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老百姓家的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转自腾讯新闻)

原上草2017
楼主 (文学城)
五六十年代老百姓家的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 2022 03/27 23:48 萨沙 企鹅号 分享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五六十年代老百姓家的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食物?萨沙问答第105集

从50年代开始配给制度,每个老百姓都有自己的配给。

城市的配给通过票据来完成,买什么都需要票。

一份资料这么写:毛时代票证繁多,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这个比较奇葩,可惜没找到图片)、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

你即便有钱,只要没有票也难以买到物资,更别说普通人根本没钱。

当时城乡差异是巨大的,城市享受国家供应,市民除了特殊的几年以外,倒也不会长期挨饿。

农村就恰好相反,由于口粮不足,老百姓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

一位师范毕业的小学老师,回忆60年代的生活。

城镇的成年人,每月是二十五斤半到三十二三斤之间。

城镇居民的非体力劳动者,每月只二十五斤半粮食,也就是每天还不到1斤。

他们教师和干部的社会地位较高,每月配给在二十八斤左右。

体育老师的热量消耗大,每月多配给几斤。

诸如钢铁工人、钳工等重体力劳动者,则是30多斤。

在我们今天看来,每月20多斤粮食当然是足够了。

现在不要说很多女孩子几乎不吃主食,一些高大的男人也只用小碗吃饭,一天吃半斤就不错了。

可惜当年的副食非常差,尤其吃肉太少,老百姓肚子里没油水,食量非常大。

一个老人回忆当年:那个时代,食用油一直匮乏。困难时期,农民不准自己压榨植物油,大豆、花生是紧俏粮食,分给农民的很少,所以农民也没有多余的用来榨油。食用油凭油票或购粮本购买,而“光荣的”农民就没有一点了,他们就基本吃猪油,猪油也不能随意买到。一般都是过年过节买些猪肉,炼点猪油,存在瓷坛子里,留着必要时炒菜吃。每当炼油的时候,小孩子站在旁边看着,馋得流口水,等到最后吃几块油渣,油渣子也不舍得全给孩子吃,要留着炒菜吃。有时候,从学校或者田地里回家,饿得慌,会撕一块煎饼,抹上一点炼好的猪油,卷起来,那个香啊!偶尔,家里从当工人的姐夫家弄到一点豆油,存放在油瓶里,一斤油要吃上一年,会过日子的人家用豆油炒菜,不是拿瓶子往锅里倒,而是用筷子或者用细绳铜钱在油瓶里沾一下,然后往锅里滴。

读初中阶段,大概是1965年初,学校每月供应每个学生一两熟的豆油(50克)。这一两豆油,我带回家,母亲用一半炒咸菜,放一点辣椒,我装在小黑瓷坛里,带到学校,午餐时用来当菜吃。一小坛子咸菜要吃好久,时间长了,长了毛,带回家再炒一炒。留下的那一半,给家里人吃。供应了一段时间,不知怎么终止了。那一段时间,我们学生享受到这种特权,非常难得。

以全国供应最好的上海来说,1976年7月起实行猪肉按人定量凭票供应,市区居民每人每月供应约1公斤,郊区城镇居民约0.75公斤,郊区农民约0.5公斤。

看看,即便是大上海的市区,在文革后期经济比较好的时候,每个月只有2斤肉的供应,郊区农民只有1斤。

今天咱们去吃火锅,一顿也能吃2斤肉。合着以往上海市民一个月的配给,相当于今天吃一顿。

所以当年的特点,就是很能吃。

大家看看以前的照片,当年很多饭碗比今天要大一倍甚至好几倍。

当时不要说男人,就算妇女一顿吃1斤米都是小意思。

萨沙有个亲戚在乡下代表生产队交了公粮后,按照规矩会管一顿饭,可以敞开吃,随便你吃多少。

他用小号脸盆那么大的盆,满满吃了一盆干面条。

放在今天,就算大胃王比赛的选手也不敢随便这么吃,搞不好吃出人命。

在当时这种食量不稀奇,还有更夸张的。

这区区二三十斤粮食,一般都只是勉强维持生存罢了。对于当年的人来说,其实这些粮食是吃不饱的,也就是半饱而已。

家里孩子多的就最倒霉,尤其是发育期的孩子多的家庭,口粮根本就不够吃。

这些孩子要长身体,吃得比成年人还多,但口粮配给要少。

无奈之下,只能将父母的部分口粮给孩子吃,如果家里孩子多了也就没办法了。

以上是城镇,都是有政府正规供应的,旱涝保收。

要是农村,那就另当别论。农民叫做农业户口,同城镇完全不同,根本没有配给,只有固定的口粮。

口粮各地有区别,比较好的地方每年大概300多斤原粮,脱粒加工以后还会减少一批。

农民干农活,每天消耗体力很大,依靠每月20斤粮食当然是不够的。

城镇居民可以领到配给的副食,每月好歹有点肉、蛋、豆制品供应,农民则什么都没有。

如果农民在鱼米之乡,还可以自己偷偷捕鱼捞虾,条件恶劣的地区就惨了。

大家看看以前的照片,根本就没有一个肥胖的农民。

上面的那个老师,还写了他下乡的经历:我的远房亲戚施某,住蔡村公社大康大队。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利用下乡机会去他家探望。夏天,正是烧晚饭时候。他母亲正在给几个小男孩洗澡。小男孩都只有八九岁十多岁,终日一丝不挂,四处窜耍,早已是满身泥灰。大的洗了小的洗,一盆洗澡水成了泥浆。洗过澡的小孩还是一丝不挂。只是不停地招呼:“不要再搞脏了!”那边他妻子在炒菜。一大碗南瓜炒好端上桌,小孩们即跑来用手抓,烫得咀里不停地吹气:“弗,弗!”待第二碗豆角炒好,南瓜则已经抢光了。嫂嫂一边制止一边骂:“这些小鬼,就像是饿牢里放出来的!”在当地,施家境况不算差。他父亲当过大队书记。他自己原先在地质队工作,后来不知怎么回家劳动。在地方上算得个头面人物。因为家口重,依然活得不轻松。

那个年代,一日三餐吃什么?就是主粮加蔬菜,也有些豆制品,肉的供应很少,最多有些菜里放些肉丝。如果想要大块吃肉,就得到过年了。因为过年会有额外供应,每人发半只鸭子或者1斤肉。

不过,当年所有的供应,可不是老百姓想买什么,自己去买什么,而是上面供应什么,你才能买什么。

老百姓缺吃少穿,却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

还是那个老先生回忆:我第一次吃到丰盛的大餐大概是在1976年。那年,“资本主义”有些抬头,大队组织建筑队,我有幸被派去参加。一级工每天1.25元,交生产队8毛。那次,我们在地委第二招待所盖房子。当时,不知道那里开什么会议,每天开桌。我们的工头发现,开会的干部吃完饭后,剩下好多菜,就叫我们午饭时去端来吃。我们一看,从来没见过的丰盛啊!大盘的羊肉,大鱼,基本没吃。我们就大饱口福了。招待所的王所长(已故)是个好人,看见我们这样缺食,以后每当与会人员吃完饭,就把他们基本没动的菜给我们留下,送给我们吃。

原上草2017
为什么觉得当年的猪肉特别好吃,这里或者可以找到一些原因。
英二
三四十年代呢
m
man008
我的表哥在部队当兵,告诉我,当地农民的小孩偷偷地翻墙进来,偷吃军队养猪场泔水桶里面的剩馒头吃。
m
man008
读一读老舍的骆驼祥子,你肯能会有些概念。
原上草2017
下面讨论的是“毛时代的猪肉特别香”,30~40年代是另一个话题。
原上草2017
我的看法是:食物缺乏的年代,有的吃就满足了,有肉吃就是幸福,猪肉当然是人间美味。
英二
我的看法是,猪肉与猪肉是不一样的,食物缺乏不缺乏是另一回事
华府采菊人
二十年代呢? 前清呢? 明朝呢? 东周列国呢?
立竿见影-1
还是那句话,一个月吃一次肉,保证很香。习某人就说过他当年等不及抓着生肉就吃。
T
TheHawk
那时侯在农村的营房都养猪,泔水喂猪,农村小孩翻墙去捞吃的,当兵的看见了就轰他们走。几乎每个营房都是这样。
T
TheHawk
有次当兵的抓到一个小孩,让他背了几句毛主席语录才让走。现在想想,听语录的话连泔水都不能吃了,真TM讽刺。
最接近太阳的人
有一部苏联小说里也有类似场景。部队普遍要吃的好些。
X
XYZ94538
怎么什么事都让你家碰上了?
最接近太阳的人
你那时在天上还没下凡,不懂人间生活。
p
puyh
这是什么部队,馒头老往泔水桶里扔。
b
borisg
六十年代初军委发过一个文件。。。几个元帅圈阅了。内容是

六十年代初军委发过一个文件。。。几个元帅圈阅了。内容是

关于军民关系问题,里面几个事件,其一是:

某连队炊事员发现有农民到兵营里偷了一双布鞋(军人每个人都发的那种,大概还是旧的),把这个农民绑起来揍了一顿。

结果成了损坏军民关系的典型来批。

T
TheHawk
部队食堂有个大桶,是小米加水煮成“米汤”,当水喝。80年代初,加了一个桶,是蛋花汤。那时的鸡蛋还挺金贵的。
T
TheHawk
你若那个年代在营房生活过,这种事很平常。
东田
那不就恰恰以事实说明了,1)当地的生产队领导没有把生产搞好;2)要么,纯属极个别农民小孩,其家庭背景出了问题呗!难道还能

以这么一个孤立的例子来代表整个社会层面吗?不可能吧!否则,又如何解释:我那边的农民的孩子,远不至于如此呀?每个村,就犹如每个工厂或单位一样,自己的领导没有搞好自己生产管理呗!然,并非等于整个社会农村、工厂、或事业单位都如此这般吧?否则,你又怎么解释当年的毛时代里,是历史上大变革之因果效应最为辉煌和产出的年代呀?当年那些工农军科技教育等硬实力、经济效益的产出,历史性地摆在那里。谁也抹杀篡改不了!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呀?谁能抹杀得了当今那些以航天工业为代表的尖端科技、以及国家工业化系统为代表经济效益之巨大产出,以因果效应纯属源自毛时代的遗产以及“四个现代化”之战略部署的因果效应呀?难道还可能是那风马牛不相及或南辕北辙而邪门歪道的邓右党政治颜色革命之祸国殃民而狗屁不通的所谓“改革开放”呀?假设按照着邓右投降主义路线那所谓“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并且还不惜自废武功、前功尽弃式地自毁运十大飞机等十几个尖端科技项目的投降卖国的思路、而不被及时扭转回归毛思想路线的话,今天根本就不可能有井喷式的尖端科技现代化成果之产出!

立竿见影-1
我见过部队用黄豆榨油,榨油后的豆饼基本都送给附近的老乡
B
BeagleDog
东北过去主要食用豆油,就是黄豆榨的油。豆饼也是好东西,可以用来做豆腐。
我爱栀子花
我6,70年代,每天吃不饱那种加了大量蔬菜,红薯,胡萝卜等的稀饭,炒菜没油。71年我在家做饭,每天我都会饿。
a
abvysk2023
毛主席是你们心中的红太阳,想一想毛主席,就不饿了。

毛主席是你们心中的红太阳,想一想毛主席,就不饿了。

E
EECC
东北雪乡旁一个小镇,大厂供销社,一年三次凭票供应肉(春节,五一,国庆)

至今常常想起厂里的供销社。每年三次供肉,是厂里给职工的福利。供销社进门处有个不到两平方的门斗,外面冬天挂棉帘子,里面是对开门。有一次刚好经过节前抢购完了肉的供销社前,看见地上有一只解放鞋,还有碎垃圾(纸片、绳子之类的),不多,说实话,那时候垃圾都不多的。

平时每家发的肉票很少,是用于镇上的供销社买肉。爸妈是四川人,吃猪下水,常常买不凭票的肥肠、猪肺回来(猪肝猪心猪舌猪尾是买不到的,得有关系),炖给我们吃。

1977年春节举家回到四川,第一站是乡下外婆家,经过一个集市,看见到处挂着猪肉,简直惊呆了,问舅舅:可以随便买吗?舅舅说是的,可是舅舅节省,只买了草绳拴着的一小提,大约一斤半吧。集市上还有许多许多不认识的蔬菜。在东北只认得白菜、萝卜、土豆、西红柿、茄子、豆角。乡下戴帽中学(中心小学挂一个初中班)初二课程,全部是没学过的课程,因为东北发了数理化教材,厂子弟校没有师资,我们只学语文和农业基础知识,上课也是一路照读一遍。第一节数学课学cos,老师讲完只有我会做题,老师又让我做一道题,sin,我说不会做,老师问cos会做为啥不会做sin,我说没学。第一节化学课是最后一章酸碱盐的OH-。半年后,考上十华里外的区高中,是这个初中部唯一考上高中的学生,从前没有过,因为办得没几年,再过几年后才有考出去的高中生了。

k
kankanwo
七十年代到河南,农民吃面条用筷子插油瓶里拿出来插面条碗里。算是放油了。
注册怎么这么难
饥饿是那个年代人们最深刻的记忆,有人还想回到毛时代、真是尸米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