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政治高压让社会失去真话 (信阳事件的来龙去脉1)

江天云月
楼主 (文学城)

大跃进中信阳大量饿死人事件的来龙去脉(1)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原地区。在二十世纪六十的大跃进年代,这里红旗举得最高,“经验”出得最多,饥饿也十 分严重。河南的饥荒是从政治运动开始的。1957 年 7 万人被打成右派分子,占全国右派分子总数 55 万人的 15%,也占河南省干部总数的 15%。1958 年又在党内开展了揭批“潘杨王右倾反党集团”运 动。政治运动造成了恐惧和狂热,造成了浮夸和残忍,也造成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悲剧,其中,“信 阳事件”最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当年中共中央监委(即中纪委的前身)派往河南调查的李坚对我说,河南饿死人最多的有三个地区, 一是信阳,二是南阳,三是许昌。当时信阳影响最大,成为震动一时的“信阳事件”。

 信阳地区位于河南省东南,与湖北的孝感、黄冈和安徽的安庆、六安、阜阳五个地区接壤。在 1958 年,信阳地区辖信阳、息县、固始、潢川、新县、罗山、淮滨、商城、光山、确山、西平、汝南、新 蔡、泌阳、遂平、上蔡、平舆、正阳 18 个县和信阳、驻马店两个市镇(当时驻马店为镇)。全区面 积 28000 平方公里,850 万人口。

这个区的一大半面积曾是大别山、桐柏山老革命根据地,战争年代 为革命牺牲了数十万人。当地的老人说:“对共产党来说,大别山树有功,草也有功。”这里是河南 省的重要粮棉产区,还盛产茶叶、木材、毛竹、油桐、药材,素有青山绿水、鱼米之乡的美称。著名 的鸡公山风景区就在信阳。

人们说河南省“三阳开泰”(信阳、南阳、洛阳),是指这三个地区是河 南经济条件最好的三个地区。就在这样一个地区,在 1959 年冬到 1960 年春,至少有 100 万人因饥 饿而死,饿死的人占总人口的八分之一以上

然而,多年来,这个重大事件一直秘而不宣,时隔 40 年,外界还不知其中内幕。 1999 年 9 月,为了解“信阳事件”真相,我专程赴信阳调研,陪同我的是新华社河南分社高级记者 顾月忠和大饥荒年间常驻信阳的新华社记者鲁保国(后在中共驻马店市委宣传部长的位置上退休)。 由于顾月忠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关系,信阳市委对我们接待十分热情,但得知我们这个调查题目以后感 到为难,他们让宣传部把我们送到鸡公山,希望我们在这个著名的旅游胜地玩几天就打道回府。

我们 在山上呆了一天后就下山,并利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完成了调查任务。 我们在住地狮河宾馆召开了几个“信阳事件”当事人(健在的当年地委和县委干部)的座谈会,同几 位关键人物进行了个别交谈,还下乡访问了一些农民。回到郑州后,又查阅了历史资料,终于弄清了 信阳事件的基本情况。

 1、残酷的政治高压让社会失去真话

在中国这样的政治体制下,上行下效,上面有什么政治斗争,下面也会搞同样的政治斗争,而且越到 下面斗争越扩大、越残酷。河南省在批判“潘、杨、王”(见后文)之后,接着是反右倾运动。

我们可以从信阳地区光山县看到河南省反右倾运动的残酷性。1959 年月 11 月 11 日,光山县召开县 委扩大会议批判县委书记处书记张福洪。张福洪被扣上了“右倾”和“蜕化变质分子”两顶帽子。在 批判会上,县委书记马龙山带头踢了张一脚,群众就一涌而上,揪头发,打耳光,踢膝盖。12 日以 后的县委扩大会议上,对张斗争了两天,打得他鼻子,咀巴,耳朵流血,头发也被揪掉了一块,身上 的黄军装被撕得一条一条的,行走很困难。13 日又把张交给县委机关干部批斗。马龙山又在斗争会 上打了张两个耳光,斗了一天,张已经不能走路了。14 日又斗了一天,是县直属机关斗的。15 日交给公社干部斗,这时张只能趴在地上,斗他的人用脚踢,头发一块一块地被拔光了。16 日张福洪又 交给公社斗了半天,张快死了,才拉回住室,大小便失禁,不吃不喝。17 日说张装病,又斗了一次。 18 日说张盼望蒋介石来,又组织干部把张从床上拉下来斗一次,张要喝水没人给,19 日中午张福洪 死亡。

据信阳地区专员张树藩后来的回忆中说,1959 年春天,为了解决农民饥饿问题,马龙山曾让 张福洪到一个生产队搞包产到户试点(当时其它地方也这样做,中共中央没有批评)。庐山会议以后, 把包产到户当作右倾机会主义的罪行。马龙山不承担责任,说是张自己搞的。张不服,坚持说是马书 记派他搞的。在专制制度下,官大一级压死人。所以,张福洪落得这样悲惨的结局。

其它各县的反右倾斗争也很残酷,如息县批斗县委副书记丰佩然,说他否定三面红旗。县委书记徐锡 兰主持。徐锡兰坐在上面,手枪放在旁边。丰佩然站在下面,有人按脖子,有人用拳头打,有人用脚 踢。

据信阳地委副书记、专员张树藩回忆,全区为此挨批斗的大约有 12000 人次。在政治高压下各级干部 不得不胡言乱语。 1958 年 6 月 8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遂平县卫星农业社第二生产大队 5 亩小麦平均亩产 2105 斤 的新闻,消息传开之后,6 月 12 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遂平县卫星农业社第一大队 2 分队平均 亩产 3530.75 斤的消息。7 月 12 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西平县城关公社出现了小麦亩产 7320 斤, 是更大的浮夸典型。

这三颗“大卫星”都是信阳地区放出来的,是反右倾斗争的“硕果”。在高压的政治气氛中,谁要对 高产提出怀疑,就给谁带上“给大好形势抹黑”、“怀疑派”等政治帽子,谁要说高产典型是假的就 要挨批斗。

1959 年信阳出现旱灾。在当时全国一片狂热的情况下,信阳地委提出“大旱大丰收”的口号。明明 受灾减产,却要说产量超过 1958 年。主管农业的地委副书记、专员张树藩在 8 月初开了一个各县负 责人会议,让大家实事求是地估计形势,认识灾情,及早采取措施如多种蔬菜等,预防饥荒。这个会 议引起不同看法。但不久,庐山会议精神传了下来,政治压力越来越大,地委让各县报秋收预计产量。 在这样的气氛下,产量越报越多,后报的比先报的多,各县领导不敢先报,怕报少了挨批。

据当时大 会工作人员余德鸿 40 年后向本书作者回忆,开始报了 300 亿斤。当时张树藩和邱进敏二人不相信这 么多,让大家再报,报了 150 亿斤,最后落实到 72 亿斤。地委常委讨论时,九名常委中有 8 名认为 1959 年比 1958 年更丰收,1958 年是 56 亿斤,1959 年 72 亿斤也是很正常的。但张树藩只相信 30 亿到 40 亿斤。

 8 月底 9 月初,中共河南省委召开贯彻庐山会议精神的扩大会议,信阳由张树藩带领县委书记出席(地 委书记路宪文没有出席)。会议一开始就让各地委书记报产量。张树藩先报了地委常委讨论的 72 亿 斤,然后又讲了他自己的意见(30 亿到 40 亿斤),省委对张树藩很不满意,问地委书记路宪文:“你 们信阳是怎么搞的?”在省委的逼压下,路宪文又召集到省里开会的县委书记重新报产量,县委书记 们都低头不说话。在路宪文的一再逼迫下,有人不得不大胆地反问:“不是在家里都报过了吗?”路 宪文说:“有人对家里报的产量有看法。”“有人”就是指张树藩。接着,召开扩大会议,按照省委 的意图要各地区找右倾典型,并对右倾典型开展批斗。对说过实话的平舆县长曹明展开了批斗,随即 撤了曹明的职务。(待续)

(注:此文引自杨继绳著 《墓碑》)

附视频:周恩来与毛泽东的南巡倒林 // 林立果真的偷录了叶群与黄永胜的偷情电话?//——细说913林彪外逃之谜(47)

 

华府采菊人
河南的文革,造反的起源之一就是对信阳事件的反弹,所以有一说“二七公社(造反派)大杂烩,牛鬼蛇神排成队”
T
TwinTurbo
六十年代未中央各部委,科学院等著多单位纷纷去信阳建立五七干校。后来了解到由于人口减少并村,出现大量空余土地可以使用。
华府采菊人
这不是五七干校搬到河南的根本原因

河南人的繁殖能力很强,62年三自一包后,河南人口猛增,1961年4804万, 到了1969年为5860万。

开始时有的中央机关老老实实,把五七干校放到比较艰苦的地方, 比如冶金部的五七干校在云南,有的部耍了点滑头,比如化工部, 直接就把五七干校放到了河南的太康(许家印的老家),大家以为河南很苦,其实不然,河南一点儿也不比别的地方苦,但河南顶了个“艰苦”的名,这全拜兰考的焦裕禄所赐。

对中央机构来说, 河南最大的优越性是回北京方便,京广线坐快车一夜就到北京了!

说到在信阳地区的五七干校,举个例子, 社科院, 最开始社科院的五七干校在信阳地区的息县, 就是春秋时代的那个息国的所在,息县有个县办农场,正好被合并到西华的黄泛区农场, 空出来正好给了社科院,过来几年, 因为息县不通火车,社科院发现了个更好的地方, 也是在信阳地区,信阳市北面几十公里的明港镇,在京广线上, 不但快车停,甚至还有一趟特快也停靠,回北京就极为方便了,更令人感到幸福的是, 信阳地区的主食是大米!商品粮供应是没有杂粮的。

万万没想到的,明港的自由市场不可想象的繁荣,不知为何,似乎完全没人管, 也没割谁的资本主义尾巴,真的在别的地方没见到过这种资本主义泛滥的现象,几天一大集几天一小集, 一条街的两旁各种东西应有尽有, 甚至连国家统购统销的大米,也能买到, 我记得价格也非常便宜,不要粮票好像只要两毛五六那个样子!!鸡鸭鱼肉都不贵,那些干校的老少爷们,一个二个吃得比在北京还好!

那时候京广线在河南的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等大站,都有很多附近北京的五七干校的办事处,负责接待人来人往。

记得到漯河转火车上北京的五七干校,西华的中央高级党校和国家计委, 淮阳的冶金部(后来发现吃亏了, 就把五七干校从云南搬到了河南)和广播事业局,化工部在太康,还有不少,记不得了。

 

 

 

 

 

 

4
401.king
支持华老!饿死3000万vs插队1600万,几乎家家户都跟知青有关系。。。。
华府采菊人
你有好几个知青亲戚,有多少农村户口的亲戚呢?
华府采菊人
你有好几个知青亲戚,有多少农村户口的亲戚呢?
4
401.king
返乡,返乡,返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再说,即使俺没有,华老也没有农村亲戚?

不是说皇帝老子还有三门穷亲戚吗?

十具
抽样WXC群体非常biased。下你想要的结论前,你必须知道全中国的人中,有亲属和朋友来逛WXC的概率。
w
weed123
您本人曾去信阳调研“信阳事件”?厉害了。本文观点倒 与“有新闻自由的地方,就从未发生过真正的大饥荒”有共通之处。
4
401.king
十具兄也同意俺说的是事实了(至少在WXC)?这就好。至于抽样问题,就依兄,随便咋抽。。。。

哪怕光在信阳抽样俺也没意见。

 

江天云月
谢谢关注。此文引自杨继绳所著《墓碑》,文末有说明。所以曾去信阳调研“信阳事件”的人是杨继绳,不是我。哈哈
w
weed123
呵呵,不好意思,我看漏了。
华府采菊人
与五七干校在河南信阳没有关系
十具
你别装傻。当年封锁消息+言论控制,才造成城里人不知道或不敢说。贫农给学生忆苦往往脱口参照毛制饥荒。人要厚道,饿死和枪毙

在生理上是大不一样的,饿死不是dropping dead,好吗。

4
401.king
敢不敢说、家里亲戚也不知道?不是说了让你去信阳抽样吗?
4
401.king
你当俺没听过忆苦思甜?那么好骗?哈
l
longmarch
不审判反革命强奸犯*****东中国人没救
大号蚂蚁
就是不想有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