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台阶下呀!
作者:占豪
老大,你讹诈中国的计划又掉链子了! “习特会”后,中美关系有一段“小蜜月”,双方的“百日计划”进展也比较顺利,很快就达成了十大成果。可是,显然美国对后来的谈判及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所做的努力不太满意。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美国这是“过河拆桥”。 当然,不管怎么说,最近美军先是军舰闯西沙中建岛12海里,接着又对中国的公司进行制裁,还准备评估美台军舰互访,暗地支持印度挑衅中国······一系列动作,都是要逼中国在贸易投资、朝核等问题上向美国让步,是想在中国身上也玩“美国优先”。 但是,中国那是能讹诈的吗?过去不行,现在不行,未来也不行! 于是,我们看到,中国又出手了。这一次,中国瞄准了中东,瞄准了美国最害怕的要害——巴以问题。 据媒体报道,受中国元首之邀,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7月17号至20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次访问,内涵可太丰富了。就时机点而言,是美国在中东试图用钱来稳住巴以问题后激化沙特和伊朗矛盾的节骨眼上,是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对俄罗斯步步紧逼之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访华,显然是在强硬告诉美国:今时已非往日,巴以问题你一家说了不算。 中国这次邀请巴勒斯坦总统访华,很显然是要强行“上桌”介入巴以问题谈判的意思。而且,中国介入不是和美国一起,而是单独开场子、支桌子,是要另开一摊,另辟蹊径,是要强行坐庄。 这一点,从中巴元首会晤时中国提出的四点主张显露无疑。坦率说,这四点主张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在笔者看来,在这个世界上,恐怕也只有中国能提出来,敢提出来,提出来别人还能信。 针对这四点,我们不妨做个解读: 第一,坚定推进以“两国方案”为基础的政治解决。中方坚定支持“两国方案”,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将一如既往地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强硬、强力与坚定。注意,中方用词不是“支持”“两国方案”为基础的政治解决,而是“推进”解决。所谓“推进”,那就是不是姿态,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要采取实际措施的。以中国的实力,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进,那影响美国可以掂量、以色列可以掂量、相关各国都可以自我掂量。 第二,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中方呼吁切实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第2334号决议,立即停止在被占领土上一切定居点活动,立即采取措施,防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尽快复谈,加快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共同持久的安全。 第二点是推进的具体措施,呼吁切实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第2334号决议。联合国的这个决议是很猛的一条决议,201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美国一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该决议,要求以色列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立即完全停止一切定居点活动。这是安理会自1979年后首次通过有关定居点的决议。 这一决议,是奥巴马政府最后捅以色列的一刀。有了这一决议,围绕巴以问题做文章的支点就有了,中国正是利用这一支点。 第三,进一步协调国际社会的努力,壮大促和合力。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协调,尽快推出共同参与的促和举措。中方愿参与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巴勒斯坦问题政治解决的努力,拟于年内召开巴以和平人士研讨会,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启智献策。 过去半个多世纪,美国在巴以问题解决上没有任何终极办法,事实上美国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维系美国在世界的霸权。因为,巴以问题不解决,以色列就是美国在中东的一枚钢钉,以色列就必须铁了心和美国保持一致,就必须维护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相反,如果巴以问题真的解决了,巴以和平真的实现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就不可能那么紧密了,两国的战略利益将不再完全一致。 而中国在2013年12月份之后第二次举行“巴以和平人士研讨会”,就是要在美国主导的巴以和平框架之外,再另外立一个新的协调框架。这个框架虽然现在还处在研讨阶段,但随着中国战略向西的推进,中国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巴以和平就会有一个新的中国引导的和平框架出来。 中国搞得这个和平框架的预期和美国和平框架不一样,因为美国本来就没打算让巴以真和平,推进巴以和平只是美国控制中东,统治欧亚大陆的一种手段,中国则是有现实计划支撑的。这个支撑,就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就是中方主张的第四点。 第四,综合施策,以发展促进和平。在推进政治谈判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发展问题,推进巴以合作。中国视巴以双方为“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重要伙伴,愿本着发展促和平的理念,开展互利合作,继续支持巴加快发展。中方倡议启动中巴以三方对话机制,协调推进援助巴方的重点项目。 这一点,中国的主张更加明确,就是综合采取一系列政策和策略,用发展促进和平,其思路就是边谈边发展,边发展边谈,现实中的分歧和问题用发展来弥合。所谓发展来弥合,就是通过中国推进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在发展方面的合作,来弥合双方的分歧。直白说,就是以色列出钱帮助巴勒斯坦发展,缓和彼此的矛盾。当然,中国在其中也将扮演投资人的角色,对当地进行投资,帮助当地发展,帮助双方弥合分歧。 就具体措施而言,就是启动中巴以三方对话机制,共同推进援助巴基斯坦的重点项目。当大家都沉下心搞发展的时候,慢慢双方的矛盾和仇恨也就减轻了。 对中国来说,只要这个甩开美国的平台建立起来,就相当于中国直接将中东三分天下了。这个三分天下是很有趣的,美国主导一方,俄罗斯主导一方,双方你死我活搞对抗。中国则与美俄两国不同,和中东每一个国家关系都很好,还要把大家拉在一起搞发展。 中国的策略,实际上是个战略制高点,因为只要美俄双方谁都不能完全把对方打败的情况下,大家总有打累的时候,当大家打累了自然就知道中国提倡的发展倡议是多么重要了。而且,经过一定时间,在中东以外的其它地方,“一带一路”倡议早已绿树成荫,那些成功案例一定是能够吸引中东这些国家的。 事实上,还没等叙利亚的战争结束,中国就开始对叙利亚进行投资了。据俄罗斯卫星网7月10日报道,中国阿拉伯交流协会副会长秦勇在首届叙利亚重建项目洽谈会上发言时透露,中国准备在叙利亚投资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5亿元)建立产业园,首期将吸引150家企业入驻。中国现在出手,相当于提前介入市场,一旦战争打完,当地的市场中国就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至于欧美,打来打去其实什么也得不到。中国在巴勒斯坦采取的策略也是如此,就是打提前量,提前埋楔子。中国的利益在那里,哪个国家要随便动,那对不起,咱谈谈吧。要和中国谈,事中国就得管,这实际上也只中国强行介入后在中东局势中的一个支撑点。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方式与美俄完全同,美俄动的是飞机大炮,是炸烂当地;中国动的是生产设施,是为当地搞建设。 当然,中国也不是冤大头,那是有军事支撑的。不久前,中国在吉布提的军事基地启用了,就在7月14日,中国军舰第一次单独在地中海进行了实兵实弹军事演练(中国第一次在地中海的实弹射击是在2015年中俄联合演习时),这种行动其实就是告诉各国——我来了! 在笔者看来,不管美国同不同意,中国都已经来了,已经开始强烈介入中东,并直接介入美国中东战略的核心——巴以和平。更为有趣的是,中国的介入还不容商量,巴勒斯坦当然支持,以色列也不能拒绝(拒绝意味着不解中国好意,也就意味着将中国彻底推给了巴勒斯坦)。所以,中东这个局,中国上桌强行启动主导一个方向已毫无悬念。 美国怎么办?凉拌!对于中国的切入点,美国并没有什么办法来阻止。因为,相比美俄所用的军事手段,中国手段更加润物细无声,更加让人难以拒绝。而且,也是另辟蹊径。 中东,已开始天下三分,接下来又将形成中俄VS美国的格局,美国做好准备在中东承受压力了吗?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361026
这样子不可能做到350个印军排成500米长龙。
那个印度人是印军某装甲师师长。印度人右手的都不是印度人。
~~
没有台阶下呀!
中国强行介入火药桶!戳痛美国 三分天下
(博讯北京时间2017年7月25日 转载)
作者:占豪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老大,你讹诈中国的计划又掉链子了!
“习特会”后,中美关系有一段“小蜜月”,双方的“百日计划”进展也比较顺利,很快就达成了十大成果。可是,显然美国对后来的谈判及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所做的努力不太满意。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美国这是“过河拆桥”。
当然,不管怎么说,最近美军先是军舰闯西沙中建岛12海里,接着又对中国的公司进行制裁,还准备评估美台军舰互访,暗地支持印度挑衅中国······一系列动作,都是要逼中国在贸易投资、朝核等问题上向美国让步,是想在中国身上也玩“美国优先”。
但是,中国那是能讹诈的吗?过去不行,现在不行,未来也不行!
于是,我们看到,中国又出手了。这一次,中国瞄准了中东,瞄准了美国最害怕的要害——巴以问题。
据媒体报道,受中国元首之邀,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7月17号至20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次访问,内涵可太丰富了。就时机点而言,是美国在中东试图用钱来稳住巴以问题后激化沙特和伊朗矛盾的节骨眼上,是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对俄罗斯步步紧逼之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访华,显然是在强硬告诉美国:今时已非往日,巴以问题你一家说了不算。
中国这次邀请巴勒斯坦总统访华,很显然是要强行“上桌”介入巴以问题谈判的意思。而且,中国介入不是和美国一起,而是单独开场子、支桌子,是要另开一摊,另辟蹊径,是要强行坐庄。
这一点,从中巴元首会晤时中国提出的四点主张显露无疑。坦率说,这四点主张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在笔者看来,在这个世界上,恐怕也只有中国能提出来,敢提出来,提出来别人还能信。
针对这四点,我们不妨做个解读:
第一,坚定推进以“两国方案”为基础的政治解决。中方坚定支持“两国方案”,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将一如既往地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强硬、强力与坚定。注意,中方用词不是“支持”“两国方案”为基础的政治解决,而是“推进”解决。所谓“推进”,那就是不是姿态,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要采取实际措施的。以中国的实力,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进,那影响美国可以掂量、以色列可以掂量、相关各国都可以自我掂量。
第二,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中方呼吁切实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第2334号决议,立即停止在被占领土上一切定居点活动,立即采取措施,防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尽快复谈,加快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共同持久的安全。
第二点是推进的具体措施,呼吁切实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第2334号决议。联合国的这个决议是很猛的一条决议,201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美国一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该决议,要求以色列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立即完全停止一切定居点活动。这是安理会自1979年后首次通过有关定居点的决议。
这一决议,是奥巴马政府最后捅以色列的一刀。有了这一决议,围绕巴以问题做文章的支点就有了,中国正是利用这一支点。
第三,进一步协调国际社会的努力,壮大促和合力。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协调,尽快推出共同参与的促和举措。中方愿参与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巴勒斯坦问题政治解决的努力,拟于年内召开巴以和平人士研讨会,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启智献策。
过去半个多世纪,美国在巴以问题解决上没有任何终极办法,事实上美国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维系美国在世界的霸权。因为,巴以问题不解决,以色列就是美国在中东的一枚钢钉,以色列就必须铁了心和美国保持一致,就必须维护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相反,如果巴以问题真的解决了,巴以和平真的实现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就不可能那么紧密了,两国的战略利益将不再完全一致。
而中国在2013年12月份之后第二次举行“巴以和平人士研讨会”,就是要在美国主导的巴以和平框架之外,再另外立一个新的协调框架。这个框架虽然现在还处在研讨阶段,但随着中国战略向西的推进,中国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巴以和平就会有一个新的中国引导的和平框架出来。
中国搞得这个和平框架的预期和美国和平框架不一样,因为美国本来就没打算让巴以真和平,推进巴以和平只是美国控制中东,统治欧亚大陆的一种手段,中国则是有现实计划支撑的。这个支撑,就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就是中方主张的第四点。
第四,综合施策,以发展促进和平。在推进政治谈判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发展问题,推进巴以合作。中国视巴以双方为“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重要伙伴,愿本着发展促和平的理念,开展互利合作,继续支持巴加快发展。中方倡议启动中巴以三方对话机制,协调推进援助巴方的重点项目。
这一点,中国的主张更加明确,就是综合采取一系列政策和策略,用发展促进和平,其思路就是边谈边发展,边发展边谈,现实中的分歧和问题用发展来弥合。所谓发展来弥合,就是通过中国推进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在发展方面的合作,来弥合双方的分歧。直白说,就是以色列出钱帮助巴勒斯坦发展,缓和彼此的矛盾。当然,中国在其中也将扮演投资人的角色,对当地进行投资,帮助当地发展,帮助双方弥合分歧。
就具体措施而言,就是启动中巴以三方对话机制,共同推进援助巴基斯坦的重点项目。当大家都沉下心搞发展的时候,慢慢双方的矛盾和仇恨也就减轻了。
对中国来说,只要这个甩开美国的平台建立起来,就相当于中国直接将中东三分天下了。这个三分天下是很有趣的,美国主导一方,俄罗斯主导一方,双方你死我活搞对抗。中国则与美俄两国不同,和中东每一个国家关系都很好,还要把大家拉在一起搞发展。
中国的策略,实际上是个战略制高点,因为只要美俄双方谁都不能完全把对方打败的情况下,大家总有打累的时候,当大家打累了自然就知道中国提倡的发展倡议是多么重要了。而且,经过一定时间,在中东以外的其它地方,“一带一路”倡议早已绿树成荫,那些成功案例一定是能够吸引中东这些国家的。
事实上,还没等叙利亚的战争结束,中国就开始对叙利亚进行投资了。据俄罗斯卫星网7月10日报道,中国阿拉伯交流协会副会长秦勇在首届叙利亚重建项目洽谈会上发言时透露,中国准备在叙利亚投资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5亿元)建立产业园,首期将吸引150家企业入驻。中国现在出手,相当于提前介入市场,一旦战争打完,当地的市场中国就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至于欧美,打来打去其实什么也得不到。中国在巴勒斯坦采取的策略也是如此,就是打提前量,提前埋楔子。中国的利益在那里,哪个国家要随便动,那对不起,咱谈谈吧。要和中国谈,事中国就得管,这实际上也只中国强行介入后在中东局势中的一个支撑点。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方式与美俄完全同,美俄动的是飞机大炮,是炸烂当地;中国动的是生产设施,是为当地搞建设。
当然,中国也不是冤大头,那是有军事支撑的。不久前,中国在吉布提的军事基地启用了,就在7月14日,中国军舰第一次单独在地中海进行了实兵实弹军事演练(中国第一次在地中海的实弹射击是在2015年中俄联合演习时),这种行动其实就是告诉各国——我来了!
在笔者看来,不管美国同不同意,中国都已经来了,已经开始强烈介入中东,并直接介入美国中东战略的核心——巴以和平。更为有趣的是,中国的介入还不容商量,巴勒斯坦当然支持,以色列也不能拒绝(拒绝意味着不解中国好意,也就意味着将中国彻底推给了巴勒斯坦)。所以,中东这个局,中国上桌强行启动主导一个方向已毫无悬念。
美国怎么办?凉拌!对于中国的切入点,美国并没有什么办法来阻止。因为,相比美俄所用的军事手段,中国手段更加润物细无声,更加让人难以拒绝。而且,也是另辟蹊径。
中东,已开始天下三分,接下来又将形成中俄VS美国的格局,美国做好准备在中东承受压力了吗?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361026
2017-07-21 字号:小中大 2017年7月15日,定调未来5年中国金融格局的非常重要的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次会议的通稿中,31次提及“风险”,28次提及“监管”,并且,凡是涉及监管的提法表述都强调了一个“严”字。
很多人关注这次会议,是因为关心它跟股市的关系,关心它对手中股票的影响。其实,这次会议的重要性远非股市所能衡量。
这次金融工作会议对于风险的重视是非常理性和正确的。
表面上来看,全球经济处于稳定复苏期,其实,正在蕴含着更大的风险(当然是中国以外的经济体)。此前超级宽松政策累积的泡沫,正在铸成一把锐利无比的剑,高悬于空中。谁的泡沫先破灭,谁就先倒下;谁先倒下,谁就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挤压泡沫,防范风险,与其说是与时间赛跑,不如说是与生命赛跑。
生,或者,死,其实,往往都是一瞬间的事。
虽然,美国面临着诸如医改、税改不果等诸多不确定性,但它的经济仍然属于率先复苏且相对稳健的经济体,更重要的是,它正处于加息周期,而在美国开启加息周期以后,加拿大央行已经被迫跟随——7月12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成为跟进美联储加息的第一家主要央行。
全球加息周期正在到来。通过对1980年到2007年美国货币政策周期的梳理不难发现,美国每一次加息都会导致区域或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1981年,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升至19%的第二年,也就是1982年,拉丁美洲爆发债务危机。1989年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升至当时顶点的9.8%后,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破灭。1993年到1999年,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墨西哥、亚洲、 俄罗斯和巴西分别爆发金融危机……
国际清算银行(BIS)在日前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中指出,下一次全球经济衰退可能会跟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类似,只不过,这一次最先曝出危机的可能不再是九年前的美国、英国和西班牙,而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一些债务扩张迅速的国家。
国际清算银行还指出,如果一些新兴经济体出现金融危机,会出现一些风险信号。比如,在1990年代早期,一些发达国家发生经济衰退之前,就出现了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大规模攀升,一旦货币政策收紧,它们就开始崩溃,导致金融和银行领域出现危机。
国际清算银行提及的信贷和房地产泡沫,乃是下一轮金融危机的重灾区。
我仔细研究了国际清算银行的这份研究报告,想了一个下午才想明白:报告中所说的可能是巴西。
次贷危机后,许多发达国家反思并汲取教训,采取严厉的监管手段,着手消除可能导致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隐患。而一些新兴经济体为了拯救经济疯狂放贷,不顾民生疯狂推高房价,硬生生地把一个事关人们安居乐业和基本生活的居所变成奢侈品,变成富人的游戏。当一个人哪怕用一生的打拼换取的财富,都不及炒一套房子的盈利高时,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与财富分配机制就已经高度畸形——当然,大家都知道,我所说的这个新兴经济体指的是巴西。
这种扭曲意味着资源与财富的错配,使得大量资金脱实入虚,于是,我们看到,在一片片砂子之上,堆起了一座座美丽的高楼大厦。当海浪席卷而来,势必摧枯拉朽。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信息是高度不对称的。那些资金雄厚的人(以巴西为例),他们看到了趋势,看到了未来,于是,他们疯狂地投资海外——以投资的名义将财富转移出去,转换成美元资产。当普通人因为美元指数的暂时下跌而伤心的时候,这些大鳄们却将这看作天赐良机,以更疯狂的速度向外投资,转换成美元资产。
当有关部门意识到这些富人海外投资的真实意图的时候,必然大开杀戒,以儆效尤,同时,稳定外汇储备……
那些实力雄厚、信息畅通的人,他们看到了头上高悬着的利剑,利剑之下,一切都岌岌可危,而普通人则依然乐观地在身边寻找机会,而看不到头上悬挂着的是什么。当巴西人民还在关心他们的股票涨跌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幸成为趋势的祭品。暂时的调整并不意味着趋势的终结,恰恰相反,它意味着一个更凶狠的巨浪正在袭来。
巴西的教训必然证明:以新的泡沫去掩盖旧的泡沫,以新的宽松延续旧的宽松,只能是徒劳的。
当然,中国人民必定有智慧、有决心战胜一切危机与隐患,因而,蔑视一切困难与挑战,勇往直前,永不回头! 微信订阅号:caogenzhiku
======
1、美国长周期,大张旗鼓的宣传美国收紧货币的政策,生怕别人不知道,给全球其他国家和央行造成一种“恐慌”的心理。
----吃瓜的非美国央行,就看不懂了,蒙了,不知所措了,再配合“金融风险论”来吓唬人,其结果是:非美国央行都跟着美联储【紧缩货币】。
----非美国央行都【紧缩货币】时间一长,其结果,必然是:各国的股市,债市,房市,一片“崩溃”,哀嚎遍地。特别是战略资产价格,变为“白菜价”。
-----华尔街的金融大鳄,早就闻到各国战略资产低价格的“腥味”,这个时候,美联储根据他们编造的理由和逻辑,再次美元宽松放水
----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带着宽松的美元,把各国低价格战略资产【吃个精光】。
-----世界垄断金融“剪羊毛的剧本”,就是这个样子。
-----请各位:
记住这个““剪羊毛的剧本”,来观看这部大戏。
14楼你说战略资产低价格是要低到什么程度,能不能用中国战略资产来举例说明? 2017/7/25 1:13:27支持[0]反对[0] 20楼杨锋: 经济头上一把高悬的利剑
===
如果,目的是紧缩货币,这样的利剑,是自己吓自己,拿洋人吓自己;
如果,目的是完善金融制度,这样的利剑,是有益的。 2017/7/22 15:09:53支持[1]反对[0] 19楼黄松明: 博主是讲巴西,还是讲中国呢?
巴西两个炒楼最厉害的一线城市,从2008年到2015年,扣除通货膨胀率以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率,一个是106.3%,另一个是133.3%。
2015年是0,而今年是-10%。
和中国一线城市比较,巴西房地产根本就不是泡沫。
不要对中国的经济一直讲好话,而是要面对困难,甚至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学习,才是以后能够成功。 2017/7/22 4:50:04支持[3]反对[0] 18楼杨锋: 坚定不移: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只要,在这两个问题上犯了错,那么,毫无疑问:中国梦,就是黄粱美梦。
-----我是善意的。
----请相信我的结论。
===============
1、需要特别强调: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不是要抬高资产类价格,而是:将宽松的货币,投放到国民福利方面,特别是公共福利。
----包括老百姓的医疗、住房、出行,教育、环境、国防等方面。
----重复一下: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不能:投入到资产类领域,不能:抬高资产类价格,而是:将宽松的货币,投放到国民福利方面,特别是公共福利。 2017/7/21 23:38:00支持[0]反对[0] 17楼杨锋: 给中国的建议:两手抓。
A、利用中国强大的政权,一手抓【防范金融风险】。
----抓“金融腐败”;
-----抓金融“内外勾结”的问题;
-----抓“资本项目”的管制;
-----抓“金融制度漏洞”的堵漏问题。。。。
B、坚定不移: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只要,在这两个问题上犯了错,那么,毫无疑问:中国梦,就是黄粱美梦。
-----我是善意的。
----请相信我的结论。 2017/7/21 23:30:08支持[0]反对[0] 16楼杨锋: 1、如果中国央行,都跟着美联储,长期【紧缩货币】。
2、这、也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
------将中国的财富,给华尔街大佬们 “拱手相让”。
------请相信我的结论。 2017/7/21 23:23:49支持[0]反对[0] 15楼杨锋: 非美国央行,都跟着美联储【紧缩货币】。
==============
1、首先,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
------将各国的财富给华尔街大佬们 “拱手相让”。
2、请记住我这句话:
------各国央行【紧缩货币】,都是错误的。
-----尽管各国央行【紧缩货币】的理由是:防范金融风险。
----【紧缩货币】与【防范金融风险】,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3、【防范金融风险】,是个“腐败问题”,是个“内外勾结”的问题,是个“资本项目”的管制问题,是个“金融制度漏洞”的堵漏问题。。。。与【紧缩货币】没有关系。
-----再说一遍:【防范金融风险】与【紧缩货币】没有关系。
-----我的评论,比较精炼,所以,只说要点,重要的要点,需要重复。
3、因为【防范金融风险】,所以要【紧缩货币】,这是理论造假。
------宣传这个道理的学者,要么是坏学者,要么是鹦鹉学者。
4、因为【防范金融风险】,所以要【紧缩货币】,这是西方恶意吓唬中国的。 2017/7/21 23:20:36支持[0]反对[0] 14楼杨锋: 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
======
1、美国长周期,大张旗鼓的宣传美国收紧货币的政策,生怕别人不知道,给全球其他国家和央行造成一种“恐慌”的心理。
----吃瓜的非美国央行,就看不懂了,蒙了,不知所措了,再配合“金融风险论”来吓唬人,其结果是:非美国央行都跟着美联储【紧缩货币】。
----非美国央行都【紧缩货币】时间一长,其结果,必然是:各国的股市,债市,房市,一片“崩溃”,哀嚎遍地。特别是战略资产价格,变为“白菜价”。
-----华尔街的金融大鳄,早就闻到各国战略资产低价格的“腥味”,这个时候,美联储根据他们编造的理由和逻辑,再次美元宽松放水
----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带着宽松的美元,把各国低价格战略资产【吃个精光】。
-----世界垄断金融“剪羊毛的剧本”,就是这个样子。
-----请各位:
记住这个““剪羊毛的剧本”,来观看这部大戏。 2017/7/21 23:07:45支持[1]反对[0] 13楼杨锋: 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
======
事实上,作为世界金融垄断者的美国,不管是收紧货币政策,还是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美国而言,都是有利的。
-----可以回顾历史,美国不管是收紧货币政策的时候,还是宽松货币政策的,美国,都是受益者。
----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的经济学者,目光短浅,视而不见;
----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的鹦鹉经济学者,人云亦云,甘做别人的有毒经济理论的传教士; 2017/7/21 22:50:54支持[0]反对[0] 12楼wysh121: 再次,在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所带来的阵痛与震荡,对金融领域的传导所形成的风险。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为结构调整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以房地产、工商业等产能过剩的实体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由于结构的不尽合理,体制与机制的不完善,各实体经济在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必然出现较大的洗牌、重组与升级局面。一些企业将被兼并转让,甚至关闭拍卖;一些企业为转型升级而出现一定时间内销售、利润的双低情况,甚至严重亏损,借款无法按期偿清甚至根本无法还款,等等。这些结构的调整升级,必然传导至金融领域,形成金融上的低迷与损失,资金来源趋紧等风险。这些风险,随着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与与深度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出现扩散和蔓延的趋势。具体表现就是,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有所集聚,金融风险防范压力上升,对于保持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最后,新常态下,金融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通常,金融系统性风险,我认为在新常态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金融自身系统与区域性系统风险。金融自身系统风险,主要是在增速减缓、结构调整与金融创新等影响与压力下,对信用、杠杆、风险这三个方面没有很好地协调与失控所导致的。具体表现就是,由于实体经济的影响,资金使用效益下降,杠杆比上升,从而加剧整个信用风险;产能过剩,致使金融风险集中暴露,导致M1和M2周转速度放慢,盘子总量越来越大,风险也会越来越大等。区域性系统风险是否存在,在新常态下,虽然政府一再保证不会发生,但仍不容乐观。在上述风险综合作用下,在强制性退保与刚性兑付情况下,加之各种非法社会金融活动造成的局部性恐慌所形成金融震荡,仍有可能形成区域性风险。况且,这一风险在目前中央与地方政府监管上的模糊性,缺少地方金融监管范围准确清晰的界定和上位法的支持下,一定程度上必然加剧了这一风险的发生。因此,区域性风险是否发生,仍要密切关注。 2017/7/21 20:56:18支持[1]反对[0] 11楼wysh121: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速,结构的调整及创新要求等新常态的出现,有理由认为金融将首先面临着收缩,即通缩的到来。在新常态下,我国目前货币、信贷存量虽然巨大,但是在被过剩产能、无效投资以及非实体经济的高回报领域大量挤占的情况下,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领域、具有流动性的货币资金其实相对不足。同时,外汇占款减少导致基础货币的投放减弱,银行吸存能力和放贷能力下降,必然导致货币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在此背景下,我国金融将首先面临因经济通缩而带来流动资金不足的风险。产能的过剩,将导致实体经济效益的批量下滑,传导至金融上,就会使货币信贷存量被占用,很大一部分将失去其流动性。而一些无效投资(主要表现为在“四万亿”投资和“十万亿”贷款等刺激政策推出时期),使许多企业盲目扩张,进入非主业领域,造成大量的经营损失。这些投资资金,无疑也将失去了流动性而成为呆滞的沉积物。此外,外汇占款减少也将导致基础货币的投放减少。此三个因素,已叠加汇聚成流动资金不足的风险。流动性不足,又导致放货的不足,在新常态下,企业、居民等经济主体收入增长放缓,又直接影响存款源头。同时,在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商业银行吸存能力将普遍下降,存款大量流失。存款的流失,必然加剧流动性与放货的不足,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大了风险的存在。
其次,新常态下,金融资产质量(信货)将成高危风险。这些年,我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的高速运行,已经累积了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其中产能过剩(最明显的表现是房地产业,其次如工商业中的钢铁、水泥、风电、光伏电池、有色金属、电解铝等)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倘过剩超过15%时,就应引起高度关注。一旦产能过剩超过临界点时,借款人销售已然萎靡,流动资金均被占用,按期履约显得十分困难,在银行方面,则其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将不断增加,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坏账损失的形成。而坏账对金融系统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事实上,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在2014年已持续恶化。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所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高达7,669亿元,较2013年同期增加36%,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12个季度处于上升位置。如此高位上升的不良货款趋势,实际上已形成了高危风险。 2017/7/21 20:55:51支持[1]反对[0] 10楼wysh121: 这篇文章是我在2015年底写的,《浅析新常态下我国金融面临的风险及规避》全文如下:
“新常态”作为治国理政新理念,是去年5月习近平在考察河南时首先提出的。在经济层面上理解,其主要内涵应为:从速度上看,我国经济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上看,我国经济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从经济发展的动力上看,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将转向创新驱动。显然,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特别是金融方面,将面临着诸多调整与发展的机遇,自然也将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实际上一些潜在风险正渐渐浮出水面。这一过程,将不仅是金融调整转型的过程,同时也是风险释放的过程。因此,当下金融及企业界如何识别认清即将面临的风险,如何规避,已显得十分地迫切与必要。
以下,笔者尝试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简析一下我国金融将要面临的风险,及如何应对。
我们知道,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领域显然是竞争最激烈因而风险程度也最高的领域,没有风险就没有金融活动。金融风险,通常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资金、财产、信誉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有两个层面,从个体上说,一定量的金融资产在未来的时期内到底能产生多大的货币收入流量,还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或者说,一定量金融资产在未来时期内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系统性上说,支付链条遭到破坏或因故中断导致的一系列危险现象。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因此,对于金融经营,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学好如何去控制风险,规避金融风险隐患。而对于决策当局来说,有决策参考意义的是关注系统金融风险或全局性金融风险。 2017/7/21 20:54:38支持[2]反对[0]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这样子不可能做到350个印军排成500米长龙。
那个印度人是印军某装甲师师长。印度人右手的都不是印度人。
~~