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官方不编撰民国断代史?
昆侖@Kunluntalk
70年过去了,为什么中国官方不编撰民国断代史?百年近代史,民国史,在时间上就是1840年英国坚船利炮敲开大清朽门,到1949年中国新政权建立这一百年的历史。好多人好奇,包括易中天,秦晖在内的国内著名历史学者,为何没有近代史、民国史的历史专著?更奇怪的是当前官方,为前朝修史,几乎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固有传统,爱新觉罗家族在取代了大明王朝后,依然循照中原王朝惯例,官修明史,但今天政权已立70余年,前朝历史,依然讳莫如深,几是禁区。
其实据我所知,修近代史,撰民国史,是现代每个史家的终极梦想。但大家有所不知,巴金在文革结束后的最大梦想,就是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但至死连个瓦片都能没攒起,至于修近代史民国史,几乎是不可能的梦想。
为什么我说任何一个墙内治史者,都不可能完成重建百年近代史的梦想?原因有二。
这主要涉及到中国当代官方意识形态的两个基点。官方对这一百年的历史定调,一是百年国家挨打屈辱史,二是百年民族救亡图存史,这二者是相互关联的因果逻辑,最后才能推导出1949年中共建政,是终结百年屈辱历史,实现民族独立,走上经济发展,今天迈向小康新时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叙事逻辑。
任何对百年近代史这两个基石的解构,直接就动摇了官方思想阵线的基础逻辑,必然引发整个上层建筑的坍塌,事关国本,因为事体巨大,就连官方,就因为敏感、关键、核要,至今70多年,都没有组织出版过一部官方意义上的近代史著作面世,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严峻冷酷的领域。
现在我从更宏观的大历史视野,来解构中国官方的这两个百年国本基石。此次只说论点,不展开详论。
第一,百年近代史,并非屈辱史,恰恰是中国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冲击、解体、蜕变的历史。这是中国社会模型跃升的关键时期,同一时期,整个东方都面临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制度变革,日本,印度都属于同一进程。1860-1890年的三十年洋务运动,就是大清版的改革开放,中华民国是在大清解体和西方宪政共同融合后的政治结果。
第二,1949年中共建政,是百年中国农业文明跃升工业文明努力失败的结果,是中国西北,东北小农经济,战胜江浙蒋介石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后果,是中国强大的农耕文明,面临西方百年工业文明冲击后,最终顽强站立,驱逐了工业文明的结果(点到为止)。
以上两点,就足以颠覆70年来,14亿国人所接受的正统历史观,如此,怎么可能会有百年近代史真相的问世?
军阀混战,每个军阀都有外国支持,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生灵涂炭,饿殍遍野。
也许这就是你想看到的。
1939年二战前各国工业份额:
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7%,
苏联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7.6%,
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3.2%,
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9.2%,
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4.5%,
日本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
意大利占世界工业生产的2.9%,
中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0.3%,
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40万吨,美国8600万吨,日本640万吨。中国的钢铁够打农具,锅,门窗拉手,铁钉吗?
http://www.southnews.com.tw/specil_coul/Lin/00/0183.htm
不知资料来源于何处。
《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位于南京市狮子山西麓的古静海寺遗址上,该馆通过4个展厅共130余幅(件)图片、史料和实物,向人们展示了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屈膝求和、割地赔款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一幕。馆内新增的条约陈列室,陈列着我国近代(至1949年)与外国政府签订的1100多个条约,其中大部分是不平等条约。所有这些,时刻在警示后人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近代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数量没有官方的说法。学者王铁崖的《中外旧约章汇编》记录了1100多个文件,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并不是条约。很多人误认为这1100个全都是条约。在确定分条约与非条约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不平等条约的定义和标准,包括法学和史学的学术界迄今仍然在讨论中。
北京大学的这位史学者认为,一个条约是否平等取决于两个因素:条约的缔结形式和程序是否平等;条约的内容是否对等,是否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其中尤以后者为主要根据。依据该标准来统计,近代中国签署了343个不平等条约。
https://www.russiancenter.pku.edu.cn/yjcg/kywj/257907.html
《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主要展出《南京条约》的史料。最近新增的一个陈列室把这1100条都作为条约显然不严谨。况且,整个陈列馆只有130余幅(件)图片、史料和实物,不可能陈列出这1100条的实物。
为什么中国官方不编撰民国断代史?
昆侖@Kunluntalk
70年过去了,为什么中国官方不编撰民国断代史?百年近代史,民国史,在时间上就是1840年英国坚船利炮敲开大清朽门,到1949年中国新政权建立这一百年的历史。好多人好奇,包括易中天,秦晖在内的国内著名历史学者,为何没有近代史、民国史的历史专著?更奇怪的是当前官方,为前朝修史,几乎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固有传统,爱新觉罗家族在取代了大明王朝后,依然循照中原王朝惯例,官修明史,但今天政权已立70余年,前朝历史,依然讳莫如深,几是禁区。
其实据我所知,修近代史,撰民国史,是现代每个史家的终极梦想。但大家有所不知,巴金在文革结束后的最大梦想,就是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但至死连个瓦片都能没攒起,至于修近代史民国史,几乎是不可能的梦想。
为什么我说任何一个墙内治史者,都不可能完成重建百年近代史的梦想?原因有二。
这主要涉及到中国当代官方意识形态的两个基点。官方对这一百年的历史定调,一是百年国家挨打屈辱史,二是百年民族救亡图存史,这二者是相互关联的因果逻辑,最后才能推导出1949年中共建政,是终结百年屈辱历史,实现民族独立,走上经济发展,今天迈向小康新时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叙事逻辑。
任何对百年近代史这两个基石的解构,直接就动摇了官方思想阵线的基础逻辑,必然引发整个上层建筑的坍塌,事关国本,因为事体巨大,就连官方,就因为敏感、关键、核要,至今70多年,都没有组织出版过一部官方意义上的近代史著作面世,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严峻冷酷的领域。
现在我从更宏观的大历史视野,来解构中国官方的这两个百年国本基石。此次只说论点,不展开详论。
第一,百年近代史,并非屈辱史,恰恰是中国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冲击、解体、蜕变的历史。这是中国社会模型跃升的关键时期,同一时期,整个东方都面临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制度变革,日本,印度都属于同一进程。1860-1890年的三十年洋务运动,就是大清版的改革开放,中华民国是在大清解体和西方宪政共同融合后的政治结果。
第二,1949年中共建政,是百年中国农业文明跃升工业文明努力失败的结果,是中国西北,东北小农经济,战胜江浙蒋介石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后果,是中国强大的农耕文明,面临西方百年工业文明冲击后,最终顽强站立,驱逐了工业文明的结果(点到为止)。
以上两点,就足以颠覆70年来,14亿国人所接受的正统历史观,如此,怎么可能会有百年近代史真相的问世?
军阀混战,每个军阀都有外国支持,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生灵涂炭,饿殍遍野。
也许这就是你想看到的。
1939年二战前各国工业份额:
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7%,
苏联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7.6%,
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3.2%,
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9.2%,
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4.5%,
日本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
意大利占世界工业生产的2.9%,
中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0.3%,
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40万吨,美国8600万吨,日本640万吨。中国的钢铁够打农具,锅,门窗拉手,铁钉吗?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18205916080095785/
http://www.southnews.com.tw/specil_coul/Lin/00/0183.htm
http://www.southnews.com.tw/specil_coul/Lin/00/0183.htm
不知资料来源于何处。
《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位于南京市狮子山西麓的古静海寺遗址上,该馆通过4个展厅共130余幅(件)图片、史料和实物,向人们展示了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屈膝求和、割地赔款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一幕。馆内新增的条约陈列室,陈列着我国近代(至1949年)与外国政府签订的1100多个条约,其中大部分是不平等条约。所有这些,时刻在警示后人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近代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数量没有官方的说法。学者王铁崖的《中外旧约章汇编》记录了1100多个文件,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并不是条约。很多人误认为这1100个全都是条约。在确定分条约与非条约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不平等条约的定义和标准,包括法学和史学的学术界迄今仍然在讨论中。
北京大学的这位史学者认为,一个条约是否平等取决于两个因素:条约的缔结形式和程序是否平等;条约的内容是否对等,是否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其中尤以后者为主要根据。依据该标准来统计,近代中国签署了343个不平等条约。
https://www.russiancenter.pku.edu.cn/yjcg/kywj/257907.html
《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主要展出《南京条约》的史料。最近新增的一个陈列室把这1100条都作为条约显然不严谨。况且,整个陈列馆只有130余幅(件)图片、史料和实物,不可能陈列出这1100条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