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清朝末年的老照片时,会有一个惊人发现,无论是南方还是在北方,整个国家似乎都是一片光秃秃的土地,树木很少见。
在我们的记忆中,农耕时代,不存在环境破坏,祖国应该是绿水青山。
清末老照片——河北一客栈
既然如此,照片中为何不见树木?
对此,人们看法不一。
有人说,那是反华分子故意丑化中国,他们见不到中国好,是居心险恶;也有人说,森林减少问题古已有之,到了清朝已经很严重了。
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符合事实?
美国探险家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在中国
先说丑化论,当时国外还没有环境保护这一说,资本主义国家对环境问题是1920年前后才重视起来的(这个问题后文还会详细叙述)。
既然如此,外国人怎么会拿中国没有森林说事?
如果是丑化中国,素材很多,比如抽大烟,卖儿卖女,上不起学等等,他们完全可以拍摄这样的照片啊。
这些问题在国外不是主流,而在清末的中国则非常普遍,他们想丑化,突出这些就可以了。
由此可见,所谓的阴谋论是站不住脚的。
那就只剩下一点,中国人随便砍伐,把树木都砍光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的确如此。
为树木砍伐?主要是取暖烧饭。
现在的人做饭,用的是天然气或者煤气,也有人用电磁炉。
用柴火做饭的事,只在偏远农村才会发生;而且还是年迈的人,家里穷,用不起电磁炉和燃气。
而在古代,用柴火做饭的现象非常普遍。
你也许会说,在液化气和煤气之前,不是有煤炭吗?
不错,中国不缺煤炭,煤炭资源很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国家的煤炭探明总储量在9000亿吨以上,世界排名第三,而且煤种齐全。
据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说,我国对于煤炭开采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人发现煤炭,利用煤炭,并不比资本主义国家晚。
早在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煤已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产品。
不过祖先当时并不叫煤炭,春秋时期称为石涅或涅石。
魏晋时期,称这种东西为石墨。
唐宋时期,又换了个名字,叫石炭。
直到明朝时期,才开始叫煤炭。
据说,在公元前一世纪,在中国,煤已经用于冶铁和炼铜。
17世纪中叶,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煤炭开采技术写得很详细。
包括地质勘探、开采、通风、提升以及瓦斯排放等等,这足以说明,当时我国的采煤业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了。 但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是,直到1870年之后,中国才出现了一座小型的“现代化”煤矿,而且是在台湾诞生的。 20多年后,在中国大陆,也只有十几个小型的“现代化”煤矿。
当时中国有4亿多人口,这十几个煤矿远远不够,甚至不够一个县城的人使用。
要知道,在2017年,中国拥有的煤矿是4900多个,产能达到50亿吨。
当然,这些煤炭相当一部分是用到了工业上。
据统计,中国在10年前生活用煤是人均90公斤,在20世纪70年代是400公斤。
4亿人每年的用量,保守估计是1.6亿吨。 那十几个小煤矿,确实是少得可怜。
因此,4亿人做饭都用柴火,那是个什么概念?需要多少树木才能满足?
1908年4月26日,苏州,盆景旁的当地人。
因此,在近代以前,砍柴卖炭是个热门的产业,有着庞大的产业大军。
既然从业人员很多,就有不少文人墨客来描述他们的生活。
唐诗“客满烧烟舍,牛牵卖炭车”,就是卖炭大军的真实写照。白居易的《卖炭翁》,描述得更加具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不过那时候,人口相对较少,供需矛盾还不那么突出,植被面积还不是太突出。
到了明朝时期,人口大大增加,是元朝的2倍。
明朝中后期,人口达到了将近2亿(明朝末期由于灾荒和战争,人口急剧减少),但是领土面积却只有900多万平方公里,比元朝减少了500万平方公里。
这样一来,供需矛盾能不突出吗?
公元1488年,明孝宗时期,一个名叫崔溥的官员遇到海难,在海上漂泊多日后到了东南沿海,被渔民救下。
中国政府将其一路向北,送回国内。
崔溥把路上的见闻写成了《漂海录》,其中这样描述中国的森林砍伐现象。
“北京即虞之幽州之地……其川污,其地沙土扬起,尘埃涨天,五谷不丰。 …… 医巫闾山,自北京以至于此,山皆童秃不毛。”
北京属于皇城,比较繁华的地区,这一带尚且如此,别的地方就更差了。
清末老照片——山西
到了清朝康乾时期,人口再次迎来井喷式增长,达到了惊人的3亿。
到了清朝末期,人口更是增加到了4亿。
不光如此,中国还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北方邻居,被掠夺走了150万平方公里。
人口多了,木炭需求量有增无减,可是土地总面积却减少了,能不砍伐树木吗?
这一来,木炭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因为人口增加之后,他不光是要烧炭做饭,首先是要吃粮食。
粮食哪里来?还不是要占有土地?那时候我们不能从国外进口粮食,只能自己解决。
还有一个被大多数人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清朝的人口增长,是建立在外来农作物在我国落户的基础上,并非康熙和乾隆的“英明领导”。
比如土豆、番薯等农作物,它们抗旱能力强,在山坡和沟坎都可以种植,旱涝保收。
有人说,在明朝万历年间,上述农作物就来到了中国。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一种农作物从进入到普及推广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
封建王朝基层控制能力很弱,政府对农民种植农作物根本不进行行政干预;不像现在,只要政府一个文件,想要种植什么农作物,马上就能推广。
因此,到了康乾时期,番薯和马铃薯等农作物,才开始大面积种植。
这就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自然灾害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下降了。
清朝之前,隔三差五会有大旱,一有旱灾,农作物就绝收,就饿殍遍野,人口急剧下降。
外来农作物的到来,这一现象改变不小,马铃薯和番薯养活了不少人,大家开始拼命造人。
但是这一来,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与之对应的是森林面积的减少。
本身人口增加,木炭需求量大大上升,可是森林面积却相对减少。
很自然,森林越砍越少,起初是村里的树木不见了,然后就砍田间地头的树木,之后把目标对准深山的森林。
人口增加不光是需要木炭,还需要住房。
我们现在的住房主要是楼房,用的是钢筋水泥,木材使用比例很小。
但是在近代,房屋的结构在北方主要是木头结构,南方是竹木结构,无论如何,都只能砍树。
房屋建起来了,不要家具吗?那时候没有不锈钢家具和大理石家具,也没有塑料家具,大都是木质家具,到时候还要砍伐树木。
即便乱砍滥伐,我国的木炭还是不够用。
事实上,木炭只能做饭,而不能用来取暖。
到了冬天,北方的农民只能坐在被窝里硬挺。
烧炭,那是土豪和官员的事,老百姓不是不想用,而是用不起。
至于烧水洗澡,那就更是奢望,不到春节,大家是舍不得烧水洗澡的。
清末老照片——开封
既然大家都洗不起澡,那身上的味道都是一样的。
大家走亲访友,或者赶庙会的时候,见面了也不会感到尴尬。
别说取暖、洗澡,事实上就是做饭,有些家庭也不是一日三餐烧火。
地主土豪,可以天天烧水做饭,因为他们不差钱。
中等收入的人,一天生活烧两顿饭。
低收入人群,每天只生火做一次饭。
那两顿怎么办?当然是吃凉食。
这样夏天还好办,到了冬天,肠胃就受不了,拉肚子是常有的事。
这现象并非清朝才有,在唐朝时期就存在。
唐代诗人孟郊在《苦寒吟》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
北宋诗人赵扩,不算是低收入人群,但是他也买不起柴,没办法只能把座驾给烧了——“毁车充薪”。
更有甚者,老百姓甚至常年吃冷饭。
在唐武宗时期,有个叫圆仁的日本僧人来华,路过山东的时候,遇到一个农民,看到他们不烧火做饭,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们怎么回事。
农民回答说,没有木材啊,只能凑合,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过来的,习惯了。
——“不曾煮羹吃,长年惟吃冷菜”,即使是来了亲友和贵客,也是“空饼、冷菜”招待。
由此可见,木材多么短缺。
清末老照片——甘肃
这种现象,到了民国时期也没有改变。
1930 年代学者陈翰笙曾经和北平社会调查所的职员,下乡对农民用柴情况进行过一次调查。
他们来到河北保定清苑县,抽样调查了 11 个村,结果让人难以置信。
因为燃料短缺,一般农户烧开饭煮粥的时候,并不像现在的人们那样“炖”上半个小时,而是汤烧开之后不到两分钟,就熄灭了。
至于喝开水,那更是奢侈的事,只有人生病服药的时候,才会烧开水喝。
要是平时,那就直接喝井水,哪怕是寒冬腊月,也不例外。
20世纪,中国已经有了煤矿,产能初具规模,但是老百姓也烧不起,六七十年代,喝开水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即使到了寒冬,农民也舍不得用煤炭取暖,煤火做饭之后,就把口盖上了,只留一个小眼,保证它不熄灭就行。
中国老百姓喝开水成为习惯,已经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了。
清末老照片——山东
清末老照片——南京
总而言之,在过去,人多地少,没有开采煤炭等能源,人们别无选择,为了生存下去,只能砍伐树木。
这不是觉悟的问题,而是生存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人活不下去,你和他谈环保,那不是扯淡?他肯定跟你急,或者跟你拼命。
乱砍滥伐造成恶果,我们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植被面积减少,山洪频发。
还有一点就是,水土流失,河水泥沙俱下,河床高度增加,洪水泛滥。
别说是清朝时期,古代的时候洪涝灾害已经很频繁。
大趋势是,随着时间推移,洪涝灾害越来越频繁。
秦汉时期平均每 41.1 年才会决口一次,到了宋元时期猛增长到平均 4.47 年一次,而到了民国不到两年就会有一次。
由此可见,清朝末年的老照片,并非别有用心的人抹黑中国,照片不会骗人,其中反映的全部是事实真相。
清末老照片——杭州
清末老照片——河北遵化
说明一点,文章引用照片,全都是美国植物探险家尼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在清末民初拍摄的。
他原来是荷兰人,侨居在美国。
迈耶1908年,回到美国后,正式加入美国国籍。
美国总统罗斯福看了他拍摄的照片之后深感震惊,1920年,他在国会上发表了一个有关保护自然重要性的讲话,呼吁全社会重视环境保护,任何自然要和谐共存。
感到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政府和全社会也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光秃秃的山早已成为历史。
尽管任重道远,但是我们的环境保护得越来越好,人们的环保意识极大增强。
相信我们的水会更清,天会更蓝,森林面积会越来越大。
地上不拔那些乱长的小树苗,没多久就能长不少,因为我们芝加哥挨着大湖,绿化就很好。你到加州看看,到处光秃秃的。
黄河流域孕育古代文明,是因为它两岸土地干松软厚,易于用人力畜力耕种的土地。但生态极其脆弱,水土流失和碱化严重,根本不可能让这么多人过上好日子。
虽然很罗嗦
人口压力减小,大趋势向好。别瞎折腾。
付成双:文明进步的尺度:美国社会森林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962.html
当我们看到清朝末年的老照片时,会有一个惊人发现,无论是南方还是在北方,整个国家似乎都是一片光秃秃的土地,树木很少见。
在我们的记忆中,农耕时代,不存在环境破坏,祖国应该是绿水青山。
清末老照片——河北一客栈
既然如此,照片中为何不见树木?
对此,人们看法不一。
有人说,那是反华分子故意丑化中国,他们见不到中国好,是居心险恶;也有人说,森林减少问题古已有之,到了清朝已经很严重了。
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符合事实?
美国探险家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在中国
先说丑化论,当时国外还没有环境保护这一说,资本主义国家对环境问题是1920年前后才重视起来的(这个问题后文还会详细叙述)。
既然如此,外国人怎么会拿中国没有森林说事?
如果是丑化中国,素材很多,比如抽大烟,卖儿卖女,上不起学等等,他们完全可以拍摄这样的照片啊。
这些问题在国外不是主流,而在清末的中国则非常普遍,他们想丑化,突出这些就可以了。
由此可见,所谓的阴谋论是站不住脚的。
那就只剩下一点,中国人随便砍伐,把树木都砍光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的确如此。
为树木砍伐?主要是取暖烧饭。
现在的人做饭,用的是天然气或者煤气,也有人用电磁炉。
用柴火做饭的事,只在偏远农村才会发生;而且还是年迈的人,家里穷,用不起电磁炉和燃气。
而在古代,用柴火做饭的现象非常普遍。
你也许会说,在液化气和煤气之前,不是有煤炭吗?
不错,中国不缺煤炭,煤炭资源很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国家的煤炭探明总储量在9000亿吨以上,世界排名第三,而且煤种齐全。
据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说,我国对于煤炭开采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人发现煤炭,利用煤炭,并不比资本主义国家晚。
早在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煤已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产品。
不过祖先当时并不叫煤炭,春秋时期称为石涅或涅石。
魏晋时期,称这种东西为石墨。
唐宋时期,又换了个名字,叫石炭。
直到明朝时期,才开始叫煤炭。
据说,在公元前一世纪,在中国,煤已经用于冶铁和炼铜。
17世纪中叶,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煤炭开采技术写得很详细。
包括地质勘探、开采、通风、提升以及瓦斯排放等等,这足以说明,当时我国的采煤业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了。
但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是,直到1870年之后,中国才出现了一座小型的“现代化”煤矿,而且是在台湾诞生的。
20多年后,在中国大陆,也只有十几个小型的“现代化”煤矿。
当时中国有4亿多人口,这十几个煤矿远远不够,甚至不够一个县城的人使用。
要知道,在2017年,中国拥有的煤矿是4900多个,产能达到50亿吨。
当然,这些煤炭相当一部分是用到了工业上。
据统计,中国在10年前生活用煤是人均90公斤,在20世纪70年代是400公斤。
4亿人每年的用量,保守估计是1.6亿吨。
那十几个小煤矿,确实是少得可怜。
因此,4亿人做饭都用柴火,那是个什么概念?需要多少树木才能满足?
1908年4月26日,苏州,盆景旁的当地人。
因此,在近代以前,砍柴卖炭是个热门的产业,有着庞大的产业大军。
既然从业人员很多,就有不少文人墨客来描述他们的生活。
唐诗“客满烧烟舍,牛牵卖炭车”,就是卖炭大军的真实写照。白居易的《卖炭翁》,描述得更加具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不过那时候,人口相对较少,供需矛盾还不那么突出,植被面积还不是太突出。
到了明朝时期,人口大大增加,是元朝的2倍。
明朝中后期,人口达到了将近2亿(明朝末期由于灾荒和战争,人口急剧减少),但是领土面积却只有900多万平方公里,比元朝减少了500万平方公里。
这样一来,供需矛盾能不突出吗?
公元1488年,明孝宗时期,一个名叫崔溥的官员遇到海难,在海上漂泊多日后到了东南沿海,被渔民救下。
中国政府将其一路向北,送回国内。
崔溥把路上的见闻写成了《漂海录》,其中这样描述中国的森林砍伐现象。
“北京即虞之幽州之地……其川污,其地沙土扬起,尘埃涨天,五谷不丰。 …… 医巫闾山,自北京以至于此,山皆童秃不毛。”
北京属于皇城,比较繁华的地区,这一带尚且如此,别的地方就更差了。
清末老照片——山西
到了清朝康乾时期,人口再次迎来井喷式增长,达到了惊人的3亿。
到了清朝末期,人口更是增加到了4亿。
不光如此,中国还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北方邻居,被掠夺走了150万平方公里。
人口多了,木炭需求量有增无减,可是土地总面积却减少了,能不砍伐树木吗?
这一来,木炭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因为人口增加之后,他不光是要烧炭做饭,首先是要吃粮食。
粮食哪里来?还不是要占有土地?那时候我们不能从国外进口粮食,只能自己解决。
还有一个被大多数人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清朝的人口增长,是建立在外来农作物在我国落户的基础上,并非康熙和乾隆的“英明领导”。
比如土豆、番薯等农作物,它们抗旱能力强,在山坡和沟坎都可以种植,旱涝保收。
有人说,在明朝万历年间,上述农作物就来到了中国。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一种农作物从进入到普及推广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
封建王朝基层控制能力很弱,政府对农民种植农作物根本不进行行政干预;不像现在,只要政府一个文件,想要种植什么农作物,马上就能推广。
因此,到了康乾时期,番薯和马铃薯等农作物,才开始大面积种植。
这就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自然灾害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下降了。
清朝之前,隔三差五会有大旱,一有旱灾,农作物就绝收,就饿殍遍野,人口急剧下降。
外来农作物的到来,这一现象改变不小,马铃薯和番薯养活了不少人,大家开始拼命造人。
但是这一来,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与之对应的是森林面积的减少。
本身人口增加,木炭需求量大大上升,可是森林面积却相对减少。
很自然,森林越砍越少,起初是村里的树木不见了,然后就砍田间地头的树木,之后把目标对准深山的森林。
人口增加不光是需要木炭,还需要住房。
我们现在的住房主要是楼房,用的是钢筋水泥,木材使用比例很小。
但是在近代,房屋的结构在北方主要是木头结构,南方是竹木结构,无论如何,都只能砍树。
房屋建起来了,不要家具吗?那时候没有不锈钢家具和大理石家具,也没有塑料家具,大都是木质家具,到时候还要砍伐树木。
即便乱砍滥伐,我国的木炭还是不够用。
事实上,木炭只能做饭,而不能用来取暖。
到了冬天,北方的农民只能坐在被窝里硬挺。
烧炭,那是土豪和官员的事,老百姓不是不想用,而是用不起。
至于烧水洗澡,那就更是奢望,不到春节,大家是舍不得烧水洗澡的。
清末老照片——开封
既然大家都洗不起澡,那身上的味道都是一样的。
大家走亲访友,或者赶庙会的时候,见面了也不会感到尴尬。
别说取暖、洗澡,事实上就是做饭,有些家庭也不是一日三餐烧火。
地主土豪,可以天天烧水做饭,因为他们不差钱。
中等收入的人,一天生活烧两顿饭。
低收入人群,每天只生火做一次饭。
那两顿怎么办?当然是吃凉食。
这样夏天还好办,到了冬天,肠胃就受不了,拉肚子是常有的事。
这现象并非清朝才有,在唐朝时期就存在。
唐代诗人孟郊在《苦寒吟》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
北宋诗人赵扩,不算是低收入人群,但是他也买不起柴,没办法只能把座驾给烧了——“毁车充薪”。
更有甚者,老百姓甚至常年吃冷饭。
在唐武宗时期,有个叫圆仁的日本僧人来华,路过山东的时候,遇到一个农民,看到他们不烧火做饭,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们怎么回事。
农民回答说,没有木材啊,只能凑合,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过来的,习惯了。
——“不曾煮羹吃,长年惟吃冷菜”,即使是来了亲友和贵客,也是“空饼、冷菜”招待。
由此可见,木材多么短缺。
清末老照片——甘肃
这种现象,到了民国时期也没有改变。
1930 年代学者陈翰笙曾经和北平社会调查所的职员,下乡对农民用柴情况进行过一次调查。
他们来到河北保定清苑县,抽样调查了 11 个村,结果让人难以置信。
因为燃料短缺,一般农户烧开饭煮粥的时候,并不像现在的人们那样“炖”上半个小时,而是汤烧开之后不到两分钟,就熄灭了。
至于喝开水,那更是奢侈的事,只有人生病服药的时候,才会烧开水喝。
要是平时,那就直接喝井水,哪怕是寒冬腊月,也不例外。
20世纪,中国已经有了煤矿,产能初具规模,但是老百姓也烧不起,六七十年代,喝开水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即使到了寒冬,农民也舍不得用煤炭取暖,煤火做饭之后,就把口盖上了,只留一个小眼,保证它不熄灭就行。
中国老百姓喝开水成为习惯,已经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了。
清末老照片——山东
清末老照片——南京
总而言之,在过去,人多地少,没有开采煤炭等能源,人们别无选择,为了生存下去,只能砍伐树木。
这不是觉悟的问题,而是生存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人活不下去,你和他谈环保,那不是扯淡?他肯定跟你急,或者跟你拼命。
乱砍滥伐造成恶果,我们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植被面积减少,山洪频发。
还有一点就是,水土流失,河水泥沙俱下,河床高度增加,洪水泛滥。
别说是清朝时期,古代的时候洪涝灾害已经很频繁。
大趋势是,随着时间推移,洪涝灾害越来越频繁。
秦汉时期平均每 41.1 年才会决口一次,到了宋元时期猛增长到平均 4.47 年一次,而到了民国不到两年就会有一次。
由此可见,清朝末年的老照片,并非别有用心的人抹黑中国,照片不会骗人,其中反映的全部是事实真相。
清末老照片——杭州
清末老照片——河北遵化
说明一点,文章引用照片,全都是美国植物探险家尼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在清末民初拍摄的。
他原来是荷兰人,侨居在美国。
迈耶1908年,回到美国后,正式加入美国国籍。
美国总统罗斯福看了他拍摄的照片之后深感震惊,1920年,他在国会上发表了一个有关保护自然重要性的讲话,呼吁全社会重视环境保护,任何自然要和谐共存。
感到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政府和全社会也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光秃秃的山早已成为历史。
尽管任重道远,但是我们的环境保护得越来越好,人们的环保意识极大增强。
相信我们的水会更清,天会更蓝,森林面积会越来越大。
地上不拔那些乱长的小树苗,没多久就能长不少,因为我们芝加哥挨着大湖,绿化就很好。你到加州看看,到处光秃秃的。
黄河流域孕育古代文明,是因为它两岸土地干松软厚,易于用人力畜力耕种的土地。但生态极其脆弱,水土流失和碱化严重,根本不可能让这么多人过上好日子。
虽然很罗嗦
人口压力减小,大趋势向好。别瞎折腾。
1650—1850年,美国人共清理了46万平方英里的森林。1850—1910年,又清理了80万平方英里,相当于1.9亿英亩,折合每天毁林13.5平方英里。到1920年,美国的原生林只剩下1.38亿英亩,而东北部和中西部已经失去了96%的原始森林。这就意味着,至19世纪末,除了零散的地区以外,美国东部的原始森林已经基本上被砍伐殆尽。
付成双:文明进步的尺度:美国社会森林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