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和三造亭,都是发生在三国时代的同类型事件,为何后者却无人知晓?

咲媱
楼主 (文学城)

大家都知道三顾茅庐的典故,可是,同样发生在三国时代的,形式几乎一模一样的三造亭的典故,估计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位高权重的豫州牧光杆司令刘备三次拜访没有官职的诸葛,问天下大势,是三顾茅庐。

刘备定益州后,广汉太守夏侯纂为请没有官职的绵竹人秦宓出仕当官,三造其门,是为三造亭的典故。

夏侯纂,是刘备所设的广汉郡太守。


夏侯纂在任时,请当地名儒秦宓担任师友祭酒,领郡五官掾,并且称呼秦宓为“仲父”。

结果老秦称病,躺在家中床上,不上任。

于是夏侯纂带着郡功曹古朴、主簿王普,煮好美食带到秦宓的府中宴谈,秦宓依旧躺着装病。

夏侯纂问古朴说:“对于益州养生的环境,实在冠绝其他州郡,就是不知道士人与其他州相比如何了?”

古朴回答说:“我们州从先汉以来,获得爵位的人可能的确不如其他州,但对于写书作为世间大师的人,不比其他州差。严君平见黄、老作指归,扬雄见易作太玄,见论语作法言,司马相如为武帝制封禅之文,这些都是现在天下皆知的。”

夏侯纂接着问秦宓:“仲父怎么认为的?”

秦宓用书拍了拍脸颊,说:“希望太守不要把‘仲父’这个称呼用在我这颗小草上,小民请求向太守您陈述益州的本纪。蜀有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故能沃野千里。淮、济四渎,江为其首,此其一也。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昔尧遭洪水,鲧所不治,禹疏江决河,东注于海,为民除害,生民已来功莫先者,此其二也。天帝布治房心,决政参伐,参伐则益州分野,三皇乘祗车出谷口,今之斜谷是也。这便是我们州的情况,太守用雅意评论下,我们州与天下所有州比怎么样?”

夏侯纂辩论不过,有所顾虑而徘徊不赶上前。

这样的事情,一共发生了三次。

这就是三造亭的典故。

为什么三顾茅庐的典故名震天下,而三造亭的典故却无人知晓?

原因是诸葛亮同秦宓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的。

诸葛亮是谋士,三顾茅庐问的问题,提出的建议,都是如何建功立业,安定天下。

而秦宓是大学问家,是做学问的,他对于谋略非常厌恶。他重视的是仁义道德。

所以,在乱世,他的思想不受待见。

有这么一个典故:

李权曾向秦宓借《战国策》看,秦宓说:“战国合纵连横攻战不已,读它有何用?”

李权说:“就想多读点书。广博见闻。”

秦宓答复说:“书籍除正史和周朝文献外,仲尼一概不采收;道法除崇尚虚无自然外,君平一律不推演。大海因接受泥沙而淤积,每年都要荡涤清除;君子固然要广博见闻,但不符礼仪则不以观看。这《战国策》反复记载阐明张仪、苏秦的谋略权术,杀人而让自己生存,害人来保护自己,这是圣贤经典所憎恶的东西。故此孔子发愤作《春秋》,以堂堂正正地阐述圣贤大道,又制定《孝经》,广泛地宣扬仁义道德。防微杜渐,抑恶于萌,所以老子主张要在祸患发生之前就把它消除于萌动状态之中,的确如此啊!商汤是位大圣人,因为看到郊野之鱼就发生了沉溺打猎的过失;鲁定公本是一位贤君,因观看美女歌舞就荒废了朝政,诸如此类的人和事,数不胜数。道家道法有言:‘不可见那你想得到的东西,免得你的思想受到惑乱。’因此天地纯正守一,日月正而光明,其光正直有如箭矢,这正是君子所应效仿的。《洪范》记载灾异,往往由人的言行声貌引发,与《战国策》中奸诈权谋有何相干之处?”

从秦宓的回答来看,他是个理想主义者。

在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这种满口仁义道德,却拿不出奇谋妙计的理想主义者,都不受待见。

在秦宓死后几十年,他的家三造亭成为当地的有名景点。

邓艾在灭蜀后被钟会陷害,被用囚车送长安,才走到半路,钟会造反事发失败被杀,邓艾的部下连夜追上囚车,救他出来,准备回成都收拾残局,天晚了的时候,邓艾就在三造亭住宿。

结果邓艾的仇人卫瓘利用和邓艾有仇的邓艾部下田续,让田续带五百人,连夜赶到,包围三造亭,邓艾手下看是以前的同事田续,以为他也是来接邓艾回成都的老部下,就不做防备,结果田续发动突然袭击,杀死了邓艾,还有邓艾的儿子邓忠。

一代讲究仁义道德的高士住宅,依然还是以阴谋和杀戮结束。这就是历史的悲剧。

在中国历史上,仁义道德,永远和秦宓一样,只是一个理想中的传说。没有人真正关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三顾茅庐和三造亭,都是发生在三国时代的同类型事件,为何后者却无人知晓? 历史上那些从盛转衰的王朝:金章宗是如果不露痕迹的玩死大金朝的 诸葛亮兄弟的婚姻和入仕,是看起来浪漫,实际上无奈的选择 三顾茅庐的历史真相,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献忠学研究, 附献忠学考试模拟试题
明初
对,你最厉害了,古往今来就只有你,才是知道得最多的;全球最富盛名的消息灵通人士、牛皮权威,非你莫属啊。。。。。。
咲媱
好大的酸味。。
明初
再给你些香的 —— 急死你世界之最记录,要更新。故事本身不错,有想法,但标题就是狂妄自大且哗众取宠心态之反映了 :-)
老生常谈12
戏说。
咲媱
写文章不是给人看的?题目不就是想吸引别人注意的?你这种虚伪的话说出来,能够脸不红,真服了你。
咲媱
伪君子现代岳不群,道貌黯然第一xx犯:明初
咲媱
这个是记载在三国志秦宓传里面的内容,是戏说。反正所有的历史,只要你不懂不知道的,都是戏说。三国演义对你来说,倒是历史事实
白云蓝天
三顾茅庐决定了一个朝代三足鼎立的格局,“三造亭”犹如某人拉肚子一天三顾茅厕,有什么意义?我有必要知道吗?
最接近太阳的人
三国志秦宓传

 

 

先主旣定益州,广汉太守夏侯纂请宓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掾,称曰仲父。宓称疾,卧在第舍,纂将功曹古朴、主簿王普,厨膳即宓第宴谈,宓卧如故。纂问朴曰:“至于贵州养生之具,实绝馀州矣,不知士人何如馀州也?”朴对曰:“乃自先汉已来,其爵位者或不如馀州耳,至于著作为世师式,不负于馀州也。严君平见黄、老作指归,扬雄见易作太玄,见论语作法言,司马相如为武帝制封禅之文,于今天下所共闻也。”纂曰:“仲父何如?”宓以簿击颊,簿,手版也。曰:“愿明府勿以仲父之言假于小草,民请为明府陈其本纪。蜀有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故能沃野千里。河图括地象曰:岷山之地,上为东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上为天井。左思蜀都赋曰:远则岷山之精,上为井络,天帝运期而会昌,景福肹蠁而兴作。淮、济四渎,江为其首,此其一也。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帝王世纪曰:鲧纳有莘氏女曰志,是为修己。上山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臆圮胷折,而生禹于石纽。谯周蜀本纪曰: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见世帝纪。昔尧遭洪水,鲧所不治,禹疏江决河,东注于海,为民除害,生民已来功莫先者,此其二也。天帝布治房心,决政参伐,参伐则益州分野,三皇乘祇车出谷口,今之斜谷是也。蜀记曰:三皇乘祇车出谷口。未详宓所由知为斜谷也。此便鄙州之阡陌,明府以雅意论之,何若于天下乎?”于是纂逡巡无以复荅。

咲媱
秦宓可不是阿猫阿狗,夏侯太守也不是普通人,他和诸葛,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政治观念。并不是肤浅的觉得政治军事上的赢家才值得重视
咲媱
可以说,到笑到最后的,是秦宓一脉:谯周是秦宓的弟子,姜维是诸葛的弟子。事实证明,秦宓一脉,才是看得通透的一脉。
咲媱
如果按秦宓谯周的路子,守成顺势,不穷兵黩武,蜀国未必会那么早灭亡。就算最后灭亡,也不会死那么多人。
j
jinjiaodw
然,而且秦宓和张温的对答堪称经典。你楼上那位只从故事会,连续剧,人教版教科书上学历史,未必听说过三国志
w
walkman222
他们读的是三国演义, 你读的是三国志, 跟他们辩就是你的不对了
有言
赞!谢谢好知识分享。学习了。不过您这是在夸还是贬呢?-:)
有言
哈哈哈,太可乐了。在回首坛不多见。-:?
老生常谈12
小学没毕业

只会替日本侵华洗地。

我们谴责鬼子南京大屠杀,尔立即说中国侵略南韩,转移对鬼子的仇恨。

j
jinjiaodw
哈哈,又开始栽赃,扣帽子了,你就是个笑话
有言
如果被当成现实啦。-:)
白云蓝天
你对三国志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