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革时代一般城市家庭收入是多少

b
borisg
楼主 (文学城)

上海文革时代一般城市家庭收入是多少

上海当时有十个县,城市人口只是一部分。

不知道城市人口比例,大概一半?

这城市人口部分,中位线的家庭收入是多少?大概猜一下。

上海有很长时间是工业主导的城市,大部分人是工人。当时的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光纺织工人就有几百万,凡是十几二十几岁想到工业界找个工作是不难的,只要不计较做什么(比如环卫工人;本人表姐因为出身不好被分去修马桶水管子)。工人中以低级工人为主,如下面帖子里写的,大概40-50圆。大学生50-60圆已经是比较高的收入。以一对夫妻带未成年孩子的家庭,双职工的比例比较高,但是大部分是低级工人。这样的话,有很大的人群,家庭收入在80-90圆,中位线大概也在这个范围。

比较低收入的人群,是家里只有一个人工作而且工资低的人家,家庭收入在50圆的线上,这种人家可能占10-20%。

比较高收入的人群,是两个人收入都不低(50以上),或一个人收入非常高(100以上)的,这个可能有10-15%。

所以,不要小看这个低工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就业机会是TRUMP(桥牌的术语,不是老川)一切的。当时别的大城市,包括北京,家庭中位收入都远远低于上海,生活水平和商品丰富程度也低,就是因为没法跟上海比大量的工业就业机会。

这一点,大家看看现在的美国就知道了,振兴美国,需要的是什么。

特请毛兄过目并指正。

p
puyh
几百万纺织工人?上海超过万人的纺织厂不多,就算万人吧,就是几百个纺织厂了,你自己信吗?
p
puyh
几百万就相当于上海整个产业工人的数量。
n
nancyjin5391
知道了, 振兴美国需要纺织工人 :)

上海除了大批纺织工人外,还有大批钢铁工人。 慢慢后来转型,现在好像都没了纺织、钢铁工人了。   上海就业形势不佳,也跟这些产业迁移到内地有关。
b
borisg
八十年代末上海有纺织业工人55万面临转型。六七十年代当更多。可能有一百万吧。钢铁业不可能有纺织业那样雇那么多的人。
b
borisg
另外上海纺织业历史悠久,到七十年代应该已经有相当大退休人群是在这个行业拿退休工资的。
申芝堂主
1956年,上海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178.2万人,1995年全民所有制职工324.1万人,其它所有制65.4万人。
b
borisg
上海1956年全市人口大概700多万,城市人口可能有500万,抛去未成年人(那时高出生率,18岁以下人口至少30%),退

上海1956年全市人口大概700多万,城市人口可能有500万,抛去未成年人(那时高出生率,18岁以下人口至少30%),退休人口(应该很少),350万,就业率相当高了。

p
puyh
上海整个产业工人400万左右。
b
borisg
thanks.
老生常谈12
1978年包括郊县上海人口1100万,城市人口600万人,职工总数应该不到300多万,产业工人200多万人。

上海城市化率55%。

1974年大连市包括郊区不包括郊县人口122万人(知青下乡和五七战士落后20万人到农村不算在内)。

产业工人30万人,是人口的四分之一,大连是工业城市,产业工人比例过大。

十具
那时工资结构是扁平的,工人与professionals的收入差不到70%。生活水平由家庭大小决定。人多恩格尔系数就高,意

意识形态改变不了的铁律。

老生常谈12
1982年纺织工业部有职工167万人。
十具
57年后结婚的中国大学生多数只有2个孩子,与发达国家的趋势一致。55年卫生部还倡导节育。58年毛说“人多是好事,人口七亿
华府采菊人
上海纺织局是工人数量最大的局,报上老是说“三十万纺织工人”如何如何
十具
钱勉强糊口一大家人,连图书、玩具,运动衣、鞋、收音机、电风扇都是奢侈品。这些东西在战前的日本城市都已普及。不是中国知识

不是中国知识界看不到物质匮乏,对孩子身心健康,智力开发的恶果。毛那个疯狂的反智时代干脆撤销了社会学专业。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收音机、电风扇在战前的日本也是很昂贵的
老生常谈12
二战前日本工业占世界的3.8%,钢铁640万吨,中国工业占0.3%,钢铁40万吨。美国工业占38.8%,钢铁8600万吨
十具
拜托了,我比较的是,30年代的日本 vs 70年代后期的中国。战后技术进步飞速,绝大多数国家的民生都大大改善,包括东亚和

中东过去的殖民地国家。

十具
可见当时的劳动生产率之低下。老纺织部这么多职工居然不能解决国人的穿衣问题。毛留下完整的工业体系论可以休矣。
老生常谈12
战后日本的人才技术工业基础都在,朝鲜战争美国扶植日本

战前日本就能造战列舰航母飞机汽车机床等。

中国则是经过百年耻辱战乱的农业国。

战后美国工业占世界份额的60%,西方工业占世界的80%以上,更况且西方的科技教育卫生制造领先。

西方围堵中国,扶持日本南韩。

十具
可见当时的劳动生产率之低下。老纺织部这么多职工居然不能解决国人的穿衣问题。无产能,无效益,这就是毛留给我们的完整工业体系

老生常谈12
四三引进计划引进4套大化纤投产后,穿衣极大改善了; 13套大化肥投产,吃饭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十具
我说的是战前的日本,好不好。毛的中国在科技发达的和平年代,花40年还赶不上战前的日本,还有什么好说的。1927年东京有了
老生常谈12
中国1990年代赶不上1930年代日本?

心若是黑了什么话都敢说,特别是在中国免费上大学却没有对中国贡献什么的。

十具
打错了一个数字,改了。
吾道悠悠
从大跃进时期到文革前,

上海约有十多家纺织厂连人带厂房并入电子企业。

吾道悠悠
大概主要集中在纺织局,机电局,轻工业局,冶金局,仪表局等。
毛囡
按上海纺织志,纺织系统是上海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一个工业部门,最高时达55万人(八十年代初)。1993年统计,全局退休职工达

按上海纺织志,纺织系统是上海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一个工业部门,最高时达55万人(八十年代初)。1993年统计,全局退休职工达全局退休职工达28万多人,与在职职工之比为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