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七年十月前后,我们知道要恢复高考了。当时我在下放当知青。
恢复高考的消息,给广大适龄青年,特别是知青,带来希望和理想,纷纷踴跃报名。记得县招生办说,有一万五千多人报名,大部分是知青,包括从广州、汕头等地下放到本县的知青。
当时大部分人都没能好好准备。时间紧,没有课本(很多往届生像我一样,中学课本都没了),也没有多少人能找到人帮助复习或补习。我们场开始时也不让请假,直到离高考前几周,才同意请假。我回到家,东一榔头西一凿地这科弄弄,那科看看。我的中学母校在高考前不久,特地在晚上在学校会场上办公开辅导课,我去听了几次数学和物理的,都是讲解一些具体的题,而不是系统的复习(实际上也做不到,因为每科每星期只有两节课左右,总共就只有两星期还是三星期)。一眨眼,就到了开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这几星期也没学回多少东西。不过,周围的伙伴也和我差不多,都没什么信心,是匆忙上阵的。
考试共三天,按准考证上的记录如下:
12月11日(星期一):上午8:30-11:00: 数学;下午2:30-5:00:政治;
12月12日(星期二):上午8:30-11:00:语文;下午2:30-5:00:理化或史地
12月13日(星期三):上午8:30-11:00:外语
其中第三天外语我们不用考。
考前的晚上我几乎没睡,第二天脑袋沉沉的进考场。我的考场是在中学母校。第一科数学,开考后没多久,就有不少人交卷离开了。他们就此放弃了。我做了大约七十分左右的题后,剩下的不知道怎么做,其中有一条大题好像是十几分的。还剩一个小时,很多人已经交卷走了。我对自己说,就算做不岀来,我也要等到时间到了才交卷。头太沉了,我伏在桌上闭目养神,但是心里还是很紧张的,生怕睡着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抬起头,打起精神,反复看那道大题,一边在草稿纸上划拉着,慢慢地,好像突然来了思路,赶紧做下来。再把其它小题能做就做。
从考场出来,有我中学的老师在外面等着,回答考生的问题。我在旁边听了,感觉我的那道大题应该是做对了。
那几天,每科考后都有我中学派出相应的科任老师在场外解答考生的问题。考语文时,作文题应该是“大治之年气象新"。我写的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在英明领袖华主席领导下的新气象。凭想象编。出来后,听老师讲,如果是论述文,结构要对,先是开头段,中间支持段,最近总结段等等。结构如不对,至少扣一半分。唉,我完全不知这些!
我考后回场继续干活。七七年高考成绩不通知考生。收到入围体检通知后,我父亲曾向县招生办询问我的成绩,他们面有难色,说不好违反规定。
大学毕业数年后,我在一个特别的场合中看了我自己的档案,里面有一张纸登有我的高考分数,但那格式不是成绩通知单。我当时没想到复印一张(工作场合就有复印机),只是隐约记得。
直到前几年,我联系大学母校,才得到当年新生登记册上的记录如下:
政治:55;语文:56;数学:75;理化:74.5(物理:28;化学:46.5)。总分:260.5。
七四届
一员,没什么特别的经历。有时会写一点当时的过程。
完成,就败走麦城。当时的事情都蒙蒙胧胧的。还好没变成傻子,也就影响到记忆力而已。
我也常出错。想表达的意思和写出来的相反。
读到博士,了不起呀!
知道分数。
我们的同学绝大部分不知道。知道的也是通过向有关人(例如招生办)打听而来。没有正式的成绩通知单。
从七八级开始就有。
因为是工伤,开始住在工厂医院。后来到北京朝阳医院的高压氧仓治疗了一段时间。在那之前从没有听说过这一治疗方法。我也不知道家里从哪里得知这一信息的。又是走了什么门路或者不用走门路,联系到住院的床位,我都不知道。本来可能知道考分的,因为我记得请了市教委的一位叔叔去帮忙顺便查过(他儿子也是77级的考生)。因为中毒事件,别的事情都放一边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晕晕乎乎的。记忆力确实受到影响。别的还好。
他是在一本笔记本里把所有的同学的分数都记起来了。
晕。语文和你一样的分。
在指导员那里了解到到自己的分数。
很多人特别是插青为求保险择低而就。
都填好的,以免落空。并建议要填服从分配。
但事实上,听说七七级录取工作也暴露了不少问题,高分学生录取到差的学校甚至大专的例子也有很多。广东有一个考生,发过回忆录,其考分三百一十多分,最后录取到一所师专。
听了都很难让人相信。该同学过去一直都是班里的好学生,他父亲是某厂的总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77级考试时,他还是插队知青?人家以为有个出路就好了?
怎样,也不知道其他人考得怎么样,也许不敢作这样的决定。
我大学的室友给我们讲过另一个特殊的例子:他的一个中学同学,其父亲是同济大学毕业的,他在父亲的教育熏陶下,一心要考上同济大学,任何其他学校都不报,从七七年一直到我们毕业,考了四年都没考上,还要继续考下去。
我们当时到学校后,学校很快就举行了摸底考试,只考了数学。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78级以后就好了。
一九七七年十月前后,我们知道要恢复高考了。当时我在下放当知青。
恢复高考的消息,给广大适龄青年,特别是知青,带来希望和理想,纷纷踴跃报名。记得县招生办说,有一万五千多人报名,大部分是知青,包括从广州、汕头等地下放到本县的知青。
当时大部分人都没能好好准备。时间紧,没有课本(很多往届生像我一样,中学课本都没了),也没有多少人能找到人帮助复习或补习。我们场开始时也不让请假,直到离高考前几周,才同意请假。我回到家,东一榔头西一凿地这科弄弄,那科看看。我的中学母校在高考前不久,特地在晚上在学校会场上办公开辅导课,我去听了几次数学和物理的,都是讲解一些具体的题,而不是系统的复习(实际上也做不到,因为每科每星期只有两节课左右,总共就只有两星期还是三星期)。一眨眼,就到了开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这几星期也没学回多少东西。不过,周围的伙伴也和我差不多,都没什么信心,是匆忙上阵的。
考试共三天,按准考证上的记录如下:
12月11日(星期一):上午8:30-11:00: 数学;下午2:30-5:00:政治;
12月12日(星期二):上午8:30-11:00:语文;下午2:30-5:00:理化或史地
12月13日(星期三):上午8:30-11:00:外语
其中第三天外语我们不用考。
考前的晚上我几乎没睡,第二天脑袋沉沉的进考场。我的考场是在中学母校。第一科数学,开考后没多久,就有不少人交卷离开了。他们就此放弃了。我做了大约七十分左右的题后,剩下的不知道怎么做,其中有一条大题好像是十几分的。还剩一个小时,很多人已经交卷走了。我对自己说,就算做不岀来,我也要等到时间到了才交卷。头太沉了,我伏在桌上闭目养神,但是心里还是很紧张的,生怕睡着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抬起头,打起精神,反复看那道大题,一边在草稿纸上划拉着,慢慢地,好像突然来了思路,赶紧做下来。再把其它小题能做就做。
从考场出来,有我中学的老师在外面等着,回答考生的问题。我在旁边听了,感觉我的那道大题应该是做对了。
那几天,每科考后都有我中学派出相应的科任老师在场外解答考生的问题。考语文时,作文题应该是“大治之年气象新"。我写的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在英明领袖华主席领导下的新气象。凭想象编。出来后,听老师讲,如果是论述文,结构要对,先是开头段,中间支持段,最近总结段等等。结构如不对,至少扣一半分。唉,我完全不知这些!
我考后回场继续干活。七七年高考成绩不通知考生。收到入围体检通知后,我父亲曾向县招生办询问我的成绩,他们面有难色,说不好违反规定。
大学毕业数年后,我在一个特别的场合中看了我自己的档案,里面有一张纸登有我的高考分数,但那格式不是成绩通知单。我当时没想到复印一张(工作场合就有复印机),只是隐约记得。
直到前几年,我联系大学母校,才得到当年新生登记册上的记录如下:
政治:55;语文:56;数学:75;理化:74.5(物理:28;化学:46.5)。总分:260.5。
七四届
一员,没什么特别的经历。有时会写一点当时的过程。
完成,就败走麦城。当时的事情都蒙蒙胧胧的。还好没变成傻子,也就影响到记忆力而已。
我也常出错。想表达的意思和写出来的相反。
读到博士,了不起呀!
知道分数。
我们的同学绝大部分不知道。知道的也是通过向有关人(例如招生办)打听而来。没有正式的成绩通知单。
从七八级开始就有。
因为是工伤,开始住在工厂医院。后来到北京朝阳医院的高压氧仓治疗了一段时间。在那之前从没有听说过这一治疗方法。我也不知道家里从哪里得知这一信息的。又是走了什么门路或者不用走门路,联系到住院的床位,我都不知道。本来可能知道考分的,因为我记得请了市教委的一位叔叔去帮忙顺便查过(他儿子也是77级的考生)。因为中毒事件,别的事情都放一边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晕晕乎乎的。记忆力确实受到影响。别的还好。
他是在一本笔记本里把所有的同学的分数都记起来了。
晕。语文和你一样的分。
在指导员那里了解到到自己的分数。
很多人特别是插青为求保险择低而就。
都填好的,以免落空。并建议要填服从分配。
但事实上,听说七七级录取工作也暴露了不少问题,高分学生录取到差的学校甚至大专的例子也有很多。广东有一个考生,发过回忆录,其考分三百一十多分,最后录取到一所师专。
听了都很难让人相信。该同学过去一直都是班里的好学生,他父亲是某厂的总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77级考试时,他还是插队知青?人家以为有个出路就好了?
怎样,也不知道其他人考得怎么样,也许不敢作这样的决定。
我大学的室友给我们讲过另一个特殊的例子:他的一个中学同学,其父亲是同济大学毕业的,他在父亲的教育熏陶下,一心要考上同济大学,任何其他学校都不报,从七七年一直到我们毕业,考了四年都没考上,还要继续考下去。
我们当时到学校后,学校很快就举行了摸底考试,只考了数学。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78级以后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