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uanlan.zhihu.com/p/430189574
作者: 海焰
1979年,国家为开国元帅彭德怀老总恢复名誉后,又为他相继补发了多年欠缺的工资,以及彭老总病逝后的丧葬费和抚恤金,合共4万8千元,全部交给了彭老总的前妻浦安修,这是怎么回事呢?
本期内容鉴哥就圈个有用历史,解密浦安修,她与彭老总早在1962年就已经正式离婚,脱离夫妻关系,为何国家为彭老总补发的4万8千元,却要全部交给浦安修呢?这笔钱,最后浦安修是如何处理使用的呢?
国家为彭德怀补发4万8千元,浦安修如何处理?
1979年3月初,解放军总参谋部管理服务处政委贾玉桂同志,奉命前往四川成都,找到成都军区负责人,将彭德怀元帅生前的遗物全部取了回来。回到北京后马上请示总部首长:该如何处理彭德怀同志的遗物?
然而令贾玉桂没想到的是,国家竟然决定这彭老总生前的所有遗物,全部移交给浦安修同志。因为彭老总和浦安修早在1962年就已经签署离婚协议,双方正式脱离夫妻关系,所以按照程序,应该将彭老总的遗物转赠给彭钢和彭启超等几个侄儿侄女才对。
但既然这是国家总部首长的决定,那贾玉桂就只能坚决执行。而除了彭老总生前的遗物之外,一起转交给浦安修的,还有国家为彭老总补发的工资,以及丧葬费和抚恤金,共计4万8千元。
彭老总留下的任何东西,都属于全国人民
而在收到前夫的遗物后,浦安修表现得非常意外,但同时也十分激动。她从与彭老总离婚之日开始,再到彭老总于1978年正式恢复名誉为止,一直都在遭受良心谴责和别人的非议。
现在国家既然将彭老总的遗物和补发工资,全部交给她,那就代表国家总部首长们已经彻底认可了她的身份,这让她心里非常感激。
但经过短暂的激动和兴奋后,浦安修就冷静了下来,她也是老革命了,党性原则和政治立场非常强,当然知道彭老总的遗物不仅只属于她一人,就连国家给彭老总补发的4万8千元工资和抚恤金,也应该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彭老总留下的任何东西,都属于全国人民。
所以为了决定彭老总的遗物去留,浦安修还专门邀请贾玉桂同志和彭老总的侄女彭钢,进行了多日的推敲和商议,最终决定了对彭老总遗物最正确的处理方式。
第一,彭老总随身携带的如“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全集”等共产主义书籍,全部留给浦安修作为纪念,而彭老总生前的随身手枪,以及使用过的一杆长猎枪,和大部分具有观瞻价值的物品,则是全部交给国家军博馆展出,让全国人民都了解到一个最真实的彭德怀;
第二,彭老总生前的电视机、收音机和手表等贵重物品,浦安修表示不拿任何一件,全部交由彭钢、彭启超等侄儿侄女。
而对于这个结果,所有人都非常满意,几个小辈对于浦安修的感官,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但这还不算完,浦安修在分配完彭老总的遗物后,又开始计划着,如何处理国家为他补发的4万8千元钱。
绝不动这笔钱,要分给最需要的人
在那个年代,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对普通人而言,却是一笔巨款,用来养老完全没有问题,而按照相关流程而言,虽然浦安修已经与彭老总离婚,但毕竟事出有因。
所以国家将这笔钱发给浦安修,也有照顾她晚年,让她老有所依的意思,可浦安修却并不是安于享乐之人,在拿到钱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绝不动这笔钱,要分给最需要的人,那么,浦安修最后又是如何处理这4万8千元钱的呢?
浦安修将这笔钱大概分为三份,第一份钱决定交给彭老总生前最亲近的人,比如曾经担任过彭老总警卫员兼作战参谋的景希珍同志,当过生活秘书的綦魁英同志,以及司机赵凤池同志。
当然也包括了包括彭钢、彭启超和彭梅魁等8名彭老总的侄儿和侄女,共计11人拿到了第一部分钱,而这部分钱大概合计1万6千元,大概占到彭老总工资和抚恤金的3分之一。
那么,浦安修为何要将钱分给景希珍,綦魁英和赵凤池这三个不算亲属的工作人员呢?这其实与彭老总生前的一个遗憾有关。
景希珍等三人,都是追随彭老总南征北战多年的革命战友,也因为彭老总起起落落,受了很多委屈,但他们却始终没有对彭老总有过哪怕一丝不敬。甚至彭老总在1965年到西南大三线担任第三副主任时,景希珍等人也是一路相随,生死患难与共,他们与彭老总之间的革命情谊,早就超越了亲人。
但彭老总在被迫离开军队后,却对景希珍、綦魁英和赵凤池等人心怀愧疚,认为他们跟着自己受了大委屈,连累了他们的前途,所以浦安修此举,就是在为了弥补彭老总生前对他们的愧疚。
第一份钱分出去后,还剩下3万2千元钱,对此浦安修也早有打算,她决定将另外的2份钱用来完成彭老总生前一直都想完成的愿望,以及处理彭老总的身后事。而彭老总的愿望很简单,也让人十分感动。
当初,彭老总在百忙之余回到老家乌石镇探亲时,就打算存下一些钱,捐给乌石小学,投资当地的教育,只可惜彭老总在新中国成立后军务繁重,加之后来命运多舛,一直未能成行。
所以浦安修就从剩下的3万2千元钱中,拿出了1万元,转赠给了彭老总家乡的乌石小学,在彭德怀纪念馆里,至今依然留存着这一张特殊的捐款单据。
乌石小学在得到浦安修的捐款后,曾经老旧破烂的祠堂改造房,全部整修成为了崭新大瓦房,1998年时,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张震上将,还专门到乌石小学参加了纪念彭德怀一百周年诞辰,对特意将乌石小学的名字改成了“彭德怀希望小学”。
第一、二份钱合计2万6千元被分出去后,国家为彭老总补发的钱还剩下2万2千元,而剩下的这笔钱,全被浦安修用来安排安排彭老总的身后事,先归还了公祭追悼会借的钱,又上交了彭老总多年欠下的党费,并拿出1万元上缴人民银行总行,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
做完这些事情,国家补发彭老总的4万8千元钱,还剩4000元,但令人钦佩万分的是,即便是这4000元,浦安修也分文未取,全部用作招待彭老总历史研究课题工作组的费用。
《彭德怀自述》热销,引发空前热议
而浦安修这么做,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许多人都对彭老总这位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或多或少存在一定误解。
尤其是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乱之苦的年轻人,对于彭老总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多少贡献,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事情,根本不知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浦安修觉得有必要为彭老总好好编写一部人物自传,为了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彭大将军。
浦安修甚至以编外人员的身份,加入了彭德怀传记编写小组的一份子,与所有工作人员查找资料,联系彭老总生前的战友搞清楚一些历史状况,夜以继日地奋战努力,再加上一些老革命同志的帮助,《彭德怀自述》一书,终于得以成功出版,而当时不明就里的一些人,也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到了彭老总到底是一位怎样伟大的人?
而值得一提的是,《彭德怀自述》一书刚一出版,马上就在社会上引发空前热议,和剧烈反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热销100万册,而购买这本书的主要受众人群,多以中学生为主。
而通过这一现象级的数据也深刻反映出了年轻一代对彭老总究竟是何等崇拜,因为《彭德怀自述》一书销量爆红,所以浦安修也间接获得了许多稿费,但浦安修对于这笔钱依然没有擅自动用。
在她看来,大家喜欢的是彭老总,而不是负责编书的人,所以她没有资格拿这笔钱。因此,浦安修就将稿费全部拿出来,给全国各地的独处小学进行了捐款,尤其是在彭老总为之鏖战,流血负伤得太行山区,都得到了浦安修不遗余力的捐款。
始终记挂一人,不敢忘怀
同时,浦安修还来及彭老总的叮嘱,从始至终一直记挂这一个人,那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左权将军,左权是备受彭老总推崇的好战友和好帮手。
当时,他们一个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员,一个是八路军前敌总参谋长,将帅相宜,打了许多大胜仗,但左权将军却在1942年,为了保护总部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撤离,不幸被炮弹击中,遗憾牺牲。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碧血千秋的37岁,也成为了彭老总心中永远的痛。
而对于这件事,浦安修一直都不敢忘怀,所以就特地拿出一大部分稿费,无偿捐献给了山西左权县的麻田学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彭老总对革命好战友,左权将军的哀思。
所以,通过浦安修在处理彭老总遗物和遗产事情上的高风亮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能证明浦安修绝对没有辜负元帅妻子的美名。
至于浦安修在彭老总人生最困难的时候,选择离婚这件事,其实只是历史大环境下的迫于无奈,而浦安修也因此备受非议,但殊不知,浦安修只是一个普通女人,一个人也默默承受了很多,更付出了很多,但她是坚强的,也是无愧的。
后来国家中组部还专门发表文章评论,对新中国原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的夫人浦安修,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她是一位高风亮节,无私奉献,党性原则很强的革命老干部,广大的共产党员,都应该向她学习。
所以,浦安修同志与彭老总一样,都是脱离了低级趣味,将人民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的人,是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的人,她的一身正气,以及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崇高革命情操,也值得我辈青年人尊敬和学习。
当然,作为组织成员,组织让干啥就干啥,让打自己脸就打自己脸,这是组织的优良作风。
是对浦安修听组织话的优良作风的表彰。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7934959
1973年4月彭德怀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8月病势垂危,9月的一天,专案组两名成员来到北师大找到浦安修,对她说:“彭德怀病重住院,你是否去看他?由你决定”。“他的病怎么样?”浦安修问。“病危。”来人回答。
浦安修低头流泪。为什么说“由你决定”?是不是有什么文章呢?沉默一阵后,浦安修说:“我还是不去吧!”“工宣队和我都在,是组织上通知你的”,专案组人员知道她害怕,这样回答她。“今天有你们在可以证明,你们不在谁来证明?”浦安修说。
1965年11月,彭德怀去三线,行前浦安修去吴家花园和彭德怀告别,是报告过彭真的。文革开始,彭真倒了,因为那次告别,浦安修被斗得死去活来。她确实害怕,因为不仅她受到株连,连她的亲属都受到株连。
专案人员再问了她一句:“你是不是再考虑一下”。浦安修没有勇气决定去不去,在北师大,她忍受了13年难以让人忍受的孤独,她以自己的勤劳,善良,忠实赢得了同情和友谊,在她的周围,有谁能理解彭德怀的冤屈和痛苦呢?看到浦安修所受的磨难,在她的周围,又有谁会劝她去看彭德怀呢?第二天,浦安修发高烧,北师大党委给彭德怀专案组打电话:“浦安修考虑她还是不去为好”。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0189574
作者: 海焰
1979年,国家为开国元帅彭德怀老总恢复名誉后,又为他相继补发了多年欠缺的工资,以及彭老总病逝后的丧葬费和抚恤金,合共4万8千元,全部交给了彭老总的前妻浦安修,这是怎么回事呢?
本期内容鉴哥就圈个有用历史,解密浦安修,她与彭老总早在1962年就已经正式离婚,脱离夫妻关系,为何国家为彭老总补发的4万8千元,却要全部交给浦安修呢?这笔钱,最后浦安修是如何处理使用的呢?
国家为彭德怀补发4万8千元,浦安修如何处理?
1979年3月初,解放军总参谋部管理服务处政委贾玉桂同志,奉命前往四川成都,找到成都军区负责人,将彭德怀元帅生前的遗物全部取了回来。回到北京后马上请示总部首长:该如何处理彭德怀同志的遗物?
然而令贾玉桂没想到的是,国家竟然决定这彭老总生前的所有遗物,全部移交给浦安修同志。因为彭老总和浦安修早在1962年就已经签署离婚协议,双方正式脱离夫妻关系,所以按照程序,应该将彭老总的遗物转赠给彭钢和彭启超等几个侄儿侄女才对。
但既然这是国家总部首长的决定,那贾玉桂就只能坚决执行。而除了彭老总生前的遗物之外,一起转交给浦安修的,还有国家为彭老总补发的工资,以及丧葬费和抚恤金,共计4万8千元。
彭老总留下的任何东西,都属于全国人民
而在收到前夫的遗物后,浦安修表现得非常意外,但同时也十分激动。她从与彭老总离婚之日开始,再到彭老总于1978年正式恢复名誉为止,一直都在遭受良心谴责和别人的非议。
现在国家既然将彭老总的遗物和补发工资,全部交给她,那就代表国家总部首长们已经彻底认可了她的身份,这让她心里非常感激。
但经过短暂的激动和兴奋后,浦安修就冷静了下来,她也是老革命了,党性原则和政治立场非常强,当然知道彭老总的遗物不仅只属于她一人,就连国家给彭老总补发的4万8千元工资和抚恤金,也应该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彭老总留下的任何东西,都属于全国人民。
所以为了决定彭老总的遗物去留,浦安修还专门邀请贾玉桂同志和彭老总的侄女彭钢,进行了多日的推敲和商议,最终决定了对彭老总遗物最正确的处理方式。
第一,彭老总随身携带的如“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全集”等共产主义书籍,全部留给浦安修作为纪念,而彭老总生前的随身手枪,以及使用过的一杆长猎枪,和大部分具有观瞻价值的物品,则是全部交给国家军博馆展出,让全国人民都了解到一个最真实的彭德怀;
第二,彭老总生前的电视机、收音机和手表等贵重物品,浦安修表示不拿任何一件,全部交由彭钢、彭启超等侄儿侄女。
而对于这个结果,所有人都非常满意,几个小辈对于浦安修的感官,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但这还不算完,浦安修在分配完彭老总的遗物后,又开始计划着,如何处理国家为他补发的4万8千元钱。
绝不动这笔钱,要分给最需要的人
在那个年代,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对普通人而言,却是一笔巨款,用来养老完全没有问题,而按照相关流程而言,虽然浦安修已经与彭老总离婚,但毕竟事出有因。
所以国家将这笔钱发给浦安修,也有照顾她晚年,让她老有所依的意思,可浦安修却并不是安于享乐之人,在拿到钱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绝不动这笔钱,要分给最需要的人,那么,浦安修最后又是如何处理这4万8千元钱的呢?
浦安修将这笔钱大概分为三份,第一份钱决定交给彭老总生前最亲近的人,比如曾经担任过彭老总警卫员兼作战参谋的景希珍同志,当过生活秘书的綦魁英同志,以及司机赵凤池同志。
当然也包括了包括彭钢、彭启超和彭梅魁等8名彭老总的侄儿和侄女,共计11人拿到了第一部分钱,而这部分钱大概合计1万6千元,大概占到彭老总工资和抚恤金的3分之一。
那么,浦安修为何要将钱分给景希珍,綦魁英和赵凤池这三个不算亲属的工作人员呢?这其实与彭老总生前的一个遗憾有关。
景希珍等三人,都是追随彭老总南征北战多年的革命战友,也因为彭老总起起落落,受了很多委屈,但他们却始终没有对彭老总有过哪怕一丝不敬。甚至彭老总在1965年到西南大三线担任第三副主任时,景希珍等人也是一路相随,生死患难与共,他们与彭老总之间的革命情谊,早就超越了亲人。
但彭老总在被迫离开军队后,却对景希珍、綦魁英和赵凤池等人心怀愧疚,认为他们跟着自己受了大委屈,连累了他们的前途,所以浦安修此举,就是在为了弥补彭老总生前对他们的愧疚。
第一份钱分出去后,还剩下3万2千元钱,对此浦安修也早有打算,她决定将另外的2份钱用来完成彭老总生前一直都想完成的愿望,以及处理彭老总的身后事。而彭老总的愿望很简单,也让人十分感动。
当初,彭老总在百忙之余回到老家乌石镇探亲时,就打算存下一些钱,捐给乌石小学,投资当地的教育,只可惜彭老总在新中国成立后军务繁重,加之后来命运多舛,一直未能成行。
所以浦安修就从剩下的3万2千元钱中,拿出了1万元,转赠给了彭老总家乡的乌石小学,在彭德怀纪念馆里,至今依然留存着这一张特殊的捐款单据。
乌石小学在得到浦安修的捐款后,曾经老旧破烂的祠堂改造房,全部整修成为了崭新大瓦房,1998年时,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张震上将,还专门到乌石小学参加了纪念彭德怀一百周年诞辰,对特意将乌石小学的名字改成了“彭德怀希望小学”。
第一、二份钱合计2万6千元被分出去后,国家为彭老总补发的钱还剩下2万2千元,而剩下的这笔钱,全被浦安修用来安排安排彭老总的身后事,先归还了公祭追悼会借的钱,又上交了彭老总多年欠下的党费,并拿出1万元上缴人民银行总行,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
做完这些事情,国家补发彭老总的4万8千元钱,还剩4000元,但令人钦佩万分的是,即便是这4000元,浦安修也分文未取,全部用作招待彭老总历史研究课题工作组的费用。
《彭德怀自述》热销,引发空前热议
而浦安修这么做,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许多人都对彭老总这位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或多或少存在一定误解。
尤其是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乱之苦的年轻人,对于彭老总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多少贡献,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事情,根本不知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浦安修觉得有必要为彭老总好好编写一部人物自传,为了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彭大将军。
浦安修甚至以编外人员的身份,加入了彭德怀传记编写小组的一份子,与所有工作人员查找资料,联系彭老总生前的战友搞清楚一些历史状况,夜以继日地奋战努力,再加上一些老革命同志的帮助,《彭德怀自述》一书,终于得以成功出版,而当时不明就里的一些人,也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到了彭老总到底是一位怎样伟大的人?
而值得一提的是,《彭德怀自述》一书刚一出版,马上就在社会上引发空前热议,和剧烈反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热销100万册,而购买这本书的主要受众人群,多以中学生为主。
而通过这一现象级的数据也深刻反映出了年轻一代对彭老总究竟是何等崇拜,因为《彭德怀自述》一书销量爆红,所以浦安修也间接获得了许多稿费,但浦安修对于这笔钱依然没有擅自动用。
在她看来,大家喜欢的是彭老总,而不是负责编书的人,所以她没有资格拿这笔钱。因此,浦安修就将稿费全部拿出来,给全国各地的独处小学进行了捐款,尤其是在彭老总为之鏖战,流血负伤得太行山区,都得到了浦安修不遗余力的捐款。
始终记挂一人,不敢忘怀
同时,浦安修还来及彭老总的叮嘱,从始至终一直记挂这一个人,那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左权将军,左权是备受彭老总推崇的好战友和好帮手。
当时,他们一个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员,一个是八路军前敌总参谋长,将帅相宜,打了许多大胜仗,但左权将军却在1942年,为了保护总部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撤离,不幸被炮弹击中,遗憾牺牲。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碧血千秋的37岁,也成为了彭老总心中永远的痛。
而对于这件事,浦安修一直都不敢忘怀,所以就特地拿出一大部分稿费,无偿捐献给了山西左权县的麻田学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彭老总对革命好战友,左权将军的哀思。
所以,通过浦安修在处理彭老总遗物和遗产事情上的高风亮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能证明浦安修绝对没有辜负元帅妻子的美名。
至于浦安修在彭老总人生最困难的时候,选择离婚这件事,其实只是历史大环境下的迫于无奈,而浦安修也因此备受非议,但殊不知,浦安修只是一个普通女人,一个人也默默承受了很多,更付出了很多,但她是坚强的,也是无愧的。
后来国家中组部还专门发表文章评论,对新中国原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的夫人浦安修,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她是一位高风亮节,无私奉献,党性原则很强的革命老干部,广大的共产党员,都应该向她学习。
所以,浦安修同志与彭老总一样,都是脱离了低级趣味,将人民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的人,是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的人,她的一身正气,以及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崇高革命情操,也值得我辈青年人尊敬和学习。
当然,作为组织成员,组织让干啥就干啥,让打自己脸就打自己脸,这是组织的优良作风。
是对浦安修听组织话的优良作风的表彰。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7934959
1973年4月彭德怀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8月病势垂危,9月的一天,专案组两名成员来到北师大找到浦安修,对她说:“彭德怀病重住院,你是否去看他?由你决定”。“他的病怎么样?”浦安修问。“病危。”来人回答。
浦安修低头流泪。为什么说“由你决定”?是不是有什么文章呢?沉默一阵后,浦安修说:“我还是不去吧!”“工宣队和我都在,是组织上通知你的”,专案组人员知道她害怕,这样回答她。“今天有你们在可以证明,你们不在谁来证明?”浦安修说。
1965年11月,彭德怀去三线,行前浦安修去吴家花园和彭德怀告别,是报告过彭真的。文革开始,彭真倒了,因为那次告别,浦安修被斗得死去活来。她确实害怕,因为不仅她受到株连,连她的亲属都受到株连。
专案人员再问了她一句:“你是不是再考虑一下”。浦安修没有勇气决定去不去,在北师大,她忍受了13年难以让人忍受的孤独,她以自己的勤劳,善良,忠实赢得了同情和友谊,在她的周围,有谁能理解彭德怀的冤屈和痛苦呢?看到浦安修所受的磨难,在她的周围,又有谁会劝她去看彭德怀呢?第二天,浦安修发高烧,北师大党委给彭德怀专案组打电话:“浦安修考虑她还是不去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