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到了徐水(人民日报特约记者 康濯)

n
nnndayd
楼主 (文学城)
【毛泽东关于粮食吃不完怎么办的指示摘录如下】 你们全县三十一万多人口, 怎么吃得完那么多粮食啊?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啊?   “你们这粮食吃不完,怎么办呀?”又对乡、社干部说:“粮食多了, 以后就少种一些,一天做半天活儿,另半天搞文化,学科学,闹文化娱乐, 办大学中学,你们看好么?” “这里的干劲不小哩!”又对大家说:“世界上的事情是不办就不办, 一办就办得很多!过去几千年都是亩产一二百斤,你看,如今一下子就是几 千上万!” ===================================== 以下是报道的原文。来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关于毛的报道,应该是毛亲自审核过的。 ======================================   8月4日,毛主席来到了河北徐水。   这是徐水人民幸福的一天。   下午四点半钟,毛主席由河北省书记处书记解学恭、河北省副省长张明 河、保定地委第一书记李悦农和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陪同,首先到了南 梨园乡的大寺各庄农业社。毛主席精力充沛,满脸红光,宽阔的前额在雨后 刚晴的阳光下闪闪发亮。毛主席穿着灰裤子,白衬衫。一到大寺各庄,就大 步跨进社里的俱乐部。俱乐部里面墙光彩夺目的各种奖旗,立即引起了主席 的注意。他沿着北墙,看了几面奖旗,并且问了问每一次得奖的经过。然后, 在长桌旁边坐下来。村妇联主任和共青团支书给主席倒菜,主席连忙欠起身 子,笑着说道:“谢谢!谢谢!”主席在进门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这个乡 的党委书记桂登科,社里的支书阎玉如和社主任李江生;现在,又让写了写 他们的名字,并把每个名字都念了一遍。接着就抬起头来问他们:   “今年的麦子收得好吗?”   “很好!比哪一年都强。”李江生回答。   毛主席又问:“每亩平均各少斤?”   支书阎玉如答道:“七百五十四斤”。   毛主席笑着“啊”了一声,赞叹地说:“不少啊!”随后又问大秋作物 的预计产量;问了社里的,又问全县的。县委书记张国忠告诉主席说,今年 全县夏秋两季一共计划要拿到十二亿斤粮食,平均每亩产两千斤。张国忠又 说,主要是山药高产,全县共种了春夏山药三十五万亩。毛主席听过以后, 不觉挣大了眼睛,笑嘻嘻地看了看屋里的人,说道:   “要收那么多粮食呀!”这时候,主席显然是想起起了张国忠在路上介 绍的本县情况,就伸出又厚又大的坚强的巴掌,算帐一般地说:“你们夏收 才拿到九千多万斤粮食呢!秋季要收十一亿呀!你们全县三十一万多人口, 怎么吃得完那么多粮食啊?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啊?”   大家一时被毛主席问住了。后来,张国忠答道:   “粮食多了换机器。”   毛主席说:“又不光是你们粮食多,哪一个县粮食都多!你换机器,人 家不要你的粮食呀!“   李江生说:“我们拿山药造酒精。”   毛主席说:“那就得每一个县都造酒精!哪里用得了那么多酒精啊!”   毛主席呵呵笑着,左右环顾地看看大家。大家不党都跟着笑了起来。张 国忠也笑道:   “我们只是光在考虑怎么多打粮食!”   毛主席说;“也要考虑怎么吃粮食哩!”   很多人都在私下里互相小声说着:“毛主席看问题看得多远,看得多周 到啊!”   “其实粮食多了还是好!”毛大席又笑道,“多了,国家不要,谁也不 要,农业社员们自己多吃嘛!一天吃五顿也行嘛!”   毛主席亲切而很有风趣地笑着,一边就站了起来,要到村子里去看看。   这时候,阳光灿烂,四外一片安静。毛主席来了的消息早己传遍了全村, 人们是多么想着跑来看看毛主席啊!可是,不少的人活儿正紧,都丢不开手。 于是,毛主席差不多走遍了全村,去看大家。   毛主席先去了粮食加工厂。那里一台锅驼机带动钢磨在磨大麦面。毛主 席同管钢磨的郑德祥谈了一阵话,问了问生产情况。后来,看到机器旁边站 着一男一女两个小青年,身上油渍斑斑,可都高兴得有点儿慌乱地直盯着他。 主席忙问他们:   “你两个是开机器的吗?”   他们问答说,是的。毛主席问清了女青年叫田金花,十八岁,男青年叫 郑德生,十五岁;就连忙夸赞他们道:   “了不起呀!这么小就会开机器呀!”   两个小青年更加高兴得手足无措。看他们的神态,是多久想跟毛主席握 握手啊!可是,他们满手油污,又赶紧把手缩回去了。   毛主席笑嘻嘻地招着手,离开了他俩。又去跟筛面的四个妇女说话。这 都是壮老年妇女。她们披着满身白雾,热切地笑着同主席握手。有个叫郑秀 芳的一把抓住主席的胳膊说:”毛主席!你老人家身子结实吧!”毛主席笑 道:“我很好,你们都好吧!”几个妇女都激动得哆嗦者嘴唇说:“我们好, 毛主席!毛主席……”   毛主席走到了街上。附近做活的人都一伙伙地张着笑脸,使劲儿盯着毛 丰席,高呼着:   “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毛丰席就一边走,一边招着手,向大家点着头,有时还停下来跟大家握 手。然后,毛丰席看了农业社的供销部,看了社里的医院和正在扎针的医生 与病人,又看了猪场,看了缝纫工厂;并跟那几个地方的社员谈了话。在缝 纫工厂,毛主席坐了一会儿,又站起来说:“你们做活吧!”并且摸了摸缝 纫机上的布料,看着女社员做了会活儿。啊!那个叫张爱芝的熟练缝纫工, 怎么拿着线好半天还穿不进针眼!毛主席亲切地笑着,直看到张爱芝穿上了 针,做上了活儿,这才挥着手跟她们告别。   一队身系白围裙,头戴白布罩的社员,站得整整齐齐地在街里欢迎毛主 席。这是一个食堂的炊事员。他们大多是妇女。他们又鼓掌,又欢呼。毛主 席跟他们打过招呼,在社干部的带领下,先去看了幼儿园。几十个小朋友都 很干净,背心和短裤都是新的。他们鼓掌欢迎毛主席,喊着共产党毛主席万 岁;站在最前面的女孩崔小玉又领着大家唱歌,唱了一个“歌唱总路线”, 又唱了一个“一条小手绢”。毛主席摸摸这个女孩,又摸摸那个男孩,一直 笑呵呵地听他们唱完歌子,还跟保育员阎凤贞去看了看小孩们的宿舍。这里 是“全托”,小孩黑夜白天都不回家;小孩的花销也不用家长负担,而由社 里统一供给。在小孩们住的隔壁那个院里,住着的也是由社里统一给养的已 经失掉了劳力的老人们。那是社里的“幸福院”;毛主席也去那里看了看。 那里炕头上坐着的几个老大娘,都对着毛主席高兴地喊着口号;地下站着的 八十多岁的老汉田老举,一劲儿抖着白胡子对毛主席说:   “咱们这真是享福了啦!有了毛主底,咱们可享了福啦!享了幸福啦!”   毛主席笑着同老人们握手告别。然后,去两个食堂的厨房看了看,亲自 拿起社员们吃的大麦面馒头摸了摸,问道:   “这里面有没有山药面?”   “没有。”支书阎玉如回答。   毛主席又左右环顾地笑着和大家点头,他老人家显然是对社员们的生活 感到满意。他还特意去看了看墙上贴的食堂规则和饭菜价目表,并且还一句 一句地念了一遍呢!   从食堂出来,向地里走去。场里地里的社员都鼓掌欢呼,毛主席又接连 不断地挥手点头,同大家打招呼。毛主席大概是看到地里做活的妇女很多, 一边又对陪同的人们说:   “这妇女劳力解放得很彻底哩!”   保定地委书记李悦农告诉主席,说这里的妇女都脱离了炕台、锅台、磨 台、碾台这四台。主席就说:   “是呀!人人都吃食堂,社社都办幼儿园……”又看了看张国忠说: “这个县是十一万多劳力,袖出了四万多搞水利、打机并、办工业,只有七 万多人搞农业啊!”随后又同省委解书记和张副省长说:“他们这里又解放 妇女劳力,又搞军事化,全县农业社搞了九十多个团,两百多个营。他们就 是这个办法哩!”   毛主席微微地笑着,看来是对这里战斗化的干劲很感兴趣。你看,毛主 席对张国忠介绍的情况记得多清楚啊!   走到了一块半人多高的棉花地边。毛主席仔细看了看棉花生长情况,很 高兴地赞美着这块经济作物,一边就分开密密挤挤的棉枝向地里走去。只走 了儿布,就停下来说:   “我钻不进去啦!”又问道:“这一亩可以收多少棉花呀?”   “一千斤皮棉。”社主任李江生说。   “那就是三千斤籽绵罗!”   毛主席说。一边高兴地从棉花地里,又往前看庄稼,看到一块长得很好 的黍子,就停了下来。李江生告诉主席,说这块黍子地是一年四作三熟。主 席就详细问了问是怎么样的四作三熟,问清以后就连连点头称赞。这时候, 主席已经连续一个多钟头没有休息,肩膀上的衬衫都已经汗透了,可是还一 定要接着看;并且一直满脸是笑,不断地跟农业社员握手和打招呼,看见什 么都要亲昵地问一问。西斜的太阳照着主席魁武的身子,人人都看到我们的 主席是那样健康,那样精神饱满,浑身上下都放射着光辉。   毛主席又看了玉米和谷子,看了粪堆形的山药和每条道栽四行秧子、八 行秧子以及十二行秧子的几种山药。在每一块不同的地里,都要问每亩栽多 少棵秧子,施多少底肥,追肥怎么上,亩产多少斤。主席听到那些山药都是 亩产二十五万斤,有的竟计划亩产一百万斤,不禁又笑着问道:   “你们这粮食吃不完,怎么办呀?”又对乡、社干部说:“粮食多了, 以后就少种一些,一天做半天活儿,另半天搞文化,学科学,闹文化娱乐, 办大学中学,你们看好么?”   大家都说好,都听得很高兴。有人告诉毛主席,说这个社已经办起了共 产主义的红专大学;主席又惊喜地“啊”了一声,笑着直点头。跟着就走上 大道,同大寺各庄农业社告别。   毛主席和乡、社干部一再握手,并说:“耽误了你们不少的工夫!”毛 主席十分亲切而慈祥地直看着每一个社干部的眼睛,说道:“祝你们丰收! 秋后我要有时间的话,再来看你们。”   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鼓足干 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更快更早地向共产主义迈进! ”这些口号,发自和毛主席心连着心的人们的心坎上、心尖上。这里平原一 望无际,墨绿的庄稼给阵阵的东风吹得一浪一浪滚滚向西。大寺各庄农业社 员们的口号和欢呼声,也带着整个村子里永不平静的心,一浪一浪地紧跟着 毛主席告别的手臂,回旋不止。   毛主席离开大寺各庄以后,又在徐水城看了县里的细菌肥料厂和铁工厂。 毛主席在两个工厂里都走遍了所有的车间。对肥料厂出的固氮菌,从化验室 的显微镜看起,一直一步一步地看到成品菌的出现,并且听了只在保定学了 很短几天技术的谢玉和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介绍。还提出了很多问题和年轻的、 初中毕业不久的谢玉和研究了一阵。又走到院里,让几十个女工把他保卫起 来,跟大家一一握手问好。在铁工厂,四百多工人高呼共产党毛主席万岁的 声音,以及欢笑声和鼓掌声,更是始终跟随和簇拥着毛主席。毛主席出了翻 砂间,看了一台元车和两个姑娘操纵的一台刨车,也看了发电车间和这里出 产的十马力煤气机。并在通红的小高炉旁边来回走过,还跑上去和炼钢工人 丁喜握手。丁喜满身煤迹,兴奋和激动得连连直嚷:   “哎呀呀!毛主席!毛主席!他老人家跑,跑过来跟我握,握手!我, 哎呀……”   整个徐水城关的人,好象都涌到了铁工厂门外,拥到了从铁工厂到县委 会的路上。人们兴奋得跳起来,兴奋得心神无主地南北跑动。人们欢呼领袖, 向领袖伸过手来。我们伟大的领袖走出铁工厂以后,不时地站住,不停地呵 呵笑着,他那集中了上下古今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眼睛看着大家,他那大山般 魁武的身躯和海洋般宽阔的额头,发出万道光彩,照射到每一个徐水人的火 焰熊熊的心上。   毛主席到了县委会,头一句话就问省委解书记和张副省长说:   “这里的干劲不小哩!”又对大家说:“世界上的事情是不办就不办, 一办就办得很多!过去几千年都是亩产一二百斤,你看,如今一下子就是几 千上万!”   毛主席问了问河北省其他地区庄稼情况,又了解了一下徐水去冬今春实 现水利化和今年抗旱的情况。最后,指示徐水县委要早抓明年的粮食规划, 要多种小麦,多种油料作物,种菜也要多品种,这样来满足人民的需要。又 说,小麦地一定要深翻,翻到一尺以上;以后人民就主要吃小麦,玉米和山 药喂牲口,喂猪;猪喂多了,人民就多吃肉。最后说道:   “下面真好啊!出的东西真多啊!”又笑着对大家说:“北京就不出什 么东西。你们说,北京出什么呀?”   “北京出政治领导,”张国忠说,“出党的总路线!”   毛主席又嘻嘻笑着,不断点头。   七点半钟,毛主席走了。毛主席脸上焕发的容光,把西边地平线上金黄 鲜艳的彩云照得花团紧簇。徐水城关附近的人们,奔走相告,对根本不认识 的人,也要叫他赶快去看看毛主席。自然有些人没有见着领袖的面。但是, 没见着的虽然都惋惜不止,却也和见了领袖面的人一样兴奋如狂。大家都说, 毛主席没有离开徐水;你看,咱们每个人不是都干劲十足了么?毛主席还一 直在咱们面前鼓舞咱们的干劲呢!   黑夜,县委召开了全县的电话会议。乡乡社社都在电话会议上向党和毛 主席宣誓,保证今年粮食亩产超过两千斤,保证工业的百花也要在全县处处 争奇斗艳,保证整风和思想也一定要丰收,保证各个战线上都有无数的卫星 发射上天,要把天上的星星都遮没。   黑夜,细菌肥料厂和铁工厂开会提高各自的生产指标。早晨还是不可能 办到的事,十几个钟头以后就不仅办到,而且被超过。大寺各庄早已酝酿的 公社,也在这天黑夜正式成立。树木全归集体,房屋也由公社统一分配,社 员实行工资制。郑大中的母亲献出全部一千多斤存粮,献煤的、献几百斤上 好面酱的,多得很,并且立即就送到食堂里去。腿肿了的田老忠坚决不入幸 福院,他说:   “我歇不住!我要赶英美!我见了毛主席,看见毛主席那么健康,我的 腿早好了!”   8月4日,有多少徐水人在黑夜中没有睡觉!有多少人流着又酸又甜的眼 泪,想起了他们黑暗的过去和美好的今天!多多少母亲非要去幼儿园看看自 己多日不见的孩子,才肯回去,而人们回去以后,可又偷偷上了地,……这 是一个不黑的白夜,这一夜,毛主席的智慧、思想和声音笑貌走遍了整个的 徐水,把徐水的全面大跃进推上了更高的上游。   (完) 195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4
401.king
亩产754斤,毛主席都说“不少啊”。不知道刘主席咋说的。哈

刘主席好像也去过吧?此前还是此后?

 

 

老生常谈12
那时候小麦亩产754斤不可能,300斤有可能,山药亩产不会超过5000斤。

5斤新鲜地瓜等于1斤粮食。

T
Timberwolf
几千上万的亩产都上达天听了,区区七百多斤还敢报出来欺君?

不要脸的人常有,把舔痔当作事业还到处嚷嚷领袖的菊花多么香甜美味就太过分了。

 

十具
现在中国棉花亩产240斤(新疆可达270斤);美国棉花亩产约为120斤。此文报3000斤,毛都走不进棉田,他配合当地干部

造假。当时棉花亩产也就100斤左右,毛能信亩产棉花3000斤?如果是借花献佛把别地的棉花搬了过来,在现场的毛看不出破绽?

这篇报道,坐实了毛和下面默契演戏,制造轰动宣传效应。是不是3000斤,他不关心。他心里真正的意图,是把农民激将起来,累死累活地为他干,能挤出多少油水算多少。

申芝堂主
这是一篇假文章,还下午4点半, 那是刘少奇9月10日去徐水,9月18日人民日报。毛主席的报道原文被篡改

https://cn.govopendata.com/renminribao/1958/8/11/1/#202535
n
nnndayd
这篇文章发表在195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第二版。

不要翻了第一版就说文章不存在。https://www.laoziliao.net/rmrb/1958-08-11-2#202540

东田
谢谢你链接,我看了通篇了!通篇的遣词造句中,我看不出毛主席具体的主动性不切实际的指示。无非全都是在深入基础中,跟农民的对

话中,采取倾听、了解、并附和着回应的方式。即,附和着下面汇报者所反映似真似假言语中,心中有数而附和着、顺着对方的话,而针对性点头应诺。而并没有给出自己任何不同意见的指示或看法!这就是事实了吧?那么,这么个手法,实际上,就是毛主席在力争细心地倾听、附和着应诺的过程中,不动声色地了解更多更细的情况。否则,假设毛当时提出任何不同看法或反驳,那么,他就无法再往下听到更多的东西了!这就领导的技巧和手段。你就根本看不懂!

然而,凡属他认为并非合乎客观实事求是的言论时,他未必能立即可直接对基础百姓做出准确的反应。而是必须,在综合完所有正反信息之后,发现问题时,再反过来告诉当时负责主管中央一线的领导,让他们知道情况而有所坚持或纠正之!以显示尊重他们具体负责人的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难道不正是如此嘛!这么简单的道理常识都不懂!你看看个报道的年份就行了嘛!不就1958年大跃进时期嘛!这也从侧面恰恰说明了:毛,即便主动退居了二线,也时刻关心着整个大政方针之具体贯彻如何!所以,你所转发这一链接,恰恰反过来支持了所有拥毛的看法!恰恰从侧面说明了 :正是毛深入到了基础,了解到了真是的情况之后,才发现问题,而不断地纠正刘邓他们当时倒行逆施的做法!

十具
记者用劲过猛,塑了一个‘毛拨皮’的形象。结尾是妈妈们夜里“去幼儿园看自己多日不见的孩子,…,又偷偷上了地”. 毛拔皮的恶

毛拔皮的恶习还被带到了国外。有的华人教授被他们的研究生私下贴slave driver的标签。

十具
巴佬毛对管理科学是白丁。用打仗的人海战术搞建设。生产组织也是排、连、营的军队建制。操作也是军事术语,打攻坚战、歼灭战。不

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一味蛮干。强调集体和纪律,压制个性,扼杀创造力。再加上闭关自守,万事不求人的小农意识。一个刚愎自用,飞扬跋扈的XX。

 

衡山老道
毛自小对农业没兴趣,不喜欢种田。当皇帝后,思想一直停留在战争年代,把人民当战士,只能服从,以运动(战役)形式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