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部大戏《狂飙》,捧红了47岁的大叔张颂文,娱乐圈掀起张颂文狂澜。火爆程度直逼那些成名已久的大腕们,甚至引出陈道明那句酸溜溜的“张颂文不是一个天赋型的演员,他骨子里是一个广东人”的评价,令很多人对陈道明这番话揣摩半天,也多少影响了他长期以来的人设。
张颂文可谓是千年的媳妇熬成婆,终于踏上了康庄大道。但还有多少人耕耘一辈子都没能出名,或者是原来还挺有名其,转投影视圈后反而沉寂了下来。比如曾经央视《影视音画》的主持人文青,本是央视当红花旦之一,却突然辞职当起了演员,很遗憾一直没有好作品,不温不火,只能默默退出。还有红极一时的小品演员小沈阳,专拍影视剧后也没啥拿得出手的好作品,大家对他的印象还一直都处于“不差钱”阶段。
还有一个小品演员,可以说是小沈阳的“师兄”、接班人,也是离开小品投身影视圈后,虽然作品不少,能被人记住的不多,完全不像他的《卖拐》那样被人津津乐道。
这人就是范伟。
范伟绝对是前辈级的,今年都61岁了。原以为他可能就这样在影视圈不红不黑地混着,反正钱也可以挣,有没有代表作也就无所谓了。
But,世事难料,命运之神突然垂青了范伟。一部《漫长的季节》,亦让范伟成了现象级人物。
我基本不追剧,大多数靠晓青扫盲,才知道正在热播什么。当然,看完我转头就忘,剧名都记不住(要对晓青说声“抱歉”)。直到晓青介绍《漫长的季节》,说实话剧情也没记住,只因为看到主演之一是秦昊,并且只有12集,不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决定抽时间瞄几眼。
我对秦昊印象不错,看了他2012年和日本国宝级影星倍赏千惠子合演的电影《初到东京》(请点击:两部中日合拍围棋电影)以及前几年的悬疑电视剧《隐秘的角落》,觉得他演技很好,表演很自然。而《漫长的季节》的导演又是《隐秘的角落》的导演辛爽。还等啥,看呗!
本来是冲着秦昊才看的,看了才知道,秦昊还不是男一号,男一号另有其人,就是范伟。
基本两天一集的速度追完了这部剧。为了剧情自毁形象而增肥、把自己弄成一个油腻大叔的秦昊、大器晚成的陈明昊和老大叔范伟都演技在线,为大家奉献出一部令人近期难得一见的好作品。如果是《狂飙》还是唱赞歌,多少有主旋律的味道,《漫长的季节》几乎没有和意识形态沾边,而是把视角投向普通人群,算不上底层,但也是在生活和工作上苦苦挣扎的工人阶层、一般工薪阶层,更接地气、更有亲近感,也让人心态更放松。
剧情就不多少了,晓青那有详细介绍,有兴趣的博友们请点击一下链接了解一下:
这部剧跨度很大,前后经历二十年,范伟扮演的王响,由意气风发的中年到平和仍执拗的老年,从四十多演到六十多。这部剧的化妆非常不错,年龄感分明,这点远胜《狂飙》。
范伟的演技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界,作为火车司机对工作的热爱、对工厂的忠诚、对他人的热心、对家人虽然看似态度粗暴、实则满满的亲情和爱心,都表现得恰到好处。还有作为一般工人的一些无奈、为人带着些许轴的耿直、对失去儿子后的努力克制的痛苦,演得毫无痕迹。老年王响比中年王响更难演,因为他的人物层次更复杂,外表看似平淡,内心从不平静。范伟演得真实的就像生活中的你我他。
或许是小品演员的表演都比较夸张,虽然范伟转型后出演过很多影片,我也看过几部,都觉得表演成分不少。但这部剧我看进去了,很认真地看完了。 都说范伟离开赵本山是最好的选择。看了这部剧,我也这么认为。我本人不是很喜欢赵本山,总觉得他太土,不管他是多大的腕,挣了多少钱。范伟在很多影视剧中都以“木讷”形象示人,《漫长的季节》乍看也一样,但又很不一样。王响其实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的人物,只是不善表达,六十多了还憧憬着再来一场恋爱。
《漫长的季节》,一个看似悬疑又不太悬疑,也不是二十年不断作案的所谓连环凶杀案,没有吊人胃口的故弄玄虚,豆瓣得分却高达9.5分,是今年的最高分!三个“老”男人撑起了一部戏,这在中国影视剧中并不多见。几年前海清在某个颁奖晚会中发过一句“四十岁的女演员没戏演”的感叹,招来好一顿炮轰。后来的《隐入尘烟》,她用实际行动推翻了自己说的话,只要有演技,四十多岁的女人也一样可以很精彩。
张颂文、范伟,一个个大叔的崛起,他们以丰富的人生经历,老道、富有层次感的表演,打破了长期小鲜肉们霸屏的内娱现象,也给很多其他还在老龙套的大叔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机会一直都有,我要时刻准备着。
这部剧也捧红了陈明昊,他和秦昊是同班同学,看起来比秦昊至少要老十岁。多年的执着和沉淀终于得到爆发。他演得也相当精彩,下一个大火的,或许是他,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的他。
期待大叔们更多有深度、有内涵的好剧,拯救一下文化沙漠,也让那些毫无演技却拿着高报酬的小鲜肉们多多反省,把重心转到提高演技上来,靠作品说话。
范伟,好样的!
多年前就有人建议我唱老电影《海霞》中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这部电影我没看过,对这首歌也不熟,就一直拖着。近来又有不少人跟我提及,我就认真听了一遍,发现果然挺好听,也很适合我的嗓音,就翻唱了一版。现代版伴奏和电影原版已经有了很大差别,大家听听是不是这样?
20年前,
1989年 凭借电视剧【末代皇帝】获金鸡、飞天最佳男演员奖,
1990年 【围城】飞天 最佳男演员奖
2000年电影【我的1919】获得金鸡、华表奖
2002年 电视剧【康熙王朝】获得金鹰奖
此外一大堆太平洋奖
好吧,我明白。
我没看到这句话,如果是他说的,仅就这句话而言,的确有点酸。
我没看过张颂文其它作品,听说【隐秘的角落】他演得不错,就【狂飙】而言他相当好,电视剧三大奖没有进入白玉兰,还有其它两个奖,看看再说。
我看到的是竞争很激烈。
====================
李保田演技再好也演不了贾宝玉。那些所谓的演技派就是因为形象差而且当年演技也不行,所以红不起来,年纪大了靠演帅哥美女的配角红起来是他们多年不放弃努力的结果,老天已经给了回报了,就别和天生赏饭吃的比了。
或许有点武断,但不是全无道理。
正常情况下,娱乐圈应该是个百花齐放的领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娱乐圈就是个大家工作之余放松一下的地方。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给百姓选择,就是成熟政府的指责所在,人为的给演员会分类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谓春华秋实,各具风采。另外,个人认为,”鲜肉“这个词用在年轻演员身上极具侮辱性。
的,《归来》中和巩俐的表演都很棒,《庆余年》是他一贯的表演模式但和庆帝真搭,角色塑造的很有力度。
无论如何,这样的话无论是谁说的,听着就觉得酸溜溜的。
张没有天赋都可以这么厉害,是很鼓励大多数人去努力,演好戏也不是没有可能。
骨子里是广东人更厉害,说明有热情有骨气有胆量。历史上,广东人闹革命灭北洋军阀时多豪气。那些游手好闲涮嘴皮子的八旗子弟真没法比。
再赞张颂文的努力和低调!
演员是载体,不同类型的剧需要不同类型的演员。
真的是人不可貌相
年初一部大戏《狂飙》,捧红了47岁的大叔张颂文,娱乐圈掀起张颂文狂澜。火爆程度直逼那些成名已久的大腕们,甚至引出陈道明那句酸溜溜的“张颂文不是一个天赋型的演员,他骨子里是一个广东人”的评价,令很多人对陈道明这番话揣摩半天,也多少影响了他长期以来的人设。
张颂文可谓是千年的媳妇熬成婆,终于踏上了康庄大道。但还有多少人耕耘一辈子都没能出名,或者是原来还挺有名其,转投影视圈后反而沉寂了下来。比如曾经央视《影视音画》的主持人文青,本是央视当红花旦之一,却突然辞职当起了演员,很遗憾一直没有好作品,不温不火,只能默默退出。还有红极一时的小品演员小沈阳,专拍影视剧后也没啥拿得出手的好作品,大家对他的印象还一直都处于“不差钱”阶段。
还有一个小品演员,可以说是小沈阳的“师兄”、接班人,也是离开小品投身影视圈后,虽然作品不少,能被人记住的不多,完全不像他的《卖拐》那样被人津津乐道。
这人就是范伟。
范伟绝对是前辈级的,今年都61岁了。原以为他可能就这样在影视圈不红不黑地混着,反正钱也可以挣,有没有代表作也就无所谓了。
But,世事难料,命运之神突然垂青了范伟。一部《漫长的季节》,亦让范伟成了现象级人物。
我基本不追剧,大多数靠晓青扫盲,才知道正在热播什么。当然,看完我转头就忘,剧名都记不住(要对晓青说声“抱歉”)。直到晓青介绍《漫长的季节》,说实话剧情也没记住,只因为看到主演之一是秦昊,并且只有12集,不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决定抽时间瞄几眼。
我对秦昊印象不错,看了他2012年和日本国宝级影星倍赏千惠子合演的电影《初到东京》(请点击:两部中日合拍围棋电影)以及前几年的悬疑电视剧《隐秘的角落》,觉得他演技很好,表演很自然。而《漫长的季节》的导演又是《隐秘的角落》的导演辛爽。还等啥,看呗!
本来是冲着秦昊才看的,看了才知道,秦昊还不是男一号,男一号另有其人,就是范伟。

基本两天一集的速度追完了这部剧。为了剧情自毁形象而增肥、把自己弄成一个油腻大叔的秦昊、大器晚成的陈明昊和老大叔范伟都演技在线,为大家奉献出一部令人近期难得一见的好作品。如果是《狂飙》还是唱赞歌,多少有主旋律的味道,《漫长的季节》几乎没有和意识形态沾边,而是把视角投向普通人群,算不上底层,但也是在生活和工作上苦苦挣扎的工人阶层、一般工薪阶层,更接地气、更有亲近感,也让人心态更放松。

剧情就不多少了,晓青那有详细介绍,有兴趣的博友们请点击一下链接了解一下:
这部剧跨度很大,前后经历二十年,范伟扮演的王响,由意气风发的中年到平和仍执拗的老年,从四十多演到六十多。这部剧的化妆非常不错,年龄感分明,这点远胜《狂飙》。

范伟的演技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界,作为火车司机对工作的热爱、对工厂的忠诚、对他人的热心、对家人虽然看似态度粗暴、实则满满的亲情和爱心,都表现得恰到好处。还有作为一般工人的一些无奈、为人带着些许轴的耿直、对失去儿子后的努力克制的痛苦,演得毫无痕迹。老年王响比中年王响更难演,因为他的人物层次更复杂,外表看似平淡,内心从不平静。范伟演得真实的就像生活中的你我他。


或许是小品演员的表演都比较夸张,虽然范伟转型后出演过很多影片,我也看过几部,都觉得表演成分不少。但这部剧我看进去了,很认真地看完了。
都说范伟离开赵本山是最好的选择。看了这部剧,我也这么认为。我本人不是很喜欢赵本山,总觉得他太土,不管他是多大的腕,挣了多少钱。范伟在很多影视剧中都以“木讷”形象示人,《漫长的季节》乍看也一样,但又很不一样。王响其实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的人物,只是不善表达,六十多了还憧憬着再来一场恋爱。
《漫长的季节》,一个看似悬疑又不太悬疑,也不是二十年不断作案的所谓连环凶杀案,没有吊人胃口的故弄玄虚,豆瓣得分却高达9.5分,是今年的最高分!三个“老”男人撑起了一部戏,这在中国影视剧中并不多见。几年前海清在某个颁奖晚会中发过一句“四十岁的女演员没戏演”的感叹,招来好一顿炮轰。后来的《隐入尘烟》,她用实际行动推翻了自己说的话,只要有演技,四十多岁的女人也一样可以很精彩。
张颂文、范伟,一个个大叔的崛起,他们以丰富的人生经历,老道、富有层次感的表演,打破了长期小鲜肉们霸屏的内娱现象,也给很多其他还在老龙套的大叔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机会一直都有,我要时刻准备着。
这部剧也捧红了陈明昊,他和秦昊是同班同学,看起来比秦昊至少要老十岁。多年的执着和沉淀终于得到爆发。他演得也相当精彩,下一个大火的,或许是他,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的他。
期待大叔们更多有深度、有内涵的好剧,拯救一下文化沙漠,也让那些毫无演技却拿着高报酬的小鲜肉们多多反省,把重心转到提高演技上来,靠作品说话。
范伟,好样的!
多年前就有人建议我唱老电影《海霞》中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这部电影我没看过,对这首歌也不熟,就一直拖着。近来又有不少人跟我提及,我就认真听了一遍,发现果然挺好听,也很适合我的嗓音,就翻唱了一版。现代版伴奏和电影原版已经有了很大差别,大家听听是不是这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也曾经如此美丽 秦昊,不是吃软饭的! 小鲜肉终结者 两位少女偶像 日本厕所为何没异味
20年前,
1989年 凭借电视剧【末代皇帝】获金鸡、飞天最佳男演员奖,
1990年 【围城】飞天 最佳男演员奖
2000年电影【我的1919】获得金鸡、华表奖
2002年 电视剧【康熙王朝】获得金鹰奖
此外一大堆太平洋奖
好吧,我明白。
我没看到这句话,如果是他说的,仅就这句话而言,的确有点酸。
我没看过张颂文其它作品,听说【隐秘的角落】他演得不错,就【狂飙】而言他相当好,电视剧三大奖没有进入白玉兰,还有其它两个奖,看看再说。
我看到的是竞争很激烈。
====================
李保田演技再好也演不了贾宝玉。那些所谓的演技派就是因为形象差而且当年演技也不行,所以红不起来,年纪大了靠演帅哥美女的配角红起来是他们多年不放弃努力的结果,老天已经给了回报了,就别和天生赏饭吃的比了。
====================
或许有点武断,但不是全无道理。
正常情况下,娱乐圈应该是个百花齐放的领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娱乐圈就是个大家工作之余放松一下的地方。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给百姓选择,就是成熟政府的指责所在,人为的给演员会分类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谓春华秋实,各具风采。另外,个人认为,”鲜肉“这个词用在年轻演员身上极具侮辱性。
的,《归来》中和巩俐的表演都很棒,《庆余年》是他一贯的表演模式但和庆帝真搭,角色塑造的很有力度。
无论如何,这样的话无论是谁说的,听着就觉得酸溜溜的。
张没有天赋都可以这么厉害,是很鼓励大多数人去努力,演好戏也不是没有可能。
骨子里是广东人更厉害,说明有热情有骨气有胆量。历史上,广东人闹革命灭北洋军阀时多豪气。那些游手好闲涮嘴皮子的八旗子弟真没法比。
再赞张颂文的努力和低调!

演员是载体,不同类型的剧需要不同类型的演员。
真的是人不可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