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发明一个字,被女性骂了好几年,如今这个字我们都在用。。。。。。。

l
lovecat08
楼主 (文学城)
中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出现在约36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经过三千多年的演化与发展,逐渐出现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不同类型的文字。 不过这可不是汉字最早的历史,汉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六千年前,也就是所谓的“象形文字”时期。 汉字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即便是周边的邻国文字,也大都受到了它的影响,比如日文、韩文等。 不过,汉字也有“尴尬”的时候!比如我国著名文学家刘半农先生,就因为发明了一个新的汉字,被中国女性骂得是“狗血喷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刘半农! 刘半农,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城内的一个清贫知识分子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好在父亲是个读书分子,虽然每天吃饭成问题,但精神食粮却管够。 刘半农自幼聪明伶俐,加上父亲的悉心教导,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吟诗作对。而他的才华也注定了他会在文学上有一番大作为。

 

民国二年(1913年),刘半农在中华书局当编译员,先后在《时事新报》、《小说界》等刊物上发表了四十多篇他翻译和创作的小说,详细介绍了安徒生、小仲马等著名作家的作品。 而在这期间,他勤奋的工作也让他对文学了解得更深了。 1917年,也就是民国六年的时候,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了一篇《我之文学改良观》的文章,其中包含了他对文学革命深刻的见解。而这也让当时北大的校长蔡元培先生发出“竟有如此人才”的感叹。  

 

  同年,蔡元培便破格聘用仅初中学历的刘半农做预科国文教授! 虽然这位北大的教授从小就接受着旧式的教育,但是他的思想却没有停留在旧式教育的体制中,而是非常的开放和先进的。1920年,他写了一篇名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文章,更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然了,倒不是说这篇文章写得有多完美,而是他在这篇文章中首创了一个新的汉字——“她”。因为刘半农当年在担任编译员的时候,每当翻译到“she”这个单词时,总会觉得非常麻烦。 因为在中国古代时期,“他”指的是一切事物,没有所谓的“它”和“她”。所以碰到“she”这个单词的时候,他就只能将其翻译为“那女的”或者是“他女”,读起来十分别扭,非常影响表达和阅读体验。 所以鉴于此,刘半农就索性发明一个形象的“她”字。 在如今我们看来,这个字很简洁,而且意思也很到位,是很好的一个汉字。但这在民国初期的时候,这个字在推广起来,却是举步维艰。为何呢?

 

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下,女性正在前赴后继地争取着平等的权力,甚至还有些女子因为办学堂失败而自杀明志。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刘半农特地为女性创造了一个汉字,而不是为男性,因此很多人就说了,为何在第一人称的时候没有男女之别,第三人称的时候就要区分男女了呢?所以刘半农自然而然就成了被攻击的对象。 此外,还有一些女性主义学家也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有些人甚至还痛骂刘半农,说这已经不再是封建社会,现在追求的是男女平等,这个字的出现就是要刻意将男女区分开来,从而形成地位上的差别。 而除了全国的女性外,一些封建保守势力也对刘半农进行了长达好几年的谩骂攻击。 值得一提的是,在1920年4月3日的时候,《新人》杂志刊出了一篇名为《这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其中就指名道姓地批评“她”字是始作俑者,并主张立刻废弃。

 

 

当然了,有反对的,自然也有支持的,比如叶圣陶、周作人、鲁迅等文学界的大咖就欣然接受这种写法,并且还借助这个字在作品中鼓吹妇女的解放,从而将其赋予一种极其明确的政治内涵。 再后来,由于胡适、鲁迅等文章中经常用“她”来代替“伊”,这个字便渐渐得到了推广。而当人们习惯这个字之后,也就不再攻击刘半农了,甚至还对他发明这个字而提出赞扬! 实际上,创造一个新的汉字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创造出来的字需要满足的要求很多,比如简易程度、内涵表现、人们的认知接受等等。 所以后来,鲁迅先生还对刘半农的这种创造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说:“她”字的创造是打一次“大仗”。但造字背后的辛酸苦辣,恐怕只有刘半农自己才知道了! 如今,这个“她”字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使用,而这个字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专指女性,现在我们也用“她”来指代我们的祖国母亲,以及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等。

 

(来自网络)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他因发明一个字,被女性骂了好几年,如今这个字我们都在用。。。。。。。 雷佳音:我和陈赫是大学同学,但他看不起我,我坐电梯他就走楼梯 终于来了!靳东王志文40集谍战剧来袭,阵容强大到不行,有剧追了 中国近代名人为何喜欢娶日本女人?辜鸿铭:没日本女人睡不着 就在昨天,周立波美国被捕1286天后,又曝新情况
l
lovecat08
刚看到的,借着女神节,骂几个文学家男人!哈!
梧桐之丘
很好的介绍,谢谢分享。
l
lovecat08
刘半农蛮帅的,原谅他了。
梧桐之丘
江阴出人才,徐霞客,还有我写的《中国女人》里的招娣,嘿嘿。
梧桐之丘
妇女节允许花痴一天。
l
lovecat08
还有1钟头22分钟!
l
ling_yin_shi
文人果然骚客。
n
nearby
大赞刘先生,还有他那著名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l
lovecat08
很好的诗头!可来一首?
n
nearby
明天或后天来发一首,今天我已经发了两篇,
l
lovecat08
好样的。
k
kirn
第二张照片,好像被“她”害惨了的样子~~~
k
kirn
第三篇,发片片
k
kirn
夏威夷时间?
l
lovecat08
还不去睡,被“她”害惨了。。。。。。
唐宋韵
这个在读音是很困惑 -- ta向ta暗示,ta幼年时的经历影响了ta的潜意识和行为,让ta很受伤。。。
Z
Zhuzitaba
【釋義】同”姐“,《集韻·上聲.馬韻》“姐毑她媎”並列,雲:“子野切,《説文》蜀謂母曰姐,淮南謂之社,古作毑,或作她、媎

https://baike.baidu.hk/item/%E5%A5%B9/16116

“她”是現代漢語裏常用的一個人稱代詞,專指第三人稱的女性,我國古代已有這個字,讀作jiě。只是到了20世紀20年代女權運動的興起,才出現了tā這個音。 當時這個”她“字屬於生僻字,故劉半農以為自己創造了”她“字,其實不然! 近代以前,中國本無區分男、女和第三人稱單數代詞的傳統。幾千年來,似乎無人覺得有作此區分的必要。但隨着白話文運動的興起,西方語言特別是英語的東漸,這一問題就逐漸出現和凸顯出來。 在古文裏,作賓語的第三人稱用“之”字表示。後來白話文興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五四運動”前後,有的文學作品也用“伊”字來指女性,如魯迅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我國新文化運動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詩人和語言學家劉半農在北大任教時,第一個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稱女性。一時轟動全國。這種現象一出現,就遭到封建保守勢力的攻擊和反對,但卻很快得到人民羣眾的承認、稱讚,並被廣泛使用,各種字典也都收錄了這個字(因為其本身屬生僻字,所以小字典原沒有收錄。),此事在當時文化界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漢語中沒有字與英語“She”相對譯,因此最初翻譯“she“時,常譯成“他女”、“那女的”。由於“她”是常用詞,往往造成成篇累牘的“他女”“那女的”,看上去和讀起來都感覺十分別扭。後來人們又借用吳方言中的“伊”來專門代表女性第三人稱單數,並在晚清和“五四”前後成為一種趨勢。像魯迅、周作人等現代作家的作品中,就慣用“伊”字來專指女性。 。。。。。。
l
lovecat08
谢谢,见识了。
花似鹿葱
中国这个造字法特别有智慧!你看那些化学元素的字,估计都是近代慢慢造出来的
青青的山
谢爱猫介绍,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