!力量!美妙!
我打我的。不打无把握之仗。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地疲我打。
上,军事上还在其次。打仗要花钱,但八年抗战早把国家和个人的家底掏光了,没有钱再支撑一场战争了。结果一打,没钱就印钱,搞得法币成了废纸,法币不行了,又换金圆券,金圆券没有经济支撑,很快又成废纸,这样折腾,等于把个人财产都血洗了两遍,能获得民众支持才怪。
其实如果他能够按双十协定来,保住大部分区域,其他就让共产党爱怎么搞就怎么搞,自己先专心把辖区内经济搞好,那样就不会搞到只用了三年就全面崩溃。这一点上,老蒋缺少战略眼光,国民党内老蒋信任的人中缺少有识之士。
其实在任何国家,任何政体下,最大的政治是经济。经济搞不好了,其他都是扯淡,说得再好听,大饼画的再圆,早晚还是得完蛋。
抛弃。东西德国,南北朝鲜对峙中的赢家和人心向背,历史上曾有过任何疑问吗?
中国近代的悲剧真的都是self-inflicted。
?在蓝色的工业文明时代,中国”英雄“们却醉心于逐鹿中原。
要不是爆了蛋蛋,又投日本唬住苏联,全欧洲都得归苏联
蒋介石的手下有将才但是没有帅才,而白崇禧是国民党里正真的帅才,但他不是蒋介石的人。
决定国民党战局的第一次重要对抗是四平会战,当时是拉锯,互有胜负,白崇禧飞去长春帮助制定作战计划。当林彪20万联军被击溃时,白崇禧要杜聿明追出去,杜聿明不愿,拿出蒋介石的手谕。白崇禧对他说责任由他(白崇禧)来负,坚持要杜聿明追。
这时的林彪部队已经溃不成军,而且在东北平原上是跑不过国民党的机械化部队的,按李宗仁的说法,如果按白崇禧的方法,林彪是会被生擒的。
但是这个时候,蒋介石飞到了长春,在与白崇禧一番争论后把白崇禧赶回了南京,放生了溃败的林彪。
这是个决定性的错误,以后国民党丢东北和中原都和四平战役有关系。
按白崇禧的想法,当时国军在四平消灭林彪部队后可以留50个城防师在东北维持次序,把国军的5个机械化军调入中原与共产党决战。。
说的都是不太挨着的事,国民党战败的最大原因,不是这些细节; 最主要是当时,打内战,是错误的; 给别人留一块地方,这才是正确的观念; 试想中国打了这么多年战争,最后又打了8年抗战,好不容易轮到胜利, 该歇一会儿了; 但为了一党之私,想要消灭异己,这才犯了大忌了; 所谓不得天时也,何能胜焉?
从来不允许双雄并立, 总会打起来,早一天晚一天而已。
(按:本文转自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劉統教授的题为《1948年共產黨戰勝國民黨的真正原因》的演讲稿 )
我看了蔣介石的全集,尤其是跟共產黨決戰幾年中他一系列的講話、決策,我對國民黨沒有那麼深的成見,我還是能比較客觀地看國民黨的戰爭檔案。看後我有一個感覺,蔣介石并不是我們書裡描寫的樣子:專橫跋扈、一意孤行、心胸狹隘。我發現他的想法大多數都是對的。
早在1948年初他就預感到東北守不住,於是讓衛立煌把東北的精銳部隊全部撤到關內,應該說蔣介石當年的這個決策是對的——如果衛立煌把60萬部隊及早撤到關內來,那麼解放戰爭要打多少年還說不定。第二個重大戰略決策是,在衛立煌守不住的時候,蔣介石做傅作義的工作,讓他放棄北平天津,把華北的50多萬精兵撤到長江以南。結果傅作義也沒有答應,如果他按照蔣介石的指示做了,那麼我們的平津戰役也找不到戰機了,不能在黃河以北殲滅國民黨軍的主力,那我們國家說不定真要出現南北朝劃江而治的局面。
但是蔣介石兩大決策都沒執行,是什麼原因?主要是國民黨裡面派系林立,各有各的盤算。衛立煌想,蔣介石一貫嫁禍於人,萬一出現問題,他到時候把責任推給我我就完了。傅作義想,我本來是華北人,華北是我的天下,我到了江南我算什麼?一個地方軍政的長官怎能沒有根基。蔣介石的種種決策都是因為下面的扯皮、推諉不得以實現,所以蔣介石才越來越著急上火。
蔣介石在戰略上是有預見性的。在1949年2月蔣介石已經秘密命令上海和南京的官員把上海銀行裡所有的黃金、白銀、銀元轉移到台灣,而且從那時候就開始修舟山機場,准備把國民黨大批的官員、難民撤到台灣。解放軍還沒渡江之前蔣介石已經料到這一步了,所以他能從容不迫地把南京故宮博物院的國寶運到台灣。但是蔣介石最終還是失敗了,把大陸丟了。在過去我們把蔣介石的失敗都說成是腐敗——國民黨腐敗、不得人心,但是真正打仗的人、真正在戰場上的人心裡明白,戰場上是你死我活的較量,容不得雙方有半點的猶豫,更別說腐敗了,所以在戰場上,無論是國共雙方都是真刀真槍的較量。如果要說一次兩次戰役的成敗或許有偶然因素,但是整個戰爭的失敗是不會偶然的,還是有許多必然的因素。這就是今天我想給各位讀者解釋的事情。
我們正規的歷史裡對毛澤東過去達到了歌頌和迷信的程度。我們的歷史上寫到,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中國共產黨為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和國民黨展開了較量,是不是說抗戰一勝利共產黨就想跟國民黨爭天下?現在越來越多的歷史披露出來,尤其是《胡喬木回憶毛澤東》這本書出版以後,還有《毛澤東傳》的出版,讓這段歷史基本上清楚了,沒有疑問了。在抗戰剛結束的時候中國共產黨並沒有打算跟蔣介石爭天下,而是希望在國民政府裡擁有一席之地,因為抗戰剛結束的時候蔣介石的個人威望達到了頂點,他是中國抗戰的領袖。而且根據共產黨當時的實力,雖然有了一億人口的根據地、90萬人的軍隊,但是相比國民黨還是差得遠,所以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就是希望跟蔣介石談出一個和平來。當時雙十談判協定規定給共產黨提供幾條,一個是華北五省的主席由共產黨擔任,另外全國軍隊縮編成100師,共產黨可以占20師的配額。毛澤東對這個結果是相當滿意的,回到延安跟胡喬木和中央負責人說,蔣介石並不反共。當時中共中央確實想和國民黨搞聯合政府,毛澤東曾一度想把首府從延安遷到淮陰,淮陰離南京比較近,去開會很方便。但是蔣介石積20年的反共經驗,是絕對容不下共產黨的,所以當雙十協定要實施的時候國民黨不斷向共產黨施加壓力,並且派遣大軍從大後方源源不斷地向華北、東北擴張。
中共當時要跟蔣介石爭奪內地是不容易的,但當時東北是一塊空白,國共雙方在那兒都沒有基礎,於是共產黨就占著地利之先,十萬大軍挺進東北。這一下蔣介石非常著急,因為東北是中國的工業基地,蔣介石必然要占這塊地方,所以蔣介石派了緬甸遠征軍最精銳的部隊在杜聿明的指揮下開赴東北。解放軍十萬大軍闖東北,林彪指揮的部隊可以說是五湖四海,哪個根據地的人都有,毛澤東指示林彪在四平跟蔣介石打一仗,要是把國民黨打贏了你就得承認我在東北的合法性,要是打輸了再說。國民黨對四平這一戰也是非常重視的。所以1946年5月的四平保衛戰也是林彪和杜聿明之間真刀真槍的第一戰。我們的東北民主聯軍當時是各地的部隊集合起來的,林彪當時到了那兒以後這個也不認識那個也不熟悉,可以說是倉促打了這一場正規戰。國民黨進東北的口號是“接收東北主權”,所以這些軍隊進去以後士氣也是相當高,四平這一戰林彪因為武器不行、兵源不行、指揮也不協調,守了一個月最後敗了,林彪當時是最難受的一段時間,兵敗如山倒,退過松花江,就剩下哈爾濱、北滿那一塊地方。蔣介石四平這一仗打贏之後,下定決心非要消滅共產黨不可了。
毛澤東跟國民黨打還是不打,胡喬木說毛澤東苦苦思索了三天三夜,最後決定跟國民黨徹底決裂,打。但是打的贏打不贏,當時共產黨的將領中幾乎沒有幾個人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能打贏國民黨。當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李富春、黃克誠給中央寫了一封長篇報告,說二次大戰以後蘇聯受了很大的傷害,不能馬上支援我們,國民黨現在得到美國的支持又是那麼強大,我們現在經過四平這一仗,要認識到以目前的實力不具備與國民黨對抗的條件,所以我們現在要忍讓、積蓄力量等待國際時機成熟的時候再起來反攻。這份報告可以說是代表了當時中共黨內高級將領的普遍思想。(待续)
(刘统,1951年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1989年——200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责任编辑。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已出版的著作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华东解放战争纪实》、《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唐代羁縻府州研究》等。)
附视频:让人治愈的动物舞蹈——呆萌!力量!美妙!
我打我的。不打无把握之仗。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地疲我打。
上,军事上还在其次。打仗要花钱,但八年抗战早把国家和个人的家底掏光了,没有钱再支撑一场战争了。结果一打,没钱就印钱,搞得法币成了废纸,法币不行了,又换金圆券,金圆券没有经济支撑,很快又成废纸,这样折腾,等于把个人财产都血洗了两遍,能获得民众支持才怪。
其实如果他能够按双十协定来,保住大部分区域,其他就让共产党爱怎么搞就怎么搞,自己先专心把辖区内经济搞好,那样就不会搞到只用了三年就全面崩溃。这一点上,老蒋缺少战略眼光,国民党内老蒋信任的人中缺少有识之士。
其实在任何国家,任何政体下,最大的政治是经济。经济搞不好了,其他都是扯淡,说得再好听,大饼画的再圆,早晚还是得完蛋。
抛弃。东西德国,南北朝鲜对峙中的赢家和人心向背,历史上曾有过任何疑问吗?
中国近代的悲剧真的都是self-inflicted。
?在蓝色的工业文明时代,中国”英雄“们却醉心于逐鹿中原。
要不是爆了蛋蛋,又投日本唬住苏联,全欧洲都得归苏联
蒋介石的手下有将才但是没有帅才,而白崇禧是国民党里正真的帅才,但他不是蒋介石的人。
决定国民党战局的第一次重要对抗是四平会战,当时是拉锯,互有胜负,白崇禧飞去长春帮助制定作战计划。当林彪20万联军被击溃时,白崇禧要杜聿明追出去,杜聿明不愿,拿出蒋介石的手谕。白崇禧对他说责任由他(白崇禧)来负,坚持要杜聿明追。
这时的林彪部队已经溃不成军,而且在东北平原上是跑不过国民党的机械化部队的,按李宗仁的说法,如果按白崇禧的方法,林彪是会被生擒的。
但是这个时候,蒋介石飞到了长春,在与白崇禧一番争论后把白崇禧赶回了南京,放生了溃败的林彪。
这是个决定性的错误,以后国民党丢东北和中原都和四平战役有关系。
按白崇禧的想法,当时国军在四平消灭林彪部队后可以留50个城防师在东北维持次序,把国军的5个机械化军调入中原与共产党决战。。
说的都是不太挨着的事,国民党战败的最大原因,不是这些细节; 最主要是当时,打内战,是错误的; 给别人留一块地方,这才是正确的观念; 试想中国打了这么多年战争,最后又打了8年抗战,好不容易轮到胜利, 该歇一会儿了; 但为了一党之私,想要消灭异己,这才犯了大忌了; 所谓不得天时也,何能胜焉?
从来不允许双雄并立, 总会打起来,早一天晚一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