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故事原创系列(21)疯狂的岁月

少壮军人
楼主 (文学城)

   疯狂的岁月

    处在疯狂的文革年代,因年幼没有成熟的判断是可以理解的,但奇怪的是经过战火考验的父辈,也像被人施了魔法一样失去了正常的思维判断。下面就是那段岁月的真实写照。
 
   我刚入小学时读的不是课本,而是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第一篇课文是“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为人民服务”,在学校会唱的第一首歌是毛主席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甚至同学与同学讲话都要先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斗私批修'。”或其它语录,再讲说话内容。回答也是先来一段毛主席语录再说话。
 
   更滑稽的是:“早请示,晚汇报”。每天早晨部队起床号一吹,我和姐姐妹妹就从床上爬起,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在毛主席像前站成一排,将红宝书毛主席语录放在胸前,一起高喊“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喊“万寿无疆”的同时还要连续挥两下语录本,接着再喊“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语录本再挥两下,才开始一天正常的生活。晚上临睡觉前,必须和姐姐妹妹站成一排,把当天做的好事坏事向毛主席汇报,批自己私心一闪念。最让我丢脸的是要把自己心里所想的如实交代,姐姐妹妹的很少,而我的所谓‘私心杂念’特别多,常常被姐姐妹妹讥笑,但我也没有办法,不交代就是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不忠。我在家调皮捣蛋,唯有站在毛主席像前时会变得很乖,可以想象毛泽东思想威力有多么巨大。奇怪的是父母从不和我们一起晚汇报,也许他们的私心更多杂念更可怕?估计担心让我们知道不小心说出去问题就大了。那时候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忠心,夫妻相互揭发反目成仇的大有人在。
 
   文革开始不久,部队孩子们也开始有了派性,我加入的组织叫“同心干”。名字取自毛主席诗词: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同心干”是部队孩子们最大的组织,老师中大部分也是组织成员。而另外一个组织是以师炮团孩子为主的叫“星火燎原”,取自毛主席的文章“星火燎原”。还有一个特别的组织叫“只争朝夕”,取自毛主席诗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她丈夫是全军著名侦察英雄苟福荣,奇怪的是这位老师也不发展成员,整个组织就她一个人。她上课十分严厉,学生很少人与她接近。其他班的孩子们常常会在她背后大喊“光杆司令”她也不恼怒。她曾经是志愿军,我母亲的战友,出身于有钱人家庭,在当时情况下大概是一种不得已的自我保护方法。

   当时孩子们都会积极发展自己的组织,见面就会问:“你是哪一派的”?如果是另一派的会很失望,如果还没有派别,会立即邀请加入自己的组织。有的甚至去发展自己的父母,好在当时部队有规定不允许在部队搞派性。孩子们也因为派性分开玩耍,派别与派别之间相互挖苦讽刺,让原本单纯的孩子们彼此之间形成隔阂。本来很好的伙伴,就因为不在一个组织,变得互不来往,彼此再不讲话。派性组织随着毛主席指示“不要搞派性,部队不能乱”而逐渐瓦解。
 
   而红小兵组织却在此时应运而生。学校成立了红小兵大队,我是第一批获准加入并成为红小兵大队委员,权利大得吓人。每天早自习我同其他委员们会拿着记录本在各个班巡视,记录每个班的纪律情况,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破坏纪律的学生,有权把他叫出来批评。每天放学,全校必须排队集合听红小兵大队委员把全校各班情况逐一点评,对个别调皮打架学生点名批评好的班级予以表扬。许多班主任老师都怕我们,如果自己的班常常被点名批评,就说明老师管教有问题,校长就会在红小兵大队委员列席参加的全体老师校务会上点名批评。
 
   我常常和朋友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让部分孩子从小就享有权利,给他们一种职务,让他们感到自己与同龄孩子享有不同待遇,这种优越甚至一直伴随到大学,档案有记录的话常常会变成政治资本,使他们有了强烈的权利欲。他们大多能言善辩夸夸其谈,满嘴马列主义冠冕堂皇的政治口号,为了所谓进步拼命表现,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彻底革命者,一个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他们可谓红得发紫,却让周围人厌恶。一旦走入社会,他们往往很失败,表现是一旦受到挫折往往萎靡不振。
 
附:

   苟福荣,侦察英雄。山西长治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警卫排班长、特务员。1944年出席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模范大会,获劳动英雄称号。后任西北野战军排长、副连长、连长。1948年在宜川、西府陇东、荔北等战役中,多次化装深入敌区侦察,先后俘敌官兵三十余人,获得重要军事情报。被授予侦察英雄称号。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基本系。后任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武汉军区司令部管理局局长、军副参谋长。

出处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9F%E7%A6%8F%E8%8D%A3/5741050

1950年苟福荣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画家徐悲鸿为他画像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军旅故事原创系列(20)说玩 军旅故事原创系列(19)枪说 军旅故事原创系列(18)制作的乐趣 军旅故事原创系列(17)玩的世界 军旅故事原创系列(16)蟹趣
p
planet
小学读课本的第一篇是‘毛主席万岁’, 我在幼儿园已要求放学前背《老三篇》某一段了, 背不出不许走。
M
Meiyangren
家门口附近有405测绘部队,64军的家属大院,已经对门的海军大院。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大院子弟也是打来打去。
M
Meiyangren
同一大院,农工干部与知识分子干部私下也无来往,即使对门。
湘水北逝
太有同感了!文革中湖南的语文课本从“耄万岁!”“文革万岁!”开始。我母亲看了我的课本后叹气,
湘水北逝
后来她去南昌老家把我小舅五十年代百来本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儿童文学书籍及56-58年全套《儿童时代》背回来,成为我的至爱,
湘水北逝
那些书和杂志被牛皮纸包装仍然被我们小孩们翻看得破旧不堪,那个文化沙漠时代!
c
coach1960
你别说,看不看(有没有的看)小人书人生大不一样
湘水北逝
正常孩子有无穷的求知欲,还记得我当年拿着字典学习那些繁体字,只为了读懂这些书…
T
TwinTurbo
怎能比得了当年的毛主席好干部门合同志?

还真真地记得当时学校教材里, “好干部”家的孩子出生后能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叫爹,不是叫娘,是毛主席万岁。=~}

一直琢磨不透当时树这个“好干部”的政治形势背景是什么?

少壮军人
那个年月课本全部成为封资修,只能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果真如此,唐诗宋词一首不会背,

毛泽东的诗词倒是滚瓜烂熟。前段时间还有人想文革那一套,如果真是那样,全中国都有病!

少壮军人
门合当时有短剧还有专门的一首歌。记得当年在礼堂有老三篇的节目,老三篇有两米多高,翻一页

唱一段,足足有1小时,还有一个“老俩口学毛选”,师宣传队演完团宣传队演,还有地方到部队也是一样,这还不算完,连我们学校包括幼儿园也要演,所以当时《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绝对是好电影。

p
planet
我抄! “读的是毛主席红宝书, 唱的是毛主席语录歌....” 然后跳忠字舞---- 毛0功景象重现
少壮军人
你说得应该是64在大连期间,最后调往本溪。
少壮军人
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工农干部是香饽饽。改革开放工农干部彻底歇菜,知识分子重新扬眉吐气。
少壮军人
文革教育是彻底把我们这个年龄段毁了。我66年上小学,76年高中毕业下农村当知青,没有条件

好好读书,学会的是打架不读书造老师学校的反,学工、学农、学军。不是一肚子墨水,而是一肚子苦水,幸亏文革结束,才能侥幸上大学,但还是感觉基础差,大好时光浪费。

M
Meiyangren
还有部分家属还在大连。
少壮军人
记得当时小人书经典的《岳飞传》《三国演义》
湘水北逝
你我是同龄人,我因为生于大饥荒之年,先天不足,好静,所以对书情有独钟,对我开启心智至关重要,永远感激母亲当年的智举
英二
毁了吗,没有文革你会怎样
圆老扁
76年不是都急着回城了吗,你们还积极下乡?
少壮军人
跳“忠字舞”让今天人看了会哑然失笑,但是当年全国人民都在跳,不跳就是反革命。而且忠字舞

也敢称做舞,真是毫无美感的群魔乱舞。

少壮军人
1976年并没有结束下乡,停止时间是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

当年谁敢不去农村?上到中央领导干部下到普通百姓。当时规定一个家庭只能留城一个,残疾人除外。我姐姐74年下乡,我是76年下乡,小妹留城。

湘水北逝
我77年毕业还下了半年呢,78年春上大学走了,中学同学79年才离开农村
B
BeagleDog
66年夏天之后,不是都停课闹革命了吗?难道66年秋天还有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吗?

我文革开始时在小学四年级。五,六年级就从没上过。68年秋天,中学生都下乡后,我们就一锅端上了中学。如果说习近平是小学毕业,我是连小学都没毕业。刚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因为文革中武斗,学校的桌椅损坏严重。我们每天背个垫子上学,大家都坐在地上。开始一段时间是班主任老师读报。后来军宣队和工宣队陆续进驻,就开始有许多军训和各种政治活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什么课本。我上的小学是省重点中学的附小,68年一锅端地到了这个过去的重点中学。那些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只可惜我们相遇的时间不对。一年后我就随家里下乡去了。农村的学校,师资水准差,学生来源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好处是,受文革影响小,师道尊严还在,所以还是正常上课,只是课本是用辽宁省统编教材。

少壮军人
你说的可能是城市,而我上学的部队学校是在河南一个小镇里,我是1966年10月17日从天津到部队,没几天就上学。

,我是插班进入小学一年级,当时是秋季招生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