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万年前,北半球东西两侧,从野生植物驯化出小麦小米,随后扩散到各地,直到唐朝小麦取代小米的地位。最新研究证实,4200年前梗稻出现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某地,向南北扩散。传到印度与野生稻杂交成籼稻,籼稻(占城稻)再传回中国。
真相是,水稻由野生型驯化成的,大约四千年前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然后向南北两个方向扩散,扩散到日本进化成粳稻。扩散到印度进化成籼稻,再传回中国。
水稻在中国被高度政治化了,当神一样愚昧民族。野生稻驯化成水稻经过了数千到万年时间,形成梗稻和籼稻两个亚种,进一步形成八个梗稻亚种和六个籼稻亚种。地理位置不同驯化成不同亚种。其实,中国梗稻和籼稻播种面积基本相同,但梗稻亩产高于籼稻。
被利用的棋子。水稻驯化史基本也是东亚及南亚人群的扩张史。4200年前的全球变冷事件刺激了水稻的进化,并蔓延到整个亚洲。
(1):青铜器、绵羊和小麦,这三类物品最早都发现于西亚,在早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它们很有可能是捆绑在一起向外传播的。这个捆绑在一起的文化包裹由西亚传入中亚后,在欧亚草原诸多早期青铜文化的接力作用下,由西向东逐渐传播,最终到达蒙古高原地区,然后,在长城沿线北方文化区的作用下,通过河谷地地带,由北向南最终传播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区域,即黄河中下游地区。
(2):研究还明确了面包小麦的形成发生在里海的西南部,最初来自于裸粒四倍体小麦(AABB)与粗山羊草(DD)之间的多倍体杂交事件。通过溯祖模拟(coalescent simulation)和循序式马尔可夫溯祖(SMC)分析,研究发现面包小麦与近缘种之间发生了频繁的双向渗入基因流,其中野生二粒小麦和栽培二粒小麦向面包小麦AB亚基因组的基因渗入,发生时间距今约为9,000年和7,000年前;裸粒四倍体小麦与面包小麦AB亚基因组之间存在持续的双向基因流;而从粗山羊草到面包小麦D亚基因组的基因渗入非常少,时间也最早,估计发生在距今在9,700年前。这种AB和D亚基因组基因渗入的不平衡导致了面包小麦持续约3,300年缓慢的物种形成过程(图1)。
(3):草原路线
基于人类青铜文明和草原文化传播提出的,此外,研究也观察到黄河下游地区出土的小麦的考古标定时间早于上游地区出土的小麦。这表明除了河西走廊途径之外,还有一条通过蒙古草原进入中国的北方路线。
黄河下游地区(R4)和华东地区(R5)的两个种群是由杂交事件演化而来的,而它们其中一个亲本群体可能是来自草原路线的分支,该草原传播路线可能与4,000至5,000年前阿尔泰山附近的阿凡纳谢沃人遭遇全球气温骤降后向南迁移有关。
引进粮食作物导致唐宋清三朝人口暴涨
2019-12-07 由 二月二的二龙头 發表于历史
纵观中国历史,国泰民安的历史阶段同样也是人口增长的爆发期。
唐朝的“开元盛世”,人口总数创造新高,达到9000万!
宋朝时,华夏大地人口首次突破1亿,达到1.2亿。
到了清朝中晚期,人口更是突破4亿。
拨开纷繁的历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三个朝代的人口爆发,离不开三种作物的助力。
唐朝的小麦得到普及、宋朝的“占城稻”遍播大江南北、清朝的番薯全国推广,它们的卓越表现,奠定了中国人口爆发的超强底气。
小麦在唐朝得以普及,并撼动了小米的老大地位
有句成语叫做“麦饭豆羹”,它形容的是食物粗糙难以下咽。
麦饭,就是用麦粒煮出来的饭,它粘稠不好下咽甚至还不好消化。
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吃麦子是吃麦粒的,而非磨成面粉食用。
尽管在汉代就有了“石转盘磨”,面条、馒头也已经出现!但是人们被一条叫做“麦毒”的谣言欺骗了数百年,人们对小麦磨成的面粉有所忌惮。
古代的药籍中对“麦毒”的解释是,小麦生热毒,吃了会生病,而吃带有麦麸的的麦粒,这种毒能够有效缓解。
直到唐朝的国家典藏——《新修本草》正式发布消息:小麦五毒无害,可放心食用。人们才开始大胆食用面粉。
小麦在唐朝得以普及。
普遍种植小麦也是唐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因为随着大唐盛世的开启,人口在逐渐增加,而小米作为国家的重要口粮,其供应量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新唐书·食货志》就曾经记载过:尽管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拥有沃野千里,但所产的小米却很有限,每年都要从东部地区调入至少20万石的小米。那个时候朝廷官员的俸禄是用小米结算的,因为小米紧张,朝廷甚至要用盐来凑数冲抵。
小米这种食物,在唐朝之前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扛把子,北方各地普遍种植,而且耐干旱,对于水利设施不健全的古代来说,小米就是国家的救命粮。
不过小米在古代的产量很低,一亩地的产量在隋唐时期只有80多斤,而小麦的产量却能达到110斤。
此外,小米所提供的能量有限,不如小麦制作的面食顶饿。小麦的性价比远远甩小米几条街。
面对人口不断增加的压力,大唐帝国为了养活更多的百姓,开始大力兴修水利设施、推广小麦的种植。
唐代出现的水车和筒车解决了麦苗灌溉的问题,绛岩湖、玉梁渠等160多项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更是为小麦的普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调动农民的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唐朝中期还推出了两税法,也就是税分夏、秋两季征收,这种税制是对之前赋役制的重大改革,农民的负担减轻,种麦子也就格外卖力。
唐代的河北、河南、以及山东的平原地区,小麦的种植连成了一片。
可以说,小麦在唐代完全站稳了脚跟,甚至在唐末宋初小麦的种植面积超过了小米, 成为了北方粮食作物的新霸主。
在李隆基执政的天宝年间,全国耕地面积拓展到了850万顷,北方绝大部分耕地上已经被绿油油的麦田主宰。
手里有麦,心里不慌!麦子也成为大唐帝国的的重要粮食储备。在天宝八年,朝廷储备的存粮竟达九千六百万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小麦。
“两碗粥,不如一张饼。”由面粉制作的饼因为顶饿,更受欢迎。
“世重饼啖”是唐朝的一个重要习俗,这是一个全民吃饼的朝代。
不光老百姓吃饼,甚至打击突厥的骑兵身上也是以大饼当做军用干粮的。
唐朝的饼也有数十种之多,烘烤而成的“胡饼”与今天的烧饼相似,是当时上至达官下到布衣百姓都喜爱的食物,就连大诗人白居易对此也是欲罢不能。
白居易还写诗,称赞它的美味:“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小麦的普及,有效补充了小米先天不足的短板。
也是从唐朝得以开始,小米也渐渐让出了“老大”的位置,小麦开始主宰人们的胃与生命。
可以说,小麦的普及,是唐朝人口得以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引进“占城稻”,大宋这个“小王朝”得以养活1.2亿人口
在历史上,宋朝疆域面积不大,南宋更是偏安一隅。疆域最大时的北宋面积仅仅有280万平方公里,还不到清朝的五分之一。
正是这样一个“小”王朝,用160年的时间,使其人口快速增长,人口从3700万激增到靖康之难前的1.2亿。
宋朝也成为世界史上第一个人口突破1亿的国家。
宋朝无疑是历史上最温和的朝代,没有出现过秦皇汉武这样的铁血皇帝,对内施以仁政极少诛杀大臣,对外则以怀柔求和的态度一贯示人。
“闷声吃肉”的节奏让宋朝的经济得到空前壮大,人口增长也是水涨船高的必然要求。
不过,宋朝人口快速增长,离不开一种作物的引进——越南“占城稻”。
“占城稻”的高产、抗病虫害强的特点,使人们“吃饱饭”的这一朴素愿望,得以实现。
宋真宗时期,中国的水稻产量不高且常因灾害而绝收。
福建的官员在如今的越南寻得了“占城稻”,“占城稻”适应性超级强而且耐干旱,不管是南方的丘陵还是北方的旱地都能生长。
更重要的是“占城稻”高产,如果配合晚稻一起种,一些区域可以种两季甚至三季,亩产可以达到350斤,这些亮眼硬指标是以往水稻望尘莫及的。
不过“占城稻”得以发扬光大,还要感谢一代名臣王安石,正是他提倡兴修水利开荒种田,才使得“占城稻”大丰产。
宋神宗的熙宁、元丰时期,全国兴修的水利工程就已达17093处,这些工程基本覆盖了全国各地。
因为灌溉设施到位,宋朝的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连荒地也被开发出来,比如山区出现了梯田,河床滩涂上出现了淤田,甚至还出现了架在水面上的“架田”。
北宋的耕地面积也因此达到了1460万余顷,甚至比疆域辽阔的唐朝还多出600万顷。
田埂之上,大宋王朝被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簇拥。“苏湖熟、天下足”是对稻米供养天下的最好赞誉!
水稻的稳定高产,使得宋朝的粮食总产量连年创新高,最高时的年产量可达1284亿斤,比唐朝翻了一番。
可以说“占城稻”,养活了一个庞大的大宋王朝。
“占城稻”的强势“加盟”也促成了中国“南米北面”饮食习惯的形成,影响深远。
推广甘薯,清朝的人口出现井喷,直线突破4亿
满清入关时,国内的人口仅仅有7000万,但到了道光四年人口竟然突破了4亿。人口增长呈现出直线爆表式状态,这又是一个奇迹。
人口增长得益于,清政府休养生息的政策。
雍正年间,彻底废除了“人头税”,史称“摊丁入亩”!这项措施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孩子多不必再多摊人头税,而且还能增加劳动力!正所谓多子多福!那就生呗!
这是清朝人口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不过,能让如此众多的百姓吃饱饭,还要感谢甘薯,以及引进它的人——明朝商人陈振龙。
在清朝以后,甘薯可以说是穷苦百姓的救命粮,尤其赶上灾年,补种上甘薯几乎可以保证一家人不被饿死。
冥冥之中,甘薯就是为中国人而生的。它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实现野蛮生长,直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粮食大丰收。
明朝万历年间,陈振龙带着儿子在现在的菲律宾做生意。
生意人的眼光独到,陈振龙一眼相中了当地人吃的番薯!好生长、耐贫瘠更主要的是能当粮食,这样的好东西一定会受百姓欢迎。
于是陈振龙决定把它的秧苗带回国内。
当时的菲律宾受到西班牙人统治,而番薯也是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的作物。西班牙人拿它当宝贝,严禁有人夹带出境。
对于欧洲人来说,番薯同样精贵!因为大航海时代带来的番薯解决了欧洲的饥饿问题。吃饱了的欧洲人才有了力气开启后世的工业革命。
陈振龙将番薯秧苗和绳索缠绕在一起,伪装得天衣无缝,骗过了西班牙人的检查。于是番薯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
番薯刚引进时只在福建、广东等地有少量种植,它的大面积种植出现在清代。
康乾盛世开启后,人口增长的数字不断创新高,国家的粮食总产量却还在停滞不前。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为百姓的吃饭问题,着急了。
番薯的推广无疑成为这一困局的突破点。
康熙初年,陈振龙的第五世孙陈川桂、六世孙陈振元相继把番薯引进到了江浙地区以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他们带着番薯秧苗,四处宣讲其好处,劝百姓种植。
到了乾隆时期,番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乾隆皇帝发布口谕,命令各地官员“广劝种植”。
在乾隆年间,番薯种植面积很快遍及全国,番薯也因此成为继麦子、水稻、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
推广番薯,陈振龙家族功不可没。乾隆五十年,已经80岁的陈世元在前往河南普及番薯种植的路上病逝。
消息传到乾隆耳中,乾隆深受感动,追授陈世元为国子监学正。这是大清王朝对陈氏家族的褒奖。
乾隆皇帝心中比谁都清楚,番薯推广的功劳有多大!番薯让大清帝国实现了人丁兴旺,国泰民安。
如果说,政通人和、休养生息是一个朝代得以壮大的“十全大补汤”!那么小麦、水稻、甘薯无疑是汤中的三味“重”药。
唐朝小麦的普及、宋朝的“占城稻”种植,以及番薯的全国推广,无疑是在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节点上起到了接力棒的作用!
正是三种作物的助力,才实现了社会的不断精进、人丁兴旺。可以说,三种作物在历史长河中的接力、联袂,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https://petbyus.com/29198
4200年前的全球变冷事件刺激了水稻的进化,并蔓延到整个亚洲, 2020-05-15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330531/Global-cooling-event-4-200-years-ago-led-rise-rice-worlds-popular-food.html
https://new.nsf.gov/news/global-cooling-event-4200-years-ago-spurred-rices
Global cooling event 4,200 years ago spurred rice's evolution, spread across Asia, May 22, 2020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0fbnj.html
(“中原与北方早期青铜文化的互动”考察笔谈之赵志军谈, 2009-09-16)(1)
https://www.eupedia.com/forum/threads/population-genomics-unravels-the-holocene-history-of-bread-wheat-and-its-relatives.44202
(Mar22 2023, wheat spread map)
http://www.genetics.cas.cn/dtxw/kyjz/202303/t20230320_6702192.html
(面包小麦及其近缘种全新世群体演化历史)(2)
https://mdnice.com/writing/b64a73c731554a2aac8d4c4788d80953
(小麦群体演化历史(详解), 2023/04/05)(3)
https://blog.csdn.net/ZaoJewin/article/details/129970480
(小麦群体演化历史, 2023-04-30)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88438.html
东亚人的迁移史, 2024-09-04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稻谷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30.37%,同比减少2.57%;小麦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20.06%,同比增长0.03%;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40.38%,同比增长1.16%。
https://cslol8.wordpress.com/2023/05/06/玉米可以解释清代人口增长的18,原来是操纵数据而/
4200年前梗稻出现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某地,那时候炎黄之战打完没?如果水稻是中原地区发源的,为什么黄帝能打赢?黄帝是外来的,没带来小麦,他们吃的是啥?为啥能打败吃水稻的炎帝?
说到麦饭。要能磨成饼,不是什么热毒,而是麦子质量要好。中亚地区,在4200年前之前,就吃饼了,有没有酵母另说。如果黄帝是从中亚来的,为啥没带来可以磨成面的小麦,反而吃麦饭呢?
大约万年前,北半球东西两侧,从野生植物驯化出小麦小米,随后扩散到各地,直到唐朝小麦取代小米的地位。最新研究证实,4200年前梗稻出现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某地,向南北扩散。传到印度与野生稻杂交成籼稻,籼稻(占城稻)再传回中国。
真相是,水稻由野生型驯化成的,大约四千年前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然后向南北两个方向扩散,扩散到日本进化成粳稻。扩散到印度进化成籼稻,再传回中国。
水稻在中国被高度政治化了,当神一样愚昧民族。野生稻驯化成水稻经过了数千到万年时间,形成梗稻和籼稻两个亚种,进一步形成八个梗稻亚种和六个籼稻亚种。地理位置不同驯化成不同亚种。其实,中国梗稻和籼稻播种面积基本相同,但梗稻亩产高于籼稻。
被利用的棋子。水稻驯化史基本也是东亚及南亚人群的扩张史。4200年前的全球变冷事件刺激了水稻的进化,并蔓延到整个亚洲。
(1):青铜器、绵羊和小麦,这三类物品最早都发现于西亚,在早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它们很有可能是捆绑在一起向外传播的。这个捆绑在一起的文化包裹由西亚传入中亚后,在欧亚草原诸多早期青铜文化的接力作用下,由西向东逐渐传播,最终到达蒙古高原地区,然后,在长城沿线北方文化区的作用下,通过河谷地地带,由北向南最终传播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区域,即黄河中下游地区。
(2):研究还明确了面包小麦的形成发生在里海的西南部,最初来自于裸粒四倍体小麦(AABB)与粗山羊草(DD)之间的多倍体杂交事件。通过溯祖模拟(coalescent simulation)和循序式马尔可夫溯祖(SMC)分析,研究发现面包小麦与近缘种之间发生了频繁的双向渗入基因流,其中野生二粒小麦和栽培二粒小麦向面包小麦AB亚基因组的基因渗入,发生时间距今约为9,000年和7,000年前;裸粒四倍体小麦与面包小麦AB亚基因组之间存在持续的双向基因流;而从粗山羊草到面包小麦D亚基因组的基因渗入非常少,时间也最早,估计发生在距今在9,700年前。这种AB和D亚基因组基因渗入的不平衡导致了面包小麦持续约3,300年缓慢的物种形成过程(图1)。
(3):草原路线
基于人类青铜文明和草原文化传播提出的,此外,研究也观察到黄河下游地区出土的小麦的考古标定时间早于上游地区出土的小麦。这表明除了河西走廊途径之外,还有一条通过蒙古草原进入中国的北方路线。
黄河下游地区(R4)和华东地区(R5)的两个种群是由杂交事件演化而来的,而它们其中一个亲本群体可能是来自草原路线的分支,该草原传播路线可能与4,000至5,000年前阿尔泰山附近的阿凡纳谢沃人遭遇全球气温骤降后向南迁移有关。
引进粮食作物导致唐宋清三朝人口暴涨
2019-12-07 由 二月二的二龙头 發表于历史
纵观中国历史,国泰民安的历史阶段同样也是人口增长的爆发期。
唐朝的“开元盛世”,人口总数创造新高,达到9000万!
宋朝时,华夏大地人口首次突破1亿,达到1.2亿。
到了清朝中晚期,人口更是突破4亿。
拨开纷繁的历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三个朝代的人口爆发,离不开三种作物的助力。
唐朝的小麦得到普及、宋朝的“占城稻”遍播大江南北、清朝的番薯全国推广,它们的卓越表现,奠定了中国人口爆发的超强底气。
小麦在唐朝得以普及,并撼动了小米的老大地位
有句成语叫做“麦饭豆羹”,它形容的是食物粗糙难以下咽。
麦饭,就是用麦粒煮出来的饭,它粘稠不好下咽甚至还不好消化。
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吃麦子是吃麦粒的,而非磨成面粉食用。
尽管在汉代就有了“石转盘磨”,面条、馒头也已经出现!但是人们被一条叫做“麦毒”的谣言欺骗了数百年,人们对小麦磨成的面粉有所忌惮。
古代的药籍中对“麦毒”的解释是,小麦生热毒,吃了会生病,而吃带有麦麸的的麦粒,这种毒能够有效缓解。
直到唐朝的国家典藏——《新修本草》正式发布消息:小麦五毒无害,可放心食用。人们才开始大胆食用面粉。
小麦在唐朝得以普及。
普遍种植小麦也是唐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因为随着大唐盛世的开启,人口在逐渐增加,而小米作为国家的重要口粮,其供应量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新唐书·食货志》就曾经记载过:尽管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拥有沃野千里,但所产的小米却很有限,每年都要从东部地区调入至少20万石的小米。那个时候朝廷官员的俸禄是用小米结算的,因为小米紧张,朝廷甚至要用盐来凑数冲抵。
小米这种食物,在唐朝之前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扛把子,北方各地普遍种植,而且耐干旱,对于水利设施不健全的古代来说,小米就是国家的救命粮。
不过小米在古代的产量很低,一亩地的产量在隋唐时期只有80多斤,而小麦的产量却能达到110斤。
此外,小米所提供的能量有限,不如小麦制作的面食顶饿。小麦的性价比远远甩小米几条街。
面对人口不断增加的压力,大唐帝国为了养活更多的百姓,开始大力兴修水利设施、推广小麦的种植。
唐代出现的水车和筒车解决了麦苗灌溉的问题,绛岩湖、玉梁渠等160多项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更是为小麦的普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调动农民的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唐朝中期还推出了两税法,也就是税分夏、秋两季征收,这种税制是对之前赋役制的重大改革,农民的负担减轻,种麦子也就格外卖力。
唐代的河北、河南、以及山东的平原地区,小麦的种植连成了一片。
可以说,小麦在唐代完全站稳了脚跟,甚至在唐末宋初小麦的种植面积超过了小米, 成为了北方粮食作物的新霸主。
在李隆基执政的天宝年间,全国耕地面积拓展到了850万顷,北方绝大部分耕地上已经被绿油油的麦田主宰。
手里有麦,心里不慌!麦子也成为大唐帝国的的重要粮食储备。在天宝八年,朝廷储备的存粮竟达九千六百万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小麦。
“两碗粥,不如一张饼。”由面粉制作的饼因为顶饿,更受欢迎。
“世重饼啖”是唐朝的一个重要习俗,这是一个全民吃饼的朝代。
不光老百姓吃饼,甚至打击突厥的骑兵身上也是以大饼当做军用干粮的。
唐朝的饼也有数十种之多,烘烤而成的“胡饼”与今天的烧饼相似,是当时上至达官下到布衣百姓都喜爱的食物,就连大诗人白居易对此也是欲罢不能。
白居易还写诗,称赞它的美味:“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小麦的普及,有效补充了小米先天不足的短板。
也是从唐朝得以开始,小米也渐渐让出了“老大”的位置,小麦开始主宰人们的胃与生命。
可以说,小麦的普及,是唐朝人口得以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引进“占城稻”,大宋这个“小王朝”得以养活1.2亿人口
在历史上,宋朝疆域面积不大,南宋更是偏安一隅。疆域最大时的北宋面积仅仅有280万平方公里,还不到清朝的五分之一。
正是这样一个“小”王朝,用160年的时间,使其人口快速增长,人口从3700万激增到靖康之难前的1.2亿。
宋朝也成为世界史上第一个人口突破1亿的国家。
宋朝无疑是历史上最温和的朝代,没有出现过秦皇汉武这样的铁血皇帝,对内施以仁政极少诛杀大臣,对外则以怀柔求和的态度一贯示人。
“闷声吃肉”的节奏让宋朝的经济得到空前壮大,人口增长也是水涨船高的必然要求。
不过,宋朝人口快速增长,离不开一种作物的引进——越南“占城稻”。
“占城稻”的高产、抗病虫害强的特点,使人们“吃饱饭”的这一朴素愿望,得以实现。
宋真宗时期,中国的水稻产量不高且常因灾害而绝收。
福建的官员在如今的越南寻得了“占城稻”,“占城稻”适应性超级强而且耐干旱,不管是南方的丘陵还是北方的旱地都能生长。
更重要的是“占城稻”高产,如果配合晚稻一起种,一些区域可以种两季甚至三季,亩产可以达到350斤,这些亮眼硬指标是以往水稻望尘莫及的。
不过“占城稻”得以发扬光大,还要感谢一代名臣王安石,正是他提倡兴修水利开荒种田,才使得“占城稻”大丰产。
宋神宗的熙宁、元丰时期,全国兴修的水利工程就已达17093处,这些工程基本覆盖了全国各地。
因为灌溉设施到位,宋朝的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连荒地也被开发出来,比如山区出现了梯田,河床滩涂上出现了淤田,甚至还出现了架在水面上的“架田”。
北宋的耕地面积也因此达到了1460万余顷,甚至比疆域辽阔的唐朝还多出600万顷。
田埂之上,大宋王朝被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簇拥。“苏湖熟、天下足”是对稻米供养天下的最好赞誉!
水稻的稳定高产,使得宋朝的粮食总产量连年创新高,最高时的年产量可达1284亿斤,比唐朝翻了一番。
可以说“占城稻”,养活了一个庞大的大宋王朝。
“占城稻”的强势“加盟”也促成了中国“南米北面”饮食习惯的形成,影响深远。
推广甘薯,清朝的人口出现井喷,直线突破4亿
满清入关时,国内的人口仅仅有7000万,但到了道光四年人口竟然突破了4亿。人口增长呈现出直线爆表式状态,这又是一个奇迹。
人口增长得益于,清政府休养生息的政策。
雍正年间,彻底废除了“人头税”,史称“摊丁入亩”!这项措施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孩子多不必再多摊人头税,而且还能增加劳动力!正所谓多子多福!那就生呗!
这是清朝人口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不过,能让如此众多的百姓吃饱饭,还要感谢甘薯,以及引进它的人——明朝商人陈振龙。
在清朝以后,甘薯可以说是穷苦百姓的救命粮,尤其赶上灾年,补种上甘薯几乎可以保证一家人不被饿死。
冥冥之中,甘薯就是为中国人而生的。它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实现野蛮生长,直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粮食大丰收。
明朝万历年间,陈振龙带着儿子在现在的菲律宾做生意。
生意人的眼光独到,陈振龙一眼相中了当地人吃的番薯!好生长、耐贫瘠更主要的是能当粮食,这样的好东西一定会受百姓欢迎。
于是陈振龙决定把它的秧苗带回国内。
当时的菲律宾受到西班牙人统治,而番薯也是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的作物。西班牙人拿它当宝贝,严禁有人夹带出境。
对于欧洲人来说,番薯同样精贵!因为大航海时代带来的番薯解决了欧洲的饥饿问题。吃饱了的欧洲人才有了力气开启后世的工业革命。
陈振龙将番薯秧苗和绳索缠绕在一起,伪装得天衣无缝,骗过了西班牙人的检查。于是番薯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
番薯刚引进时只在福建、广东等地有少量种植,它的大面积种植出现在清代。
康乾盛世开启后,人口增长的数字不断创新高,国家的粮食总产量却还在停滞不前。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为百姓的吃饭问题,着急了。
番薯的推广无疑成为这一困局的突破点。
康熙初年,陈振龙的第五世孙陈川桂、六世孙陈振元相继把番薯引进到了江浙地区以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他们带着番薯秧苗,四处宣讲其好处,劝百姓种植。
到了乾隆时期,番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乾隆皇帝发布口谕,命令各地官员“广劝种植”。
在乾隆年间,番薯种植面积很快遍及全国,番薯也因此成为继麦子、水稻、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
推广番薯,陈振龙家族功不可没。乾隆五十年,已经80岁的陈世元在前往河南普及番薯种植的路上病逝。
消息传到乾隆耳中,乾隆深受感动,追授陈世元为国子监学正。这是大清王朝对陈氏家族的褒奖。
乾隆皇帝心中比谁都清楚,番薯推广的功劳有多大!番薯让大清帝国实现了人丁兴旺,国泰民安。
如果说,政通人和、休养生息是一个朝代得以壮大的“十全大补汤”!那么小麦、水稻、甘薯无疑是汤中的三味“重”药。
唐朝小麦的普及、宋朝的“占城稻”种植,以及番薯的全国推广,无疑是在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节点上起到了接力棒的作用!
正是三种作物的助力,才实现了社会的不断精进、人丁兴旺。可以说,三种作物在历史长河中的接力、联袂,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https://petbyus.com/29198
4200年前的全球变冷事件刺激了水稻的进化,并蔓延到整个亚洲, 2020-05-15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330531/Global-cooling-event-4-200-years-ago-led-rise-rice-worlds-popular-food.html
https://new.nsf.gov/news/global-cooling-event-4200-years-ago-spurred-rices
Global cooling event 4,200 years ago spurred rice's evolution, spread across Asia, May 22, 2020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0fbnj.html
(“中原与北方早期青铜文化的互动”考察笔谈之赵志军谈, 2009-09-16)(1)
https://www.eupedia.com/forum/threads/population-genomics-unravels-the-holocene-history-of-bread-wheat-and-its-relatives.44202
(Mar22 2023, wheat spread map)
http://www.genetics.cas.cn/dtxw/kyjz/202303/t20230320_6702192.html
(面包小麦及其近缘种全新世群体演化历史)(2)
https://mdnice.com/writing/b64a73c731554a2aac8d4c4788d80953
(小麦群体演化历史(详解), 2023/04/05)(3)
https://blog.csdn.net/ZaoJewin/article/details/129970480
(小麦群体演化历史, 2023-04-30)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88438.html
东亚人的迁移史, 2024-09-04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稻谷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30.37%,同比减少2.57%;小麦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20.06%,同比增长0.03%;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40.38%,同比增长1.16%。
https://cslol8.wordpress.com/2023/05/06/玉米可以解释清代人口增长的18,原来是操纵数据而/
4200年前梗稻出现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某地,那时候炎黄之战打完没?如果水稻是中原地区发源的,为什么黄帝能打赢?黄帝是外来的,没带来小麦,他们吃的是啥?为啥能打败吃水稻的炎帝?
说到麦饭。要能磨成饼,不是什么热毒,而是麦子质量要好。中亚地区,在4200年前之前,就吃饼了,有没有酵母另说。如果黄帝是从中亚来的,为啥没带来可以磨成面的小麦,反而吃麦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