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后,红军如何在贫困的陕北站稳脚跟的?

a
akc
楼主 (文学城)

长征最后一仗,摆脱了胡宗南的追击。胜利到达陕北。贫困的陝北如何能养活数万名红军。红军第一方面军为了摆脱战略困境,毛泽东决定由陜北苏区东渡黄河(彭德怀极力反对,东征后彭高呼英明),对山西境内阎锡山部进行战略进攻(省略战斗过程)。红军在山西边打边休整了两个多月,毛泽东认为东征的目的已经达到,边下令撤兵回陕北根据地。短时期的东征,红军就扩充了8000多人,筹款五十多万元,对于前不久还处于极度穷困中的红军来说,这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缴获各种枪支4000余支,火炮20余门,组建地方游击队30余支,筹集大量粮草教项,开辟了新的经济來源。陕北建立巩固根据地的任务就这样初步实现了。

明初
有人讲红军在南泥湾种鸦片,张思德在窑洞里烤制鸦片烟,然后由朱德拿扁担挑着张思德做好的鸦片烟到处贩卖、筹款。
老生常谈12
第一次东渡黄河实际上是没站住脚

失败了,撤回来了。

f
f2022f
徐海东的红15军团在东征中打得不错

在红1军团转战晋南的同时,红15军团也穿越同蒲铁路,突破汾河堡垒防线,转战汾阳、孝义,围困交城、文水,先头骑兵连抵达晋祠、小店,威胁省城太原,迫使阎锡山将李生达、杨效欧所部晋军主力由晋西南撤回,保卫太原,围堵红15军团,从而有力地配合了晋南、晋西红军的战略行动。3月下旬,15军团由交城县岔口挥师西向,转战于古交、楼烦、静乐、岚县兴县岢岚,发动群众打土豪,斗地主,开粮仓,分官盐,扩红筹款,创立苏维埃政权,把一向号称“白地”的晋西北地区闹了个天翻地覆。

f
f2022f
从陕北攻占山西,河北,山东是正确的方向。与西魏灭东魏一个路数。
最接近太阳的人
红军在贫困的陕北站稳脚跟--有东北军的功劳.
a
akc
红军回撤陕北,主要是阎锡山围攻东征,老蒋派了七个师增援山西。
信笔由墨
东北军帮助红军——有老蒋的功劳。
a
akc
东征红军是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合并的红一方面军,下辖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和林彪的红一军团。
a
akc
回师陝北时,红军非旦沒有減少,反而扩大了。
a
akc
东征最大的损失是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的牺牲。
老生常谈12
有3条发展计划

发现延安如此贫穷,土地贫瘠,根本养不起兵,难以发展。

有3条发展计划:

1. 向北打通蒙古,和苏联连接。此路艰难,漠南漠北荒无人烟,和蒙古接壤地区的苏联也是人烟稀少。此方案为下策。

2. 向西打通甘宁青疆到新疆,可以打出一片隔绝的天地。可是进疆后难以出疆逐鹿中原,只能是困守局域新疆,这是违背当时闹革命夺取全国政权的初衷,此为中策。

3. 过黄河向东发展。晋冀鲁豫人烟稠密,土地不错,物产丰富。据中原可的天下,这是上策。

B
Bobshanghai
是的。刘志丹也是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三十六个军事家有他一席。
h
hkzs
还有第4条。可以往南打四川,物产丰富,这就是张主席主张的路。
h
hkzs
去抢阎锡山家。
a
aluminiums
打草谷去了,本来就沒想过站住脚
a
aluminiums
靠这个养几万红军不可能,那时全国都种鸦片,利润有限
有言
老蒋“帮助”东北军——-有日皇军的功劳。-:)
吾道悠悠
白仗关之战证明南下行不通。

“打到成都吃大米”只是张主席的一句鼓劲口号。

吾道悠悠
当时红军打军阀杂牌军可以,但与老将的中央军作战,

取胜把握不大,撤回陕北是正确的。

信笔由墨
这话讲到点上
f
f2022f
第3条还有一个优点,符合北上抗日的口号,可以赢得人心。第1,2两条都不能赢得人心。
烈三公孙
太祖的《沁园春 雪》据说是在东征过黄河之前写的?
烈三公孙
楷书:《沁园春 雪》

a
akc
东征1936年2月20日晚开始的。沁园春雪也是在2月创作的。
a
akc
据说是东征前夕写的。
老生常谈12
百丈关。进入陕西的漫川关是生死之战,20万追兵只有3天的距离,2万红军必须攻克漫川关才能逃脱。陈昌浩端着机枪冲锋
老生常谈12
手中只有4-5万人马,困居贫瘠的一隅,竟能有夺取天下的必胜信念,确实是千古一帝。
信笔由墨
项羽: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是;润之:风流人物看今朝
白云蓝天
关键还在于在热兵器时代,靠白手起家而完全靠谋划与战争推翻一个强大的政权是绝无仅有的、没有先例的。
f
f2022f
1935年手中才有几千人时就写下了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傅住苍龙”
f
f2022f
筹款五十多万元,可以还借徐海东的几千银元了。徐海东虽是四方面军的,可是却对毛非常忠诚。

毛刚到陕北时曾向徐海东借了几千银元。徐海东的部队钱又多,武器又好。徐海东虽是四方面军的,可是却对毛非常忠诚。

t
tomcat801
李自成 当年兵败也是 跑到陕西 商洛山一带,后又重新崛起! 陕西 确实是个适合休养生息 ,易手难攻的好地方!
古树羽音
如同当今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