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译制厂曾经的辉煌

毛囡
楼主 (文学城)

上海电影译制厂曾经的辉煌

   提起上海电影译制厂(上译厂)相信从八十年代前过来的人眼前即刻会闪现《简爱》、《追捕》、《佐罗》、《加里森敢死队》等一部部经典的译制片和连续剧,还有那些能久久留在大家心中配音演员的充满魅力的声音和精彩的台词。

    上译厂据说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译制了1500多部影片,但其辉煌时期是自72年完成《简爱》的译制起到80年代,一些经典的译制片都出自那个时期,一批配音演员也处在他们艺术水平成熟高峰期,产出了很多优秀作品让大家至今不忘。

    上译厂能有这么多好作品,是因为有一位电影翻译、导演专家的厂长---陈叙一和一批有个性有才华有让人过耳难忘好声音的配音导演和演员:卫禹平,邱岳峰,尚华,富润生,张同凝,赵慎之,胡庆汉,苏秀,毕克,李梓,杨文元,刘广宁,孙渝烽,曹雷,乔榛,童自荣,丁建华等。不过自九十年代初随着陈叙一的离世,上译厂也失去了光彩,辉煌不再。以致当时有报纸感叹:“陈叙一走了,译制片死了”。

陈叙一与毕克、曹蕾等

邱岳峰

    上译厂的演员水平很高,但工改(1985年)前他们的工资级别却不高,和同年资的上影厂演员比,他们的级别至少低一到二级(后篇介绍他们的工资级别)。

    下面是一些印象很深的经典台词(那时除了看电影,电视台也常播放,电台也放译制片录音剪辑,对一些台词也易记住):
    《简爱》可谓译制片精品中的精品,邱岳峰和李梓的配音把声音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上译厂《简爱》的这个版本曾被多次制成录音剪辑,在全国各地的电台一播再播 这段对话很多人肯定听过不止一次:

 “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还有影片结尾的这段对白:

罗:还没有结婚?这可不太好!简,你长得不美,这你就不能太挑剔。

简:是的。

罗切斯特:可也怪,怎么没人向你求婚?

简:我没说没人向我求婚。

罗:懂了。那好,简,你应该结婚。

简:是的,是这样,你也该结婚,你也跟我一样,不能太挑剔。

罗:见鬼,你不是说过你要结婚!

简:没有!

罗:噢,那么早晚有个傻瓜会找到你!

简:但愿这样,有个…傻瓜早已找过我了。

    我回家了,爱德华,让我留下吧。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宁死不屈》

“夜猫子可回窝了。”
“打渔这个倒霉的行当,连根上吊绳都买不起。”
“塞力姆,你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海岸风雷》

“你看,多么蓝的天啊,走过去,就可以融化在那蓝天里,去吧,一直往前走,不要朝两边看。”“从这儿跳下去,昭仓不是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吧!”---《追捕》

“嗨!当兵的,你不守信用,你不等我了?”
“我已经等了三天了!”
“呵呵呵,我没跟你说我要来。”---《叶塞尼亚》
  
    一声“当兵的”迷倒了万千人,李梓的声音也长久地留在了大家心中。

李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网友对一组上海人、物、事老照片的评论归总 老照片回顾(17) 上海电影译制厂曾经的辉煌 西南联大 北京京剧演员名册(54年)
a
akc
上译厂是不是上影一部份?海燕和天马制片厂是上影属下公司。
毛囡
应该不是。57年上影分成江南、海燕和天马三厂,后江南解散,61年海燕和天马又合并成上影厂。
p
puyh
好像是70年代合并的,61年后还有海燕和天马拍摄的电影。
毛囡
你说的对,海燕和天马是73年合并的。1961年是海燕厂和天马厂的演员合并组成了上影厂演员剧团。
毛囡
前几天那张演员照片就是两厂演员合并后组成的上影厂演员剧团(62年)去山东演出的合影。
h
hhtt
上影演员剧团的正式成立的日子是1953年,今年是70年庆。今天刚刚和一个星二代通了个电话,说演员剧团在准备团庆。
毛囡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好几部阿尔巴尼亚电影中都有这台词。
技术员
邱岳峰:“来来来,孩儿们,操练起来。”
p
puyh
53年成立,58年因故撤销,61年重新成立。
毛囡
上影演员剧团那时有112名演员,就因为演员多,很多人拍不上电影,57年就一分为三了。
a
akc
63年的《红日》由天马制片厂摄制的。张伐,中叔皇,高博,舒适,百看不厌。致今不明白,为什么是沈军长?不是沈司令员...

当年是纵队编制。渡江前才改编的为军。

弯刀月
只有大陆的译制片才有的另类艺术
绝对匿名
随后音乐响起“35176, 5243” ---《大闹天宫》
信笔由墨
上译的外语人才济济,英、俄、法、日、德、奥、意、西、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中东多国、朝/韩、……而且中文文笔也很好。
信笔由墨
可能曾是接头暗号,文学化成为誓言。
w
weed123
家父最爱引用这句(稍加改动) :-)
y
yyknew
除了厂长,大环境也是因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是国内天堂,上海产品质量顶呱呱(无论吃的用的)。很多单位人才济济。复旦大学那时还吸引了江浙一带最好的学生。当时也没有外资企业,南方还没开放,出国人数也少。国营企业有不少精英人才。

起个破名想半天
那声“当兵的”最是难忘!
萧嵐
在此之前,上海电影制片厂与多个私营电影制片厂合并。49年以后还允许私营电影厂存在了一段时间

在此之前,上海电影制片厂与多个私营电影制片厂合并。

 

上海是中国电影业大本营。49年以后,民国政府的电影制片机构如中央电影企业公司、中国电影制片公司等等被没收,成立新政府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开始的时候仍允许大量的私营电影厂存在,至少有十多个,昆仑、文华、国泰、大同、大中华、兰心、嘉年、黎明、中企影艺社,华光、中联、五华、大华、益华、大风、大地,美艺,国泰、启明和清华等等。共和国之后,这些私营电影公司惨淡经营,资不抵债。开始相互合并,最后剩下的八家私营电影公司全部合并到上海电影制片厂。

 

家里有一位长辈“不务正业”, 去玩电影业,后来投钱其中一家电影厂,成了大股东,钱都玩没了。

毛囡
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陈叙一是4级翻译,也是导演,很多精彩台词都是他翻译的,是译制片专家。
S
Susan71
李梓的聲音與眾不同,一聽就知是她。張瑜的聲音也好聽。
c
cgh
译音演员把电影升高了一个层次。使人对电影的对话印象非常深刻。唱歌是艺术,对话也成了艺术。
吾道悠悠
上译厂的外语翻译人员大都不是本厂人员,

一般是上海的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的外语人才。

c
chufang
我父亲有个学生好像就是上译厂的,所以有时候可以拿到好看的电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