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盛传,杜聿明徐州撤退的信息,由“郭汝瑰冒死送出绝密情报”给共军中央,说杜聿明要从两淮撤退”,共党中央信以为真,是粟裕判断正确,顶住压力,才围住了杜聿明兵团。实际上,这些都是典型的胡说八道,以讹传讹的谬论,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很容易辨别。
杜聿明回忆录:“会议照例由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在“敌我态势图”前报告作战计划。他说:“目前共匪南北两面皆为坚固纵深工事,我徐蚌各兵团攻击进展迟缓,如继续攻击,旷日持久,徒增伤亡,不可能达到与黄维会师之目的。建议徐州主力经双沟、五河南下,待与从蚌埠北上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会合之后,再行共同去解黄维兵团之围。”并滔滔不绝地讲这一方案的理由。
我有点忍不住,就大声问郭汝瑰:“在这样河流综错的湖沼地带,大兵团如何运动,你考虑没有?”一时会场乱糟糟地大吵大笑。
有人问我:“左翼打不得,右翼出来包围攻击如何?”我说:“也要看情况。”又有人问我:“你的意见如何打?”我笑而未答。
顾祝同走到蒋介石身边,对他耳语道:“要不,请光亭到小会议室谈谈。”蒋介石点头同意。
这里说的很清楚,郭汝瑰的方案是由于由宿县向南不通而决定从左侧东线,经双沟、五河南下回到蚌埠,会合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然后去救助黄维。这个方案和“两淮撤退”方案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再看看两个人离开后会场众人的反应:
有人回忆:
“会议开到了半截子,二人在众目睽睽下离开座位。
刘斐丢了一句:“还能有什么办法,无非是由徐州西南逃跑嘛。”
顾祝同和何应钦听了只是尴尬笑笑:“天无绝人之路,会有好法子的”。”
如果刘婓,郭汝瑰是共谍卧底,肯定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杜聿明有可能从西南方向逃跑,不可能给共党中央传送情报说杜聿明要从两淮撤退。所以,说刘斐,郭汝瑰是共党卧底,完全是弥天大谎。
说共党中央信以为真,是粟裕判断正确,顶住压力,才围住了杜聿明兵团是另外一个篡改历史的谎言。实际上,对于杜聿明徐州撤退方向,中央军委也好,粟裕也好,全部判断错误!网上的那些谎言,包括《大决战》《淮海战役》电影电视里演绎的“粟裕预判成功”显然是篡改了军史、战史。当然,后来唐国强的电视剧《解放》里,已经没有这样的情节了。
首先,关于杜聿明徐州集团的撤退问题,是毛泽东第一个提出来的,
毛泽东在11月28日应该是发了两封关于杜聿明撤退的电报:
一,粟、谭:(一)(二)在此情况下,须估计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武汉逃跑之可能。(三)你们现在的重心是严密监视徐州之敌,勿使南窜,望你们据此布置今后之工作。
另外,根据粟裕年谱,粟裕判断国军也是向两淮或者向南撤退。
粟裕年谱原文:
同日(11月28日)22时,中共中央军委致刘、陈、邓并粟、陈、张、谭、王建安电,又指出:“黄维解决后,须估计到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武汉逃跑可能。因此中野及华野谭王李各部虽然一方面应当争取休整两星期左右,但另一方面又应当迅速处理战后工作,以利应付意外”。(注:这应该是毛泽东的另外一个电报)
11月29日凌晨,主持华野司令部会议,分析敌我态势,认为徐州之敌有不待黄维被歼灭就放弃徐州的可能,判断敌人突围有三种可能的方向:一是沿陇海路向东,经连云港海运南逃;二是直奔东南走两淮,经苏中南渡长江,转向京沪;三是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同时解黄维兵团之围。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最大,也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一着。因此决定把北线主力集中放在防止徐州之敌向西南逃窜的可能上。(注:这大概就是粟裕准确判断出国军从西南方向逃跑的依据,但是,这样的预测和杜聿明向西逃跑的方向并不一致。而且,这个会议是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国军要撤退的电报召开的)
同日申时,与谭震林、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华东局电,表示“完全同意中野俭(28日)十七时、军委二十九日六时电示,并补充如下意见”:“估计邱、李、孙兵团有倾巢南犯增援黄维就便南撤,或乘我主力围歼黄兵团未解决战斗,及李、刘兵团南撤我主力南追之机,即集中二等部队向我攻击,主力乘隙向南,或向两淮突围可能”。“故我中野、华野目前阶段,均宜以全力争取实现续歼黄、李、邱之方针”。“在黄维未基本解决前,以阻击徐之敌保证围歼黄维作战为主。只有黄维大部解决后,再视机诱敌南下,以便聚歼敌主力于徐州外围地区”。为此调整部署:“南线各部,除十一纵(王张)、七纵、特纵配置中野参战外,其余二、六、十及苏十一纵,即集结宿(县)、灵(璧)、固(镇)及宿县东北地区待机,准备适时增加必要兵力,最后解决黄维。同时准备诱引邱、李、孙兵团沿铁路东侧南下至唐河北岸地区,会合北线各纵,由两翼出击,求歼敌于徐州夹沟西侧地区。如敌向东南突围时,我亦可适时机动截击”。(注: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刚开始粟裕判断正确,但并没有报告给总前委和中央军委;而且在几个小时之后,仍然认为国军“主力乘隙向南,或向两淮突围可能”,并且以此调整了军队部署,报告给了总前委和中央军委)
中共中央军委于11月30日17时复电指出:“粟陈张、谭王李二十九日各电均悉。各项估计及意见均甚好”。
12月1日辰时(7点到9点),粟裕、陈士榘、张震联名复电:“据俘供及各方判断,敌已决心放弃徐州,企图以邱、李、孙倾巢南犯”。认为“在黄维未受我歼灭打击时,北线之敌倾巢南犯,我甚费力”。(注:杜聿明此时已经向西走萧县撤出了徐州,粟裕抓了俘虏,仍然认为杜聿明要倾巢南犯)
同日(12月1日)2时,中共中央军委同时发出两电:一电给粟裕、陈士榘、张震、谭震林、王建安、李迎希并告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及华东局,指出:“我们估计当黄维已接近歼灭,邱李孙向南逃跑业已绝望时,其逃跑的方向以向两淮或连云港两处为最大。因此你们对于这一点必须马上有所准备”。另电给华东军区、苏北军区,指出:“黄维兵团被歼灭后,被孤立于徐州附近的邱李孙三兵团有向连云港或两淮逃跑之可能。除令粟谭注意外,请你们对地方兵团方面预先有所布置,务使敌人不能向该两个方向逃跑”。(注:似乎年谱里故意把毛泽东的电报放在粟裕电报的后面,以显示粟裕的正确性)
毛泽东电报原文是:
防止敌军向两淮或连云港逃跑(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
粟陈张,谭王李,并告刘陈邓及华东局:
外国通讯社透露,徐州敌有向连云港逃跑的企图,我们估计当黄维兵团已接近歼灭,邱李孙向南逃跑业已绝望时,其逃跑的方向以向两淮或连云港两处为最大。因此你们对于这一点必须马上有所准备,免得临时措手不及。 军 委 一日二时
这份电报,就是很多人认为的毛泽东说的,杜聿明要从两淮撤退。这里,毛泽东的电报里清楚地说,信息是从外国通讯社获得的,和郭汝瑰完全是毫不相干;另外,毛泽东说的是要有所准备,以免临时措手不及。而且毛泽东说的是邱李孙向南逃跑业已绝望时,才会从连云港或两淮撤退。而此时杜聿明已经向西经萧县撤退接近7-8个小时了。
总之,从粟裕与中央军委的来往电文可以看出,粟裕认为杜聿明将南下与刘汝明、李延年兵团会合,因此把华野主力在津浦路南侧和东南;11月29日,认为“杜聿明主力乘隙向南,或向两淮突围可能”。12月一日7-9点,仍然判断杜聿明兵团的撤退方向是向南而不是向西。即使是抓了俘虏之后,粟裕仍然坚持杜部南撤的判断,“企图以邱、李、孙倾巢南犯”。认为“在黄维未受我歼灭打击时,北线之敌倾巢南犯,我甚费力”。结果杜聿明虚晃一枪,走了萧县、永城方向!11月30日国军全部撤离徐州,12月1日中午12时左右,才确认杜聿明部实乃经萧县西撤,而途中根本没有我军的一兵一卒可以阻击,只能展开尾追。
毛泽东在12月2日的电报里特地电告粟裕和谭震林、陈士榘等华野领导人:“敌向西逃,你们应以两个纵队,侧翼兼程西进,赶至敌人先头堵住,方能围歼,不能单靠尾追。”粟裕才根据毛泽东的电报重新调整了部署。
根据粟裕年谱:
12月1日华野指挥机关从各种情报渠道得知,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兵团开始从徐州撤退,向西南方向逃跑。粟裕立即组织指挥华野11个纵队及豫皖苏军区部队追击、拦截,指令渤海纵队进占徐州。他说:对杜聿明要网开三面,你向西去也好,向北去也好,向东去也好,就是不让你向南。(注:这里,粟裕仍然担心杜聿明南下与黄维会合)
同日12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豫皖苏分局和军区负责人宋任穷、吴芝圃、张国华、毕占云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徐州之敌已于陷(30日)西窜,我各纵正追击中。因我主力在徐南及东南,较敌晚一天行程,追击不及”,豫皖苏各地方部队立即在砀(山)、夏(邑)、商丘、柘城、兰封线布置,阻击迟滞敌人,并控制涡河、沙河船只渡口,利用可能迟滞敌向西南逃窜之一切障碍,阻延敌人”。(注:从这里可以看到,粟裕的兵力部署主要是在徐州以南和东南,而西部根本没有一兵一卒。“较敌晚一天行程,追击不及”。所以杜聿明一路顺风,畅通无阻,跑到了永城陈官庄。)
杜聿明从徐州撤退的路线,实际上一共应该有7个,郭汝瑰方案,蒋介石方案,杜聿明方案,毛泽东的两淮方案,武汉方案和粟裕的向南和向西南方案。
那么,对于国军,哪一个是最佳选择?
当时形势是,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是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就缩了回去,让共军打不着;黄维已经是笼中困鸟,无力回天,迟早被消灭;杜聿明兵团,虽然有一定的战斗力,但也是断翅落地之孤鸟,军心不稳,人心惶惶。所以,能够撤出杜聿明兵团的30万军队,是当时国军最迫切的任务。
由于蒋介石制定的是“撤出来再打”的方针,所以,撤退的方向要么是左侧,要么是右侧。
郭汝瑰的撤退方向是左侧,“经双沟、五河南下,待与从蚌埠北上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会合之后,再行共同去解黄维兵团之围”。这一方向明显是行不通的,一个是如杜聿明所说这一带河流湖泊众多;另外是绕了一个大圈子,路途太远,很难不被共军阻击。
蒋介石的方案是从右侧,应该是基本上和粟裕的判断方向一致,就是绕过宿县西部山区,向南攻击前进,配合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南北对进,以解救黄维兵团。
以上两条撤退路线,都是和蒋介石的初衷是一样的,就是撤出徐州,绕过宿县再打,以解救黄维兵团。这两个方案,都是以打为原则,以解救黄维兵团为主要目标。但是,蒋介石的“撤出来再打”的方针,不管是走左翼,还是右路,明显是过度自信的表现,没有认识到当时的严峻形势,虽然会给共军增加一定的压力,但是显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杜聿明的“以逃跑为主”的方案,则是走萧县,永城,涡阳到达阜阳,就是向西然后再向南,到达阜阳之后,再去解救黄维兵团。能救则救,不能救就逃回蚌埠。虽然说明杜聿明当时头脑比较清醒,能够提出“打就不能撤,撤就不能打”。但向西再向南,是所有路线中最不可行的,是真真正正的死路一条。一是因为西南方向共军重兵云集,而且很容易从双堆集,宿县调集部队参与围歼,国军不可能逃掉;二是,他的这一行动方针,是明显违背蒋介石的以打为主的方针的,蒋介石肯定不会同意的。杜聿明在南京的时候,应该是耍了个滑头,表面上答应了执行蒋介石的“撤出来再打,救援黄维兵团”方针的,从西边右侧绕过宿县,攻击前进,解救黄维。可是,到了徐州,又变了卦,实施逃跑方案,以至于蒋介石于12月3日空投措辞非常严厉的亲笔信,要求杜聿明改变方向;三是杜聿明的撤退方向是走弓背,而共军如果从徐州,宿县,双堆集等地出发拦击,是走弓弦,距离更近,更容易拦截。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夺取宿县有多么重大的战略意义,因为宿县左(东)侧是湖泊地带,右(西)侧是山地,只有宿县周围是平原,还有铁路通过。丢掉宿县,国军在整个徐蚌战场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毛泽东的两淮撤退和粟裕预料的南进方案,实际上是对国军是最有利的。
毛泽东的原则是防止杜聿明兵团逃跑,将国军围歼于徐蚌地区。只要杜聿明不逃跑到江南,在中原地区被歼灭是早晚的问题。这就如同只要这道菜还在桌子上,没有被端走,早吃晚吃就看胃口如何了。但是如果端走了,能不能吃上这道菜就不得而知了。
两淮撤退方案:因为对国军来说,逃跑是当时的第一要务。最理想的应该是从两淮撤退,也是毛泽东希望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有所准备的。虽然两淮地区沟渠河流众多,但共军当时兵力部署薄弱。两淮地区沟渠河流众多,国军逃跑困难,共军追击阻击更加困难;而且距离比较近,还有国军接应,是最有可能逃脱的。一旦国军从这个方向逃跑,共军会措手不及,所以,毛泽东要求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要有所准备。可惜国军高层无一人认识到这一点,毛泽东显然高估了国军将领的军事水平。
第二个就是粟裕的预料的两个方案,是基于国军的打。第一个是蒋介石方案,如果向南经宿县打不通,就从西边绕过宿县山区攻击,解救黄维。但是,这个方案成功率非常低。
粟裕预料的第二个方案实际上对国军也很有利,就是从徐州倾巢出动,全力向南,攻打宿县,继续执行“南北对进,三军会师,打通徐蚌”的方针。这个方案就是粟裕所担心的,也正是粟裕以此所部署的。虽然成功率低,却还有一线生机。郭汝瑰在南京的军事会议上讲的“徐蚌各兵团攻击进展迟缓??,旷日持久,徒增伤亡”完全是错误的。所谓“进展迟缓”,每天也有2-3公里的进展,而且国军撤退之前的佯攻,实际上进展反而比较大,夺回了好几个村庄;所谓“旷日持久”,其实只有5天,共军歼灭黄伯韬兵团,用了两周;消灭黄维兵团,用了20多天。大兵团作战,想要一蹴而就,是根本不可能的。所谓“徒增伤亡”,总比全军覆没在陈官庄要好太多了。
可见,徐州国军两个最有可能的逃跑路线,都被毛泽东和粟裕预判在内,而且国军高层还没有人能够认识到,所以说,徐州国军要想逃跑,真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为什么毛泽东没有把西南方向和武汉方向当作防御重点?因为国军从西南方向根本不可能逃脱。看一下当时的情况,就非常清楚了。
国军从11月30日傍晚开始撤退,到12月3日早上,用了三个晚上两个白天,司令部一共行进了大约65公里,后卫部队前进不到40公里。
而共军呢?根据2纵队司令员滕海清的回忆:“2纵队飞兵急进,一天两夜行程近三百里 ”。
李曼村在“回忆淮海战役中的华野十纵”写道:“我纵(十纵)即奉命沿宿(县)永(城)公路回师北上,一夜急行军120里,12月3日占领百善集、李楼、鲁楼一带阵地,堵敌南逃”;
刘少傥回忆淮海激战:“鲁中南纵队出发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走了不到一个小时太阳已落山了,近百里的急行军,天不亮就越过津浦铁路,已经赶到了敌人的前头了”
所以,在平原地区,共军一个急行军,就能够追上并包围国军。但是,在沟渠河流多的地区,共军的急行军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
在西南方向,即使华东野战军暂时追不上,也不会让杜聿明跑掉,因为当地有很多地方部队在活动,地方部队攻坚可能不行,防守和破坏交通应该是拿手好戏。
看看豫皖苏军区陈明义回忆:“邓政委指示,永城总兵站很重要,要组织好防卫,绝不能让敌人抢占。只要你们(豫皖苏军区3分区)能在永城坚持2至3昼夜,张国华司令员将率4个团赶去支援,华野部队也很快会赶来。我们在永城北沱河南岸构筑了3道防御工事,致使永城总兵站的物资无一损失。直到张国华司令员率领的部队和华野的部队赶到,将杜聿明集团包围在陈官庄一带”。
另外,邓小平给位于永城附近的豫皖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下达了一道命令,告诉张国华:“华野大军已经全面出动,围堵从徐州向永城撤退的杜聿明集团,为防止万一,张国华必须立即率所属部队到永城布防,如果敌人到达了永城地区,豫皖苏军区的部队必须坚决把敌人堵住,哪怕打到一兵一卒,也要把杜聿明堵住”。
位于徐州西南的3纵、8纵、鲁中南纵队及陇海路西侧的9纵,截歼逃敌;位于徐州以南及东南的1纵、4纵、12纵向徐州至肖县间尾敌侧击追歼;
位于固镇一带的10纵沿宿县至永城公路疾进;2纵经宿县向永城前进,作为第二线截击部队;
11纵由固镇西南沿固镇至涡阳公路向涡阳、亳州疾进,占领涡阳,作为阻击敌人南逃的方向筑起第三道防线;华野十三纵已经参加围攻黄维兵团的战斗,此时属中野指挥,粟裕请求中央军委和淮海前线总前委批准,将其归还华野指挥。13纵在11纵尾后跟进,北上参加围攻杜聿明集团。
豫皖苏军区3分区陈明义部如果碰到国军,能够阻击2-3天;张国华四个团打到一兵一卒,应该能够阻击更长时间。实际上,他们都没有用上,华东野战军就已经把国军包围了。而共军在后面部署的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也完全都没有用上。也就是说,共军只用了一成的力量,就已经把国军包围了。
可见,即使共军比杜聿明晚了一天,但是,国军在西部和西南方向共军重兵云集的天罗地网里,根本没有一丝生机,毛泽东有什么好担心的?
很多人把国军的失败归咎于情报,这是另外一个胡说八道。实际上,共军的情报系统相当落后,在追击和围歼杜聿明兵团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发挥丝毫作用。根据杜聿明回忆录:“11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放弃徐州,我于当日返徐向刘峙报告后,总部人员即开始以飞机运蚌。我执行这一计划时,怕泄露企图,无法撤出,在南京会议上对作战厅长郭汝瑰都未说明。可是我离开南京的当日,即有人通知蒋政权在徐州的政治、经济、党务各部门,在徐州的蒋家各机关纷纷要求尽先让他们撤退。于是徐州机场一时拥挤不堪,连刘峙本人也挤得未能走了,等到29日早晨才起飞的。这就是蒋介石集团的所谓军事秘密”。
这就是说,28日徐州城里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国军要撤退,有钱有势的人都在逃跑。而共军从中央军委到前线指挥人员对此都一无所知,还在开会讨论预测国军的逃跑方向,直到12月1日中午时分才确定国军的逃跑方向,整整晚了三天时间。而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9纵,12纵,豫皖苏和冀鲁豫军区,卧底基本上没有提供一份情报。
关于“共党中央信以为真,是粟裕判断正确,顶住压力,才围住了杜聿明兵团”,这个谬论之所以到处流传,一方面是那些反毛的人为了贬低毛泽东的军事水平而编造的谎言;另外一方面是由于粟裕本人晚年自我膨胀,自我吹嘘的结果。
粟裕晚年回忆淮海战役时曾经说道:“我分析杜集团下一步的动向有两个可能,一是固守徐州;一是突围。敌人突围对我并非不利,因为如敌人固守徐州,以坚固设防的大城市为依托,将加大我军歼击该敌时的难度。问题是如果敌人突围,我们必须把敌人围死在一定的地域,以求全歼。我们决定不把敌人堵死在徐州,而准备对付敌人突围。对于杜聿明突围的方向,分析有三个可能:一是沿陇海路向东,经连云港海运南逃,但要迅速解决装载三个兵团的船只、码头是困难的。二是直奔东南走两淮,经苏中转向京沪,但这一路河川纵横,要经过水网地区,不便于大兵团、重装备行动。三是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这一带地形开阔,道路平坦,距黄维兵团又近,可以同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呼应,南北对进,既解黄维之围,又可集中兵力防守淮河。敌人极大可能走这一路。一旦杜聿明与黄维会合,战场形势将发生不利于我的大变化,所以这也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一着。正在这时,我们收到军委发来的军情通报,得悉杜聿明将从两淮方向撤退。这使我左右为难。我虽认为敌人不会由此方向逃窜,但又有情报。万一敌人由此方向逃窜,而我军部署失当,个人贻误军机且不说,势将影响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相信这个情报吧,如果杜聿明不从这边走,而是向西南,与黄维会合,后果更难设想。我再三分析,认为敌人走两淮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将北线七个纵队部署于徐州以南津浦路的东西两侧,注意力的重心放在西南,如杜聿明三个兵团向两淮突围,要经过水网地区,速度不会快,我们也可以赶得上”。
粟裕这里所说的,似乎完全是因为他准确地判断出了杜聿明集团的突围方向,才把杜聿明兵团包围起来的,完全否定了毛泽东11月28号的提示电报的作用;而且毛泽东12月1日的电报只是提出一种可能性,要前线指挥人员注意。即使在这一个自我吹嘘的谈话里,粟裕当时的判断只是和蒋介石的方案一样“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和杜聿明的向西撤退方向并不一致。
所以说,粟裕的这些说法和粟裕年谱里的记载是相互矛盾的。那么粟裕的说法和年谱里哪个更准确?当然是年谱更加准确,因为年谱是很多研究人员根据当时的来往电报,军史记录来编写的;而人的记忆会经常变化的。如同淮海战役的胜利,粟裕在50年代说是中央军委和总前委指挥下取得的;而到了80年代,他却说是他指挥的。而且,即使粟裕当时紧张,最多只有几个小时,因为毛泽东发电报的时间是12月1日早上2点,此时,杜聿明已经撤退;到12月1日中午12点,粟裕给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发电报说从各个方面得到了确切消息,确认了杜聿明向西撤退,实际确认的时间应该稍微更早一些。
通过。
网上盛传,杜聿明徐州撤退的信息,由“郭汝瑰冒死送出绝密情报”给共军中央,说杜聿明要从两淮撤退”,共党中央信以为真,是粟裕判断正确,顶住压力,才围住了杜聿明兵团。实际上,这些都是典型的胡说八道,以讹传讹的谬论,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很容易辨别。
杜聿明回忆录:“会议照例由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在“敌我态势图”前报告作战计划。他说:“目前共匪南北两面皆为坚固纵深工事,我徐蚌各兵团攻击进展迟缓,如继续攻击,旷日持久,徒增伤亡,不可能达到与黄维会师之目的。建议徐州主力经双沟、五河南下,待与从蚌埠北上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会合之后,再行共同去解黄维兵团之围。”并滔滔不绝地讲这一方案的理由。
我有点忍不住,就大声问郭汝瑰:“在这样河流综错的湖沼地带,大兵团如何运动,你考虑没有?”一时会场乱糟糟地大吵大笑。
有人问我:“左翼打不得,右翼出来包围攻击如何?”我说:“也要看情况。”又有人问我:“你的意见如何打?”我笑而未答。
顾祝同走到蒋介石身边,对他耳语道:“要不,请光亭到小会议室谈谈。”蒋介石点头同意。
这里说的很清楚,郭汝瑰的方案是由于由宿县向南不通而决定从左侧东线,经双沟、五河南下回到蚌埠,会合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然后去救助黄维。这个方案和“两淮撤退”方案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再看看两个人离开后会场众人的反应:
有人回忆:
“会议开到了半截子,二人在众目睽睽下离开座位。
刘斐丢了一句:“还能有什么办法,无非是由徐州西南逃跑嘛。”
顾祝同和何应钦听了只是尴尬笑笑:“天无绝人之路,会有好法子的”。”
如果刘婓,郭汝瑰是共谍卧底,肯定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杜聿明有可能从西南方向逃跑,不可能给共党中央传送情报说杜聿明要从两淮撤退。所以,说刘斐,郭汝瑰是共党卧底,完全是弥天大谎。
说共党中央信以为真,是粟裕判断正确,顶住压力,才围住了杜聿明兵团是另外一个篡改历史的谎言。实际上,对于杜聿明徐州撤退方向,中央军委也好,粟裕也好,全部判断错误!网上的那些谎言,包括《大决战》《淮海战役》电影电视里演绎的“粟裕预判成功”显然是篡改了军史、战史。当然,后来唐国强的电视剧《解放》里,已经没有这样的情节了。
首先,关于杜聿明徐州集团的撤退问题,是毛泽东第一个提出来的,
毛泽东在11月28日应该是发了两封关于杜聿明撤退的电报:
一,粟、谭:(一)(二)在此情况下,须估计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武汉逃跑之可能。(三)你们现在的重心是严密监视徐州之敌,勿使南窜,望你们据此布置今后之工作。
另外,根据粟裕年谱,粟裕判断国军也是向两淮或者向南撤退。
粟裕年谱原文:
同日(11月28日)22时,中共中央军委致刘、陈、邓并粟、陈、张、谭、王建安电,又指出:“黄维解决后,须估计到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武汉逃跑可能。因此中野及华野谭王李各部虽然一方面应当争取休整两星期左右,但另一方面又应当迅速处理战后工作,以利应付意外”。(注:这应该是毛泽东的另外一个电报)
11月29日凌晨,主持华野司令部会议,分析敌我态势,认为徐州之敌有不待黄维被歼灭就放弃徐州的可能,判断敌人突围有三种可能的方向:一是沿陇海路向东,经连云港海运南逃;二是直奔东南走两淮,经苏中南渡长江,转向京沪;三是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同时解黄维兵团之围。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最大,也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一着。因此决定把北线主力集中放在防止徐州之敌向西南逃窜的可能上。(注:这大概就是粟裕准确判断出国军从西南方向逃跑的依据,但是,这样的预测和杜聿明向西逃跑的方向并不一致。而且,这个会议是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国军要撤退的电报召开的)
同日申时,与谭震林、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华东局电,表示“完全同意中野俭(28日)十七时、军委二十九日六时电示,并补充如下意见”:“估计邱、李、孙兵团有倾巢南犯增援黄维就便南撤,或乘我主力围歼黄兵团未解决战斗,及李、刘兵团南撤我主力南追之机,即集中二等部队向我攻击,主力乘隙向南,或向两淮突围可能”。“故我中野、华野目前阶段,均宜以全力争取实现续歼黄、李、邱之方针”。“在黄维未基本解决前,以阻击徐之敌保证围歼黄维作战为主。只有黄维大部解决后,再视机诱敌南下,以便聚歼敌主力于徐州外围地区”。为此调整部署:“南线各部,除十一纵(王张)、七纵、特纵配置中野参战外,其余二、六、十及苏十一纵,即集结宿(县)、灵(璧)、固(镇)及宿县东北地区待机,准备适时增加必要兵力,最后解决黄维。同时准备诱引邱、李、孙兵团沿铁路东侧南下至唐河北岸地区,会合北线各纵,由两翼出击,求歼敌于徐州夹沟西侧地区。如敌向东南突围时,我亦可适时机动截击”。(注: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刚开始粟裕判断正确,但并没有报告给总前委和中央军委;而且在几个小时之后,仍然认为国军“主力乘隙向南,或向两淮突围可能”,并且以此调整了军队部署,报告给了总前委和中央军委)
中共中央军委于11月30日17时复电指出:“粟陈张、谭王李二十九日各电均悉。各项估计及意见均甚好”。
12月1日辰时(7点到9点),粟裕、陈士榘、张震联名复电:“据俘供及各方判断,敌已决心放弃徐州,企图以邱、李、孙倾巢南犯”。认为“在黄维未受我歼灭打击时,北线之敌倾巢南犯,我甚费力”。(注:杜聿明此时已经向西走萧县撤出了徐州,粟裕抓了俘虏,仍然认为杜聿明要倾巢南犯)
同日(12月1日)2时,中共中央军委同时发出两电:一电给粟裕、陈士榘、张震、谭震林、王建安、李迎希并告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及华东局,指出:“我们估计当黄维已接近歼灭,邱李孙向南逃跑业已绝望时,其逃跑的方向以向两淮或连云港两处为最大。因此你们对于这一点必须马上有所准备”。另电给华东军区、苏北军区,指出:“黄维兵团被歼灭后,被孤立于徐州附近的邱李孙三兵团有向连云港或两淮逃跑之可能。除令粟谭注意外,请你们对地方兵团方面预先有所布置,务使敌人不能向该两个方向逃跑”。(注:似乎年谱里故意把毛泽东的电报放在粟裕电报的后面,以显示粟裕的正确性)
毛泽东电报原文是:
防止敌军向两淮或连云港逃跑(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
粟陈张,谭王李,并告刘陈邓及华东局:
外国通讯社透露,徐州敌有向连云港逃跑的企图,我们估计当黄维兵团已接近歼灭,邱李孙向南逃跑业已绝望时,其逃跑的方向以向两淮或连云港两处为最大。因此你们对于这一点必须马上有所准备,免得临时措手不及。 军 委 一日二时
这份电报,就是很多人认为的毛泽东说的,杜聿明要从两淮撤退。这里,毛泽东的电报里清楚地说,信息是从外国通讯社获得的,和郭汝瑰完全是毫不相干;另外,毛泽东说的是要有所准备,以免临时措手不及。而且毛泽东说的是邱李孙向南逃跑业已绝望时,才会从连云港或两淮撤退。而此时杜聿明已经向西经萧县撤退接近7-8个小时了。
总之,从粟裕与中央军委的来往电文可以看出,粟裕认为杜聿明将南下与刘汝明、李延年兵团会合,因此把华野主力在津浦路南侧和东南;11月29日,认为“杜聿明主力乘隙向南,或向两淮突围可能”。12月一日7-9点,仍然判断杜聿明兵团的撤退方向是向南而不是向西。即使是抓了俘虏之后,粟裕仍然坚持杜部南撤的判断,“企图以邱、李、孙倾巢南犯”。认为“在黄维未受我歼灭打击时,北线之敌倾巢南犯,我甚费力”。结果杜聿明虚晃一枪,走了萧县、永城方向!11月30日国军全部撤离徐州,12月1日中午12时左右,才确认杜聿明部实乃经萧县西撤,而途中根本没有我军的一兵一卒可以阻击,只能展开尾追。
毛泽东在12月2日的电报里特地电告粟裕和谭震林、陈士榘等华野领导人:“敌向西逃,你们应以两个纵队,侧翼兼程西进,赶至敌人先头堵住,方能围歼,不能单靠尾追。”粟裕才根据毛泽东的电报重新调整了部署。
根据粟裕年谱:
12月1日华野指挥机关从各种情报渠道得知,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兵团开始从徐州撤退,向西南方向逃跑。粟裕立即组织指挥华野11个纵队及豫皖苏军区部队追击、拦截,指令渤海纵队进占徐州。他说:对杜聿明要网开三面,你向西去也好,向北去也好,向东去也好,就是不让你向南。(注:这里,粟裕仍然担心杜聿明南下与黄维会合)
同日12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豫皖苏分局和军区负责人宋任穷、吴芝圃、张国华、毕占云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徐州之敌已于陷(30日)西窜,我各纵正追击中。因我主力在徐南及东南,较敌晚一天行程,追击不及”,豫皖苏各地方部队立即在砀(山)、夏(邑)、商丘、柘城、兰封线布置,阻击迟滞敌人,并控制涡河、沙河船只渡口,利用可能迟滞敌向西南逃窜之一切障碍,阻延敌人”。(注:从这里可以看到,粟裕的兵力部署主要是在徐州以南和东南,而西部根本没有一兵一卒。“较敌晚一天行程,追击不及”。所以杜聿明一路顺风,畅通无阻,跑到了永城陈官庄。)
杜聿明从徐州撤退的路线,实际上一共应该有7个,郭汝瑰方案,蒋介石方案,杜聿明方案,毛泽东的两淮方案,武汉方案和粟裕的向南和向西南方案。
那么,对于国军,哪一个是最佳选择?
当时形势是,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是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就缩了回去,让共军打不着;黄维已经是笼中困鸟,无力回天,迟早被消灭;杜聿明兵团,虽然有一定的战斗力,但也是断翅落地之孤鸟,军心不稳,人心惶惶。所以,能够撤出杜聿明兵团的30万军队,是当时国军最迫切的任务。
由于蒋介石制定的是“撤出来再打”的方针,所以,撤退的方向要么是左侧,要么是右侧。
郭汝瑰的撤退方向是左侧,“经双沟、五河南下,待与从蚌埠北上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会合之后,再行共同去解黄维兵团之围”。这一方向明显是行不通的,一个是如杜聿明所说这一带河流湖泊众多;另外是绕了一个大圈子,路途太远,很难不被共军阻击。
蒋介石的方案是从右侧,应该是基本上和粟裕的判断方向一致,就是绕过宿县西部山区,向南攻击前进,配合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南北对进,以解救黄维兵团。
以上两条撤退路线,都是和蒋介石的初衷是一样的,就是撤出徐州,绕过宿县再打,以解救黄维兵团。这两个方案,都是以打为原则,以解救黄维兵团为主要目标。但是,蒋介石的“撤出来再打”的方针,不管是走左翼,还是右路,明显是过度自信的表现,没有认识到当时的严峻形势,虽然会给共军增加一定的压力,但是显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杜聿明的“以逃跑为主”的方案,则是走萧县,永城,涡阳到达阜阳,就是向西然后再向南,到达阜阳之后,再去解救黄维兵团。能救则救,不能救就逃回蚌埠。虽然说明杜聿明当时头脑比较清醒,能够提出“打就不能撤,撤就不能打”。但向西再向南,是所有路线中最不可行的,是真真正正的死路一条。一是因为西南方向共军重兵云集,而且很容易从双堆集,宿县调集部队参与围歼,国军不可能逃掉;二是,他的这一行动方针,是明显违背蒋介石的以打为主的方针的,蒋介石肯定不会同意的。杜聿明在南京的时候,应该是耍了个滑头,表面上答应了执行蒋介石的“撤出来再打,救援黄维兵团”方针的,从西边右侧绕过宿县,攻击前进,解救黄维。可是,到了徐州,又变了卦,实施逃跑方案,以至于蒋介石于12月3日空投措辞非常严厉的亲笔信,要求杜聿明改变方向;三是杜聿明的撤退方向是走弓背,而共军如果从徐州,宿县,双堆集等地出发拦击,是走弓弦,距离更近,更容易拦截。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夺取宿县有多么重大的战略意义,因为宿县左(东)侧是湖泊地带,右(西)侧是山地,只有宿县周围是平原,还有铁路通过。丢掉宿县,国军在整个徐蚌战场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毛泽东的两淮撤退和粟裕预料的南进方案,实际上是对国军是最有利的。
毛泽东的原则是防止杜聿明兵团逃跑,将国军围歼于徐蚌地区。只要杜聿明不逃跑到江南,在中原地区被歼灭是早晚的问题。这就如同只要这道菜还在桌子上,没有被端走,早吃晚吃就看胃口如何了。但是如果端走了,能不能吃上这道菜就不得而知了。
两淮撤退方案:因为对国军来说,逃跑是当时的第一要务。最理想的应该是从两淮撤退,也是毛泽东希望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有所准备的。虽然两淮地区沟渠河流众多,但共军当时兵力部署薄弱。两淮地区沟渠河流众多,国军逃跑困难,共军追击阻击更加困难;而且距离比较近,还有国军接应,是最有可能逃脱的。一旦国军从这个方向逃跑,共军会措手不及,所以,毛泽东要求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要有所准备。可惜国军高层无一人认识到这一点,毛泽东显然高估了国军将领的军事水平。
第二个就是粟裕的预料的两个方案,是基于国军的打。第一个是蒋介石方案,如果向南经宿县打不通,就从西边绕过宿县山区攻击,解救黄维。但是,这个方案成功率非常低。
粟裕预料的第二个方案实际上对国军也很有利,就是从徐州倾巢出动,全力向南,攻打宿县,继续执行“南北对进,三军会师,打通徐蚌”的方针。这个方案就是粟裕所担心的,也正是粟裕以此所部署的。虽然成功率低,却还有一线生机。郭汝瑰在南京的军事会议上讲的“徐蚌各兵团攻击进展迟缓??,旷日持久,徒增伤亡”完全是错误的。所谓“进展迟缓”,每天也有2-3公里的进展,而且国军撤退之前的佯攻,实际上进展反而比较大,夺回了好几个村庄;所谓“旷日持久”,其实只有5天,共军歼灭黄伯韬兵团,用了两周;消灭黄维兵团,用了20多天。大兵团作战,想要一蹴而就,是根本不可能的。所谓“徒增伤亡”,总比全军覆没在陈官庄要好太多了。
可见,徐州国军两个最有可能的逃跑路线,都被毛泽东和粟裕预判在内,而且国军高层还没有人能够认识到,所以说,徐州国军要想逃跑,真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为什么毛泽东没有把西南方向和武汉方向当作防御重点?因为国军从西南方向根本不可能逃脱。看一下当时的情况,就非常清楚了。
国军从11月30日傍晚开始撤退,到12月3日早上,用了三个晚上两个白天,司令部一共行进了大约65公里,后卫部队前进不到40公里。
而共军呢?根据2纵队司令员滕海清的回忆:“2纵队飞兵急进,一天两夜行程近三百里 ”。
李曼村在“回忆淮海战役中的华野十纵”写道:“我纵(十纵)即奉命沿宿(县)永(城)公路回师北上,一夜急行军120里,12月3日占领百善集、李楼、鲁楼一带阵地,堵敌南逃”;
刘少傥回忆淮海激战:“鲁中南纵队出发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走了不到一个小时太阳已落山了,近百里的急行军,天不亮就越过津浦铁路,已经赶到了敌人的前头了”
所以,在平原地区,共军一个急行军,就能够追上并包围国军。但是,在沟渠河流多的地区,共军的急行军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
在西南方向,即使华东野战军暂时追不上,也不会让杜聿明跑掉,因为当地有很多地方部队在活动,地方部队攻坚可能不行,防守和破坏交通应该是拿手好戏。
看看豫皖苏军区陈明义回忆:“邓政委指示,永城总兵站很重要,要组织好防卫,绝不能让敌人抢占。只要你们(豫皖苏军区3分区)能在永城坚持2至3昼夜,张国华司令员将率4个团赶去支援,华野部队也很快会赶来。我们在永城北沱河南岸构筑了3道防御工事,致使永城总兵站的物资无一损失。直到张国华司令员率领的部队和华野的部队赶到,将杜聿明集团包围在陈官庄一带”。
另外,邓小平给位于永城附近的豫皖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下达了一道命令,告诉张国华:“华野大军已经全面出动,围堵从徐州向永城撤退的杜聿明集团,为防止万一,张国华必须立即率所属部队到永城布防,如果敌人到达了永城地区,豫皖苏军区的部队必须坚决把敌人堵住,哪怕打到一兵一卒,也要把杜聿明堵住”。
位于徐州西南的3纵、8纵、鲁中南纵队及陇海路西侧的9纵,截歼逃敌;位于徐州以南及东南的1纵、4纵、12纵向徐州至肖县间尾敌侧击追歼;
位于固镇一带的10纵沿宿县至永城公路疾进;2纵经宿县向永城前进,作为第二线截击部队;
11纵由固镇西南沿固镇至涡阳公路向涡阳、亳州疾进,占领涡阳,作为阻击敌人南逃的方向筑起第三道防线;华野十三纵已经参加围攻黄维兵团的战斗,此时属中野指挥,粟裕请求中央军委和淮海前线总前委批准,将其归还华野指挥。13纵在11纵尾后跟进,北上参加围攻杜聿明集团。
豫皖苏军区3分区陈明义部如果碰到国军,能够阻击2-3天;张国华四个团打到一兵一卒,应该能够阻击更长时间。实际上,他们都没有用上,华东野战军就已经把国军包围了。而共军在后面部署的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也完全都没有用上。也就是说,共军只用了一成的力量,就已经把国军包围了。
可见,即使共军比杜聿明晚了一天,但是,国军在西部和西南方向共军重兵云集的天罗地网里,根本没有一丝生机,毛泽东有什么好担心的?
很多人把国军的失败归咎于情报,这是另外一个胡说八道。实际上,共军的情报系统相当落后,在追击和围歼杜聿明兵团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发挥丝毫作用。根据杜聿明回忆录:“11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放弃徐州,我于当日返徐向刘峙报告后,总部人员即开始以飞机运蚌。我执行这一计划时,怕泄露企图,无法撤出,在南京会议上对作战厅长郭汝瑰都未说明。可是我离开南京的当日,即有人通知蒋政权在徐州的政治、经济、党务各部门,在徐州的蒋家各机关纷纷要求尽先让他们撤退。于是徐州机场一时拥挤不堪,连刘峙本人也挤得未能走了,等到29日早晨才起飞的。这就是蒋介石集团的所谓军事秘密”。
这就是说,28日徐州城里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国军要撤退,有钱有势的人都在逃跑。而共军从中央军委到前线指挥人员对此都一无所知,还在开会讨论预测国军的逃跑方向,直到12月1日中午时分才确定国军的逃跑方向,整整晚了三天时间。而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9纵,12纵,豫皖苏和冀鲁豫军区,卧底基本上没有提供一份情报。
关于“共党中央信以为真,是粟裕判断正确,顶住压力,才围住了杜聿明兵团”,这个谬论之所以到处流传,一方面是那些反毛的人为了贬低毛泽东的军事水平而编造的谎言;另外一方面是由于粟裕本人晚年自我膨胀,自我吹嘘的结果。
粟裕晚年回忆淮海战役时曾经说道:“我分析杜集团下一步的动向有两个可能,一是固守徐州;一是突围。敌人突围对我并非不利,因为如敌人固守徐州,以坚固设防的大城市为依托,将加大我军歼击该敌时的难度。问题是如果敌人突围,我们必须把敌人围死在一定的地域,以求全歼。我们决定不把敌人堵死在徐州,而准备对付敌人突围。对于杜聿明突围的方向,分析有三个可能:一是沿陇海路向东,经连云港海运南逃,但要迅速解决装载三个兵团的船只、码头是困难的。二是直奔东南走两淮,经苏中转向京沪,但这一路河川纵横,要经过水网地区,不便于大兵团、重装备行动。三是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这一带地形开阔,道路平坦,距黄维兵团又近,可以同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呼应,南北对进,既解黄维之围,又可集中兵力防守淮河。敌人极大可能走这一路。一旦杜聿明与黄维会合,战场形势将发生不利于我的大变化,所以这也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一着。正在这时,我们收到军委发来的军情通报,得悉杜聿明将从两淮方向撤退。这使我左右为难。我虽认为敌人不会由此方向逃窜,但又有情报。万一敌人由此方向逃窜,而我军部署失当,个人贻误军机且不说,势将影响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相信这个情报吧,如果杜聿明不从这边走,而是向西南,与黄维会合,后果更难设想。我再三分析,认为敌人走两淮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将北线七个纵队部署于徐州以南津浦路的东西两侧,注意力的重心放在西南,如杜聿明三个兵团向两淮突围,要经过水网地区,速度不会快,我们也可以赶得上”。
粟裕这里所说的,似乎完全是因为他准确地判断出了杜聿明集团的突围方向,才把杜聿明兵团包围起来的,完全否定了毛泽东11月28号的提示电报的作用;而且毛泽东12月1日的电报只是提出一种可能性,要前线指挥人员注意。即使在这一个自我吹嘘的谈话里,粟裕当时的判断只是和蒋介石的方案一样“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和杜聿明的向西撤退方向并不一致。
所以说,粟裕的这些说法和粟裕年谱里的记载是相互矛盾的。那么粟裕的说法和年谱里哪个更准确?当然是年谱更加准确,因为年谱是很多研究人员根据当时的来往电报,军史记录来编写的;而人的记忆会经常变化的。如同淮海战役的胜利,粟裕在50年代说是中央军委和总前委指挥下取得的;而到了80年代,他却说是他指挥的。而且,即使粟裕当时紧张,最多只有几个小时,因为毛泽东发电报的时间是12月1日早上2点,此时,杜聿明已经撤退;到12月1日中午12点,粟裕给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发电报说从各个方面得到了确切消息,确认了杜聿明向西撤退,实际确认的时间应该稍微更早一些。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