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动汽车在成本上仍然无法与使用化石燃料的传统车竞争。尽管有补贴等优惠措施,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也就是百分之十几。两者的转换随着技术的进步,本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左派政府目前以大跃进的手段推进这一过程,我相信对市场的确会有巨大影响。作为投资者,我的信条是顺势而为。只是希望未来能够解决近日德州遇到的类似问题,风力发电被冻住,太阳能遇到连阴天,碰巧天然气短缺,最后你的电动车趴在地上没有草料。
化石原料以前也有短缺的问题。但最近二十年,全球勘探出来的油气储存量剧增,在可见的未来根本不存在短缺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特斯拉一枝独秀,股价已经飞上了天,据说还能再上涨十倍。但我觉得此时重仓买入该股票是不明智的高风险行为。因为全球竞争对手正在急起直追,很快竞争者们就会涌现。
实际上各大传统车厂十几年前就开始了电动车的开发,但最后却是特斯拉一统江湖。除了传统车厂舍不得放弃既有的燃油车优势这一因素外,还有一个就是电动车的技术开发,与传统车厂拥有的发动机传动机构等关键的机械优势基本无关。
这一变化趋势可以类比当年的传统照相机被digital相机一举击垮的过程。
电动车需要的电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价格也不高。每个轮子装一个,所有复杂的传动机构都不需要了。
而电池的续航力比较关键。最近一两周,受到大力推广电动车政策的影响,几家锂电池厂商的股票飙涨。但是,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投资,因为风险较大。电池厂股票总值相对较小,这几天股价波动很大。接连几天上涨5-9%后,第二天又下跌7%。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而且,电池技术多年来的进步相当缓慢,每年进步3,5个百分点。续航力是电动车发展的瓶颈。相信将来电池技术会有革命性的突破,但也许这个突破与锂电池无关,你手中的锂电池股票一夜成为垃圾股都很难说。
这么看来,电动车公司本身正真的竞争力取决于软件。所以说,特斯拉实际是一家软件公司。她的优势来自于其独特的软件,特别是其可靠的富有创造力的自动驾驶软件。目前其他电动车公司基本都在使用google的软件。
与其他国家比,美国的软件开发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德国几年前投入巨资500亿美元开发电动车,现在看来结果不佳,几乎可以说很失败。但德国别无选择,还在继续玩命死磕;日本最近也定下了开发电动车的国策;这两个科技强国目前所具有的传统车技术并不会让他们在电动车发展上有更大的竞争力;对中国来说,这确实是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国的NIO等几家电动车厂目前看来很有竞争力。在软件开发上,中国有足够多的合格工程师,但美国有更多的天才;另外,台湾的富士康近日也宣布要进军电动车市场。
所以,未来的电动车市场的格局肯定是一超多强的局面。德日中台等将争夺中低端市场。德日也有机会挑战特斯拉在高端市场的地位。可以考虑分散投资这些公司。
还有一个领域,是所有电动车厂无法逃避的独木桥。那就是高端芯片制造。目前台积电已经领先三星一个身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业界甚至预测,芯片在今后几年将成为电动车发展的拖后腿因素。芯片因素的考虑将是中国无法进入高端电动车市场的一大重要原因。
正好我过去一两年卖出了大部分出租房,于去年下半年重仓买入了台积电,几个月来涨势喜人,虽比特斯拉稍逊一筹,但长远看,更有后劲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短线不宜过于激进。
剩下的部分基本不要钱,就可以拿的时候长一点。你想现在上车,就请吧。哈哈。
像这种在行业内具有明显优势的股票,若是美国公司,早就冲上天了。美国对外国公司还是比较保守的。可能有惧怕中国拿下台湾的可能。但我认为机会不大,值得一赌
着急吃不到热馒头。看你那AI又萎靡了吧。哈哈。
等TSM下来再买不迟。一般我也是不轻易卖。但是一条从不违背:就是技术上的negative diverging 。只要出现,我必减仓。多数时候都是正确地。少数不对的时候也无伤大雅,毕竟还有仓位。
MU出现同样的技术信号。两个放一起,就要当心了。
芯片短缺必然导致大家疯狂生产。和口罩差不多。长线没问题,短线涨过头。
糊涂兄说,日后拉清单。哈哈
至少几年内锂电池不会被大规模取代
软件比较核心的是电子能源管理,这个是特斯拉特有的。管理得好,能够提高续航能力。其它界面软件可以跟软件公司合作,比如苹果,但电池能源控制比较特殊。
Semi 行业总是有周期的,需求满足了,销量就会下降。能延长TSM的上升周期有两个新市场,电动汽车和5G网络,而华为事件的影响小,一家的订货会让别家填补,中芯和三星的竞争和以前差不多,不会有大影响。
在过去10年里只有NVDA没有周期现象,因为它的新技术开辟了新市场,增长还没有减弱的迹象。还有AMD,它是抢饭碗,INTC的市场大得很,够它抢的。
最近的chip shortage影响了各行各业,中美都受影响,高低端一样,不受影响的是自己有生产线的,如INTC,SWKS,fabless chip designers,如QCOM,AVGO等都受影响。受影响的范围这么大,我猜测是全球供应链在重组。
目前电动汽车在成本上仍然无法与使用化石燃料的传统车竞争。尽管有补贴等优惠措施,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也就是百分之十几。两者的转换随着技术的进步,本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左派政府目前以大跃进的手段推进这一过程,我相信对市场的确会有巨大影响。作为投资者,我的信条是顺势而为。只是希望未来能够解决近日德州遇到的类似问题,风力发电被冻住,太阳能遇到连阴天,碰巧天然气短缺,最后你的电动车趴在地上没有草料。
化石原料以前也有短缺的问题。但最近二十年,全球勘探出来的油气储存量剧增,在可见的未来根本不存在短缺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特斯拉一枝独秀,股价已经飞上了天,据说还能再上涨十倍。但我觉得此时重仓买入该股票是不明智的高风险行为。因为全球竞争对手正在急起直追,很快竞争者们就会涌现。
实际上各大传统车厂十几年前就开始了电动车的开发,但最后却是特斯拉一统江湖。除了传统车厂舍不得放弃既有的燃油车优势这一因素外,还有一个就是电动车的技术开发,与传统车厂拥有的发动机传动机构等关键的机械优势基本无关。
这一变化趋势可以类比当年的传统照相机被digital相机一举击垮的过程。
电动车需要的电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价格也不高。每个轮子装一个,所有复杂的传动机构都不需要了。
而电池的续航力比较关键。最近一两周,受到大力推广电动车政策的影响,几家锂电池厂商的股票飙涨。但是,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投资,因为风险较大。电池厂股票总值相对较小,这几天股价波动很大。接连几天上涨5-9%后,第二天又下跌7%。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而且,电池技术多年来的进步相当缓慢,每年进步3,5个百分点。续航力是电动车发展的瓶颈。相信将来电池技术会有革命性的突破,但也许这个突破与锂电池无关,你手中的锂电池股票一夜成为垃圾股都很难说。
这么看来,电动车公司本身正真的竞争力取决于软件。所以说,特斯拉实际是一家软件公司。她的优势来自于其独特的软件,特别是其可靠的富有创造力的自动驾驶软件。目前其他电动车公司基本都在使用google的软件。
与其他国家比,美国的软件开发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德国几年前投入巨资500亿美元开发电动车,现在看来结果不佳,几乎可以说很失败。但德国别无选择,还在继续玩命死磕;日本最近也定下了开发电动车的国策;这两个科技强国目前所具有的传统车技术并不会让他们在电动车发展上有更大的竞争力;对中国来说,这确实是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国的NIO等几家电动车厂目前看来很有竞争力。在软件开发上,中国有足够多的合格工程师,但美国有更多的天才;另外,台湾的富士康近日也宣布要进军电动车市场。
所以,未来的电动车市场的格局肯定是一超多强的局面。德日中台等将争夺中低端市场。德日也有机会挑战特斯拉在高端市场的地位。可以考虑分散投资这些公司。
还有一个领域,是所有电动车厂无法逃避的独木桥。那就是高端芯片制造。目前台积电已经领先三星一个身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业界甚至预测,芯片在今后几年将成为电动车发展的拖后腿因素。芯片因素的考虑将是中国无法进入高端电动车市场的一大重要原因。
正好我过去一两年卖出了大部分出租房,于去年下半年重仓买入了台积电,几个月来涨势喜人,虽比特斯拉稍逊一筹,但长远看,更有后劲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短线不宜过于激进。
剩下的部分基本不要钱,就可以拿的时候长一点。你想现在上车,就请吧。哈哈。
像这种在行业内具有明显优势的股票,若是美国公司,早就冲上天了。美国对外国公司还是比较保守的。可能有惧怕中国拿下台湾的可能。但我认为机会不大,值得一赌
着急吃不到热馒头。看你那AI又萎靡了吧。哈哈。
等TSM下来再买不迟。一般我也是不轻易卖。但是一条从不违背:就是技术上的negative diverging 。只要出现,我必减仓。多数时候都是正确地。少数不对的时候也无伤大雅,毕竟还有仓位。
MU出现同样的技术信号。两个放一起,就要当心了。
芯片短缺必然导致大家疯狂生产。和口罩差不多。长线没问题,短线涨过头。
糊涂兄说,日后拉清单。哈哈
至少几年内锂电池不会被大规模取代
软件比较核心的是电子能源管理,这个是特斯拉特有的。管理得好,能够提高续航能力。其它界面软件可以跟软件公司合作,比如苹果,但电池能源控制比较特殊。
Semi 行业总是有周期的,需求满足了,销量就会下降。能延长TSM的上升周期有两个新市场,电动汽车和5G网络,而华为事件的影响小,一家的订货会让别家填补,中芯和三星的竞争和以前差不多,不会有大影响。
在过去10年里只有NVDA没有周期现象,因为它的新技术开辟了新市场,增长还没有减弱的迹象。还有AMD,它是抢饭碗,INTC的市场大得很,够它抢的。
最近的chip shortage影响了各行各业,中美都受影响,高低端一样,不受影响的是自己有生产线的,如INTC,SWKS,fabless chip designers,如QCOM,AVGO等都受影响。受影响的范围这么大,我猜测是全球供应链在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