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子的职业@民国时期众生相(2)

古树羽音
楼主 (文学城)

从北京妇女报刊(1905~1949)的一端看民国时期关于女子职业的记述

(笔者注1:读者可以从其独特的包罗万象的资料性和趣味性中窥视到当时社会习俗和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于民国时期的女子职业或者说是谋生手段的报端刊物中,涉及到这类内容的【时报】的「专页」仅有五个。为什么比起其他话题,比如仪容等议论要少得多呢?在笔者看来,那时候的民国时期,女性的职业确实是非常非常的少,因为当时的女子从业范围有限,且多数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谈不上是一种职业。下面我就分别来介绍这几个「专页」。

1939年3月21日「女招待专页」,这个专页的刊头题画为:一些就餐的男士们已经醉得东倒西歪,桌上杯盘狼藉,浓妆艳抹的女招待手持托盘而入。题目「不容易」一文讲的故事道出了女招待工作的艰辛:“不论是怎样的人物,掏粪夫也好,绅士派的先生也好,对任何人都要笑脸相迎,叫声‘二爷’。饭座划拳,要陪着划,可又不能自己老胜利呀,至少要让几拳,让人家欢喜。哪个房间敲盘子,就需要迅速跑到哪间屋子里,一天跑来跑去,屈指计之,不知道若千里路。遇见酒鬼,胡言乱语,还会乱扯乱闹。喊菜名,菜来了,一样一样端上去,人家吃完了,一样一样撤下来,还要倒茶,点烟,打毛巾”。

「招待待今昔观」的作者将北京出现女招待的始末,述说得十分详细:“北京之有女招待,远在十年前(笔者注:1929年前后)。而最兴盛期,是在六七年前。女招待盛行时,除去普通馆子都添女招待之外,二荤铺也添女招待,几乎切面铺子和小饭棚子全有女招待。莺莺雀雀,热闹之极。什么东西,是你也有,我也有,那么就需要竞争了。当时各个饭铺纷纷标新立异,有的门前竖起牌子,上写新添女招待,美丽的女招待,更有的写女学士招待。那时,初兴女招待,有些好色之徒,觉得逛窑子最多只能待一个钟头,不如吃女招待,一边喝酒吃饭,一边和女招待逗闷子,混熟了还可以有别的好处,于是一个一个饱吃女招待,只闹得丑生四起,丑态百出。有不喜欢这个调调的人,有时想找一家没用女招待的小馆,简直是个难题。饭店老板,当然愿意饭桌越多越好。可是添了女招待,客人渐渐反倒少了。所以过了一个时期,又都纷纷散去女招待。到现在,前门一代的小馆子,差不多十分之八还保留女招待;东城西城的馆子女招待渐渐绝迹;西单东四的繁华大街,还保留有女招待;宣外还有一家,新南大街有一家,全不如前门了”。

1939年6月20号的「老妈专页」的刊头画,惟妙惟肖地勾画了一个女仆一手托着盘子,一手为坐在沙发上的姥爷点烟,躬身屈膝,模样很是卑贱。老妈子的意思,就是女佣人。「娘姨」一文的作者介绍道:“在江浙一带,叫老妈子为娘姨。种类很多,有粗做娘姨,细作娘姨,梳头娘姨,针线娘姨,烧饭娘姨等等之别,各司其事。每天一大早,那个荐头店(也叫佣工介绍所)门前的两条长板凳上,老得,少的,村的,俏的坐满了一大片,你爱什么样,随便挑吧“。

「也有好人」一文写道:”老妈子里也有好人,勤快干净,能替主人打算,小心做事。好老妈,比家里人都强,应她懂得节俭之道。好老妈,自然不会被免职,那是铁饭碗“。「好的少」,「恶习」,「难选」则是几篇对老妈含贬义的文章,其内容不外乎茶余饭后,人们的风言风语,街头井端的谣传,十分不堪入目。

1939年6月23日,干脆就是「妓女专页」,专页刊头画中一个男士被两名轻薄女子左拉又扯,一看便知是妓女在拉客的场面。「可怜虫」一文讥讽地说道:”以肉体去换生活费,见人强为欢笑,是天下最难的事情。妓女两者得兼,所以谓之可怜虫。俗以火坑喻妓说,足知那是不好受的。多老多难看者,就是个贼也得去奉迎,去接受举动,其苦可知。有鸨母的妓女,若是不好好的招待客人,或是生意淡淡,便要受罚,任什么想不到的责罚都有。也许刚刚受责,立刻就得出来酬应,擦去了眼泪,换上笑容,这是如何的痛苦。没有一个像人的,为了衣食的不周全,为了鸨母的虐待,为了病,为了精神的疲惫,差不多全是脸青而瘦,眼圈如鬼“。

「候补姨太太」谈到了妓女的归宿问题:“妓女多半是给阔人当姨太太,所以姨太太有窑变一名,妓女有候补姨太太之实”。因为“妓女不止摩登,而且一切应酬工架,都受过绝对的训练,比讨小户人家的妞儿,盛强百倍”。不过即使这样,仍被人们认为”等于是秃子当和尚,是一样将就的材料“。

1939年8月1号是「媒人专页」,刊画中是一名媒婆居中,四周四位青年男女被她以一条红带子拉在一起的情景。「陈列品」一文将媒人比作陈列品,已不那么受人“待见”了:“那是古时候的事。想当年,‘大媒’被谓之为‘大宾’,那可了不起。到了女家,女家恭维备至;到了男家,照样是众星捧月,声势赫赫,不可一世。物极必反,一个跟头,由三十三天跌落至十八层地狱,竟自无人理会,成了陈列品”。

「多事」一文作者也道:“谁都知道媒人难做,但是谁都还要做媒,这真是有点莫名其妙。媒,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就得挨骂受褒贬,负责任;打起官司了,还得上公堂,真不是人干的。给人做媒,是多事。所谓‘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双’这话是不是不适用于今日了”。

1940年1月20号「丫头专页」的刊头画是一稚嫩的小姑娘,却要做出一副卑恭的模样,手拿大烟去为其主人服务的悲惨境遇。「虐婢与红楼梦」一文形象地揭示出丫头的悲惨境遇:“好像天经地义一样,对丫头没有不虐待的,其中原因很多。其一,为了省钱而买丫头,因为雇佣女仆每月要发工钱的。但买一个丫头,一劳永逸,以后再也用不着花工钱了,所以帐算起来比较划算。其二,听指挥。雇佣女仆不能任意指使,在她工作范围外的事,你若命令她,她可以不接受。但丫头则不然,做主人的总是想,‘你是我花钱买来的’。于是,叫她往东,不敢往西。其三,丫头是不能辞职的,除非偷跑,但捉回去,更加倒霉;而女仆是合则留,不合则去。其四,丫头买来时,岁数很小,做错了事要挨打,女人主人打溜了手,越打越凶,主人威风与日俱张,丫头的倒霉也就与日俱深了。其五,在以前,打丫头是没有罪的,即或打死两个,也没人敢拦着。因此,丫头就去落到可怜而残酷的深渊里了”。

「逃不出这几关」一文中讲述了丫头们的普遍归宿:“一卖到人家,她这条命就不能认为是她自己的了。她的主人就是活阎罗,要她几时死,她就得几时死。幸而不被打死,或是再长得俊俏一点,结果不是卖给别人做姨太太,就是被姥爷收了房,再不然就是给少爷问了鼎。即使命再好些,得着老爷宠爱,同时太太又呜呼哀哉,然而老爷一死,不给轰出去,就算面子。即使扶了正,养了儿子,旁人还瞧不起她,笑她丫头出身,骂她儿子是丫头养的,依然没有地位”。

综上,从【实报】的关于女性“职业”或者说谋生手段的仅仅五个专页,虽然是报端刊尾,似乎是市井中的闲言闲语,但今天的读者们可以了解到生活在民国时期女性,特别是社会底层阶层的妇女社会存在及其卑微的地位。

参考:关于女子的仪容@民国时期众生相(1)

注2:这个系列,版权是光明日报出版社,笔者仅负文责

老商
解放后妇女翻了身,从女子无才便是德,改变成女孩也可接受高等教育,理功课,文科,也有攻读历史的,等等,受人尊重!
古树羽音
问好,商博!您比报章总结得还要全面到位呀。是呀,很多的历史变故改变了女性的人生。说不定还会在窑洞纺线线,子孙绕膝呢,哈哈
老商
近代女子比较集中的地方有:纺织厂,制衣厂,商店营业员,空姐,电台女主播,女秘书,中国女排,坛里有:古树博,等不一而足,哈
古树羽音
谢谢商博,周末总是带来坛内一笑。上海纺织业发达,纺织女工的形象很迷人。女跳水队员/女飞行员/女排!真棒!
老商
你,,,也,,,,真棒 !
通州河
到了台湾,社会形态也差不多,我有个70岁的台湾朋友,住在台北如同北京天桥一般龙蛇混杂的地段,说起当年的台湾让我大开眼界

他高中班上成绩最好的同学,一位女同学,也是他的邻居,

高中毕业直接去了酒楼上班,

说是酒楼,其实就是类似陪酒唱歌睡觉的娱乐场所。

那差不多是1960年代末,听完我是大吃一惊,反复求证是不是真的,

是自愿的,还是父母强迫的?因为有些女孩子爱虚荣,为了挣快钱,真的有自愿去娱乐场所挣钱的,

我朋友的同学这种情况说是父母强迫的,这么多年了,他还为她感到遗憾,说她是非常顶尖的学生。

 

 

老商
纺织厂女工多,男孩子不敢娶,三班倒,离多聚少,
老商
二岸差不多,直到现在大陆城镇还不是莺燕群飞!环肥燕瘦任你挑,
古树羽音
啊,是这样。北京朝阳区也有很大的一个部分是纺织厂,包括宿舍,都是红色的砖楼,去游泳池总要经过,那里的孩子们很是骄傲。
通州河
很久没回去了吧?现在色情娱乐场所早就没有了,地下的会有,但明面上真的没有了。
c
chufang
上海二十年代就有不少日本纱厂雇佣了不少女工。
古树羽音
问好,河博!悲惨的故事。看来,任何地方,处于社会底层的总是弱势的女性。
老商
退休后都成了"朝阳大妈"啦!
老商
还有女童工,很可怜!老商很想帮她们脱离苦海,但, 无能为力!
古树羽音
资本经济发展的暗部。据说本地也有不少地方,比如旅游/温泉/繁华等街区也有。甚至改变名目,美其名曰:交际。
老商
所以要读书,受过高等教育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没文化在任何社会都是低端人口,
古树羽音
啊,原来出自地名啊!学习了,我一直不明白网上的"朝阳大妈",一位她们长得都像向日葵般的靓丽呢。
通州河
是,任何社会都一样,底层都不会好。他们小时候吃一个鸡蛋也是很奢侈的事情
古树羽音
问好,芳芳博!记得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有一本描写上海纺纱女工的故事。还有上官云珠演的女工人,记忆深刻。
古树羽音
商博提到了女童工,想起了一部日本电影【野麦岭】,就是一部女童工的悲惨世界。
古树羽音
商博讲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伴随社会经济的进步,任何分工,只要敬业,都慢慢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提升的。
老商
这一点要向犹太人学习,他们很重视教育,二战前在德国高薪职业的如:医生,律师,科学家有不少就是犹太人,
古树羽音
有人,就有了社会,有了私欲,就发生了不公平,人与人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我在巴黎/华府/大阪都看到了无家可归的男人们。
老商
我去油管上找找,不懂日文可以自动翻译成中文(字幕)
通州河
这个涉及到分配问题,国家发展了,就有责任在职业导向及救济上做些事情,让一般的底层百姓也有尊严。坦率说这个和国家的
老商
这叫行行出状元,是种外交辞令。("没有错误的废话" ! )" 农民除了"种田大王"个个都想朝城里钻!
古树羽音
对,我也有点儿棒:土插队,扛木头/割麦子/盖房子/烧砖瓦;洋插队,洗盘子/打字员/布置会场;成家立业,喂猫遛狗,剪枝拔草
c
chufang
中学课文有夏衍的“包身工”,还有沪剧《星星之火》。
老商
你是伟大的女性,你老公娶了你如同彩票中了奖!哈哈!不许生气!我讲的是真话,可以向毛主席保证(学走老弟名言)
古树羽音
谢谢芳芳博提醒!我真是老年痴呆了,就是想不起来夏衍的名字,哎。
古树羽音
这是中文链接,很好的电影:https://nunuyingyuan.com/movie/5653
老商
"女人们"呢?都被人收留(收养)了 ?
明初
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啊。你眼中的所谓底层,难道不是你这类所谓的高层贪得无厌造成的?左一口底层右一声底层的,你又算哪一层的?

左一口底层右一声底层的,你又算哪一层的?

如果收入不高的体力劳动者在你眼中就是底层的话,毛时代的马洪亮当年,有没有尊严呢?

胡温国民党影子政权统治之下营造的庸俗社会文化及封建的社会意识观念,毁掉的不止只是二代人啊。。。。。。!

 

古树羽音
商博正确!离开土地是人类进步的表现。将来说不定“种菜种谷”,全部都是在集约化工厂内机械完成。如同北欧的蔬菜工厂。
老商
又犯规了!"老太婆","老年痴呆"都是文学城的禁词,
老商
谢谢加谢谢!
古树羽音
河博讲得有一定道理。恕我所见,德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分工等较为全面了,干什么的都是值得尊敬的。甚至,不好意思见内里

甚至听我的房东说了两个事情:一个是狗娃达到了一定的重量,也会得到政府响应的福利。

另一个就是,对于身体不自由的人士(残疾人),政府会发放福利券,让他们去一些场所,满足生理的需要。

通州河
所有这些有一个大前提,社会的财富足以支撑这些福利
古树羽音
问好,明博!我倒是赞同您所言:“庸俗社会文化及封建的社会意识观念,毁掉的不止只是二代人啊”,蚂蚁之洞,溃之大坝。
古树羽音
如今北美的犹太人更是如此吧。几乎充斥了上层建筑和经济技术的高端层层面面。
老商
政府会发放福利券 ?? 不好意思,老商怕难为情,点击进内看!

如同"慰安劵" ??

古树羽音
是的,绝对条件。德国没有美国那样辉煌,也不像日本那样靓丽;但真是反省了资本/战争的反人道,所以,较为尊重人性和分工。
古树羽音
没想到,商博在这里给了一个“坑”,我马上骑车冒高温冲去图书馆学习学习,研究研究:(((
老商
羽音姑娘英明!
古树羽音
具体我不懂德语,无法证实。但是房东们,不会说谎话的,我想。也许是变相的什么途径?

比如,我看到了街头的流浪汉身旁都有一只大狗狗,很大的。

就问,哪里来的那么多大狗呢?(德国黑背/比利时牧羊犬/阿尔皮斯的放牧犬)

房东说,因为,那样每月会得到救济补助金的。

老商
见内,

我相信这是真的 , 残障人也是人,是人都会有生理慾望,包括老商。

老商
哈哈!姑娘没想到的事多了去啦!,不是研究研究,是烟酒烟酒,
吾道悠悠
改开初期,上海纺织系统约有40万职工,

随着改开深化,40万职工大都下岗。

吾道悠悠
民国期间,上海的香烟厂女工也很多,

江青曾做过香烟厂女工的夜校老师。

古树羽音
谢谢悠悠博的珍贵数字资料!那一定是被国外的廉价的化纤(曾几何时‘的确良’是时髦)进口所挤兑。工业化的重新组合造成个人悲剧
古树羽音
谢谢!那时的卷烟的工艺流程,一定会需要很多的半手工方式的女工从事,辅助机器生产。
吾道悠悠
是的,纺织厂和香烟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人工。
古树羽音
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网友们挖一挖当年【汉阳造】等等其他产业的历史,特别是民族产业,虽然那时很落后于西方的大工业时代。
古树羽音
嘻嘻,河东狮子吼,可是要吓跑了人的,哈哈
老商
你就坐镇图书馆,馆长休假,你代理!
老生常谈12
不是外国,主要是中国自己化纤突飞猛进,除了四三引进计划的4大化纤外,还有辽化三大化纤,仪征30万吨化纤等
古树羽音
问好,谈博!引来了更加详实的数据,谢谢。技术的进步,还有产品的牢固性(记得冰河割芦苇,布袜子/手套/衣服很快就是大洞洞)
吾道悠悠
这么热的天还去图书馆勉强,真是好学之人。
加州花坊
请问朝阳大妈和小脚侦缉队功能有区别吗?
老商
我也是道听途说,可能是的吧!问问老北京,走老弟(走资派还在走)
吾道悠悠
应该上海原纺织工人有更多,

在58年左右,由于当时上海纺织企业过多,而新兴的电子工业企业不够,上海将部分纺织工厂改建为电子工厂,如上无一厂,上无二厂,上无三厂,上无六厂,上无七厂等前身都是纺织厂。

纺织工人成了无线电厂工人,工人们很高兴,毕竟纺织厂三班制的挡车工比较辛苦。

老商
李先念在上海住院把小护士肚子弄大了,江泽民邦善后,护士的爸妈不敢吭声。

民间没人管,扫黄打黑,越打越黑越打越黄,转入地下。

古树羽音
哈哈哈,假装积极的。实际上是去游泳池玩了。
古树羽音
谢谢悠悠博详尽的数据资料!上海的工业转向快,至今保持工商业特大城市。曾几何时纺织业称雄的我英国利物浦,就显得衰落了。
古树羽音
我还真在大学当了十几年“代理”馆长呢,从最初的空空荡荡发展到人满扩张,学生们都又重新认识了活字媒体。
攸墨尔
中国现代女子最幸福, 古代的太苦了,都不愿意回忆了。 问好古树老师。
古树羽音
哇哇哇哇哇,高兴在这里见到歌唱家!How Long!你好吗?是的,我也这样认为。哈哈哈,仅仅是坐家望窗外的老太婆了:)
吾道悠悠
这大概是八卦,老江主政上海时,
攸墨尔
哇哇,你多自信啊敢称自己老太婆?
老商
看电影:"野麦岭"有感 ,

看完"啊,野麦岭"的电影,深受感动,这是部优秀的作品,缫丝厂的女工过着非人的生活,为她们的遭遇深表同情,中午只有十分钟的午餐,像奴工一样地干活,那个胖女孩受不了苦自尽了,哥哥在背妺妹回家的途中,妹妹死了,有阶级就有压迫,就有剥削,影片中也串插着感情的故事,会计和女工的真情,少东家的紿乱终弃,

谢谢羽音姑娘介绍的好影片

古树羽音
哈哈哈,接受事实,面对事实,享受事实的啦:),没得办法呀。
古树羽音
谢谢商博的反馈!那真是一部忠实原著而成功的影片,影片也造就了一批出色的演员,比如大竹忍,至今都是得到好评的不作的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