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犀利点评当代名人,针针见血:我一直不喜欢两个人

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楼主 (文学城)

来源:自由评论

     

把张爱玲说成比鲁迅更高,实在可笑。

 

 

现代作家中,我一直不喜欢两个人

文/李泽厚

(1930年6月13日-2021年11月2日,湖南宁乡人,中国哲学家、美学家、中国思想史学家。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歇根大学、科罗拉多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客席教授、客席讲座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客席讲座研究等职。)

 

我是顽固的挺鲁派,从初中到今日,始终如此。我最近特别高兴读到一些极不相同的人如吴冠中、周汝昌、徐梵澄、顾随等都从不同方面认同鲁迅而不认同周作人、胡适。这些人都是认真的艺术家和学问家,并非左翼作家和激进派,却都崇尚鲁迅,鲁迅不仅思想好、人品好,文章也最好。

 

我崇尚鲁迅,觉得他远超其他作家,包括超过张爱玲、沈从文等,当然也是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无法可比的。鲁迅具有他人所没有的巨大的思想深度,又用自己创造的独特文体,把思想化作情感迸射出来,确实非同凡响。把张爱玲说成比鲁迅更高,实在可笑。艺术鉴赏涉及审美对象诸多因素的把握和综合性的“判断”,不能只看文字技巧。张爱玲学《红楼梦》的细致功夫的确不错,但其境界、精神、美学含量等等,与鲁迅相去太远了。要论文字,陀思妥耶夫斯基恐怕不如屠格涅夫,但他的思想力度所推动的整体文学艺术水平却远非屠格涅夫可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正在于他那种叩问灵魂、震撼人心的巨大思想情感力量。

 

就以鲁迅来说,我也只喜欢他的散文诗《野草》和一部分小说,例如《孤独者》《在酒楼上》等,年轻时读了很受震撼。《朝花夕拾》也写得好,也很喜欢。《肥皂》《离婚》之类就不行。他的杂文有不可否认的文学价值,很厉害。我不喜欢他的《故事新编》,我觉得《故事新编》基本上是失败的。《铸剑》是《故事新编》中写得最好的,可说是唯一成功的。写作年代也较早,与其他各篇不同。

 

我不喜欢滑稽戏,包括不喜欢相声,总之,这也许与我的性格有关,只是个人的审美爱好罢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深刻的作品。鲁迅的《孤独者》之所以震撼我,就是因为深刻,比《伤逝》深刻。

 

《孤独者》主人公魏连殳那种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大苦闷化作深夜中凄惨的狼嗥,让人闻之震撼不已,何等孤独,何等寂寞,又何等意味深长,那是极其炽热的声音,却是非常冷静的笔墨。两者相加,才能有这效果。

 

我并不喜欢鲁迅那些太剧烈的东西,那些东西相当尖刻,例如骂梅兰芳为“梅毒”,男人爱看是因为扮女人,女人爱看是因为男子扮,的确尖刻,但失公允,这只是一例而已。虽然读起来很过瘾,可是没有久远意义。鲁迅那些超越启蒙救亡的思想文字倒是有其长久意义,其人生感悟,是深刻的。鲁迅和冰心对人生都有一种真诚的关切,只是关切的形态不同。

 

我不喜欢周作人,特别对现在有些研究者把周作人捧得那么高很反感。鲁迅那么多作品让我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周作人则没有一篇。周作人的知识性散文,连学问也谈不上,只是“雅趣”而已。我不喜欢周作人,归根结蒂还是不喜欢他的整体创作境界太旧,功夫下了不少,但境界与明末作品相去不远。境界正是由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所组成的。而思想和情感尽管如何超脱、超越、超绝,仍总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根基。人们喜欢把二周(周树人、周作人)相提并论,我不以为然。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我一直不喜欢两个人,一是刚刚说过的周作人,还有一个就是郭沫若。一个太消极,一个太积极。我从来就讨厌郭沫若和创造社,我从不喜欢大喊大叫的风格,创造社的喊叫既粗鲁又空洞。《女神》的喊叫与那个时代的呐喊之声还和谐,但我还是不喜欢。他那“天狗”要吞没一切,要吞没太阳,吞没月亮,我觉得太空洞,并不感到如何有力量。我对郭的某些(也只是某些)历史着作,如《青铜时代》中的一些文章以及某些甲骨考证很喜欢,可以看出他的确很聪明。我不喜欢大喊大叫的作家和作品,但并不等于我就非常喜欢完全不喊不叫的作品。例如周作人,他倒不叫唤,很安静地品茶和谈龙说虎,但我也很不喜欢。

 

我一直也不太喜欢老舍。老舍多数作品流于油滑,甚至连他的最着名的《骆驼祥子》也不喜欢,看了这部作品,使人心灰意懒。我记得是十几岁时读的,和鲁迅一比,高下立见。我不否认他的某些成功的作品,《茶馆》的前半部相当成功,后面就不行了。但从总体上我不太喜欢。我很早注意到胡风对老舍的批评,胡风一点也不喜欢老舍。我读鲁迅,总是得到力量;读老舍,效果正相反。也许我这个人不行,总需要有力量补充自己。

 

文学界把茅盾的《子夜》这部书捧得那么高,奇怪。《子夜》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形象表述,它想在书中表达对当时中国社会最新的认识和回答中国社会的出路,然而,认识一旦压倒情感,文学性就削弱了。茅盾不满意冰心,正是不满意冰心没有改造中国社会的革命意识,只关注超越意识形态的“普遍”心灵。可是,如果人类心灵没有美好的积淀,能有美好的未来吗?老实说,要看茅盾的作品还是看他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等。我以为《动摇》就比《子夜》好,当然这可能是我的偏见。《子夜》有一些片段很好,但整体不行。

 

巴金有热情,当时许多青年走向延安,走上反封建之路,并不是读了《共产党宣言》,而是读了巴金的作品。但他的作品热情有余,美感不足,可以说是缺少艺术形式。

 

钱钟书是大学问家,甚至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也无须来者了。他读了那么多的书,却只得了许多零碎成果,所以我说他买椟还珠,没有擦出一些灿烂的明珠来,永照千古,太可惜了。当然,这并不是否认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把他捧得像神一样的,我觉得不可理解。对小说《围城》也是这样,我认为小说《围城》没什么了不起的,我真是硬着头皮看完的。他卖弄英国人的小趣味,不仅不喜欢,还很不舒服,这大概又是我的偏见?!

 

还有把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现象,简化为两种阶级的符号式的人物决一死战。思想简单,艺术粗糙。《暴风骤雨》尽管粗糙,还有片段的真实感,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却连片段的真实感也没有。但在当时也许可以起革命的作用。

 

八十年代的文学很有生气,很有成就,起点比五四时代和以后高多了。当代作家有点浮躁,急于成功,少有面壁十年、潜心构制、不问风雨如何、只管耕耘不息的精神和气概。

 

作家不可太聪明,太聪明可能成不了大作家。太聪明了,什么都想到、想透,想得很周全、精细,对各种事情有太强、太清醒的判断力,这样反而会丢掉生活和思想情感中那些感性的、偶然的、独特的、最生动活泼的东西。

 

扭曲自己的才能去适应社会,既要作品得名,又要生活得好,有名有利,但这在创作上却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作家应该按自己的直感、“天性”、情感去创作。

 

我觉得作家不必读文学理论,但可以读点历史、哲学等,对历史还是对现实有敏锐和独特的感受,保持这种感受才有文学的新鲜。读文学理论的坏处是创作中会有意无意地用理论去整理感受,使感受的新鲜性、独特性丧失了。

 

我希望我们的作家气魄能更大一些,不必太着眼于发表,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迁就一时的政策,不要迁就各种气候。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是不怕被埋没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李泽厚犀利点评当代名人,针针见血:我一直不喜欢两个人 七夕,有人用交通标志给老婆写了封情书,太有才了 丑故事 | 做一朵这样的小花:早晨醒来,傍晚入睡。 赵瑜,文坛英雄气 他享了半生荣华富贵,晚年亲人相见成奢望,女儿回忆:几乎认不出他
c
chufang
大概年代太早了,鲁迅的小说干巴巴的,没什么好看。
曾在庄里
钱钟书基本上还是走的清代小学的路子,整一些鸡零狗碎的东西,缺少有价值的深刻的思想。清代学者被满清的文字狱吓破了胆,不敢

发表任何真正有见地的意见,同时也没有研究自然科学的传统,就只有埋首故纸堆,倒腾一些对皇权绝对安全的鸡零狗碎的东西。当然不是说这种学问就没有价值,但如果整个学界都崇尚这种学问,就不是好事了。钱钟书号称英语好,但其实没有学到西方学术的精髓,确少了对社会的批判。当然这个也救了他,否则在老毛治下就有苦头吃了。不客气的说,钱锺书的学问就好像一个人,虽然身着洋装,但总感觉在洋装下面还套着一套长袍马褂。

曾经看到网上有一封钱锺书在文革后写给美国友人的信,我觉得很滑稽。用词是极尽华丽,以显示对英文的精通,但非常不自然,因为正常人没有这样写信的,感觉用力过猛。

白云蓝天
李泽厚在《现代思想史论》中对《子夜》评价挺高的啊。
白云蓝天
“觉得他(鲁迅)远超其他作家,包括超过张爱玲、沈从文等”——张爱玲、沈从文的小说都很不怎么样。
白云蓝天
此两人完全是夏志清吹捧出来的,目的主要为了贬低鲁迅,然后很多人去跟风,包括李泽厚也免不了受影响。
信笔由墨
先看了佐拉的《金钱》,看《子夜》时,觉得有些冗长乏味。不过,《子夜》开篇老太爷一段写得很生动。
信笔由墨
鲁迅作品以批判现实为主,笔锋尖锐,如打人的棍棒。与毛的斗争主义气味相投。
白云蓝天
《子夜》属于写得一般,他的其他小说都不行,总体来说,现代文学,从数量和质量来说,长篇小说还是巴金的最好。
白云蓝天
鲁迅小说数量少,但《阿Q正传》、《狂人日记》、《伤逝》、《祝福》、《故乡》、《社戏》都写得非常出色。
明初
白朋友讲得对,鲁迅的著作很深刻,需要了解写作时代背景与鲁迅的思想,才能读通。个人不认同散文能读而小说就难读乏味的说法。
v
viBravo5
鲁迅说,要少读或者甚至不读中国书,多读外国书. 至理名言.
p
pvct
“如果连26个字母也背不下来,化学也是大抵学不好的”。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立竿见影-1
这个媚日媚到骨子里的愤青不提也罢。
立竿见影-1
就是个挖祖坟的愤青。
p
pvct
中国人不会理解日侨鲁迅。入了外边的籍又回去生活工作的人才会理解。
白云蓝天
你不懂得小说的深刻往往就在于揭露。你喜欢唱赞歌现在回大陆去正合适。
立竿见影-1
我现在去哪里都无所谓,不过你喜欢的那个时代我还是不想回。
白云蓝天
你这是什么幼稚园的逻辑!我为什么喜欢那个时代,而不喜欢现在发达社会?即使我肯定过去某些时代,并不表示要回到那些时代!
方外居士
老舍呢?
白云蓝天
老舍的《骆驼祥子》,还有短篇《月牙儿》写得还可以,《四世同堂》太脸谱化、概念化,其他小说都很不怎么样。
有言
他不会媚任何东西的。-:)
空城之主
我喜欢鲁迅和胡适,他们都是长话短说一针见血的人。中国小说我基本没看过,不看是因为估计得不到同等时间的回报。不如看新闻。
立竿见影-1
我来这个坛子上逛其实都是不够格的。一般都得天上的事知道一半,地上的事全知道才行。
d
dadaxiao
李泽厚真是个大才子,四年级时我从父亲书柜里看到李50年代出版头的文集,主要

评论唐诗宋词的,挺厚的一本,我居然看完了。他的文笔流畅,写思想及评论的东西不枯躁,是个特点。现在想起来他当时只有二十多岁,居然能出版文集,是个大才子。文革时期偶尔也看过他的文章,但是普通印象不深。他还写过思想史之类的大部头,大学是读过一些,但也觉得没有啥。毛泽东对这种年轻人,居然没有注意到,反而是保护了他。否则,他会像于会泳一样的下场,版权都归他人所有。

m
music123
这tm还用讨论吗 鲁迅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之一
A
Amita
哈哈我对李泽厚印象最深的是他关于睡觉的看法,他父母早亡,自认基因不好,一度睡眠不好,后来开始吃安眠药保证睡眠,当然在美国

远离中国的热闹也有助于好的睡眠。他认为他能长寿主要就是后来睡眠有了保证。

我以后要是退休了,也学他吃安眠药保证好的休息,争取活得长久一点……

二胡一刀
评论老舍不提四世同堂是不公平的。它比骆驼祥子好,虽然后半部也有点弱,但是它是长篇深度够。
白云蓝天
谁能知道地上全部的事?!尊重事实,杜绝立场,大多数人都能掌握正确看法。本人很多事都不知道,但在这里说过的一切都无可辩驳的
白云蓝天
《骆驼祥子》要真实得多!《四世同堂》人物太脸谱化,情节概念化,艺术层次很低。
大阪书生
受过伤,懂得疼。
秒秒
过去的大文学家不太懂,就凭现代小说家让老外戒了毒品的程度,可以说现代网络小说家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