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70年代,恐怖的苏联军力

老生常谈12
楼主 (文学城)

恐怖的苏联军力

毋庸讳言,二十世纪地球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是苏联军队,这是全世界的共识。

苏联的武装力量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二战末期,那时的苏军拥有1300多万军队,其中约1000万陆军,拥有2万多架战机、2万多辆坦克、数十万门大炮。面对强大的苏军,曾经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被苏军从东欧平推柏林,80%的德军是被苏军消灭的,号称日本最强大的战略集团的70万关东军,仅仅一周就被150万苏军击败。苏军军力的另一个高峰期就是在七十年代。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行军事改组,由陆军和空军部队组成的苏联红军和苏联红海军合并成为苏联武装力量。国土防空军、战略火箭军和全联盟国家民事防御部队先后在1948、1960和1970年成立并归属苏联武装力量。在顶峰时期,苏联武装力量共下辖6个军种,按照苏联官方对其重要性的排序分别为战略火箭军、陆军、国土防空军、空军、海军和民防部队。除了受国防委员会指挥的苏联武装力量外,广义上的苏联军事力量还包括受克格勃指挥的边防军和受内务部指挥的内卫部队。

冷战开始后,以苏联为首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形成了军事对峙。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苏联一改常态转守为攻,苏联的军力在勃列日涅夫的带领下几乎完成了质的脱变。

按照1988年的数据(此时的苏军实力弱于七十年代的苏军):不含边防和内卫部队,苏联武装力量的兵力达到513万人。其中:

苏联战略火箭军人数29.8万,编为6个火箭集团军,有发射控制司令部300个。拥有洲际导弹1398枚,战略作战飞机1690架,核弹头数量45000几万枚,数量和当量均超过美国(3万枚)。

 

苏联陆军人数199万,分为16个军区。编为51个坦克师、142个摩托化步兵师、7个空降师、10个空中突击旅和16个方面军炮兵师,装备主战坦克5.5万辆、装甲战斗车辆6.3万辆、火炮2.9万门、地对地导弹发射架约1570部。

苏联国土防空军人数为63.5万,编入5个防空区和10个军区的防空军序列。拥有各型战斗机1300架,防空导弹发射架9600部,雷达约7000部,有反弹道导弹发射架100部。

苏联空军人数为45.3万,远程航空兵约10万人,编为5个战略航空军,装备中远程轰炸机752架;方面军航空兵约31.5万人,编入12个军区和驻东欧四国苏军集群的空军序列,装备战斗机、战斗轰炸机和攻击机5167架。

苏联海军人数为45.1万,分为4个舰队和一个区舰队。装备弹道导弹潜艇79艘,巡航导弹潜艇和攻击潜艇268艘,主要水面作战舰只193艘,小型水面作战舰只797艘,登陆舰艇187艘,主要辅助船只269艘。 5个舰队按照实力排分别为: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里海区舰队。

此外,苏联边防军人数为25万,苏联内卫部队人数为35万。

苏联当时的经济达到了美国的67%,苏联并不是将经济实力转为改善人民生活,而是穷兵黩武,扩充军力,其陆海空火箭军的装备水平都达到了世界一流。

 

美国为首的北约虽然在欧洲中部与苏联为首的华约军事对峙,但是面对强大的钢铁洪流,北约沙盘推演的结果是,仅仅只需要八天,苏军坦克就可以平推到大西洋的法国海岸边。对于这种无奈的现实,北约的应对预案是当苏军发起进攻时,在西德、荷兰、比利时一线投下原子弹,形成核辐射带,以期达到骇止苏联坦克推进的目的。当时的西德首都波恩,就是美国预备投掷原子弹的一个地方。

中苏对峙军力对比

 

五十年代中苏蜜月期,苏军在远东并没有布置多少兵力。进入六十年代,特别是1969年之后,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大举向中苏边境增兵。

苏联在远东军区部署了3个集团军和1个独立步兵军,总计下辖了18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和2个独立空降旅;在后贝尔加湖军区,部署了10个步兵师和3个坦克师;西伯利亚军区,则部署了5个步兵师;在中亚军区,部署了8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此外,在外蒙古境内还驻扎了3个步兵师和2个坦克师。总兵力70万,装备坦克14300余辆。即苏联把陆军的1/3之一从东欧对北约对峙的前线运到了中苏边境。

 

除了陆军以外,苏联空军和苏联防空军也在这一地区部署了24个师的兵力,包括3200多架战机和3500部防空导弹发射架,另外还有25个中程弹道导弹发射基地。海军方面则是苏联第二大舰队太平洋舰队,虽然苏联有4个舰队和一个区舰队,但是从实力对比上,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里海分舰队与另外两支舰队不在一个数量级。

海军

虽然现今中国海军发展迅猛,但是海军是个最花钱的军种,在本世纪以前,由于国家底子薄,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其他军兵种建设,因而,上个世纪的中国海军是三军中发展最滞后的。

七十年代的中国海军,其主力除了还算强大的潜艇部队(基本都是原苏联潜艇的仿制、改进型),水面舰艇中武力最强大的是四艘五十年代初从苏联买来的四艘二战时期的驱逐舰,以及刚刚研制成功的053护卫舰和051驱逐舰。南海舰队的旗舰原先一直是原日本海军的海防7号海防舰(相当于护卫舰),该舰在二战中遭美机轰炸受损,国民党军撤退时又予以炮轰破坏,解放后我军工人员将其修复作为中南军区海军(南海舰队前身)旗舰,一直使用到70年代末方才被国产新型053护卫舰替换。

八十年代以前,人民海军水面作战的主力是鱼雷艇、高速炮艇,导弹艇都很少,遇到敌大型舰队、舰艇,采取的是高速接敌,蜂群攻击战术,另一种说法,也可称之为自杀攻击。

当时的苏联太平洋舰队,拥有航空母舰、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拥有大量的战略核潜艇、核动力攻击潜艇,是一支让美国太平洋舰队忌惮的海上力量。

 

在当时,如果说美军对苏军还有哪方面具备优势的话,也仅仅只有美国霸权立国之本的海军,而此优势也正在被苏联赶上。二战时强大的美国空军,在七八十年代对苏军已不具备优势,双方可以说旗鼓相当。而美国的陆军,在苏军面前就是只菜鸟。至于核武器,美国是处于落后状态,只是,甭管落后不落后,双方的核力量都具备毁灭地球几十次的能力。

空军

空军方面,中国当时的主力战机是歼5、歼6,以及强击机强-5,前者是仿制苏联的米格-15,歼6则仿制的是苏联的米格-19,歼7(仿制米格-21)刚刚试飞成功,刚刚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而歼8则是在69年原型机才首飞成功,一直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定型。

 

苏联空军当时的作战主力是米格-21和米格-23,领先我军一代。更恐怖的是苏联的超音速变后掠翼中型战略轰炸机图-22,我军的所有歼击机都飞不了那么快,飞不了那么高。直白的说就是如果逆火式轰炸机(图-22)突袭我国,空军所有的飞机都不具备拦截能力。

 

一直到歼8横空出世,我军才具备了拦截敌高空高速目标的能力。所以,虽然八爷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直到今天仍然在守卫着祖国的蓝天。

陆军

陆军方面,中国的主战坦克是59式中型坦克,其原型是参考仿制的苏联T-54A坦克,中国的军工科技人员经不懈努力,59坦克绽放出的科技树开枝散叶,出现了多种改进型,那些所谓的69坦克、79坦克、85坦克、88坦克,虽然时代名称变了,但仍然是脱胎于59式坦克。这种状况一直到96坦克的出现,从名称就可知道这已经到了什么年代了。

 

苏联的坦克,从T34开始,T55、T64、T72、T80等等,一系列的坦克从二战时就引领世界坦克发展的潮流。

军博展出的珍宝岛战斗缴获的苏军坦克是T62,当时,我军步兵所有反坦克武器都不能打穿其装甲,最后是靠埋设的反坦克地雷炸断了履带方才最终缴获。战后,科研人员根据对该坦克的研究,我军的坦克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很快就研发出新型穿甲弹,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陆军方面武器的差距并不像海军、空军那么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重武器装备数量上。

我军当时拥有七千辆坦克,虽然绝对数量看很庞大,可是北方的苏军则部署了14300辆坦克,抛开质量不论,仅数量就具有绝对性优势。

1、中苏坦克师对比

 

苏联有51个坦克师,中苏边境当面苏联共部署了七个坦克师。我国在七十年代有九个坦克师,主要部署在北方。坦克数量有如此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编制。

苏联一个坦克师,编制为3个坦克团、1个摩托化步兵团、1个防空团、1个炮兵团,以及师属火箭炮营、侦察营、工兵营等等,总兵力为11000多人。总计装备了369辆坦克,基本上清一色的T62坦克,属于第二代坦克。另外,装备有步兵战车和装甲运输车280多辆,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装甲侦察车。装备了反坦克炮30门(85毫米)、40毫米火箭筒108具、迫击炮33门(大口径)、榴弹炮54门(122毫米和152毫米口径)、火箭炮24门(130毫米)。

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苏军非常注重步兵、炮兵和坦克兵之间的配合,在战争中,在海军、空军的掩护下,其坦克师可以说是合成化的强大打击集群。

我国的坦克师借鉴了苏式坦克师的经验,编制上与苏联坦克师很相似,按照70年代的编制,我国一个坦克师的兵力有1万余人,总计拥有270多辆坦克。装备数量上缩了水,质量上也有很大差距。

 

1992年我军事代表团访俄,俄方当时向我方大力推销T80坦克。当年T62的一幕再次出现,让我军将领大吃一惊的是,我们步兵的反坦克武器,无论是我们的反坦克炮,还是反坦克火箭筒,都打不穿T80坦克的装甲。

2、中苏炮兵群对比

二战时期,苏军把大炮兵主义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出现了“口径即正义”的说法。我军从红军时代起就一直处于以弱打强的境地,由于火力一直弱于敌人,往往只能靠着战士们的勇敢顽强与强大的敌人作战,用生命去抵消敌人的火力优势,因而,我军对炮兵建设尤为重视。这种对“火力输出恐惧症”的结果就是,随着国力的增强,人民军队的陆军火力傲视全球。

然而,在六、七时年代,由于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我军在那时与对面苏军的炮兵群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

苏联有十六个军区炮兵师。苏军的一个军区炮兵师,兵力在8500人左右,下辖了2个加农炮旅(144门130毫米加农炮)、1个榴弹炮旅(72门152毫米榴弹炮)、1个加榴炮旅(72门152毫米加榴炮)、1个火箭炮团(72门40管122毫米火箭炮)。当时苏军的火箭炮团,有的已经换发了16管260毫米远程火箭炮。总计为360门火炮,而且是清一色的大口径重炮。

我军在七十年代有六个炮兵师,按照当时的标准,我国的一个炮兵师,下辖1个火箭炮团、2个榴弹炮团、1个加农炮团。装备了122毫米榴弹炮、152毫米榴弹炮、130毫米加农炮、130毫米火箭炮等各种口径的火炮,数量达到了210多门。从炮兵师建设上来说放眼世界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同时期的苏联开创并奉行了大炮兵主义,由于工业能力上的差距,我军的火炮数量与苏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中苏步兵师对比

卫国战争以前,苏军编制过机械化军,一般下辖两个坦克师、一个机械化师,但是到了莫斯科保卫战之前基本损失殆尽。同时期各步兵军编制解散,各集团军直辖步兵师、旅。1942年开始,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苏军开始重新编组坦克军、机械化军、坦克集团军,步兵军。此时的坦克军、机械化军的基础是机械化旅、坦克旅、坦克团等。实际上是师级的编制。到了1944年,随着各种装备及下属营、团级部队的增加,苏联的坦克军达到了1.1万人,机械化军达到1.6万人。

 

苏军的步兵师到了二战末期,达到了一个很怪异的编制。一方面由于人力的大量损失人员不满编,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火炮的加入,使得一个编制人数一万多人的步兵师仅有8000人左右,有的甚至只有5000余人,而一个步兵师则编有3个步兵团、1个炮兵旅(3个团),1个自行火炮营,1个反坦克营,1个高炮营、1个工兵营、1个教导营、1个通信营、支援保障单位等。

 

苏联的步兵师称为摩托化步兵师,虽然叫法不同,但是从装备看基本上苏联常规意义的摩托化步兵师就类似于西方意义上的的机械化步兵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随着苏联最高核心层的人事变动,以及苏联国力的逐步提升,苏联的建军战略发生了改变,从赫鲁晓夫时代重点发展核导弹、核潜艇、核轰炸机,转而追求综合发展,苏联也逐步进入了其全盛时代,在全世界与美国展开争霸。

苏联一个摩托化步兵师的兵力,按照1964年的标准,只有9800多人,而到了1968年,其编制已扩大为12700多人。与增加编制数对应的是战斗力的大大提高。苏联一个摩步师,下辖1个坦克团、1个防空团、1个炮兵团和3个摩托化步兵团,以及独立的2个火箭炮营、工兵营、侦察营等部队。装备T55、T62坦克,总计250多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运输车,总计470多辆。全师装备了40毫米火箭筒250多具、反坦克炮54门、无后坐力炮36门、迫击炮63门、榴弹炮54门(122毫米和152毫米)、火箭炮24门。

步兵师下辖的步兵团有两种,其一为2590多人,其二为2700余人。这两种步兵团没有高低之分,仅仅是作战目标不一样。苏联的步兵团还有第三种编制,坦克师下辖的步兵团,其编制人数为2070余人。

1975年11月,中央军委正式决定将全军步兵单位划分为甲种师和乙种师。简单说甲种师要求保持在齐装满员状态,以备随时能够承担战备。而乙种师虽然也维持三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编制,但在团、营一级进行了压缩。

 

一个甲种步兵师的兵力为10800多人,下辖了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步兵团人数2477人,炮兵团人数1394人。师属独立单位有通信营、工兵营、高炮营等,没有专门的坦克团。总计装备了122毫米榴弹炮24门、107毫米火箭炮18门、85毫米加农炮18门。

军以上设有军属坦克团、炮兵团、舟桥团等,战时我军步兵师可以得到军属火力的加强。按照一个军辖三个师,火力加强时平均分配,每个师可得到一个坦克营和一个大口径火炮的加强。因而,得到加强的我军一个步兵师仅从炮兵火力来说并不弱于苏军的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差距主要体现在装甲车辆。不仅坦克少,装甲车也少,而步兵战车这个新兴概念我军是到了八十年代后才开始研究和研制(或许研制时间更早,只是我们不知道)。

 

乙种步兵师虽然也有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但是师属警卫连和侦察连合编为警侦连,也没有炮兵指挥连;通信营少一个架设连,工兵营少一个机械连,高炮营少了一个高射机枪连和一个高炮连;炮兵团只编制85毫米加农炮营、122毫米榴弹炮营、107毫米火箭炮营各一个,少了一个营的122毫米榴弹炮。而在步兵团一级将通讯连和特务连合编为警通连,将迫击炮连、无后坐力炮连和高射机枪连合编为枪炮连;每团虽然有三个步兵营的编制,但每个步兵营只有两个步兵连,同时将机枪连和炮连合编为枪炮连。这样乙种步兵师少了1个营部和36个连,师编制为5683人,步兵团编制为1129人,均为甲种师的一半左右。

在当时,我军还有许多依靠骡马运输的部队

当时我军立足于打世界大战级别的大规模战争,所以认为真正战争打响之前或之后,我军有充足的时间将新兵通过几个月时间的训练和磨合加入乙种步兵师。同时也可以突击生产足够的武器弹药,保证其拥有和甲种师相同的火力。而在平时通过缩编在维持编制框架的同时,减少人员经费支出。

这既是从世界大战规模大、时间长来考虑,也是充分地契合我国当时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实属无奈之举。

七十年代的苏军真的能击败我国吗

从上述对比可知,当时的苏军对我军除了人数,在其余各个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其实,不仅仅是我方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就是在欧洲与华约对峙的北约,同样处于弱势,压力山大。

当时,关于苏军对我国发动闪电战的战略规划成为了公开的秘密。按照计划,首先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瘫痪中国的军事政治力量,然后通过4条路线闪击中国内地:一条是通过哈尔滨直击沈阳;一条通过内蒙古直冲北京,而且预计只花一周的时间;第三条是进攻新疆的乌鲁木齐;最后一条派空降部队空降兰州。这么高等级的战略机密人尽皆知,可知并不是苏联保密工作做得不好,而是有意为之,目的就是想极限施压搞讹诈。

八十年代,日本的科幻作家曾经描述过他所设想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进程:

第一步,苏联对中国发动大规模进攻,从外蒙出动的苏联机械化集群迅速穿过内蒙大草原,一周时间攻到北京城下;同一时间苏联空降兵占领兰州,切断内地与新疆的联系,在中亚的苏军向新疆发动进攻,解放军层层阻击;在东北方向的远东苏军发动的进攻遭遇解放军依托大、小兴安岭顽强抵抗,进展缓慢。

第二步、苏军虽然切断了山海关,但是美日等西方国家纷纷展开援助,苏联太平洋舰队一直无法突破对马海峡,从而无法切断中国对东北我军的援助。于是,苏军向日本发动了进攻,不到两周时间,日本全部被占领,残余的驻日、驻韩美军和少量自卫队撤入中国。在东北的我军被切断了海上通道。

第三步、乌鲁木齐被占领,解放军退守天山。面对天山和茫茫沙漠的阻隔,苏军被迫止步。在华北的苏军一路向南,由于华北是大平原,无险可守,解放军经激烈抵抗后向西退入太行山,向南退到黄河,在山东方向,解放军依靠沂蒙山挡住了苏军的攻势。

第四步、欧洲方向,虽然美国扔了原子弹,但是依然无法阻挡苏联坦克的洪流,仅一个月时间,在欧洲大陆上的西方军队,要么被消灭,要么投降,少部分逃到了英国。不久,英国沦陷,逃过去的也当了俘虏。

第五步、在苏联向欧洲发动进攻的同时,中国军队发动了反击,中苏双方互有胜负。于此同时,苏军对被切断了海陆通道的东北我军发动了歼灭战。激战三个月后,苏军虽然占领了东北,但是伤亡惨重。

第六步、源源不断地美军来到中国,与中国军队一起抗击苏军,而在中国的日本流亡政府也将逃到中国的日本人组织了一个一万人的师,参加对苏作战。美式装备大量运进中国,中国三线的兵工厂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弹药要多少有多少。此时,中国庞大的人力优势开始发挥出来,多达五千万的解放军武装起来。而在苏联占领区,游击队神出鬼没,到处袭击苏军。

第七步、在华北的苏军被打败,苏军被迫选择撤出中国。解放军与美军一起追击,解放军的强5战机冒死突袭西伯利亚大铁路,将其炸毁。被断了退路的苏军被迫选择投降。之后,解放军陆军在美国海军掩护下登陆日本,将日本解放。

第八步、苏联向中美求和,遭拒绝。中美英法等联军在欧洲登陆,在东西两个方向夹击下,三战结束。

这虽然是一部科幻小说,但也确实揭示了一个事实:即当时的苏军完全有能力打进中国,但是却没有能力打败中国,最后会陷入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遭受最终失败的是苏联。

在当时,我军在北方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和乌鲁木齐军区四大军区,有86个主力师,23个守备师,总兵力达170万左右,还有近百万生产建设兵团和下放知青。但是,面对苏军强大的武器优势,确实抵挡不住苏军向我内地推进。

在河南西部伏牛山深处的鲁山县,现在有一个旅游景点——秘洞,这是当年解放军工程兵秘密修建的一个指挥部。

 

 

当年的几个方向,东北有大兴安岭,有松花江,虽然承受远东苏军的主要进攻力量,但是有险可守,且我军的几支强力部队如39军、40军、16军、23军等都在东北。最凶险的地方在北疆和华北的张家口方向。

六十年代,骑兵向西,总参谋长罗瑞卿亲自为骑兵一师选择了驻扎地方(主要在乌鲁木齐附近),后该师骑兵下马,改建为我军第一个摩托化步兵师陆军八师。六十年代末,在阿里高原又组建了陆军第六师,从而使得两支老部队第四师、第十一师能够腾出手来,专事对北方的防务。

不过,北疆也是平原地貌,适合机械化部队快速进攻。我方的策略是在苏军进攻时,迅速将几十万兵团战士武装起来,进行节节抗击,最后依托天山防线阻止住苏军进攻。

比新疆还要凶险的是张家口的正北方。看地图就可知道,国境线距离北京只有几百公里,而苏军坦克部队在大平原的推进速度在二战时就达到了150公里/天。张家口以北就是茫茫大草原,无险可守。因而,林彪当时甚至提出了在草原聚土为山,修建大小不一的堡垒,大的能装一个师,小的能装一个团,以期迟滞苏军坦克的推进速度。

一旦苏军开始进攻,第一线的生产建设兵团、知青和边防军将首先拿起轻武器抵抗,能拖延多久就拖延多久。后面就是那些草原上孤立的堡垒,要打到最后一刻。再后面的是打过铁原阻击战的63军,任务是死守张家口,坚决不许后退,直至全军打光。北京外围精锐的警三师将护卫中央南撤,最强的空一师、空三师全部升空,哪怕撞也要将敌机撞下来,要打到最后一架飞机。

秘洞

 

 

中央南撤后,林彪会带着前指在秘洞指挥,离此不远就是我国最大的一个老旧飞机仓库,也就是飞机坟场,在那里有数千架淘汰的老旧飞机。关键时刻,会有人驾驶这些装满了炸弹的飞机向苏军冲向黄河的坦克集群发起决死攻击......

这是杭州附近山中的一处秘密指挥所,现在也成了旅游景点

战争曾经离我们如此接近,但是最终苏联也没有敢动手。究其原因,很多公知大V会煞有介事地说苏联将闪击中国的意图通知了美国,美国表示一旦苏联向中国发动进攻,美国将向苏联丢原子弹。其实,这种事你就当是听小说,他们无非是在搞认知作战。

真正让苏联不敢动手的原因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还有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苏联确实可以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某一时刻攻进中国内地,但是中国也准备好在苏军进攻时派强5携带炸弹实行决死的单程突击,炸毁西伯利亚大铁路。远东苏军所依靠的后勤补给线就是一条脆弱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一旦被切断,百万苏军将成瓮中之鳖。苏军统帅部的将帅们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苏联的重点方向在欧洲,苏联如果不顾一切地向中国发动进攻,势必要从欧洲抽调大批军队,美西方有可能趁机抄其后路。

就算苏联顾头不顾腚地全力向中国发动进攻,但是此时的中国不是一盘散沙,中国人民有强大的韧性,苏军占领区的游击战争将如火如荼地展开。

中国早早地开展了大三线建设,苏联的短促突击并不能摧毁中国的战争潜力。一旦中国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强大的人力物力优势将迅速压垮苏军。

到了那个时候,你虽然能够打进来,但是想走就没那么容易,中国的反击也绝不会到边境就停止,那样的话,等待苏联的就只有灭亡。

 

一句话,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将湮灭一切侵略者。

苏联当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确实让我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同样的,在1979年初的那一个月,北方的几大军区部队进入一级战备,边境线对面的苏军也是人心惶惶,紧张万分,生怕我军向其发起大规模进攻。所以,看事物都要两面看,这才是辩证法。

ZT【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03988179325157921/

 
通州河
大国间不会有全面战争的,这不符合国家利益。就算打赢了,也不可能占领对方领土,反而让第三方受益。
老生常谈12
1945年10月,苏军可以在半年内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和四川

1945年9月,苏联差一点灭了中国
  这题目听起来耸人听闻,且耐心读完再拍砖。


话题源于几坛有几位网友不止一次说到二战末期 “苏军入侵东北和朝鲜“,还有的说 ”苏军霸占东北和朝鲜“。

这看起来不象是无知,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雅尔塔协议,美国要求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原因是因为日本一号作战以40万人战胜国军近200万人,使得美国不相信国军有能力击败号称百万关东军来收复东北。但是美军又想减少自己的损失,让苏军承担部分损失,所以邀请苏联出兵。就这样,美国暗地里出卖了中国的外蒙给苏联作为苏联出兵的交换条件,而且没有经过国民政府的同意。

苏军二战时九大元帅之一的苏军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率领苏军七分之一的兵力,即157.7万人,携26000余门大炮,5000余辆坦克,5000余架战机进军东北,摧枯拉朽般地横扫80余万日本关东军及40万伪满军和伪朝军。

用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些武器的威力有多大:

日本关东军才有轻型坦克600多辆,飞机几百架。

3年后在辽沈战役中,东野攻打锦州时才有大炮600多门,就已经把锦州轰得山崩地裂了,而且多为迫击炮和加农炮,极少一有大口径榴弹炮和重炮。

淮海战役时,国军才有一个装甲团由蒋经国亲自率领,粟裕才有4个炮团,很少重炮。
徐向前围困太原时,把四野特纵的一个炮兵师拉去猛轰,就很快以少胜多破城。

以苏军华帅的兵力,苏军若想占领中国,半年即可以击溃430万国军,游击队改编的127万共军,横扫全中国。

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苏军的滚滚铁流,即使是美军布莱德利。布莱德利也没打过百万人规模的会战,艾森豪威尔指挥的诺曼底登陆也不是大会战,仅仅是以登陆为目的行动,320余万人面对的是90余万没有充足准备的二流三流德军。

以战斗民族极其野蛮的俄毛的秉性,苏军若赖在东北不走,美军也无奈。美军虽然号称有1050万军队,可是一线陆军战斗部队不过300余万人,而参加过至少8次双方各有百万人规模的大会战的苏军一线战斗部队有近1200万。只要不动用原子弹,苏军重型坦克攻无不可,卡秋莎火箭炮战无不胜。

好险!刚刚经历过14年战争摧残,千疮百孔的我孱弱的祖国,又差一点被蹂躏。

a
akc
另外69年毛的“要准备打仗”号召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指示。
h
hkzs
1969年,苏军可以一夜之间拿下北京,把毛泽东抓到苏联去学习学习。

在苏联解体前,苏空军如果晚上进入中国,那真如入无人之境。因为中国夜间只有有限几架装备了雷达的米格17能够升空,根本无力拦截苏军逆火轰炸机。

林副统帅发一号令就是怕被苏军突袭北京一网打尽。

b
borisg
中国对苏联没有足够威胁,不值得大打一场改变政权。直到1969年苏联还在向中国出口军工产品。
通州河
二战以后,单纯的杀人占领领土已没有意思了,
c
caral
嗯,不是不能,只是“不想“。农村三大霸,英美苏,到哪儿都是横行霸道,但是遇到老毛,俺的快乐就是“不想”
二胡一刀
此文真是笑话,这么庞大的世界第一军队被毛思想吓退了。精神原子弹太牛了。
衡山老道
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一个强大的军队是不可能持续的。苏联后来经济进入发展瓶颈,军队也开始走下坡路。
皇爷
五千万武装军人? 这比二战时全部参战国的兵力都多。

人多是负担,也是优势。如果在武器和战略战术能够提升,是任何人不敢小觑的。
衡山老道
苏联解体,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说当年苏共无一人是男儿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国家利益是什么。
老生常谈12
二战全部参战国兵力超过5000万人

苏军1200万人+400万地方武装

美军1050万人

德军900万陆军

日军600万陆军

中国国军400万+八路100万

英军350万

意大利

法国

加澳印新

南斯拉夫

东南亚,蒙古,朝鲜等等

老生常谈12
苏联重点在欧洲,中国没有能力威胁苏联国家安全。

但是有能力让苏军陷入中国人民战争的泥潭。

老生常谈12
美国最大受益,全球独霸。

中国解除边患,裁军百万。

皇爷
+1
P
Parkbrooke
在那个大陆杂志上炒的?
白镜天
呵呵!
a
ahniu
穷兵黩武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衡山老道
苏联的存在,严重压缩了中国的生存空间,对中国崛起是非常不利的,这是地缘政治决定的。
多哥
什么时候打仗就是为了要杀人占地的?你不听话就要过来占地赶你走而你不走,就会死人。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白云蓝天
“二十世纪地球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是苏联军队,这是全世界的共识”——表面上看是,其实比美国还差得远!
白云蓝天
那时美国唯一怕苏联的地方可能就是核武器,如果陆战、海战,苏联是经不起美国打的。
老生常谈12
海战,美胜,陆战,美败。

自从二战时期,至朝鲜战争,直至冷战时期。

多哥
再跟你说得明白些: 战争是为了掠夺资源。资源是什么, 明白了吗?
白云蓝天
陆战,开头美国占不到便宜,也可能有较大的失败,但比较两国国力,苏联是不可持续性的,大约3年左右时间苏联就会陷于挨打局面。
白云蓝天
上面指的是苏联军力最盛的勃列日涅夫时代,二战时以及其余年代,就更不用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