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为文革做准备时的一大漏洞

欲千北
楼主 (文学城)

大跃进惨败,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毛无奈退居二线,为发动文革做各种准备。毛下了很大的功夫的,但还是有一大战略失误——没有为文革预先选拔、培养、和储备一批能有效管理各省部级单位的干部。

文革风暴一起,在很短时间之内,几乎所有的省部级干部统统被打倒,毛泽东得意于一时。但各省市,各部委不可能长期陷于瘫痪状态,必须有毛信得过的,不能太平庸的人来负责。而毛的手头却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能人干吏,只能借助林彪麾下的军队干部撑台面,眼睁睁又无可奈何的让林彪集团坐大。毛除了在核心领导层能够呼风唤雨,他能信得过的省部级只有上海市、文化部、公安部、组织部等极少几个单位。等到林彪出逃,毛更是没有干部可用,只好通过参加陈毅追悼会和大批解放干部来收买高中级官员的心,让他原本想打倒或重创的周恩来人马渐渐得势。五人帮的胡作非为把更多的干部推到周恩来一边。

再者,经历了高饶事件、反右运动、59年打倒彭德怀事件、打倒罗瑞卿事件、打倒刘邓陶事件、打倒接班人林彪事件之后,除了文革中极少数进入高层的王洪文之流,又有多少高级干部会对毛泽东忠心耿耿呢。毛能依靠的人实在太少了,就连汪东兴都不是一心一意。邓小平更是突出的例子。

毛没有在文革之前就提拔一批能在文革中发挥作用的干部,也没有在文革初期的动乱中刻意保护一批可供使用的干部,实际上让他亲自发动的文革架空了自己。毛机关算尽太聪明,反掏空了自己的根基。四人帮的倒台,是毛泽东亲手为此创造条件的大概率事件。

c
chufang
文革开始,毛大概准备让大学红卫兵上台,他们和他开始革命年龄相似。哪知这些人不争气,除了内斗,其他一无所能。
立竿见影-1
毛泽东从一开始就只准备把他们当夜壶,急需的时候用一下,等开过九大,刘少奇死了,这夜壶就用不着了
捕风客
另一方面,毛不是不想,也是不能。

一是毛长于宣传,其组织能力不强。其自身班底主要是农讲所出身的干部,这些人能力有限,人也不多。其它的亲信,即便亲如罗瑞卿,严格来说也是从伍公系统挖的墙角,做墙头草是可能的。

二则毛不愿管具体事,久而久之实权落空。当时中共建制派主要是刘系和周系两股势力,具体事务被这两派长期把持着。表现在人事上,中央以周系主导、地方则以刘系为大。

三则中共干部从上至下都有各自山头,毛想挑人培养也不可能(还有保密的问题)。而毛的铁杆马仔柯庆施死于文革前,高岗早早自杀,陶铸跳船,因此没有一个死忠的干部系统。

当时山头严重到什么程度,现在难以想象。比如公安部,副部长有刘的人,也有周的人;中办也是如此,副主任有刘的人,也有周的人。

柯、高,还有毛岸英的死,与伍公系统脱不了干系。当然建议岸英去朝鲜的李克农及周在军中的马仔陈赓,也折了。如果不认为斗争会如此血腥,只能说一切都是巧合。

上帝又收走了罗荣恒。邓虽是毛系,与周系渊源深,与刘系理念甚合。毛除了林彪真没有亲信了。

四、可能这点最重要。能有效管理各省部级单位的干部,必定有相当的实际工作经验,加上大跃进的教训记忆犹新,理智上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跟着毛胡搞!

竞选
到1976年的“四五”天安门反革命事件,毛泽东自己也悲哀地认识到支持他的人不多、反对他的人不少,预感到死后会有血雨腥风
公鲨
毛的真正亲信要么水平低如陈正人曾山,要么看到毛习惯于出卖自己人早就心生异念如李井泉
y
yunshangao
毛还有三个马仔谭震林,李井泉,曾希圣。曾因大搞单干失宠,谭虽然左,还算正直,不适合干脏活。李为何未获重用?与贺龙太近?
欲千北
是的。当周还是毛的领导时,就指出毛长于画大饼,但不善周密组织和策划。另外,毛执政后劣迹斑斑,只能使德才兼备的高级干部对他

失望+戒备。文革前夕,尽管林彪大力造神,只能骗骗阅历不足的年轻人,但骗不了经历过残酷党内斗争的高级干部。

另一方面,七千人大会之后,毛有大量的时间,他可以视察+调研的借口,多下基层,多提拔发现一些纪登奎式的地市级干部,或让每个省委书记和部长推荐2-3个地市局级干部,让他考察并从中提拔,毛的文革处境当会有所改善。

欲千北
+。毛的晚年,越来越不舒心,连他的机要秘书张玉凤都同情周,他心里明白,他就是个孤家寡人。
m
man008
祸国殃民不应该称为失误
十具
同意,毛远不是MF说的高瞻远瞩下大棋。他擅长虚张声势,ZB乱云飞渡仍从容。从来就不反思,为什么自己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他的心

他的心路是混沌的,非理性的,像一个精神病人。他一贯的不按常理出牌,被当时两大阵营都当成一个反复无常不可捉摸的捣蛋鬼。而饥寒交迫的国人,穷得有志气,反而引以为傲。看啦,我们伟大的毛猴大闹天宫,搅得周天寒彻。

y
yunshangao
不把旧的打倒,如何安插亲信?时间上也来不及吧?62年后,他的首要敌人依然是彭德怀,其次才是刘少奇。彭是受到重创还未死的老虎,其威

不把旧的打倒,如何安插亲信。时间上还来不及吧?62年后,他的首要敌人依然是彭德怀,其次才是刘少奇。彭是受到重创还未死的老虎,其威胁比刘少奇还大。

刘希望在不损害毛的面子、地位的前提下,挽救经济,因此迎合毛打击彭德怀,打死彭德怀。

毛为何非要在政治上置彭德怀于死地才心安?

1. 因为彭德怀是对的。从百姓到官员都知道彭德怀是对的。袁绍在发动乌恒之战时有个谋士力谏不可,被袁绍投入大牢。袁绍兵败消息传回,朋友探监告诉他说你很快就会再获重用。可是这人说要是主公赢了还好,我就会没事,还能继续做官,既显示他的宽容,更显出他的高明。现在他败了,我是不能活着出去了。他不能让人说他是不听劝才败的。

2.彭德怀是有人格魅力有感召力的。

彭黄张周,除了黄克诚,张闻天和他没有什么历史渊源,井冈山上两人并不融洽,周小舟是毛的秘书。黄克诚和毛的关系也很密切,他本来就是毛朱扔进三军团的石头。

彭德怀的三军团,带出来一批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铜豌豆。典型的黄克诚,张爱萍,甘泗淇,杨勇,钟伟。他们于彭德怀的忠诚是基于人格的尊重,理念的认同。那些短期公事的志愿军高级将领,洪学智,邓华,杨得志都是支持彭德怀的。顺便说一句,志愿军高级将领文革中也基本被整了个遍。正彭德怀的是原贺龙手下李井泉,林彪手下刘亚楼,罗瑞卿等人。文革中,贺龙部下互咬以及背叛贺龙的乌秧乌央。好多人主观认为彭德怀脾气爆操,爱骂人,难公事,其实他和朱德,以及他的搭档/参谋长左权,邓萍,滕代远,黄公略,段德昌等人关系密切,感情深厚。和杨尚昆也没有什么不和传闻,林彪和陈光搞到你死我活,林彪和罗荣桓,刘邓之间都有污龊。

1961年,小工人小女子刘桂阳从湖南跑到北京挂反革命标语“打倒毛澤東! 彭德懷萬歲!”。

1961年,彭德怀回乡调查,湘潭上马公社青光大队一个名叫彭志坚的农民赋词一首:“漫提援朝抗美,徒有盖世功勋,义不封侯反左倾,叹将军老矣,茫茫四海,几个同情。”

华国锋作为湘潭地主,被指令安排并监视彭德怀的活动,因此接触比较多。看了彭德怀的调查报告,以及两人多次交谈后,华国锋就对身边人说过:看来彭总是对的。这首词,连同华国锋非正式场合的非正式言论当天被东厂汇报到最高领袖那里。领袖脊背发凉,觉得此人不除,皇位摇晃。于是彭德怀的返乡之行被说成“别有用心、满腹牢骚”;他与社员的谈话被说成是“笼络人心、争取同情、散布毒素、混淆视听”的“反党言论”。

更为严重的是彭德怀罢官后居然接连有这么三本书面世

对于《刘志丹》一书,毛刘一唱一和,毛说是为高彭搞翻案,刘就说所谓高饶联盟,其实是高彭联盟,毛接着说是彭高联盟,彭为主。于是对彭德怀的打压升级,彭德怀不再收到中央发来的文件、通知。吴家花园门口的岗哨突然加严,荷枪实弹,高度戒备。成立专案组,由抗战初期受过彭严厉批评的贺龙任组长,伙同汪东兴为彭罗织罪名进一步整治。

《怒潮》歌颂平江暴动的

《海瑞罢官》大家都明白

这三本书, 令领袖感到芒刺在背,决心不灭此人不罢休。文革以“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开始。

等把彭德怀彻底搞臭,确保无论官员,军队,读书人,还是工人农民在没人再敢为彭德怀说话了,就把彭驱离北京以防万一彭刘联手(两人曾经联手在八大上借赫鲁晓夫反个人崇拜的西风,把毛泽东思想从党章里拿掉了)。再剪除刘少奇羽翼,先把杨尚昆调离中枢,再拔除手握军权和警察的罗瑞卿,再除彭真。毛主席从来就没有闲暇过。

 

十具
该尖锐就不能客气。毛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胡作非为,让1/4人类在贫困线上挣扎。什么忙干闲稀,什么别怕天下大乱,乱了敌人;不要着急慢慢

他明明知道基本民生无保障,中国被全世界瞧不起。这也是他为什么开下流玩笑,嫌中国女人太能生,养不活,要送一千万的她们去美国。MF说,那是伟人的幽默。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价值观,审美观。

华府采菊人
曾先左得到赏识, 后搞单干而失宠;李井泉一股脑儿左到底, 所以1963或64年被提成政治局委员和人大副委员长
华府采菊人
但老毛驾驭人的谋略功夫,不敢说绝后, 空前是没有疑问的
捕风客
谭改换门庭了;曾分量不够,本来也不是毛的人;李就是贺龙的人,虽然他与邓密切。

现在很难理解当时山头现象之严重。

李属一野贺龙部山头,在四川不仅打击地下党系统(周的南方局系统),也打击邓的二野系统,毫不手软。老实说,每个山头都在这么干。

另外这些人都是因为救国救民情怀而参加中共革命的(谭可能是少有的例外,出身底层,文化程度不高,在中共领导层中不多见)。经过大饥荒,特别是批彭后的二次跃进,对毛的经济能力及人品看得比较透彻;也对饿死百姓有负罪感。和平时期大面积饿死人,这样的事,怎么解释也说不过去。

曾希圣不用说了,吴之圃一直非常自责。就是比较左的李,后来每年都向中央低报几十亿斤粮,捏在手中——不能说他们没有反思。

李在那个时期,曾与邓子恢一起私下里非议过主席,早已对主席离心离德。贺龙又是主席很忌讳的人。李的分量比陶铸和柯老也有差距。所以李不会被纳入主席的视野。

欲千北
毛可以在文革前1-2年,把他看中的人从地(县)市级提到副省级过度,这样动静不会很大,然后在文革中让他们为他打拼。

 

进城后,毛不像在延安时期那么勤勉。延安时代,延安派出干部去其他地方,毛经常在干部出发上任前跟干部谈话,以示关怀指导,同时也是向干部暗示,是他毛某人提拔了你,你该向我老毛靠拢。这在很多干部的回忆中谈到,出发前毛泽东与他们谈话,并作为毛当初看重他们的佐证。但进城后,干部的回忆中这种谈话则很少见。

这种手段蒋介石也很常用,蒋经常召见新上任的旅长、师长,即是关怀,也是告诉新官,是委员长提拔了你。

欲千北
认同。
捕风客
毛旧文人的习气比较重。随心所欲又有些懒。全国选2-3个还行,每省2-3个,他忙不过来。选人多了,刘系也知其目的了

刘管组织系统,往里面塞人很容易的,毛没有精力分辨这些人的真正底细。

刘主持工作后,彭真私下里召集刘系智囊开过好几次会,收集、整理主席的黑话。

一般,我是说一般情况下,没有周的支持,毛干不成事。而毛如委托周办此事,毛要选的人,就会变成周的人。

中共高层,没有一个是傻白甜。

捕风客
嗯,这倒是有可操作性。这需要用心力。我觉得主席和陈毅一样,有些懒——都是胖子。主席那时的精力比不得延安时期
c
coach1960
宏观上看,毛是逆历史潮流行事,失败是一定的。毛亲手提拔的干部也会分化,不是有人说四人帮也会搞改革开放吗?
十具
的确,不是技术层面的娴熟可以补救的。由于他的知识结构落后,毛掌权后对国内外局势的宏观判断屡屡失误。他就是身体还能撑,76清明以后

76清明以后的局面也是不可能再撑下去的。

y
yunshangao
然。严格说来,刘邓陶,谭政林,林彪,陈伯达皆因看清毛胡作非为而后分化出来的,或因为自省自责,或害怕现实地位或历史评价受损于毛
白云蓝天
“亲自发动的文革架空了自己”——这话很GP,毛文革的目的是去掉刘的势力,目的达到了,而不是打倒老干部,怎么架空了自己?
k
kai2002
政府部门的人大多是刘少奇一派的,不然用不着搞文革这种核弹级别的动作
白云蓝天
那也不能说文革造成架空,因为本来就是如此,即便如此毛根本没有打算把他们全部打倒,而事实上经过文革,刘派势力大为减弱。
9
91468
毛泽东以他文革犯下的错误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他的个人崇拜和迷信。
B
BeagleDog
我觉得毛泽东是个天马行空的人,高度自信。他不认为他需要在党内搞什么帮派。凭着毛的绝对权威,

他完全可以为所欲为。59年庐山会议不就一言九鼎地搞掉了彭德怀?糟糕的是62年的七千人大会,居然把毛赶到二线。这是毛绝不能容忍的。毛泽东在准备发动文革期间,是一种绝地反击,因为那时候,党内连低,中层干部都知道毛犯错误了。最早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就是毛坚持他自己的错误,要为七千人大会上对他的批评翻案。毛在文革期间,基本上依靠的人都是认同毛的所谓理念的人,至少是口头上认可的。江青是真心和毛保持一致的。林彪在反刘邓司令部时,和毛是一致的,后来林自己成为毛要反的人。毛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团结95%去反对5%。这个5%,今天是你,明天是我,后天是他,谁也不知道哪天轮到自己。

湘水北逝
同意第四点。象毛这么混蛋的人不多,注定只有低级无赖才跟着他混
P
Paenia1
文革是防止新生统治阶级,让人民起来反对官僚集团、党内走资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