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柏树的逻辑:红军第五次围剿失败、长征成功,红军败了;美10军长津湖战役失败、撤退成功,美10军胜了

白云蓝天
按老柏树逻辑,也同样可以说:苏德战争,希特勒胜了;俄法战争,拿破仑胜了;长平之战,赵括胜了;太阳升天黑,月亮升天亮!
h
hkzs
美军长津湖战役的作战目的就是撤退,白云同学也承认美军达到了这一目的,那么达到了战役目的的美军不是胜利是什么?

美军向鸭绿江进军本身的前提就是中国不出兵。中国一出兵,联合国军的这一行动即已失败,而后面美军的所有作战行动都是为了能撤回南韩。战史已经证明,此战役中,美军完全达到了自己的作战目的,是货真价实的战场胜利者。

你要证明志愿军打败了美军,你必须举出志愿军参战后一个美军全力向北进攻多次,志愿军多次将其击退的战例来。你可以从中国官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中去找找看,你能找出这样的战例么?我是一个也没看到。志愿军清长战役中所有的战例,都是志愿军拼命阻击联合国军南撤的战例,无论是万岁军之松骨峰还是杨根思在小高岭。

白云你再想想,志愿军以如此巨大的代价英勇奋战的结果是拦住了联合国军南撤了么?

战场上到底谁打败了谁,相信会思考的人已经很明白了。

白云蓝天
你也是一个毫无逻辑的主!你认为被迫放弃江西到陕西,红军是败了还胜了?美10军的情形不是完全跟当时红军的情形完全一样?!
h
hkzs
红军有五次反围剿,用堡垒战术保卫苏区未果。联合国军在清长战役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坚守清长地区的任何企图。所以根本不存在白云

根本不存在白云想象的联合国军在清长地区坚守不住被迫撤退的画面。联合国军在清长战役中根本没有打算坚守清长地区或者击退志愿军,而是转头就往南而去了。志愿军的所有战斗都是试图要么歼灭敌人要么阻止敌人南撤。而战史已经证明,志愿军的这些作战企图,一个也没有达到。作战结果未能达到作战目的,这不是失败是什么?

白云蓝天
红军长征胜利比美10军撤离不知要伟大多少倍!美10军撤离的成功完全靠海军、空军以及美国制造的帮助。而红军靠意志与战略。
白云蓝天
红军长征比美陆战1师的撤退不知要艰难多少倍!美国大肆宣传陆战1师撤退的艰难与光荣,红军长征的伟大不是更应该大书特书?!
h
hkzs
第十军不一样。第十军在北韩有港口,美国海军控制了海洋,美国空军控制了天空。第十军根本没有任何灭亡的危险。

而且打到12月10日以后,9兵团已经精疲力竭,冻饿交加,其两个主力军基本已经失去了战斗力。而第十军三个美军师中至少有一半尚未经历战斗,另外还有一个完整的韩国军,兵力火力实际上都对9兵团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这个你可以看中共官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看看里面有9兵团歼灭美军第三师,和第7师除了那个31团之外的其他部队,以及消灭韩军第一军任何部队的记录么?

我一向主张,仅凭中共官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记载的战史就可以证明,1950年11月到12月间,在战场上,是联合国军打败了志愿军。志愿军的歼敌计划严重受挫。只需要读者在研读战史时注意前后记载,找出战史记载背后的战场局势走向,不难得到与我一致的结论,因为,这就是历史事实。

h
hkzs
第十军是反击歼灭第9兵团还是南撤釜山,完全是联合国军司令部根据美国总统的政治决策而做的决定。可以肯定的是,

无论是第十军往北反击还是往南撤退,志愿军都无力阻止联合国军达到其作战目的。这就是联合国军打败志愿军的结果。

白云蓝天
你非要说太阳黑的,别人也无法把你嘴封起来,就如精神病人要发病,别人阻止不了。长津湖不说了,就让美国学者说西线美2师吧……

 

  相比之下,西线第2师在攻击面前的惨烈可谓空前绝后,极度的混乱和无能指挥让勇敢无畏变得毫无意义。总之,当中国人对西线美国陆军,特别是第10军一部发动进攻的那几天里,美国付出了惨重代价。用艾奇逊(他并不完全是毫无关系的旁观者,因为他当时对麦克阿瑟恨之入骨)的话说,这也是自“比尔鲁恩战役”[8]以来美国军事史上最惨烈的失败。

  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大多数老兵认为,经历过那天突围行动的第2师的军人确实不同于其他的大多数老兵,就像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官兵回到美国后,会明显区别于其他老兵。同样,在遭到中国人袭击并穿越“长手套”的那一周里,每个活着回来的老兵,注定不同于其他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他们很少抱怨,很少暴跳如雷,很少提及自己的经历,甚至是面对同在朝鲜服役的其他人,他们也喜欢沉默不语。他们似乎在刻意回避那些会称赞自己或是把他们称作英雄的人。他们只把自己当作幸存者,因为他们的部队已经被摧毁了,自己和很多战友也遭受了不同形式的伤害,他们失去了很多东西。此前他们是勇敢的战士,有很多亲密的战友,是一支常胜部队的一分子,之后亲历了一场让他们大多数人都憎恨的战争,相信人生最艰难的一段路马上就将过去,并给这段路加上一个胜利的注脚。就在那一周里他们眼看着很多战友因不可描述的命运而离去。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要承受幸存者的负担,还要不安地想为什么他们活下来了,而很多更优秀、更出色的战士却失去了生命。这是一种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向别人倾诉的情感——在那六七天的时间里,很多人战死沙场或是被俘也许就是因为一念之差,哪怕他们稍微再勇敢一点点,就不会遭受如此命运。成功突围给他们带来一种既现实又具体的解脱,那就是能多活一天。而当他们反思当时的情形,反思自己当时的所见所为时,就会产生无尽的自我怀疑。

 

白云蓝天
那些在清川江战役幸存下来的美2师老兵”只把自己当作幸存者,因为他们的部队已经被摧毁了”!
有言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如果想和他说道理,你就败了。-:)
老柏树
你不懂逻辑,胡搅蛮缠。我说的是长征总体是突围,不管损失如何,突出去保存了种子就是胜利。长津湖开战后陆战一师一样是成功突围

自然也是达到了目标,并且损失相对红军小得多,且杀伤9兵团相对红军杀伤蒋军要大得多。如果说长征是胜利,没有理由说长津湖的陆战一师是失败。(美军用长津湖命名现有军舰说明美军绝对是认可长津湖是大胜,跟过去用中途岛命名美军军舰是一回事。)

至于过程中的细节,湘江战役损失的多,其他可能损失的少,无关这最后的结论。同样,9兵团后勤不行,没有空军等等,只是其中的细节,无关最后的结论,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打法,胜负主要看战役目标,然后是伤亡。

从这一点讲,二次战役西线的志愿军打的比东线9兵团要好得多,这也是“38军万岁”和电影《奇袭》流传的理由。有空我写写我对这方面的经历和感受。

a
aluminiums
他说奇袭白虎团是我党为宣传二次战役编的,哈哈
老柏树
西线志愿军的伤亡:战伤1万左右,非战斗减员(轻度冻伤等)2万左右;在人数(23万+)远多于9兵团(15万)的情况下

西东线伤亡用官方数字的话是3:5,如果按徐焰将军说的东线还有3万轻度冻伤没算进去的话,差不多是3:8。如果考虑到人数的话,西东两线平均伤亡比例应该是小于1:3。

当然,东线的气候确实恶劣得多,西线主要是丘陵,所以《奇袭》里拍的敌我双方最多是薄棉衣,山区夜里温度可能低点,但跟长津湖的高原气候是完全不同的,绝无可能出现冰雕连的事 --- 东线可以考证的是有3个冰雕连,分别发生在新兴里(攻打31团特遣队时),死鹰岭(陆战一师5,7团从柳潭里撤回下竭隅里的途中),水门桥附近的高地(陆战一师从下竭隅里南撤的途中)。

有言
这种比较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偏差。还是就事论事来得妥当。-:)
白云蓝天
红军丢了苏区就是个惨败毋容置疑,虽然长征是个巨大成功;同样美10 军被从中朝边境被赶下海也是惨败,两者不是完全一回事?!
白云蓝天
他比较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自打耳刮子!
白云蓝天
你东扯西扯,也丝毫掩盖不了你那无法自圆的荒唐逻辑。
老柏树
我的逻辑很简单,你年迈昏聩看不明白,我就再给你个例子:为啥2次战役西线有“万岁军”,东线没有”长津湖军“?按地名命名部队

不光是美军有,老共也有,比如解放战争中的“济南第一团”,“临汾旅”,“塔山英雄团”,这些肯定是说明这个部队在济南,临汾和塔山打了大胜仗的。

老柏树
陆战一师不管在柳潭里,德洞山口还是下竭隅里,防守都是稳稳当当,20,27军没有任何机会

有需要进攻时,如杨根思守的小高岭,陆战5团7团从柳潭里撤回下竭隅里后,全军南撤前需要扫清,派出些小部队很快就打下来了。

唯一值得吹的新兴里,31团特遣队即使战力差点也打了3个晚上,打残27军2个师(80,81师),使其无力增援下竭隅里,最后仍有385人无伤病的撤回下竭隅里,变成一个分队,全程参加了陆战一师从下竭隅里开始的南撤。

所以,有不少人说27军是谎报军情,根本不是“全歼了美军一个团,一个没跑”(彭德怀回忆录)。

这些应该是东线无法用地名命名(营团以上)大部队的原因。连一级的应该有杨根思连,显然是鼓士气用的。

老柏树
杨根思的名言: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守不住的阵地,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在长津湖战役中,只有陆战一师做到了

--- 不讲立场的话。按美军的记载,进攻杨根思守的小高岭时(杨牺牲前),最大的障碍是坡上有冰,不少人滑下来摔伤,根本没有大的战斗,叫来飞机轰炸一番基本就只有零星的枪声了,最后当天没打下来就是因为没啥枪声了(不会对山下的陆战一师有啥威胁),更加上有冰路滑。

按美军记载,对方根本没有人拿着炸药包同自己同归于尽 --- 美军手里有自动武器的,你一个人那么跑过来,我啥都不干?至少会喊Freeze,不听的话一扣扳机10发子弹就把你打成蜂窝了。

中方的记载实际上也只是杨根思命令剩下的两个兵扛着打光子弹的机枪后撤,不久听到爆炸声。没人看见杨抱着炸药包同美军同归于尽 --- 那可是在山头上,要看清必须在空中了,山下是不可能的。

t
tomcat801
胜败乃兵家常事!战斗中死人的事也是经常发生的!一时的胜负不重要 重要的是战争结局!德日虽然一时胜利 但同盟国笑到了最后

这就是二战的结局!    联合国 (五大战胜国为常任理事国)  建立了二战后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