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千里
楼主 (文学城)
《甲午风云》里的谎言,骗了我们60年!

 

看过老电影的人都很熟悉一个经典镜头,1962年上映的《甲午风云》中,李默然老先生扮演民族英雄邓世昌。 *****

 

电影里,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血战正酣,“致远”舰大炮突然哑火,管带邓世昌怒问: *****

 

“为什么不开炮?” *****

 

炮手绝望地拧开一发从外国进口的炮弹,里面倒出来的竟是沙子,在炮熄弹尽的绝望中,致远舰悲壮地向敌舰撞去。 *****

 

从此,洋人没有好东西,用假炮弹坑害北洋水师的罪证彻底坐实。、 *****

 

然而,电影毕竟只是电影,洋人真有那么坏吗? *****

 

1897年2月12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去世两周年忌日,在美国加州奥克兰海军医院,一名三十七的岁白人男子开枪自杀。 *****

 

他叫马吉芬,曾在天津水师学堂任教,从欧洲造船厂接收军舰后,担任威海水师学堂总教习、“镇远”舰大副。 *****

 

1894年,正当马吉芬准备回国时,中日两国宣战,他放弃归国计划,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 *****

 

“他是应该回家,但希望家人原谅他不能回去,中国需要他,在十年中,他深受中国同事的照拂厚待,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弃他们而去”。 *****

 

海战中,马吉芬身受重伤,被多块弹片击中,一只眼睛近乎失明。回美国治伤后,仍深陷于战后精神创伤,最终留下“我永远都是北洋水师的一员,此生无悔”的遗言,在丁汝昌忌日自杀离世。 *****

 

马吉芬死后,身着北洋水师军服,棺木上覆盖着大清龙旗,墓志铭上写道: *****

 

谨立此碑以纪念一位虽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把生命献给了另一面国旗的勇士。 *****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到让人无法直视。 *****

 

最近,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机构和专家对“靖远”舰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发掘出来的文物再次将真实历史作出还原。 *****

 

新发现文物中,有两箱完整的哈乞开司37毫米炮弹,这些炮弹是从英国直接订购的,现场还有很多弹壳,说明作战过程比较激烈,并不像电影中演的那么不堪。 *****

 

既然洋人没的捣鬼,那么北洋水师到底败在谁的手里呢? *****

 

与那些编造炮弹掺沙把戏相类似的,还有人把失败归咎于大炮筒上晒衣服、刘公岛上开妓院、吸食鸦片烟,等等。 *****

 

诚然北洋水师有军纪不严的问题,可是用现代人的眼光苛求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气环境,似乎有些吹毛求疵。 *****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曾询问即将不久于人世的恭亲王奕?:“翁同龢如何?” *****

 

恭亲王闻后老泪纵横,托起病躯,对光绪说:“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人!” *****

 

作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一度备受信任,后来光绪对他大为冷落反感,甚至痛恨至极。 *****

 

为了维护北洋水师,清政府还拟定了每年以400万两的经费维持海军的开支建设,令人惊愕的是,自成立开始,北洋海军再未添置一舰一船,未购一炮一弹! *****

 

处于劣势的日本海军却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下,不断购置军舰,提升海军实力。 *****

 

从1888年底北洋水师成军,到1894年中日开战,6年时间里北洋水师未添一舰一船,未购一炮一弹。 *****

 

有人说是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园子去了,其实修园子能花几个钱,关键是翁师傅打着财政紧张民生为要、自立更生不买洋枪洋炮的旗号不拨钱。在他眼里,李鸿章是自己的政敌,北洋水师败了正中下怀,自然不会多给一两银子。 *****

 

原本北洋水师采购的最新式军舰被日本买走成为敌舰,就是联合舰队旗舰“吉野”号。 *****

 

不让进口洋人的先进炮弹只能采购天津军械局的国产货,质量不保证就算了,数量也不交付不够。 *****

 

军舰烧煤由唐山开平矿务局供应,自从光绪他爹醇亲王奕譞的大管家张翼督导开平矿务局后,精煤出口赚银子、劣质煤给北洋水师烧,就因为北洋出的价格低,气得丁汝昌差点把煤送回唐山,可惜来不及了,因为中日开战了。 *****

 

黄海之战后中日各受重伤,当务之急是赶快修船,结果旅顺口船坞工人纷纷逃跑,舰船勉强修得能开起来。 *****

 

北洋水师在海上作战时,山东巡抚李秉衡派出与民夫无异的河防兵把守海岸,结果日军三万余人在龙须岛登陆如入无人之境,直插北洋水师腹背。 *****

 

被困刘公岛苦苦支撑之际,朝廷清流已经上折子把丁汝昌抓走治罪,接替他的人也已经在路上,可惜晚了,日本人包围得进不去、出不来。 *****

 

甲午一役,北洋将领丁汝昌、刘步蟾、戴宗骞、杨用霖、张文宣等人纷纷自杀。 *****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死节,其实他们是死于绝望,对朝廷的绝望,对清流的绝望。 *****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在写给丁汝昌劝降书中说道: *****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

 

“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 *****

 

外人都能看明白的事情,李鸿章、丁汝昌等人看得更明白,但是除了裱糊江山,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

 

《甲午风云》只是一部电影,看看热闹就行,千万别当成真实的历史,否则会形成严重的误导,搞不清楚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

 

水师衙门、铁码头、炮台、忠魂碑……,在威海刘公岛,到处都有北洋水师留下的遗迹,这些不会说话的文物见证着最真实的历史。 *****

 

那些驾驶铁甲巨舰、驰骋万里海疆的勇士们,最终饮恨而去。 *****

 

滔滔海水吞咽着他们曾经的荣光和屈辱,也记载着每一页隐秘的逝去。 *****

 

丁汝昌死后,光绪怒气难消,下令抄没其家产,让他穿着囚衣收殓进棺,再用三根铁链锁住棺材不许下葬。 *****

 

直到1910年,清廷才为丁汝昌平反,其棺椁才终于得以下葬。 *****

 

丁汝昌入土为安,大清也气数已尽。 *****

 

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可改变和逃脱的时代里,好不好就看自己的运气了。

b
borisg
吉野是第一游击舰队的旗舰,联合舰队(伊东)的旗舰是松岛号。
白云蓝天
贴子本不错,但把慈禧的罪恶挪到翁同龢头上,大打折扣,如果不是因为慈禧需要挪用,翁同龢有多大的胆敢这么做?!
白云蓝天
“其实修园子能花几个钱”——无知了,从1886年到1894年,颐和园一直在修建,多数研究者认为花费了二三千万两白银之多。
江上一郎
将电影当历史教科书一一还读什么大学历史系?

那叫愛国教育片.

o
obama_北美101
大学的历史系学啥?“正确”的历史?
江上一郎
那要看你上哪家大学啦?
p
planet
党校.
华府采菊人
还得看是哪一版的党史教材? 即便1976年,9月底和10月底, 有些事都是截然不同
o
obama_北美101
党史如同软件,必须定时升级版本,否则有安全漏洞。
默沉
其实甲午真正海战北洋舰队并没有失败, 定,镇两主力舰还在,日海军也受重创. 失败主要是有陆军和海军之后的消级避战.
江上一郎
党校名教授蔡霞都来美国啦.
走资派还在走
单一个石舫的工费就超过了一艘巡洋舰
c
chufang
一个石舫就算是4座石桥的成本,也没有这么贵吧。
走资派还在走
你去过颐和园吗?
天涯无芳草
呵呵。平反?想多了。我觉得甲午战败应该在后宫找个狐狸精背锅比较好。
八哥
准头是练出来的,平时舍不得打实弹, 战时打多少实弹也没用, 如此而已
八哥
准头是练出来的,平时舍不得打实弹, 战时打多少实弹也没用, 尤其技术兵种烧钱,如此而已
枪迷球迷
既然六年未购一炮一弹, 可以肯定缺乏实弹训练, 两个细节说明一切

两个细节: 一是定远主炮开火,竟然把主将丁汝昌震得摔下舰桥受伤不能指挥。 经常实弹练习怎么会出这种问题?

二是鱼雷没有适当定深, 居然从日舰底下穿过没有击发。如果经过多次实弹练习也根本不应该发生。 

偶偶地来一发
晚清贪污厉害,修园子的成本虚报好多倍。
j
jinzhengping
去看一看日本是如何策划和训练对俄的 就知道十个北洋都打不过小日本 珍珠港的时候情报疏忽 否则美国人现在在学日语呢
藏花
得亏修个园子 现在还有的逛 要不啥也剩不下
a
aussie-2
+1
c
chufang
去过几次。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如果按照皇帝吃鸡蛋的价格来估算,还真顶上一艘驱逐舰至少是护卫舰
l
liu-fu
现在的解放军比北洋水师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