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的知名英语教授

毛囡
楼主 (文学城)

北外的知名英语教授   
   
   近日北外陈琳教授逝世的消息引发了网友对八十年代前后英语学习潮中认识知道的一些教授的回忆。虽然那时不能说全民学英语,学生们,打算出国的,要考研的花在英语学习上时间都不少,对那些编教材、出语法书的、上广播电视英语教学的老师、教授就印象更深了,其中很多是北外的老师、教授。下面介绍的北外的一些英语教授,很多都编过教材和语法书等,大家熟悉。
  职称和工资级别都是85年工改前的(来自北外的教授名录,部分人是在文革后到85年前提为教授和提过级)。


 
  教授的年资按出生年份可分“三代”:
上世纪零零年代出生:
初大告(1898.8-1987.6)1918年8月考入北平高等师范英语系学习。1934年秋,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语音学,1938年回国。北外英语系第一任系主任。1959年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图书馆馆长,56年定为二级教授。

水天同,(1909年-1988年),1929年秋赴美留学,到1933年先后在Cornell大学和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随后赴欧洲在德、法留学。1954到北京外国语学院担任英语系教授兼任图书馆馆长,56年定为二级教授,他的留学的生涯比王、许、周要早了十几年,虽然名气不如后者,但级别比后者定得高。

上世纪一零年代出生:
李秉汉,网上找不到其生卒年月,大概生于上世纪一零年代,于1975年病逝,曾是国民政府的外交官。 在北外教英语精读,56年定为三级教授,是北外最早的五位英语三级教授之一;和许国璋相比,李秉汉几乎不为行外人士所知,但让许国璋扬名的那套《大学英语》教材本来是要请李秉汉牵头署名的,因李秉汉推辞而另请许国璋牵头了,如李秉汉没推辞,可能现在两人的知名度就要倒一下了。北外刘承沛教授说,“李秉汉毕业于美国人办的圣约翰大学,英文非常好,无论说或写,都十分精确,一个字都不会错。”另一位夏祖煃教授 也说过李秉汉虽是外交官,可英文特别棒。

刘世沐(1913.10-1990.9)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1949年至1951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51年回国后到外国语学校(后北外)英文系任教,56年定为三级教授,是北外最早的五位英语三级教授之一;

许国璋(1915-1994) 1939年9月在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毕业。1947年12月赴英国留学,相继在伦敦大学、牛津大学攻读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1949年10月回国,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56年定为三级教授,是北外最早的五位英语三级教授之一;主编的《许国璋英语》十多年共发行了几百万册。

王佐良(1916年2月-1995年1月) 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秋考取庚款公费留学,成为英国牛津大学茂登学院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外国文学》主编,56年定为三级教授,是北外最早的五位英语三级教授之一;

周珏良(1916年3月-1992年10月) 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外文系。1947年9月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9年8月回国,到外国语学校(后北外)英文系任教。56年定为三级教授,是北外最早的五位英语三级教授之一;1975年调外交部任翻译室副主任。

周珏良等几位英语教授合影:

杨树勋(1918.2-1992.5) 1947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后,到北京外国语学院执教。任英语系教授,曾把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简编》译为英文,高教4级教授。

程镇球(1919—2007)1944年在中央大学法科研究所深造。后考取中英庚款奖学金,赴英留学,进牛津大学研究英国政治理论。1949年5月回国,历任外语学院副教授、系副主任、教授, 高教4级。1965年调外交部任翻译室副主任、顾问。
 
杜秉洲(1919.6-1988.5) 1942年在重庆中央大学英语系肄业;曾在美国伊里诺州立大学研究院文学系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从事四、五年级的教学工作,译著有《拿破仑传》。同周珏良教授等共同编辑《汉英词汇手册》 参加《汉英词典》的英文编辑工作。5级教授;

上世纪二零年代出生:
张汉熙(1921年-1999年),张汉熙于1921年出生印度,母亲为印度人,父亲是中国人。1942年毕业于印度加尔各答大学1948年回国执教。主编《高级英语》(1,2册),高教3级。  薄冰是他的棋友,据说薄冰在下棋之余,经常问张汉熙关于语法的问题。

夏祖煃 英语系5级教授,“走遍美国”辅导、 《初学英语入门》作者。

薄冰 (1921.12—2013.8)1947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外国语文系,高教5级教授,和赵德鑫合编了《英语文法手册》,编著了《薄冰英语语法》;据说薄冰的语法书稿费有7000多元(85年前),而许国璋的大学英语稿费是3000元(许国璋上交系里了),可见薄冰的语法书印数之多。

陈琳(1922年-2023年) 主编新中国第一套高校英语系通用外语教材《大学英语》。 5级教授,主编了高校英语系通用《大学英语》,主持了第一届电视广播英语课程;

刘承沛(1922年-2013年)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许国璋教授很看重他,他主编的《英语》三四册主要由刘承沛、周谟智老师执笔编写,高教5级教授;

俞天民(1922年4月),1948年1月至1949年7月为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研究院研究生。1956年9月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高教5级教授,编有《科技英语写作》。

赵德鑫(1923.4-2006.7),1949年7月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律系。1949年7月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班进修学习,后留该校英语系任教几十年。 高教6级教授,与薄冰合编了《英语语法手册》。

邓炎昌(1923年11月-2020年12月) 1948年6月毕业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关系系,高教5级教授;

丁往道(1924年-2010年)194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语系。1950年起在北京外国语学校英语系任教。曾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出国人员培训部主任 《当代英文散文选读》《英语文体学引论》《英语写作手册》 高教5级教授;

张道真(1926-2009.10.27)1948年春赴美留学,先就读于华盛顿大学英国文学系,1949年转往哈佛大学读比较文学。1950年回国。 高教5级教授,《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作者;

另外和Katherine在中央电视台主持当时火热的节目“跟我学”(Follow Me)的是胡文仲。
胡文仲(1935年出生) 1957年起在英语系任教。从高教12级起到85年高教8级教授。1979年到81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修,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在英语系任副系主任。1982年被提为副教授,1984年提教授,同年被任命为北京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北外的知名英语教授 85年春晚邀请邓丽君参加一事的资料 八十年代国家篮球队和八一队队员名单 这位副厅长的工资为何这么高? 七十年代前后军、师一级干部的职级资料
4
401.king
大学还有统战部?
a
akc
照片中C位是周珏良,左三是王佐良。其余不认识。北大历史系周一良是周珏良的大哥。周珏良不僅是英语教授,更善于翻译和比较文学
n
nnndayd
大学党委当然要有统战部。大学教员都是统战对象
华府采菊人
有些理工老教授,真正的中英文俱佳, 即便没留过学

中文可以作诗填词, 英文可以读莎士比亚背圣经。

很多是读过几年私塾后, 进了教会学校, 从高小开始, 初中高中大学一路除“国文”外全是英语教学, 不好也难。

这就是周公恩来说的学外语的“一条龙”

b
borisg
解放前理工的课本都是原装英文的。。
毛囡
左起:李赋宁、李相崇、王佐良、XX、周珏良、许国璋夫妇、XX、XX
萧嵐
大学党委的统战部在五十年代初开始建立,直至现在。进城最初的两年,大学连党委都没有。

大学党委的统战部在五十年代初开始建立,直至现在。

 

进城最初的两年,大学连党委都没有。大学原来的地下党支部也不存在了。重新建立支部的书记往往由大学的政治辅导处负责人兼任,书记说话不响。政治辅导处以后就撤销了。从52年起,各大学建立总支(党员数不够)和党委,书记开始起主导作用。

4
401.king
要这么说的话,外交部的工作对象全是统战对象,也改成统战部得了。哈

应该是刚解放时的。后来应该没有了。

至少俺上大学的时候没见过。

 

d
delta2020
这些所谓的著名英语教授,加起来也不如赵元任的水平高。很多人的口语水平还不如我10岁的女儿。
立竿见影-1
王强刘洪在鬼子车站打工,日语说得也很溜;在中餐馆打黑工几年下来英语也基本没问题。
立竿见影-1
有没有巫宁坤?
华府采菊人
你这就是故意抬杠了吧,外交部的工作对象还真不都是统战对象, 40%是敌人40%是朋友,20%是混混

大学里正副教授哪怕是党员, 也是统战对象, 不能算是“自己人”, 讲师若参加了“民主”党派, 就是统战对象。

 

a
akc
李相崇和周珏良是表兄弟。李相崇一直在清华外文系(46-86)。周珏良右边极可能是夫人。
毛囡
巫宁坤不是北外的,他回国后去了南开任教,后调任北京外事干部学校(文革后改称“国际关系学院”)。
毛囡
对,那位女士是周珏良的夫人。
c
chufang
外交部对付外国人,统战部对付中国人。
立竿见影-1
还有俞大絪?
毛囡
俞大絪是北大英语系的。
萧嵐
北外系主任这层干部比北大相应的行政级别低。聂元梓

12级,副系主任。北外的大部分14级。

B
BeagleDog
就是。
T
TheHawk
王强刘洪是电影里的。伪满时期的中小学生日语肯定不差。

大连外院日语专业很强。

萧嵐
统战工作是大学党委的重点。刚接管大学时,教师都是党外人士,属于统战对象。

统战工作是大学党委的重点。刚接管大学时,教师都是党外人士,属于统战对象。思想改造运动,反右运动等等都属于大学统战部的工作。

 

现在大学教师的党外人士仍然很多。

毛囡
北外系主任12级个别,院级有副部级待遇也不少:

p
planet
80年代前期我们学院唯1---1个全国人大代表是民主党派人士。 学院当然有统战部, 一个做事慢吞吞瘦高的北方老头当部长。
清迈
外语教授很多自己没有读过博士,但是后来就互评博导了
清迈
见过一个国民党军工少将,翻译如抄书,一本英文原著在边上,一本笔记本在手,头不抬手不停。
华府采菊人
为什么江总是在日汪年代读的初高中, 从未说他的日语如何, 按理说也是童子功吧, 比如东北同龄人的日语就和鬼子差不多哟
华府采菊人
1956年只是个硕士甚至硕士都没有的, 特别是工科的,定了正教授也有,只要活着, 后来基本都是博导
退
退齋
除了王佐良还能用英语写几遍像样的文字 (比如。。

除了王佐良还能用英语写几遍像样的文字 (比如那本Degrees of Affinity), 其他像许国璋等等都是狗屁不通的。 那个芝加哥大学没有毕业的巫宁坤也是和林语堂一样靠夹生英语来欺世盗名 (不信的话找 本 A Single Tear 和 Moment in Beijing 翻翻, 那英语不如好一点美国中学生啊)。

冯墟
张道真的《实用英语语法》到处是Chinglish. 巫宁坤《一滴泪》中讲听周恩来作报告,报告一词他用的是report,哈
落城一哥
钩起了久远的回忆。。。。亲切!难得!

许国璋的黄皮英语教材,薄冰赵德鑫的英语语法手册,陈琳的广播英语教材,俞天民的科技英语写作,张道真的实用英语语法等陪伴着走过了当年学习英文的艰辛历程。

y
ynzy98
我想知道初中英语学的第一句话:This is a desk. 是谁编的。因为我来美多年,从来没有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